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4)
2023(17563)
2022(15329)
2021(14249)
2020(12183)
2019(28309)
2018(28090)
2017(54031)
2016(29570)
2015(33465)
2014(33746)
2013(33209)
2012(30721)
2011(27587)
2010(27435)
2009(25154)
2008(24770)
2007(21902)
2006(18995)
2005(16517)
作者
(86779)
(72456)
(71749)
(68598)
(46101)
(34942)
(32912)
(28510)
(27528)
(25836)
(24705)
(24243)
(23007)
(22771)
(22509)
(22286)
(22140)
(21507)
(20957)
(20864)
(18008)
(17736)
(17704)
(16582)
(16228)
(16116)
(16038)
(16033)
(14686)
(14376)
学科
(121688)
经济(121554)
管理(86151)
(82170)
(68072)
企业(68072)
方法(58719)
数学(51579)
数学方法(50907)
(31965)
中国(31705)
(30602)
(27030)
地方(26370)
业经(25988)
(21749)
贸易(21738)
农业(21582)
技术(21343)
(21017)
(20121)
理论(19745)
(19737)
财务(19653)
财务管理(19605)
环境(18808)
企业财务(18549)
(18521)
(16576)
银行(16513)
机构
大学(423313)
学院(421775)
管理(167258)
(165460)
经济(161701)
理学(145506)
理学院(143832)
管理学(141043)
管理学院(140292)
研究(140064)
中国(102264)
(90359)
科学(90317)
(73503)
(71260)
(71028)
业大(66228)
研究所(65238)
(64725)
中心(64430)
财经(59682)
北京(56230)
农业(56064)
(56020)
师范(55441)
(54225)
(51168)
(50213)
经济学(49405)
技术(45956)
基金
项目(293321)
科学(229625)
基金(211871)
研究(209880)
(185581)
国家(184112)
科学基金(157878)
社会(130595)
社会科(123721)
社会科学(123682)
(115628)
基金项目(113153)
自然(105202)
自然科(102766)
自然科学(102737)
自然科学基金(100837)
(97142)
教育(96987)
资助(87847)
编号(85614)
成果(68238)
重点(65837)
(64135)
(61889)
(60461)
课题(58831)
科研(56654)
创新(56469)
教育部(54400)
大学(54210)
期刊
(175032)
经济(175032)
研究(117562)
中国(76773)
学报(70022)
科学(63523)
(62821)
管理(58717)
(56840)
大学(52191)
学学(49126)
教育(44733)
农业(43420)
技术(39440)
(31671)
金融(31671)
业经(29098)
财经(28391)
经济研究(27646)
问题(24353)
(24203)
(23075)
图书(22747)
技术经济(21866)
科技(20924)
统计(20258)
(20206)
资源(20002)
理论(19780)
商业(18744)
共检索到603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景睿  
利用DEA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两个相互独立又完全互补的部分: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变。对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1996~2002年主要来源于前沿技术进步,2002~2007年则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改进。随着技术效率提升空间的逐渐消失,前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必然选择。FDI的引进显著地提高了前沿技术进步,扩大了技术效率提升的空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景睿  
文章利用DEA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两个相互独立又完全互补的部分:"创新"和"追赶"效应。对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创新"和"追赶"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有一个典型的分水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1996-2002年主要来源于"创新"驱动,2002-2007年则主要来源于"追赶"贡献。公共支出显著地提高了"追赶"效应,但不利于"创新"效应的提升。随着"追赶"空间逐渐消失,"创新"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必然选择,公共支出结构必须进行调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景睿  岳鹄  
不同于以往研究所得到的地方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非正即负的关系,文章基于厂商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微观基础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验证了两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若以该最优政府消费率为评判标准,2005年之前各个城市政府消费率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并出现一些无效率点,2005年之后呈现趋同的趋势且都小于最优的政府消费率水平。因此,从总量上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政府在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上的消费支出将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桂田  尹志锋  
对珠江三角洲16市和长江三角洲7市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与平均工资较为稳健的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商投资所处类型企业的工资有正向影响,但并未产生外溢效应;对外贸易与工资水平大多呈负向关系;职业教育对工资呈现正向影响关系;失业率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一般会降低总体平均工资水平。这些结果意味着,决定和影响工资水平的市场性因素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但考虑到工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严重不匹配,平均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与工资之间的负相关,显示出在进一步加强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定价作用的同时,必须要有政策性的外部冲击,以形成有效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伟峰  何枫  冯宗宪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技术效率及其若干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珠江三角洲的技术效率略高于长江三角洲,但其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所有制结构及对外经济开放度这两个因素的比较,分析了两个三角洲技术效率差距变动的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珠江三角洲的技术效率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虹鸥  叶玉瑶  罗晓云  叶树宁  
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在区域中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广州、深圳,是城市群区域联系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珠海、佛山,是区域联系的副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依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化的基本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斌  
本文基于20102015年珠江三角洲9市面板数据,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对珠三角物流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物流业整体生产力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物流业已初步进入集约式发展阶段。物流效率的提升来源于技术进步推动,但推动力逐年下降。在区域内物流发展水平上,广佛肇一体化水平较高。以2015年为例,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物流效率呈DEA无效,部分城市存在较严重的资源投入产出冗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橙  国世平  
通过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分析发现,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处于要素支配关键节点的即绝对中心度最大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以及佛山。其中,深圳成为了相对溢出中心度最高的城市,升级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引擎。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关联度为基础,提出了港澳加强与内地在经济之间联系的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宏山  
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外资的加速流入,数百万外来劳动力开始涌入珠江三角洲。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36.4万外来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据估计,1994年,外省和广东其它地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的外来劳动力(以民主为主体)总数为600万左右。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 数量众多的农民工的涌入,一方面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市政管理面临压力:首先,人口急剧膨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晓云  
本文提出了产业关联系数测算方法,通过对产业集群的机制的阐述,在Porter的菱形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螺旋晶体模型。由于提出的是量化的计算方法,使得对专业镇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与测算成为可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庆秋  
快速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节水减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着眼于评价节水减污战略措施的实施环境,以珠江三角洲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现状经济指标为分析背景,运用比率经济指标,对工业废水回用和建筑中水利用这两类具有显著环境效益的节水减污措施进行了经济合理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水回用和建筑中水利用这两项节水减污措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作新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975亿元,1979--199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银行存贷款总量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产业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国同类地区相比,都是绝对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全国全方位的开放,地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保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勇华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现状和发展态势 ,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 ,提出了加快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