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2)
- 2023(18070)
- 2022(15146)
- 2021(13958)
- 2020(12056)
- 2019(27278)
- 2018(27178)
- 2017(52589)
- 2016(28073)
- 2015(31766)
- 2014(31075)
- 2013(30740)
- 2012(27885)
- 2011(24970)
- 2010(25028)
- 2009(23612)
- 2008(23693)
- 2007(21431)
- 2006(18392)
- 2005(16655)
- 学科
- 济(120471)
- 经济(120316)
- 业(108063)
- 管理(100077)
- 企(96700)
- 企业(96700)
- 方法(54399)
- 数学(44344)
- 数学方法(43837)
- 财(38240)
- 业经(35928)
- 农(35827)
- 中国(29080)
- 制(27095)
- 务(26730)
- 财务(26671)
- 财务管理(26622)
- 企业财务(25255)
- 农业(24498)
- 技术(24285)
- 地方(21749)
- 理论(21270)
- 贸(20775)
- 贸易(20763)
- 和(20385)
- 易(20165)
- 学(19394)
- 划(19386)
- 体(19355)
- 银(18670)
- 机构
- 学院(402612)
- 大学(397100)
- 济(169953)
- 经济(166671)
- 管理(164069)
- 理学(141072)
- 理学院(139730)
- 管理学(137674)
- 管理学院(136912)
- 研究(124054)
- 中国(97486)
- 京(81773)
- 财(81293)
- 科学(72605)
- 财经(63986)
- 农(63045)
- 江(61693)
- 所(60522)
- 中心(59090)
- 经(57911)
- 业大(56285)
- 研究所(54147)
- 经济学(51572)
- 北京(50641)
- 农业(49285)
- 州(48427)
- 范(47980)
- 师范(47526)
- 财经大学(47163)
- 经济学院(46591)
- 基金
- 项目(263922)
- 科学(210999)
- 研究(196366)
- 基金(193372)
- 家(165646)
- 国家(164192)
- 科学基金(144362)
- 社会(127199)
- 社会科(120722)
- 社会科学(120692)
- 省(105159)
- 基金项目(102314)
- 自然(92278)
- 教育(90402)
- 自然科(90183)
- 自然科学(90158)
- 自然科学基金(88616)
- 划(86373)
- 编号(79494)
- 资助(77892)
- 成果(63176)
- 创(59550)
- 部(58801)
- 重点(58545)
- 发(56997)
- 创新(54948)
- 课题(54009)
- 制(52864)
- 国家社会(52547)
- 教育部(51344)
- 期刊
- 济(190112)
- 经济(190112)
- 研究(114576)
- 中国(77725)
- 财(68444)
- 管理(66317)
- 农(58308)
- 学报(53950)
- 科学(53217)
- 大学(42728)
- 学学(40528)
- 农业(39608)
- 技术(39132)
- 教育(38959)
- 融(36889)
- 金融(36889)
- 业经(33540)
- 财经(32475)
- 经济研究(29577)
- 经(28006)
- 问题(24913)
- 业(23868)
- 技术经济(22762)
- 财会(19986)
- 商业(19697)
- 现代(19333)
- 统计(19207)
- 贸(19091)
- 策(18792)
- 科技(18724)
共检索到595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爱贞 刘志彪
以跨国公司为主力的FDI企业大量进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我服务的产业链造成了冲击,使得本土设备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被抽空。本文从产业链与价值链双重视角,在理论分析生产者服务投入与下游市场需求对生产者驱动价值链上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链支撑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FDI企业对本土设备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双重制约机制。面板数据计量分析与工程机械行业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得出, FDI容易制约本土设备企业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国恒 胡鹏 刘珊
本文基于拓展的C-D生产函数,纳入中间品进口与自主创新行为,阐述了中间品进口、自主创新与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升级的互动机制,并运用中国工企-海关-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仅能促使企业嵌入GVC下游环节提升其GVC地位,这种提升作用随企业生命周期延长边际递减;自主创新可推动企业嵌入GVC上游与下游环节实现GVC升级,但嵌入GVC上游环节的升级效果大于嵌入GVC下游环节,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升级效果大于初创期和衰退期企业;此外,自主创新对企业GVC升级的影响因中间品进口水平不同而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与较低水平的中间品进口相互替代,抑制企业GVC升级;自主创新与较高水平的中间品进口互补,促进企业GVC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珊
引入创新价值链分析框架,利用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区域知识溢出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归纳区域知识溢出特征设计区域知识溢出指数,采用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作用最明显。将创新价值链区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区域知识溢出对自主创新的正向推动作用主要集中在创新研发阶段;而在创新应用阶段,由于受到企业运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非国有企业受区域知识溢出的影响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康淑娟
利用探索性案例,从时间纵向发展角度探讨了万向集团从OEM代工厂商向IBM国际品牌服务商升级的创新驱动过程以及相应的核心能力构建的SECI过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进行价值链升级依赖自主创新驱动,但价值链不同阶段存在创新能力差异,探究其本质在于各阶段核心知识差异。知识通过SECI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创造出来,即代工企业获得发包企业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知识交换和知识转化创造出新知识,重新构建现有知识,为不同价值链环节积累内部创新能力,依靠内生创新驱动价值链升级。
关键词:
代工企业 知识创造 价值链升级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江娜 李华 王方
在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的双重视角下,对选取的50份陕西省政府颁布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文本分析。根据样本选择、分析框架的制定、分析单元的定义和统计分析等步骤层层展开,分析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政策工具设计、搭配及构建中所存在的过溢与缺失问题,以期为未来优化和完善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江娜 李华 王方
在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的双重视角下,对选取的50份陕西省政府颁布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文本分析。根据样本选择、分析框架的制定、分析单元的定义和统计分析等步骤层层展开,分析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政策工具设计、搭配及构建中所存在的过溢与缺失问题,以期为未来优化和完善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江娜 李华 王方
在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的双重视角下,对选取的64份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文本分析。根据样本的选择、分析框架的制定、分析单元的定义和统计分析等步骤层层展开,从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2个维度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政策工具设计、搭配及构建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更全面合理地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给以政策指引,以期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宏斌 刘芳林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传统封闭式研发受到冲击。自媒体为实现与外部资源协同的开放式研发创造可能。基于价值链视角并运用多案例研究法,本文搜集整合海尔和小米两家企业自媒体与用户互动内容,搭建"用户-企业协同创新"模型,揭示用户参与对价值链活动的影响及自媒体作用机制:创意构想阶段,通过自媒体交互捕捉用户需求,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获得增值;研发设计阶段,自媒体创造调研环境并整合设计资源,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获得增值;生产测试阶段,用户与企业持续互动促进产品迭代,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增值;推广销售阶段,自媒体拓展营销渠道,用户持续进行问题反馈,营销和服务活动获得增值。
关键词:
自媒体 用户协同创新 价值链活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基于中国本土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出口引致进口"的特征事实,本文将企业的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纳入到统一的计量框架内,依靠所构建的符合中国企业进出口行为特征的多重工具变量体系,实证检验中间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重要发现包括:从进口角度看,进口促进了一般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抑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区分不同所有制的情形下,进口对从事一般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更强的促进效应,而对从事加工贸易的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抑制效应。从出口角度看,出口未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与发达国家开展的进出口贸易均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效应在民营企业进出口行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上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国本土企业所遭受的全球价值链俘获效应假说,为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家华 牟绍波
全球价值链是发达国家整合全球要素的结果,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可通过全球价值链资源整合实现自主创新与升级。文章以国内企业为例,分析了我国企业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自主创新升级途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资源整合 自主创新 升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世宏
"后金融危机"时代,本土企业要实现自主价值创造和利润增加,就必须摆脱对国外企业的过分依赖,实现本土企业的产业价值链升级和自主创新是其必然选择。而本土企业的产业价值链升级和自主创新又会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推行"功夫式"技能订单培养模式,缩小技能使用的适应期。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价值链升级 高职院校 就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中国的金融结构基本上还是一种以间接融资和银行体系为主、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为辅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这种金融结构在融资功能、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提供与处理功能、公司治理功能上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进行。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中国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金融结构和更高的金融总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
金融结构 自主创新 多元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伟光 侯军利
从边缘性技术到专有性技术再到向产业核心性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不同要素禀赋条件和市场机会,与创新生产价值链的嵌入参与和集成整合过程一起塑造非核心企业技术成长路径:“差异性”与“收敛性”协同共生。基于此,提出以创新生产价值链为基础形成的异质性技术能力是非核心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和其成长为核心企业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
创新生产价值链 技术成长 创新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梓蓉 施宏伟
通过描述知识链节点企业间的互动学习过程,研究和分析组织学习对于知识创新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的影响;在组织学习过程与知识创新产出关系描述基础上,界定基于互动学习过程的知识创新产出关系,分别构建创新主体的知识投入均衡和创新主体上游节点的知识溢出均衡模型;通过均衡过程分析,探索自主创新的可持续性及相关的对策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