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3)
- 2023(9433)
- 2022(7746)
- 2021(7391)
- 2020(6025)
- 2019(13661)
- 2018(13227)
- 2017(26274)
- 2016(13495)
- 2015(15159)
- 2014(14867)
- 2013(15240)
- 2012(14064)
- 2011(12924)
- 2010(12695)
- 2009(11791)
- 2008(11455)
- 2007(10028)
- 2006(8902)
- 2005(7856)
- 学科
- 济(69032)
- 经济(68978)
- 农(46178)
- 业(44597)
- 管理(31253)
- 农业(30561)
- 方法(25118)
- 数学(22692)
- 数学方法(22602)
- 企(22084)
- 企业(22084)
- 中国(20440)
- 业经(19315)
- 贸(15226)
- 贸易(15218)
- 易(14942)
- 地方(13978)
- 制(12697)
- 发(11897)
- 产业(11494)
- 财(10958)
- 技术(10496)
- 农业经济(10437)
- 银(9814)
- 银行(9812)
- 体(9793)
- 发展(9768)
- 展(9763)
- 环境(9627)
- 行(9588)
- 机构
- 学院(198442)
- 大学(193935)
- 济(102141)
- 经济(100872)
- 管理(78650)
- 研究(71427)
- 理学(68801)
- 理学院(68172)
- 管理学(67532)
- 管理学院(67161)
- 中国(56713)
- 农(47961)
- 京(39418)
- 财(39014)
- 科学(38333)
- 农业(36379)
- 所(34322)
- 中心(32737)
- 经济学(32629)
- 业大(32234)
- 财经(31991)
- 研究所(31188)
- 经济学院(29651)
- 经(29503)
- 江(27213)
- 经济管理(25634)
- 北京(24487)
- 院(24385)
- 范(23923)
- 师范(23785)
- 基金
- 项目(135302)
- 科学(109792)
- 研究(104342)
- 基金(102193)
- 家(87891)
- 国家(87128)
- 科学基金(75418)
- 社会(72692)
- 社会科(68878)
- 社会科学(68868)
- 基金项目(54170)
- 省(50926)
- 教育(44131)
- 自然(43850)
- 自然科(42871)
- 自然科学(42864)
- 自然科学基金(42131)
- 划(41699)
- 编号(41150)
- 资助(40074)
- 发(32702)
- 部(32450)
- 国家社会(32054)
- 成果(31651)
- 重点(29869)
- 农(29364)
- 创(29149)
- 中国(28290)
- 教育部(28117)
- 发展(28099)
- 期刊
- 济(115397)
- 经济(115397)
- 研究(60028)
- 农(53285)
- 中国(38331)
- 农业(36637)
- 科学(27858)
- 学报(25910)
- 财(25701)
- 管理(25621)
- 业经(24935)
- 大学(21608)
- 学学(20854)
- 融(20670)
- 金融(20670)
- 经济研究(17925)
- 业(17492)
- 问题(17312)
- 财经(15845)
- 技术(15432)
- 世界(15113)
- 经(14024)
- 农业经济(13993)
- 农村(13665)
- 村(13665)
- 贸(12816)
- 教育(12658)
- 经济问题(12147)
- 技术经济(11427)
- 国际(10786)
共检索到293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李 臧日宏
本文基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对FDI与产业集聚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原理对FDI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FDI既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形成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的长期因素,而产业集聚则不是FDI进入农产品加工业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伟 蔡学斌 杨琴 石汝娟 夏虹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对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农产品原料的类型将农产品加工业进行重新归类,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在东、中、西及东北的分布,以及在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使用集中度、空间基尼指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方法,该文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占全国的比例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业"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布格局发生了较为显著地改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及糖料、茶叶和乳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优势农产品区域...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产业布局 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伟纯 李二玲
以2006—2016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强调区域内外两方面因素出发,利用演化经济地理思维构建分析框架,探讨了产业集聚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是在区域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过程。②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地理集聚变化与产业转移高度相关;农产品加工业在中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显著增强,表现出路径创造特征。分行业来看,中部地区对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创造较为明显;长江中上游地区对原材料—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创造突出,但烟草制品业集聚格局较为稳定,呈现出由区域路径锁定而导致的空间锁定特征。③对历史基础的依赖是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演化的关键,且是东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保持高水平集聚的最主要原因;产业转移显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产业多样化与外商投资对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表现为负向作用,在中西部表现为正向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建军 武拉平 闫逢柱
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农产品加工业的12个产业的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C-D函数,重点分析地理集聚对农产品加工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2002—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平均地理集聚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产业集聚度变化存在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大小与变化及其对产业成长的影响显著且不同行业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贡献虽弱于资本而强于劳动;产业地理集聚、资本、劳动其对产业成长贡献差异及行业差异可以为政府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成长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李 臧日宏 田国英
借助空间集聚指数、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对2003~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及集聚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整体集聚度较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各行业的集聚状况差异明显。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及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高且明显上升,而原材料密集型和原材料及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低且下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绩效呈两极分化特征,中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东部地区。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产业集聚 集聚绩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宗兵 吴朝影 封永刚 王炬
本文综合运用产业集中度、EG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系数等方法,对2003—2011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差异;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聚呈现出减弱趋势,并表现出"先小幅上涨,后显著下降"阶段性特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向中部地区集聚的趋势,但东部地区仍是主要集聚区;部分行业呈现出高度集聚在少数省份的特征。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地理集聚 集聚效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苏李
基于钻石理论,本文构建了FDI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影响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FDI的流入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其中原料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最为明显,但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较小;民族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因FDI的流入而受到不利影响,但劳动密集型、原材料密集型、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却因此受益;同时,民族农产品加工业的国内竞争力也受到了FDI的冲击。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民族产业 竞争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原《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由农业农村部主管,该年鉴全面记载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度发展概况,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产品加工业概况,公布包括统计信息在内的各种行业统计数据及相关政策法规,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界的权威性刊物,对指导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莉 冯珊
在系统分析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影响及数字经济在其中起到的调节机制基础上,利用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区位熵指数测度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环境污染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检验了数字经济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数字经济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抑制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长江中游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即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正在加剧环境污染,下游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已转移到“倒U型”曲线右侧,即对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而上游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较薄弱,对环境污染的促增作用尚未显现;长江上游地区数字经济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调节效应显著,中下游地区调节效应不显著。鉴于此,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初、精深加工,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化、集约化发展,通过数字化升级推动实现流域生态文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玉超 曾光 聂鑫
产业集聚的外部化经济效应,是通过地方化经济还是城市化经济推动产业增长,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层面,现有文献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基于全国322个地级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构建两种外部化经济的交互模型,结合边际分析方法对外部化经济交互效应与产业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从研究方法看,相较于传统文献所采用的线性模型,交互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模型中的遗漏变量问题,实证结果也更加稳健。而且边际分析可以从城市层面,探究每个城市外部化经济效应的显著性,突破了传统模型回归系数值只能反映城市整体平均水平的局限。两种外部化经济与农产品加工业增长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地方化经济水平较低时专业化能够促进产业增长,水平较高时则具有抑制作用,而城市化经济对产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则相反,且两种外部化经济间存在着"拮抗作用",其交互效应显著地抑制农产品加工业增长。边际分析表明地方化经济对产业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城市化经济效应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雪征 张兴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内资本形成的影响一直是研究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Agosin和Mayer(2000)的相对挤入挤出模型和绝对挤入挤出模型,选取1999-2007年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流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之后本文对挤出效应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农产品加工业 挤入挤出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延云 刘春和 聂宇燕 李再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经韬 陈池波 李平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不仅能带动本省份农业经济增长,还能显著带动邻近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和调整解释变量后,这一实证结论依然稳健;此外,控制变量中农业机械投入和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平瑛 施文杰
[目的]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增”,但农业经济增速放缓。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优质农产品占比不高等问题促使农业生产急需从规模增长型转向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型。探究区域农业生产的整体特征和空间相关性以及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环节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以期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和产业链逆向融合并引导生产环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8年长三角26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莫兰指数考察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选用空间计量和门槛模型进行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1)各地区的农业产值具有空间相关性;(2) 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发展促进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其带动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对周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生产,不受虹吸效应影响。[结论]适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同时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着重在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引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增长极并引导产业创造路径依赖,利用农业的空间相关性与加工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志仓 钱美琴 余雷
利用2005-2011年间的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行业数据,计算了各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和EG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高,但不同行业差异比较大。原料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集聚水平比较高,并且增长比较快;开放度低的行业集聚水平增长缓慢,竞争性强的行业集聚水平增长较快。最后计算了集聚弹性,行业之间的集聚弹性相差较大,集聚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