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9)
2023(14349)
2022(12223)
2021(11558)
2020(9496)
2019(22207)
2018(21719)
2017(42143)
2016(22559)
2015(25269)
2014(24945)
2013(25087)
2012(23182)
2011(21022)
2010(20812)
2009(18915)
2008(18203)
2007(15778)
2006(13611)
2005(12101)
作者
(64782)
(54083)
(53640)
(51125)
(34206)
(25858)
(24284)
(21196)
(20476)
(19103)
(18340)
(18237)
(17155)
(16944)
(16649)
(16603)
(16073)
(15739)
(15396)
(15161)
(13302)
(13254)
(12910)
(12087)
(11982)
(11976)
(11772)
(11541)
(10808)
(10623)
学科
(99985)
经济(99887)
管理(62323)
(60690)
(48851)
企业(48851)
方法(44665)
数学(39362)
数学方法(38957)
中国(27639)
(26401)
(22084)
业经(21753)
地方(21261)
(19745)
(19262)
贸易(19253)
(18727)
农业(17561)
(17274)
技术(15066)
环境(15037)
(14590)
产业(13930)
(13724)
银行(13683)
(13633)
金融(13631)
理论(13617)
(13137)
机构
大学(325470)
学院(322303)
(139021)
经济(136482)
管理(129274)
研究(113176)
理学(112996)
理学院(111728)
管理学(110031)
管理学院(109466)
中国(83422)
(69635)
科学(68820)
(59558)
(56061)
研究所(51570)
(50352)
中心(49736)
财经(48822)
业大(47182)
(44690)
北京(44419)
(43738)
经济学(43177)
(42038)
师范(41665)
(41237)
农业(39409)
经济学院(39155)
财经大学(36617)
基金
项目(226925)
科学(179643)
基金(167288)
研究(165639)
(146387)
国家(145276)
科学基金(124643)
社会(106727)
社会科(101375)
社会科学(101350)
基金项目(88799)
(85432)
自然(80198)
自然科(78364)
自然科学(78347)
自然科学基金(76983)
教育(74462)
(72701)
资助(69052)
编号(65468)
成果(52653)
(51147)
重点(50755)
(49414)
(47131)
国家社会(44996)
课题(44742)
教育部(44048)
创新(44026)
科研(43093)
期刊
(146666)
经济(146666)
研究(97537)
中国(57105)
学报(50569)
科学(47909)
管理(47031)
(45693)
(41900)
大学(38520)
学学(36319)
农业(32425)
教育(31698)
技术(26478)
(25252)
金融(25252)
经济研究(25012)
财经(23679)
业经(23046)
(20447)
问题(19559)
(17105)
(16104)
技术经济(16068)
科技(15902)
图书(15804)
理论(15056)
世界(14918)
现代(14420)
资源(14302)
共检索到462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静  
本文以市场化程度作为主要制度因素,分析了制度在FDI影响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本文用1999~2009年全国30个省(市)的市场化指数作为门限变量,以第三产业占GDP之比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程度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门限效应。结果显示,外资进入程度对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市场化门限效应,市场化程度越高,外资进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越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明  陈惠红  
本文基于2006-2015年流通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市场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模型,对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外资进入影响流通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要素市场发展程度、中介组织与法制环境建设是外资进入影响的主要途径;门限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双重门限影响,其中外资总额占流通经济比例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显著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但在市场化程度较低门限下阻碍结构优化,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结构对外资总额比例的反应较为敏感;外资注册资本占流通资本比例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较为缓和,在不同市场化门限下的改善效果均为正,但优化程度和弹性值均低于外资总额占比指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华  张茜  
由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导致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也使得相应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低层次性、非生态性等特点。当循环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之后,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使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优化及调整。主要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构建,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并提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施生旭  童佩珊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分析方法和障碍模型,以2010—2015年中国27个地区样本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较好,西北部与西南部省份水平较弱,且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具有一致性;(2)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在科技创新、生态发展和环境治理方面阻碍其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从障碍因素诊断结果来看,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中国多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满凤  程思佳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与环境治理加速的双重考验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净效应。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对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抑制作用;碳排放权交易通过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推进地区产业演进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无法优化地区产出结构,也不能有效促进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的耦合,因而不能有效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由于市场化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碳排放权交易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却有限;碳排放权交易迫使试点地区部分污染企业向邻近省份转移,还吸引了邻近省份相关产业更多的资本和人才等优质资源,短期内不利于邻近省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市场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中国应更加积极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倒逼企业低碳转型,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珊珊  徐昌仁  
地区间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使得各地区的生产难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对地区产业结构产生扭曲作用。本文根据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构建了动态计量估计模型,利用2000-2007年的江西省各地市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运输条件、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等因素对于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并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地方保护上。基本结论是: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形成地区规模经济、产业专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政府行为变量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变化有显著的负影响,设置贸易壁垒会增加地区间贸易成本,进而导致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辅信  胡国强  张许颖  张立存  王世炎  
1.地区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我们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之后,深深感到,在面向21世纪时,要进一步找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方向,必须跳出对国民经济的原有分类方法,把信息产业从原有各产业中分离出来,编制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以探索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途径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奇  彭月兰  
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从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技术选择、技术转移模式选择、技术转移主体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宇  
通过跨年度因子分析,横向比较了2001——2012年中部六省FDI与产业结构较其他省份的优劣及不同时期的变化。利用VAR纵向分析1985——2014年中部地区利用FDI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地区FDI水平和产业结构都呈现了不断优化的趋势,且FDI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体现为由现有的"二三一"结构逐步向更高级化的"三二一"模式转变,FDI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坤  尹忠明  
基于西部民族8省区2000—2015年数据,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城镇减贫效应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将显著降低城镇贫困发生强度,且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其减贫效应越大;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推进有助于降低城镇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但本地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将阻碍其效应发挥。从行业层面看,住宿和餐饮业的适度发展在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同时将显著降低城镇贫困发生率;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城镇减贫效应在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的地区较大;房地产业的城镇减贫效应则与本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呈正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山西省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其在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08年期间山西省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地市的提高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增长能力差异是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加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灿飞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按一定的内在规律演进.这一规律的发现当归功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威廉·配第,他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首先看到了产业间收入差异,并认为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会驱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入非农业部门,从而产业结构随劳动力的这种转移而转换;随后克拉克和费希尔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克定理,西蒙·库兹涅茨根据各国的实际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证明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根据前人的研究,三次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趋势是:①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②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对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相对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趋于上升,工业化任务完成后,则趋向稳定,到经济走入工业化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最终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规模最大的产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人中  马威  马欣怡  
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双向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的异质性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疏通堵点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双向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临界点,在临界点两侧,双向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存在差异,且在最优阈值区间内,双向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不同方向的双向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存在差异化影响;进一步推进双向投资,加大“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力度,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引导更多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庄钦  
论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和改革我国产业税收政策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