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2)
2023(6747)
2022(5474)
2021(4830)
2020(3883)
2019(8910)
2018(8563)
2017(16716)
2016(8868)
2015(9719)
2014(10018)
2013(9797)
2012(9108)
2011(8169)
2010(8316)
2009(7321)
2008(7256)
2007(6845)
2006(5827)
2005(5336)
作者
(25386)
(21046)
(20995)
(20054)
(13074)
(10037)
(9541)
(8019)
(7860)
(7728)
(7057)
(6937)
(6795)
(6635)
(6509)
(6464)
(6278)
(6215)
(6075)
(5946)
(5347)
(5088)
(5069)
(4764)
(4711)
(4677)
(4647)
(4614)
(4303)
(4115)
学科
(41931)
经济(41896)
(26285)
管理(25769)
(21288)
企业(21288)
方法(15773)
数学(13448)
数学方法(13264)
(11980)
业经(11275)
中国(10939)
(10503)
地方(10298)
产业(10043)
(8799)
技术(7520)
农业(7479)
(7290)
贸易(7284)
结构(7115)
(6870)
(6845)
(6811)
理论(6556)
(6321)
财务(6293)
财务管理(6272)
地方经济(6090)
(5978)
机构
学院(129172)
大学(123811)
(55995)
经济(54899)
管理(47467)
理学(40744)
理学院(40311)
研究(40159)
管理学(39670)
管理学院(39438)
中国(30369)
(26233)
(25262)
科学(23649)
(20825)
财经(20605)
(19500)
中心(18662)
(18586)
(18536)
经济学(18239)
研究所(17301)
业大(17030)
经济学院(16705)
(16636)
(16175)
师范(15980)
北京(15743)
财经大学(15066)
(15018)
基金
项目(83331)
科学(65844)
研究(63269)
基金(59019)
(50554)
国家(50119)
科学基金(43600)
社会(40906)
社会科(39055)
社会科学(39045)
(34887)
基金项目(30980)
教育(28971)
(27528)
自然(26339)
编号(25962)
自然科(25722)
自然科学(25719)
自然科学基金(25306)
资助(24073)
成果(20132)
(19856)
重点(18873)
课题(18369)
(18141)
(17819)
国家社会(17165)
创新(16879)
发展(16494)
(16242)
期刊
(66139)
经济(66139)
研究(40539)
中国(26044)
(20846)
管理(19085)
学报(17497)
(17215)
科学(16133)
教育(15067)
大学(13863)
业经(13855)
学学(13083)
技术(12820)
经济研究(12423)
农业(11494)
(11288)
金融(11288)
财经(10155)
商业(9193)
(9072)
问题(8617)
技术经济(6855)
(6698)
现代(6241)
科技(6042)
统计(5847)
(5719)
商业经济(5712)
经济问题(5626)
共检索到19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明  陈惠红  
本文基于2006-2015年流通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对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要素市场发展程度、中介组织与法制环境建设是外资进入影响的主要途径;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双重门限影响,其中外资总额占流通经济比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显著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门限下阻碍结构优化,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结构对外资总额比例的反应较为敏感;外资注册资本占流通资本比例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较为缓和,在不同市场化门限下的改善效果均为正,但优化程度和弹性值均低于外资总额占比指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静  
本文以市场化程度作为主要制度因素,分析了制度在FDI影响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本文用1999~2009年全国30个省(市)的市场化指数作为门限变量,以第三产业占GDP之比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程度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门限效应。结果显示,外资进入程度对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市场化门限效应,市场化程度越高,外资进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越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文娟  
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我国目前通讯、航空航天、军工等精要技术领先全球,靠的就是对科技创新的全盘把握。当然科技创新离不开经济支撑,我国历经十三个五年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党和国家从能源、工业、民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入手,着重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打造国内外双循环。《产业结构优化论》从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质入手,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主题,系统介绍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性地剖析了经济发展总趋势中各种产业结构变动模型,深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以期形成良性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沈烈  
新型消费可有效满足消费者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探讨新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消费能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即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消费可有效促进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可正向促进东、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但负向影响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新型消费对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对此,建议以促进信息消费为抓手,打造新型消费良好制度环境,加强数字新基建建设,以推动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和商贸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丹  李骄  
本文基于2006-2017年流通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对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和中介组织与法制环境建设是外资进入影响的主要途径;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双重门限的影响,其中外资总额占流通经济比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对流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门限下阻碍结构优化,同时反映出流通产业结构对外资总额比例的反应较为敏感;外资注册资本占流通资本比例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较为缓和,在不同市场化门限下的改善效果均为正,但优化程度和弹性值均低于外资总额占比指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娴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阶段,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以及愈加频繁的区域间贸易往来,流通产业不仅成为生产的先导,也成为消费的重要促进力量,流通效率的提高、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的完善成为决定消费实现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力量。流通产业的发展已被纳入"十二五"规划,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产业,必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促进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升,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水根  王露  
本文围绕夯实城镇化基础、完善释放机制、健全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扩大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路径。其中,通过促进城镇化规模与品质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相关重点改革及加快城镇流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夯实城镇化基础平台;通过促进"互联网+流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筑产业调整机制等完善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机制;通过加强流通产业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增加财税支持健全效应释放保障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水根  王露  
本文围绕夯实城镇化基础、完善释放机制、健全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扩大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路径。其中,通过促进城镇化规模与品质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相关重点改革及加快城镇流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夯实城镇化基础平台;通过促进“互联网+流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筑产业调整机制等完善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机制;通过加强流通产业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增加财税支持健全效应释放保障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水根  王露  
本文围绕夯实城镇化基础、完善释放机制、健全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扩大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路径。其中,通过促进城镇化规模与品质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相关重点改革及加快城镇流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夯实城镇化基础平台;通过促进“互联网+流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筑产业调整机制等完善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机制;通过加强流通产业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增加财税支持健全效应释放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左少君  
我国产业税负布局的不平衡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税负结构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税负结构由税制结构决定,不同的税制安排决定了征税点的不同,从而对产业结构布局产生正面导向与负面压力作用。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积极构建引导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激励机制,同时确立迫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税收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相配套,存量与增量调整相结合,切实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合理格局的深度调整。一、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及其税负结构(一)三大产业比例不合理,内部结构不平衡。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工业主导的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峰  
以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为中心,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利用外资的总体情况,阐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慧  
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转型程度大于特定临界值时会对本地区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反之则产生负向影响;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邻近区域数字化转型对本区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转型程度大于特定临界值时会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比较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鞠方  张立军  湛泳  
通过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通过金融结构转变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寅  
产业结构优化在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有助于增加优质商品与服务供给,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前提。居民消费升级也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与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动力。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3-2021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更容易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受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较低;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受其高级化的影响,没有受到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