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1)
2023(15327)
2022(13394)
2021(12394)
2020(10531)
2019(24374)
2018(23990)
2017(46848)
2016(24987)
2015(28109)
2014(27763)
2013(27311)
2012(24911)
2011(22217)
2010(22015)
2009(19941)
2008(19256)
2007(16507)
2006(14149)
2005(11885)
作者
(70154)
(58602)
(58071)
(55182)
(37216)
(27940)
(26574)
(23164)
(22051)
(20711)
(19938)
(19436)
(18398)
(18230)
(18151)
(17613)
(17445)
(17338)
(16800)
(16616)
(14358)
(14245)
(14205)
(13295)
(12960)
(12885)
(12747)
(12704)
(11765)
(11611)
学科
(107164)
经济(107063)
管理(72436)
(69334)
(58363)
企业(58363)
方法(56232)
数学(49273)
数学方法(48579)
(25978)
(25938)
贸易(25926)
(25136)
(25058)
中国(24386)
业经(23479)
地方(20914)
(20145)
理论(17262)
农业(17202)
技术(16935)
(16814)
财务(16738)
财务管理(16701)
企业财务(15787)
(15605)
(15514)
环境(15287)
产业(14939)
(13693)
机构
大学(353755)
学院(353105)
管理(145244)
(145211)
经济(142443)
理学(128040)
理学院(126769)
管理学(124253)
管理学院(123640)
研究(110411)
中国(79484)
(72909)
科学(67940)
(62796)
(52963)
业大(52799)
(52639)
财经(52521)
中心(50957)
研究所(48620)
(48512)
(47897)
北京(44996)
经济学(44223)
(44096)
师范(43686)
农业(41443)
(40839)
经济学院(40383)
(39727)
基金
项目(252113)
科学(199355)
基金(184738)
研究(183145)
(160117)
国家(158868)
科学基金(138288)
社会(116454)
社会科(110746)
社会科学(110719)
(98057)
基金项目(97734)
自然(90804)
自然科(88764)
自然科学(88747)
自然科学基金(87104)
教育(84546)
(81974)
资助(77735)
编号(74272)
成果(58119)
重点(55807)
(55805)
(53037)
(52788)
课题(49842)
创新(49168)
科研(48657)
教育部(48471)
国家社会(48227)
期刊
(143393)
经济(143393)
研究(97007)
中国(55475)
学报(53658)
管理(51172)
科学(48692)
(45877)
(45789)
大学(41473)
学学(39139)
教育(33870)
农业(32606)
技术(31785)
业经(24722)
经济研究(24552)
财经(24502)
(24453)
金融(24453)
统计(22131)
(20889)
问题(19949)
(19420)
(19102)
图书(18137)
技术经济(17593)
决策(17411)
商业(16715)
(16693)
科技(16689)
共检索到488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季  赵放  
基于Fukao等人(2003)的模型对FDI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成本与贸易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当两国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时,FDI会引起两国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利用1988年至2009年中日贸易数据的指数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SITC 7类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而中日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则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恕立  刘军  胡宗彪  
本文基于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动机差异及服务产品的异质性特征,将FDI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研究拓展至服务领域。通过构建服务业资本市场的局部均衡模型,证明了市场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两种动机的服务业FDI均对服务产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前者的促进效应要大于后者。为验证这一理论假说,本文首先从资本密集度视角测算了具有垂直质量差异服务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经验检验结果与理论假说相一致,且根据要素禀赋差异细分总样本后的估计结果显示,与母国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地区)是总样本估计呈现上述结论的主要贡献者。研究结论对于一国服务业引资政策的制定、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贸易促进机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静  王鹏  
Greenaway和Milner细分法很好地刻画了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是评判一国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指标。通过梳理产业内贸易理论和研究文献,本文针对我国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提出了8个假设命题,并利用2001~2005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人均收入差异、工业发展水平、国际直接投资和东亚生产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敬峰  
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世纪后期开始,主要集中在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区分研究上。理论研究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则可以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基本上证实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比较优势的基础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越  
文章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的框架下,分析了在产品的生产环节可以任意分割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国内外配置生产环节的决定因素,并分析了为分割生产而进行的垂直型投资对贸易和消费者福利产生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垂直型投资的传统研究不同,为分割生产进行的垂直型投资和贸易的动态关系始终是替代关系,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分割生产行为正好使消费者福利水平达到最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滕颖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地区所受冲击最大。这场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压力为中国调整出口导向战略,扩大进口贸易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本文试图以东部地区的宁波为例,从宁波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大中型企业个数、GDP、外资企业进口额等几个因素的定量分析来研究进口贸易对宁波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扩大进口贸易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左昊华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产品差异系数的符号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厂商数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水平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产业内贸易都发挥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凯  张方  
本文以2004~2020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使用SBM函数和GML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线性模型分析水平型FDI和垂直型FDI对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最后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分析水平型FDI和垂直型FDI绿色技术溢出的合理环境规制区间,结果发现:(1)水平型FDI相较于垂直型FDI更能发挥出绿色技术溢出效应;(2)两类FDI对绿色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双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第一门槛之后,两类FDI均能发挥绿色技术溢出效应,但仅水平型FDI显著;而当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到第二门槛值后,水平型的FDI继续发挥显著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垂直型FDI由正向不显著的绿色技术溢出转为发挥出显著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引导和利用外资、制订相关政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昭玲  
二战以后,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流,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垂直专业化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贸易形式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动因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两种贸易形式存在密切关系,二者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垂直专业化构成产业内贸易的另一重要起因。文章对两种贸易形式的发展趋势、理论基础、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相关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曹亮  
中国持续的双顺差源于FDI流入和贸易增长,考察二者的内在关联是解决外部经济失衡的重要环节。考虑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后,作者拓展了Aizenman和Noy(2006)的模型探讨在生产分割情况下垂直FDI流入与贸易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并且基于中国1994—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对FDI流入与贸易增长的关系做了再检验,发现FDI与贸易的关系总体上具有互补性。FDI流入中国带来了贸易的爆炸式增长,这种持续的双顺差是国内要素市场扭曲和政府不当干预过多的结果。因此,需要更加关注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制度缺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马征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论题之一是对国际垂直分工以及基于垂直分工贸易的关注,本文在较为系统梳理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品内国际垂直分工的角度切入,测算了中国典型年份的垂直专业化贸易程度,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设备制造业占我国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的30%以上,纺织业其次;关税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扩展呈明显的正相关联系;产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居多的部门一般具有较高的垂直专业化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楠  刘学敏  
本文构建了垂直专业化下的投入产出模型及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中国与日本贸易总"隐含碳"、行业"隐含碳"的排放情况,重点研究了进口中间产品"隐含碳"排放的结构变化,并与改进的投入产出法计算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是净"隐含碳"出口国,中国在碳排放责任分担与利润间存在不平衡现象。两种方法计算的中国从日本进口"隐含碳"差距悬殊,主要体现在进口加工再出口部分。对两种方法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垂直专业化下的计算更能真实反映中国加工贸易产生的碳排放。同时,进料加工逐渐改变着中日贸易"隐含碳"的结构性排放,这种进料加工主要集中于金属压延,焦炭、精炼石油及核燃料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初级制品行业中,对电气、光学设备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仍然以来料加工为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争为  
作者通过对中国-东盟的贸易结构及模式的研究,发现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模式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模式。2005年中国-东盟在HS1996,85类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高达65%,这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也是不一致的。上述现象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的结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谊浩  王胜英  
当代的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性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即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本文基于我国的相关数据,利用Granger非因果检验法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以验证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论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爱军  林琳  
本文对中日双边贸易中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中日双边贸易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比重也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差异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是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活动活跃、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及其产业内投资的发展、中国持续经济增长引起的市场容量扩大、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产品差异化发展以及便利的地理区位因素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和贸易壁垒因素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