- 年份
- 2024(10423)
- 2023(14698)
- 2022(11942)
- 2021(10931)
- 2020(8924)
- 2019(20014)
- 2018(19340)
- 2017(37371)
- 2016(20127)
- 2015(22202)
- 2014(21911)
- 2013(21837)
- 2012(20216)
- 2011(18131)
- 2010(18399)
- 2009(17154)
- 2008(17332)
- 2007(15681)
- 2006(14152)
- 2005(13243)
- 学科
- 济(97057)
- 经济(96949)
- 业(88587)
- 企(79539)
- 企业(79539)
- 管理(73259)
- 方法(36888)
- 业经(32024)
- 农(30247)
- 数学(28375)
- 财(28322)
- 数学方法(28216)
- 中国(26116)
- 地方(22134)
- 农业(21777)
- 务(21089)
- 财务(21062)
- 财务管理(21042)
- 技术(20033)
- 企业财务(20029)
- 制(19128)
- 贸(17675)
- 贸易(17658)
- 易(17116)
- 策(16189)
- 和(15849)
- 划(15743)
- 理论(15248)
- 融(15209)
- 金融(15209)
- 机构
- 学院(299752)
- 大学(292274)
- 济(131009)
- 经济(128719)
- 管理(119342)
- 理学(102056)
- 理学院(100989)
- 研究(100675)
- 管理学(99678)
- 管理学院(99139)
- 中国(80051)
- 京(61796)
- 财(60429)
- 科学(59564)
- 农(56911)
- 所(51454)
- 财经(47634)
- 江(46634)
- 研究所(46142)
- 中心(45644)
- 业大(45604)
- 农业(44762)
- 经(43291)
- 经济学(39129)
- 北京(38973)
- 州(36943)
- 院(35752)
- 经济学院(35355)
- 范(35054)
- 财经大学(35047)
- 基金
- 项目(192966)
- 科学(153857)
- 基金(141226)
- 研究(139159)
- 家(123693)
- 国家(122501)
- 科学基金(106338)
- 社会(91503)
- 社会科(86959)
- 社会科学(86936)
- 省(77494)
- 基金项目(75071)
- 自然(68912)
- 自然科(67411)
- 自然科学(67393)
- 自然科学基金(66276)
- 划(63744)
- 教育(62527)
- 资助(56643)
- 编号(54422)
- 发(46535)
- 创(43875)
- 业(43393)
- 重点(43375)
- 部(42170)
- 成果(41930)
- 创新(40167)
- 课题(38017)
- 国家社会(37915)
- 发展(37224)
- 期刊
- 济(153262)
- 经济(153262)
- 研究(88519)
- 中国(61910)
- 农(53142)
- 管理(50372)
- 财(49440)
- 学报(45341)
- 科学(44140)
- 农业(36088)
- 大学(34715)
- 学学(33398)
- 融(32611)
- 金融(32611)
- 业经(28200)
- 技术(26981)
- 教育(26761)
- 财经(24754)
- 经济研究(24035)
- 业(21446)
- 经(21394)
- 问题(20159)
- 技术经济(17548)
- 商业(16254)
- 贸(16211)
- 世界(15213)
- 现代(15021)
- 国际(14495)
- 科技(14271)
- 经济管理(13918)
共检索到461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源 李东红 陈东 金占明
基于资源利用逻辑和资源开发逻辑,探析了新兴市场企业的FDI动机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特定优势——研发能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156家首次FDI的中国企业作为样本,利用其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拥有强烈战略资源寻求动机的企业倾向于进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拥有强烈自然资源寻求动机的企业倾向于进入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研发能力会负向调节战略资源寻求动机与FDI区位选择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源 李东红 陈东 金占明
基于资源利用逻辑和资源开发逻辑,探析了新兴市场企业的FDI动机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特定优势——研发能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156家首次FDI的中国企业作为样本,利用其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拥有强烈战略资源寻求动机的企业倾向于进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拥有强烈自然资源寻求动机的企业倾向于进入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研发能力会负向调节战略资源寻求动机与FDI区位选择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源 李东红 陈东 金占明
基于资源利用逻辑和资源开发逻辑,探析了新兴市场企业的FDI动机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特定优势——研发能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156家首次FDI的中国企业作为样本,利用其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拥有强烈战略资源寻求动机的企业倾向于进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拥有强烈自然资源寻求动机的企业倾向于进入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研发能力会负向调节战略资源寻求动机与FDI区位选择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大楷 杨大楷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本文从分析我国企业FDI区域分布的现状出发,将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理论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特点相结合,对我国企业的FDI区位选择作出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景蔚 陈思
文章采用2013—2021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企业生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生存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实证研究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股权结构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生存能力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研发投入强度在达到一定水平后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同时股权集中度在研发投入与企业生存能力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而股权制衡度则产生了负向调节作用。更进一步地从各项生存能力因子出发,除市场表现力外,研发投入与其他各因子间同样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市场变现力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表明企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平衡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生存。
关键词:
研发投入 企业生存能力 股权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颉茂华 王乾 施诺 李晓玲
专利执行保险对加大研发专利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是否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检验。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专利执行保险的实施对于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并从研发能力和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其中介效应与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执行保险的实施与企业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专利执行保险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最终体现在企业价值增加以及市场份额扩大,从而使得企业竞争能力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专利执行保险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使用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进行附加测试,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为专利执行保险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扩大专利执行保险制度实施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保林 管璐 蒋建勋
利用2008—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销售收入变化对企业研发投入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销售收入变动越大,企业研发投入波动越大,且销售收入下滑时企业研发投入的波动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时的波动幅度;当销售收入下降时,技术能力越高的企业越易降低研发投入的波动性,使其研发投入更平稳。当销售收入上升时,企业技术能力对研发波动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成熟的企业在面临销售收入增长时会抑制研发波动,其研发投入波动幅度在销售收入下滑时更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洋 李春艳 陈艺毛 孙冰爽
国际知识溢出效应主要通过FDI渠道和进口贸易渠道实现,并受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利用2009—2017年中国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知识溢出和进口贸易知识溢出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从工业全行业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来看,FDI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进口贸易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有负向影响,两种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均随着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而增强;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看,两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都不理想,而且进口贸易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随着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而减弱。一方面,应鼓励和支持内资企业加大R&D和新产品开发投入,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更好地利用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应加快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加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FDI引入,为国际知识溢出创造更多机会和更好环境,进而有效促进内资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产出的高质量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若森 钱向阳 肖莎 李浩
本文将家族涉入按照所有权涉入、控制权涉入、管理权涉入进行分类,以2012—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家族股权涉入、家族董事会涉入、家族管理涉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正式制度环境因素市场化程度与非正式制度因素政治关联对此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家族股权涉入、家族董事会涉入均与企业研发投入负相关,家族管理涉入则与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2)市场化程度对家族股权涉入、家族董事会涉入、家族管理涉入各自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而政治关联对家族董事会涉入、家族管理涉入各自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亦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但政治关联对家族股权涉入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本文揭示了家族涉入的异质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能够为家族企业通过调整家族涉入的方式与程度而促进创新与发展提供启示,亦能够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完善制度环境、引导家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于飞 蔡翔 董亮
在创新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对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的合理选择及组合运用是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如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未被厘清;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特征(如知识基础)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背景,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收集31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企业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对其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知识深度和知识宽度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对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影响更突出;相对于合作研发,内部研发对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更为明显。知识深度在合作研发对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内部研发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但负向调节内部研发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知识宽度在内部研发对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合作研发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负向调节合作研发与渐进创新绩效的关系。在理论层面,考虑了不同研发模式对不同创新类型的影响,丰富了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知识基础作为调节变量,也为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之间权变因素的研究做出增量贡献;跳出了相关研究中关于合作研发与内部研发究竟是替代性还是互补性关系的争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管理实践层面,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以及期望提升的创新类型来选择合适的研发策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于飞 蔡翔 董亮
在创新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对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的合理选择及组合运用是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如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未被厘清;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特征(如知识基础)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背景,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收集31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建庆 梁彤缨 彭玉莲 陈修德
以2009~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CEO异质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差异化影响及其在不同生命周期下所呈现的动态特征。结果发现:(1)从整体上看,结构权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资,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与声望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促进作用;(2)从不同企业生命周期来看,结构权力的抑制效应仅在衰退期显著存在;所有权权力的促进效应仅在成长期显著存在;专家权力的促进效应同时存在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声望权力在成长期表现为促进效应,在衰退期则表现为抑制效应。
关键词:
CEO异质权力 研发投资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迪伟 蓝海林 曾萍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出口绩效的影响,同时考察高管持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出口绩效呈倒U型关系。高管持股弱化了研发投入对出口绩效的正面影响(倒U左侧),而强化了研发投入对出口绩效的负面影响(倒U右侧),这表明不适当的股权激励会助长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高管持股 研发投入 出口绩效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子彪 赵菁菁
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企业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中介作用与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基于2014-2016年81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长短期对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且无论长短期,境外合作的影响最强,产学、产政合作长期效应强,产研合作短期效应强;知识和技术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研发正向调节产学、产政合作绩效,负向调节产研、境外合作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婷 周立新
重庆市作为中西部的经济大城市,其行业数据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利用重庆市全部工业行业6年的相关FDI的面板数据,通过Eview5.0回归分析,考察FDI对我国重庆市民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证明FDI的进入对重庆市的民族企业的产出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但是对民族企业的科技投入有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