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4)
- 2023(7236)
- 2022(5999)
- 2021(5337)
- 2020(4379)
- 2019(9475)
- 2018(9119)
- 2017(17696)
- 2016(9572)
- 2015(10578)
- 2014(10640)
- 2013(10424)
- 2012(9685)
- 2011(8754)
- 2010(8839)
- 2009(8465)
- 2008(8532)
- 2007(7840)
- 2006(6819)
- 2005(6618)
- 学科
- 济(43668)
- 经济(43586)
- 管理(35327)
- 业(30827)
- 企(26166)
- 企业(26166)
- 方法(15280)
- 财(14734)
- 制(13465)
- 数学(13330)
- 数学方法(13242)
- 中国(12182)
- 地方(11651)
- 农(10687)
- 业经(10078)
- 体(9244)
- 务(9035)
- 财务(9019)
- 财务管理(9001)
- 企业财务(8649)
- 融(8639)
- 金融(8636)
- 银(8233)
- 银行(8227)
- 行(7865)
- 体制(7829)
- 环境(7553)
- 地方经济(7455)
- 农业(7306)
- 划(6882)
- 机构
- 大学(142301)
- 学院(141191)
- 济(63344)
- 经济(62099)
- 管理(53924)
- 研究(47948)
- 理学(46216)
- 理学院(45674)
- 管理学(45127)
- 管理学院(44832)
- 中国(37239)
- 财(33503)
- 京(29168)
- 科学(26192)
- 财经(25650)
- 经(23227)
- 所(23103)
- 江(21985)
- 中心(21678)
- 经济学(21056)
- 研究所(20532)
- 财经大学(19115)
- 经济学院(18989)
- 农(18281)
- 北京(18079)
- 范(17908)
- 师范(17764)
- 院(17630)
- 业大(16909)
- 州(16829)
- 基金
- 项目(94271)
- 科学(76916)
- 研究(71316)
- 基金(70941)
- 家(60750)
- 国家(60288)
- 科学基金(52954)
- 社会(49280)
- 社会科(46764)
- 社会科学(46759)
- 基金项目(37229)
- 省(36031)
- 教育(32566)
- 自然(31837)
- 自然科(31080)
- 自然科学(31074)
- 自然科学基金(30542)
- 划(30239)
- 资助(27811)
- 编号(27631)
- 制(24268)
- 成果(23307)
- 部(21966)
- 重点(21681)
- 国家社会(21397)
- 发(20744)
- 创(20195)
- 课题(19570)
- 教育部(19479)
- 人文(19033)
共检索到21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喜 赵增耀
本文从资本效应、市场效应和制度效应三方面分析了FDI影响区域资本流动的机理,并结合自由资本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FDI的区域资本流动模型。为了验证相关结论,本文利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FDI对中国区域资本流动的实际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区域资本流动产生了抑制作用,这种作用通过资本供给拥挤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大效应实现。FDI对东中西部地区区域资本流动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负面影响最严重,西部次之,东部最低。文章还发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非税负担,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流入。
关键词:
资本流动 FDI 劳动生产率 非税负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徐清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各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程度,验证中国城市普遍存在工资低于劳动力边际产出的事实,并构建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FDI的计量模型。本文结论显示:(1)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通过降低工资水平促进了FDI的流入,但劳动力市场扭曲也意味着投资风险的提升、劳动力就业意愿以及资本边际产出的降低,从而抑制了FDI的流入。因此,通过干预劳动力市场来压低工资,从而吸引更多FDI的做法并不一定有效。(2)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扭曲对FDI的抑制性强,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更需要优越的制度来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的城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国兰 周裕欣 陈静
利用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绿色生产和绿色治理两方面综合量化企业绿色转型,实证检验了双向FDI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并呈现出“OFDI推动,IFDI阻滞”的竞争对抗表征;双向FDI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小规模企业中显著存在;双向FDI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治理、绿色生产的抑制程度呈现异质性;管理者短视和资源挤占是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的中介路径。该结论深化了有关双向FDI与企业绿色转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为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有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数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沈烈 郭阳生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本文研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并考察了产权性质和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在民营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影响,发现管理者能力对控制环境的影响最大,对风险评估与信息沟通要素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沈烈 郭阳生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本文研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并考察了产权性质和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在民营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影响,发现管理者能力对控制环境的影响最大,对风险评估与信息沟通要素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雪 潘爱玲 王慧
本文基于2008—2022年的并购数据,探究了业绩压力对传统企业数字并购的影响,检验了传统企业实施数字并购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传统企业面临的业绩压力越大,越倾向于进行数字并购。机制检验显示,业绩压力主要通过激发企业的战略变革意愿和强化其风险偏好两条路径发挥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所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组织惯性越小,业绩压力下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并购的可能性越大。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数字并购能显著提升传统企业的短期市场绩效,从长期来看,随着整合持续深入,其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数字创新绩效也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业绩压力角度佐证了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对破解传统企业的业绩困境、增强实体经济发展韧劲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闯 白兵
本文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自雇就业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雇农民工的消费收入弹性比受雇农民工高0.06;自雇就业对农民工的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自雇农民工与反事实的受雇情形相比,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增加39.93%~44.33%,消费率提高17.42~18.21个百分点;按消费结构来看,食品消费支出增加14.85%~15.84%,住房消费支出增加123.21%~136.67%;自雇就业促进消费的结论在模型设定上以及不同特征农民工群体中都具有稳健性;农民工的自雇就业是基于比较优势的选择,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提升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意愿,从而促进了消费的提升。
关键词:
农民工 自雇就业 消费 内生转换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芦欣媛 李萌 王桂平
CEO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人员,对企业变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文献关注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多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发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均正向调节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结果明晰了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赋予CEO自主裁量权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东平 杨景院
从理论上看,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存在成本效应、投资转移效应、关联效应、融资效应和分配效应等,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人力资本门限,说明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为降低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的抑制作用,应从降低工业企业成本、深化工业企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手,并根据各省市区具体情况采取差别化的政策。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工业产出 抑制作用 门限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知 李琪辉 姚巧妮
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体,本文选取2012—2019年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行为显著缩减了劳动雇佣规模,而员工配置效率并未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未来主业业绩的提升有助于削弱企业金融化对劳动雇佣的“挤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金融化会通过增加融资成本和缩减实业投资,抑制企业劳动雇佣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劳动雇佣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子银行水平较高的地区及中长期配置过多金融资产的企业。拓展性分析发现:金融强监管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化,提升企业劳动雇佣意愿,扩大就业规模。本文通过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劳动雇佣的影响,结合监管外生冲击探讨企业“脱虚向实”所产生的就业促进效应,从企业实践和政府引导两个层面为缓解经济“脱实向虚”和稳定就业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就业 企业金融化 经济脱虚向实 实体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浩 南锐
本文基于1990—2012时间序列数据,对社会治理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Johansen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为了弥补时间序列数据只包含时间和指标两维信息的缺陷,进一步基于2000—5012年中国31省域面板数据,对二者进行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治理支出会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社会治理支出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各省域社会治理支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尽相同。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经济增长 时间序列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东平 杨景院
从理论上看,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存在成本效应、投资转移效应、关联效应、融资效应和分配效应等,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人力资本门限,说明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为降低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的抑制作用,应从降低工业企业成本、深化工业企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手,并根据各省市区具体情况采取差别化的政策。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工业产出 抑制作用 门限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厉国威 郑东林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业绩预告这一重要的前瞻性信息探究D&O保险在中国市场上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认购D&O保险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业绩预告质量,具体而言,认购D&O保险能降低业绩预告偏离度,并抑制其乐观偏差;对于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投保企业,D&O保险对业绩预告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对于预测难度较大的业绩预告,D&O保险对业绩预告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上述证据从业绩预告质量角度证明D&O保险在中国市场上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拓展了关于D&O保险经济后果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盛天翔 邰小芳 周耿 俞震
金融科技对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借助百度搜索指数构建各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数,基于2011—2019年152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金融科技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效果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科技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市场挤出效应,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第二,在银行资产端,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流动性创造;在银行负债端,金融科技通过市场挤出效应抑制流动性创造。第三,金融科技对东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相对于地方性银行,金融科技对全国性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结论对于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启示价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蒙英华
政府在制订服务贸易政策时,往往忽略服务贸易提供模式之间存在的交互效应,从而导致贸易政策效果产生偏差。通过对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与商业存在提供模式之间的替代性与互补性进行理论假设与分析,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以互补性为主,替代性为辅,实证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结果表明,自然人流动提供模式的贸易额每增加1%,商业存在提供模式的贸易额将会增加0.533%。因此,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政府应放宽专业人员跨国流动的限制,以避免本国海外服务子公司竞争力水平的降低。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商业存在 自然人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理事社会资本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抑制还是促进——来自中国基金会的经验证据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促进还是抑制?
房价水平对区域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全国36个大中城市样本的实证检验
金融科技创新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理论分析框架与区域实践
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促进还是抑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视角的分析
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对资本要素市场整合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
地方金融监管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促进抑或抑制?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
环境规制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促进还是抑制——基于空间效应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