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4)
2023(8121)
2022(6890)
2021(6274)
2020(5264)
2019(11609)
2018(11650)
2017(22283)
2016(12156)
2015(13580)
2014(13506)
2013(13223)
2012(11944)
2011(10907)
2010(11119)
2009(10673)
2008(10657)
2007(9630)
2006(8726)
2005(8045)
作者
(34170)
(28599)
(28593)
(27106)
(17978)
(13574)
(13012)
(10973)
(10738)
(10350)
(9752)
(9541)
(9185)
(9075)
(8936)
(8702)
(8415)
(8365)
(8286)
(8001)
(7205)
(7016)
(6880)
(6536)
(6477)
(6356)
(6339)
(6308)
(5725)
(5537)
学科
(47707)
经济(47627)
管理(46301)
(36999)
(33094)
企业(33094)
方法(18708)
环境(16040)
(15968)
数学(15564)
数学方法(15433)
(14711)
中国(12390)
(12285)
业经(11760)
(11025)
(10492)
(10285)
地方(10243)
(9621)
财务(9603)
财务管理(9578)
企业财务(9118)
体制(8841)
(8821)
贸易(8819)
(8752)
银行(8738)
(8689)
(8579)
机构
学院(174534)
大学(173678)
(71020)
经济(69508)
管理(66944)
理学(57480)
研究(57033)
理学院(56857)
管理学(55977)
管理学院(55677)
中国(43894)
(36968)
(35882)
科学(33464)
财经(28465)
(27932)
(27221)
中心(25981)
(25507)
研究所(24975)
(24131)
业大(23209)
(22350)
北京(22301)
师范(22180)
经济学(21869)
(21445)
(21093)
财经大学(20842)
经济学院(19596)
基金
项目(116416)
科学(92901)
研究(87640)
基金(84974)
(72918)
国家(72322)
科学基金(63078)
社会(57730)
社会科(54749)
社会科学(54733)
(46137)
基金项目(45100)
教育(40241)
自然(38996)
(38231)
自然科(37963)
自然科学(37953)
自然科学基金(37255)
编号(35133)
资助(33546)
成果(29037)
(27870)
重点(26471)
(25973)
(24914)
课题(24854)
(24808)
国家社会(24087)
创新(23322)
教育部(22757)
期刊
(83408)
经济(83408)
研究(51374)
中国(38078)
(30195)
管理(26004)
学报(24493)
科学(23487)
(22430)
大学(19185)
教育(18652)
学学(18176)
(16330)
金融(16330)
农业(14706)
财经(14218)
技术(13924)
业经(13751)
经济研究(12727)
(12219)
问题(10794)
(9078)
资源(8476)
科技(8206)
国际(8195)
(8163)
会计(8024)
财会(7955)
现代(7843)
商业(7731)
共检索到265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鑫  张心灵  袁小龙  
文章运用GRA-熵值法对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GMM估计分析环境规制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并以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的经济发展质量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总体上能积极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地区异质性。通过门槛效应回归发现,我国整体及东部地区环境规制能递进式地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西部地区则呈现"U"型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红  万鲁河  周嘉  
通过诠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内涵、形式以及特征,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以东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是在产业、规划、社会、政策等多种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协调发展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元  孙英杰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农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却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正反双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小觑的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协调共赢发展,已经成为一道现实历史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视角对创新农村旅游经济的具体机制和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崔兴华  
随着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媒体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能否及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的双赢,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法计算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下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行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且逐渐向更加协调方向发展;生产者驱动型行业的协调度相对平稳,购买者驱动型行业的协调度波动相对较大。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常态阶段,中国实现由简单的嵌入全球价值链向嵌入全球绿色创新价值链转变,将是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旭蕾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研究视角仅限于环境补偿立法、补偿管理等宏观层面,并且生态补偿资金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本文从企业这一微观主体入手,坚持"污染者付费,使用者补偿"的原则,对环境会计进行再造,并以生态环境负债账户作为企业环境补偿的基础,从而建立宏观和微观的"双翼"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兆旭   赵领娣  
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以ERE属性特殊的中国53个海岸带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测算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海岸带城市ERE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整体仍处于中低水平,区域非均衡状态减弱;(2)命令型环境规制对ERE耦合协调度存在倒“U”型影响,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其存在“U”型影响,多数城市处于命令型环境规制促进和市场型环境规制抑制阶段;(3)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工具对ERE耦合协调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产业结构升级在命令型环境规制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市场型环境规制影响中存在遮掩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利春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山西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对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山西省的基本发展情况,简要介绍城市化和城区生态环境的现状,计算不同权重后分别建立不同综合度的评价指标模型、耦合度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文章得到以下结论: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是推动山西城市化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整体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响应是推动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原因。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11年间都在拮抗发展,山西城市化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环境不良则制约城市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洋   许继红   刘媛媛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是流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分析了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然后基于2010年、2015年、2019年和2020年4个时间节点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指数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剖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两者发展高度耦合,说明两大系统相互影响,交互耦合的紧密关系;但是两者发展的协调度较低,9个省(自治区)都处于失调状态,山东、河南、四川一直属于生态环境发展滞后型失调,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一直属于文旅产业发展滞后型失调,陕西从文旅产业发展滞后型失调发展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型失调,山西则经历了生态环境滞后—共损型失调—文旅产业滞后—共损型失调交替发展。根据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失调类型,提出统筹管理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惠  赵新燕  黄永胜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要保护生态环境又可能会放慢城镇化发展的脚步。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提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工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滕容梅  黄旭  杨倩  王婷  欧开航  韩丽芳  
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亦能够为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与提升带来动力。以2010—2019年为时间跨度,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数理模型对广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省域层面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整体水平从极度失调提升至良好协调,设区市层面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发展成为北部、中部、西部和西南部相对较高,西北部和东部相对较低的空间格局。(2)对广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影响力较强的层面为旅游市场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调节管理能力;各层面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力均强于单层面的影响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鑫  
本文以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为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给予一种新的诠释,为后期旅游经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滕容梅  黄旭  杨倩  王婷  欧开航  韩丽芳  
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亦能够为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与提升带来动力。以2010—2019年为时间跨度,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数理模型对广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省域层面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整体水平从极度失调提升至良好协调,设区市层面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发展成为北部、中部、西部和西南部相对较高,西北部和东部相对较低的空间格局。(2)对广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影响力较强的层面为旅游市场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调节管理能力;各层面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力均强于单层面的影响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木花  
以中原城市群9市为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首先评价了其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程度,并将其划分几种类型,其次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内部9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偏低,除郑州外,其余8市城镇化水平均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2依据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中原城市群9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被划分为3种发展类型,即"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好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中度协调发展,城镇化滞后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低度协调发展,城镇化滞后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扬  刘语瑶  
为实现跨境物流服务供应链完全协调,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构建由一个跨境物流服务供应商与一个物流服务集成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通关水平,分析通关水平对跨境物流服务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协调运作的影响,设计可供跨境物流服务供应链完美协调的契约机制。研究表明,考虑通关水平使跨境物流服务供应链成员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得到提升;集中决策下跨境物流服务供应链整体利润总是高于分散决策;收益共享契约可实现跨境物流服务供应商及供应链整体决策的帕累托优化,但不能达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而Nash协商改进的二部定价契约模型可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