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2)
- 2023(17973)
- 2022(15024)
- 2021(13862)
- 2020(11680)
- 2019(26679)
- 2018(25738)
- 2017(49408)
- 2016(25655)
- 2015(28878)
- 2014(28325)
- 2013(28235)
- 2012(25865)
- 2011(23175)
- 2010(23218)
- 2009(21968)
- 2008(20515)
- 2007(17893)
- 2006(15919)
- 2005(14748)
- 学科
- 济(122272)
- 经济(122121)
- 管理(76806)
- 业(70687)
- 企(58646)
- 企业(58646)
- 方法(47971)
- 数学(42639)
- 数学方法(42161)
- 中国(36613)
- 财(31958)
- 融(29479)
- 金融(29476)
- 农(28549)
- 银(27899)
- 银行(27874)
- 制(27728)
- 行(26859)
- 地方(26059)
- 业经(25063)
- 贸(21404)
- 贸易(21384)
- 易(20856)
- 学(20704)
- 务(19430)
- 财务(19359)
- 财务管理(19318)
- 农业(19100)
- 体(18531)
- 企业财务(18389)
- 机构
- 大学(363912)
- 学院(359827)
- 济(167542)
- 经济(164420)
- 管理(138640)
- 研究(126947)
- 理学(118733)
- 理学院(117528)
- 管理学(115686)
- 管理学院(115010)
- 中国(103184)
- 财(79205)
- 京(76022)
- 科学(68469)
- 财经(62217)
- 所(60760)
- 中心(59241)
- 经(56679)
- 研究所(54421)
- 经济学(54340)
- 江(53124)
- 农(51546)
- 经济学院(48723)
- 北京(48133)
- 业大(46525)
- 财经大学(46423)
- 院(46078)
- 范(44454)
- 师范(44041)
- 州(41627)
- 基金
- 项目(237695)
- 科学(190285)
- 基金(177692)
- 研究(177275)
- 家(153271)
- 国家(152061)
- 科学基金(132166)
- 社会(118557)
- 社会科(112788)
- 社会科学(112766)
- 基金项目(92562)
- 省(89178)
- 自然(81806)
- 教育(81463)
- 自然科(79978)
- 自然科学(79959)
- 自然科学基金(78561)
- 划(75087)
- 资助(72533)
- 编号(69220)
- 成果(56672)
- 部(54861)
- 重点(53674)
- 发(51529)
- 国家社会(51263)
- 创(50093)
- 制(48751)
- 教育部(48466)
- 课题(47970)
- 创新(47055)
- 期刊
- 济(185708)
- 经济(185708)
- 研究(117381)
- 中国(75762)
- 财(62727)
- 管理(54612)
- 学报(48808)
- 科学(48102)
- 融(47945)
- 金融(47945)
- 农(46774)
- 大学(39762)
- 学学(37460)
- 教育(35595)
- 财经(32330)
- 技术(31921)
- 经济研究(31536)
- 农业(30957)
- 经(27940)
- 业经(25965)
- 问题(23664)
- 贸(21265)
- 国际(19192)
- 世界(19157)
- 技术经济(18487)
- 统计(18026)
- 业(16994)
- 理论(16884)
- 策(16246)
- 现代(15427)
共检索到561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勇兵
在政府不可能以财政来支持体制内系统本身运转时,迫使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来支撑旧体制。同时体制内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反过来迫使国家迟迟无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使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处于低效运行状态。而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进一步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基于1985—2006年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内生金融控制这个解释。
关键词:
FDI 储蓄 内生金融控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离散时间、内生增长模型中,讨论了增长与储蓄的关系。在引入理性消费攀比后,不仅高储蓄可以导致高增长,高增长也可以导致高储蓄,其原因是攀比效应同时提高了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当公众提高当前消费时,会导致未来消费低于其他个体,从而造成个体未来效用的较大损失,这从理论上支持了增长导致储蓄的观点,也为近年来中国消费需求不旺、储蓄率偏高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内生增长 消费攀比 储蓄行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师文明 余晓辉
用金融发展规模来表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很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选择金融效率来替代。但学者们并没有从理论上构建模型分析金融效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导致其实证结论缺乏理论支撑。因此,在Garcia-Penalosa和Turnovsky(2006)的内生增长模型框架内加入金融部门,分析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论显示,金融效率的提高虽然会导致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也会扩大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金融效率提高拉大收入不平等主要是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不均造成的。政府在金融发展问题上应当兼顾效率和公平,赋予金融部门一定的社会责任,消除人为不公平的信贷配给,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
关键词: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收入不平等 内生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高德步 夏胤磊
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1985—2012年面板数据,从人均真实GDP增长率以及经济增长质量所蕴含的速度和质量两个视角来实证研究三种类型专利授权量对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作用效应。主要发现是:总体来看,发明专利对各省份人均真实GDP增长率造成显著U型作用效应,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未产生显著的作用效应;以中国各省份出台专利资助政策为界限,发现1999年前后不同时期中三种类型专利对各省份人均真实GDP增长率的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且1999年后三种类型专利对各省份经济增长质量并未造成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扣除专利资助政策信息后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对各省份人均真实GDP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质量造成了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文平
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普遍存在利率管制,但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这是传统金融自由化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建立的模型证明了,只要利率稍微为正,利率管制就可以通过创造租金,激励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增设分支机构,起到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对中国改革二十余年的经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利率管制 储蓄动员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佳峰 刘尧成
基于当前中国消费者具有不确定性预期和因缺乏成熟金融市场而存在着借贷约束等两大基本特征事实,本文通过构造缓冲存货模型,论证指出当本国经济增长率小于特定的临界值时,居民储蓄率将与本国经济增长率呈正比例变动,而本国的外汇储备也会不断积累。这不仅解释了中国的"高储蓄之谜",也解释了其不断积累的外汇储备,从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提供了微观解释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竹 金涛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尝试解释中国经济的近中期增长模式。在考虑“土地财政”作用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两期世代交叠(OLG)模型说明基本原理,随后将两期模型扩展到多期OLG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将通过“土地财政”机制获得的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企业部门资本重新配置、均衡条件重构,推动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对占比的稳定均衡。在这一机制下,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增速逐渐下降;资本的总体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优化速度出现下降,民营企业占比先增后稳。多期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1998—2017年期间经济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储蓄率、投资率、对外投资与外汇储备等宏观指标。随着“土地财政”作用的进一步弱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深化国企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土地财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立法
由于产权偏好、租金偏好以及效率偏好的政府目标函数的存在,中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这些路径依赖,形成了国内储蓄以贸易顺差形式从国外流入国内,借助外资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效率的"倒逼机制",政府主导外资引进以及依赖国际直接投资缓解国内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中国外资需求偏好的制度供给机制。
关键词:
FDI需求偏好 金融体制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东旻 许艺煊 张鹏远
20世纪末,行为经济学家将参考点依赖偏好引入储蓄模型,尝试以参考点的变化解释不确定情景下的居民储蓄行为,然而该模型的预测力和解释力因缺少经验证据支持而仍然未知。为确定参考点依赖偏好能否解释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本文以汶川地震为特殊情景,建立了两期的参考点储蓄决策模型,依据地震变化所造成的全部路径,对居民储蓄与幸福感变化展开理论预测,进一步借助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验证预测路径的现实解释力。研究发现:地震灾难能够对不同人群的参考点产生"回归"影响——对原本高参考水平者,灾难会降低其参考点;对原本低参考水平者,灾难会提升其参考点。参考点的"回归"能够有效地解释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内,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家庭储蓄率升高的现象。
关键词:
参考点 居民储蓄率 地震 幸福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铮 胡志浩 曾华珑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体及股票市场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用广义矩的系统估计方法(GMM),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体市场尤其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存款货币银行效率的提高却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用;股票市场的规模及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联立方程 广义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席晶 雷钦礼
本文在Carroll等(2000)和Cuadrado等(2004)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参数的合理范围,为目前实证分析的结论 "经济的高增长导致高储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解说。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下,我们发现储蓄率将最终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上升,并且其在趋于均衡的路径上不断向上攀升。本文还发现,由于中国居民"好面子"、攀比之风盛行,使得经济本身的高速增长成为导致高储蓄的重要原因。另外,资本产出弹性过高、个人贴现率偏低和跨期替代弹性过小也是导致高储蓄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储蓄率 习惯形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强
当代行为经济学已经确认人类存在公平心理偏好,但并未回答它从何而来。本文提出一个演化解释:人类公平偏好的根源可能在于人类早期的进化过程。通过一个演化博弈模型和随机演化仿真模型表明:(1)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族群中,公平偏好的单态社会是随机稳定的演化均衡,非公平偏好的双态社会也是演化稳定的但并非随机稳定的;(2)若同时考虑族群之间的竞争,则公平偏好的单态社会将是唯一的演化稳定均衡。其原因在于,合作机会多少与合作利益大小是此消彼长的,公平行为最能够平衡合作机会与合作利益对生存竞争的影响,从而成为个体—族群两个层面的生存竞争中最具适存性优势的行为模式。人类的公平偏好,可能源于本能性的公平行为在人类早期进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仲良 张可云
要素在产业与空间上的错配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并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向更深层次推进。本文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利用2004—2014年中国27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层面、四大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城市规模以及考虑空间关联性等角度对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理论机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来源于要素结构与产业关联、城市规模与产业结构、市场规模与产业选择的三个匹配机制。要素结构与产业关联的正效应在劳均资本相对占优时才会发生,城市规模则通过相对最优城市规模"门槛效应"影响了与产业关联的正效应,市场规模与产业结构"服务业化"正相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大城市提高经济比重的关键,中小城市则应重点构建符合本地优势的工业体系。本文从要素空间匹配的视角为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空间优化和城市产业分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也为地区经济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玉洁 王平心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利他行为 效用 偏好内生 利他惩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沈尤佳 张孝德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往往被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的问题是自身增长模式的转型危机。这种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部的资本和技术完成财富和生产力的原始积累,如果等到引进的增长效应出现边际递减的情况下才开始启动建立内生增长模式的话,那么从导入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模式转型衔接的断层,具体表现为外资对内资的导入控制、导入挤压、导入抑制、导入摩擦、导入风险。
关键词:
导入增长 内生增长 依赖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