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4)
- 2023(16118)
- 2022(14032)
- 2021(12968)
- 2020(10972)
- 2019(25397)
- 2018(25005)
- 2017(48682)
- 2016(26148)
- 2015(29584)
- 2014(29475)
- 2013(28944)
- 2012(26331)
- 2011(23487)
- 2010(23375)
- 2009(21277)
- 2008(20557)
- 2007(17605)
- 2006(15194)
- 2005(12776)
- 学科
- 济(108987)
- 经济(108866)
- 管理(75854)
- 业(73772)
- 企(60962)
- 企业(60962)
- 方法(56901)
- 数学(50565)
- 数学方法(49784)
- 农(30584)
- 财(29017)
- 中国(26074)
- 业经(24340)
- 学(21993)
- 农业(21135)
- 地方(20874)
- 贸(18733)
- 贸易(18725)
- 理论(18413)
- 易(18121)
- 务(17343)
- 财务(17260)
- 财务管理(17218)
- 制(16858)
- 技术(16598)
- 企业财务(16315)
- 和(16026)
- 环境(15598)
- 划(14289)
- 融(14077)
- 机构
- 大学(372510)
- 学院(371794)
- 管理(150950)
- 济(146832)
- 经济(143787)
- 理学(133037)
- 理学院(131613)
- 管理学(128887)
- 管理学院(128227)
- 研究(116351)
- 中国(84123)
- 京(77329)
- 科学(73255)
- 财(66095)
- 农(58401)
- 所(56811)
- 业大(56796)
- 财经(54485)
- 中心(53430)
- 研究所(52189)
- 江(51822)
- 经(49779)
- 范(48285)
- 北京(47987)
- 师范(47804)
- 农业(45658)
- 经济学(44988)
- 院(42681)
- 州(42129)
- 财经大学(40939)
- 基金
- 项目(264814)
- 科学(209153)
- 基金(193595)
- 研究(191280)
- 家(168575)
- 国家(167197)
- 科学基金(145118)
- 社会(121063)
- 社会科(114740)
- 社会科学(114711)
- 省(103183)
- 基金项目(102328)
- 自然(95934)
- 自然科(93797)
- 自然科学(93776)
- 自然科学基金(92062)
- 教育(89573)
- 划(86728)
- 资助(81444)
- 编号(77439)
- 成果(61081)
- 重点(58820)
- 部(58638)
- 发(55133)
- 创(55029)
- 课题(52925)
- 创新(51215)
- 科研(51177)
- 教育部(50711)
- 大学(49909)
- 期刊
- 济(148361)
- 经济(148361)
- 研究(101850)
- 中国(62669)
- 学报(59146)
- 科学(54029)
- 管理(53130)
- 农(52702)
- 财(49386)
- 大学(45670)
- 学学(43118)
- 教育(40128)
- 农业(36898)
- 技术(33986)
- 融(26428)
- 金融(26428)
- 财经(25814)
- 业经(25610)
- 经济研究(24619)
- 经(21902)
- 统计(19969)
- 问题(19360)
- 图书(18344)
- 业(18305)
- 技术经济(18135)
- 策(18103)
- 版(17649)
- 科技(17450)
- 理论(17164)
- 商业(16764)
共检索到512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桂龙 宋方钊
基于对1978~2010年间的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总量和人均值进行多模型检验,对比分析后发现:FDI不是城乡收入总差距变化的原因,对其间接的传导影响较小且具较大不确定性;人均外商直接投资是人均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但短期效果大于长期效果。因此,在城乡收入总差距方面,政策的重心不是外资政策,而要从农村等政策入手,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等。而人均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则应该进一步调整外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农村和农业,并制定更加有利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政策,从而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雯 冯梦洋 雷宏振 张轶妹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陕西省1990—2015年间FDI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引进和利用FDI扩大了陕西城乡收入差距;FDI与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但FDI的引入更倾向于是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雯 冯梦洋 雷宏振 张轶妹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陕西省1990—2015年间FDI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引进和利用FDI扩大了陕西城乡收入差距;FDI与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但FDI的引入更倾向于是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草原
本文对基于风险预期的金融歧视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解释与经验分析。文章的理论部分着重探讨金融歧视通过金融市场"双重门槛"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路径,以及由此引致的金融差距与收入差距的双向反馈机制;实证部分以1952-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金融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基于VAR的动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金融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双向正效应,而城市化将会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及其经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并不相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根
产业结构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关系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差异,并提出要通过发挥产业结构的调节功能、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以及统筹三次产业的合理布局来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昕 吴曼华 王涛
文章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92—2012年省际数据,基于非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拟合了三大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曲线,并对曲线的拟合效果、单调性、凹凸性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依据实证结果得到结论:首先,区域间金融发展规模与收入差距的拟合曲线存在显著差异;其次,从曲线走势看,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呈严格稳定的正相关、负相关或倒U型关系,而是随外部条件及金融发展结构、效率的改变呈阶段性变化;最后,从动态特征看,区域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强弱与金融抑制或金融深化的进程有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天宇 董劲
文章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系统效率研究我国金融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总体上拉大了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系统结构和效率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则存在库兹涅茨效应。
关键词:
金融深化 城乡收入 影响实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籍林 于米
文章采取多种方法对物价波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物价波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两个变量存在较高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它们互为因果关系,而且物价波动对城乡差距存有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即物价下跌时引发的城乡差距缩小效应要大于因物价上涨时引起的城乡差距扩大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春苗 任常青
金融地域性排斥会扩大收入水平的地理差异,而金融包容通过降低融资门槛、提升金融减贫效应、改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城乡经济包容性增长等路径有利于弥合地域间收入分配不平衡。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服务渗透性、可得性和使用性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发现:我国当前金融包容度整体偏低,东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西部远低于东部。使用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包容度的提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弥合作用;其作用大小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金融包容度更低的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边际效用更大,金融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更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永兴 陆凤芝
普惠金融通过农村资本的形成、配置及技术创新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依据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线性与线性面板模型检验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非线性特征;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先加剧后放缓的动态特征,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持续拉大的线性特征,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与农村资金是否逃逸到非农行业或产业,是制约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症结。因此,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应努力降低农村居民与乡镇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永兴 陆凤芝
普惠金融通过农村资本的形成、配置及技术创新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依据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线性与线性面板模型检验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非线性特征;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先加剧后放缓的动态特征,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持续拉大的线性特征,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与农村资金是否逃逸到非农行业或产业,是制约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症结。因此,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要统筹规划、因地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立香 陈华
本文应用Blackburne和Frank(2007)提出的新方法进行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面板协整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研究显示,我国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在不同省份间已形成异质性的长期协整关系,同时,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对短期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抑制效应。因此,长期内应注重促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逐步改变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状况;短期内应采取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直接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丹 王佑茹
城乡差距一直以来是中国政府持续关注的焦点,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可能造成多重经济社会问题,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干预收入差距的重要宏观手段值得关注。文章基于2007—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区域考察各财政分项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并因地制宜地为财政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可持续建设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占比的增加会缩减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无明显影响;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占比的增加有利于缩减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则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各财政分项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脉冲响应波动情况存在着地区异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晓雪
本文通过建立VEC模型,进行相关协整分析,辅助以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湖北省1978-2009年间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短期互动及长期均衡中均起到了单向的原因关系,这对于研究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迪 霍学喜
本文利用VEC模型验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能引起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表明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动消费。Chow’s断点检验说明,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关键词:
消费差距 收入差距 VEC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再检验——基于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估计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关系再检验——基于中国县域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互动关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EBA模型的实证研究
城市化、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U形假说的实证检验
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检验
劳动力市场扭曲如何影响收入分配: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基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
互联网、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机理和实证检验
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