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4)
2023(17797)
2022(14992)
2021(14027)
2020(11637)
2019(26721)
2018(26455)
2017(50550)
2016(27256)
2015(30889)
2014(30834)
2013(30912)
2012(28402)
2011(25680)
2010(25788)
2009(23896)
2008(23790)
2007(20946)
2006(18800)
2005(17117)
作者
(79620)
(66037)
(65685)
(62354)
(42289)
(31441)
(29832)
(25923)
(25131)
(23729)
(22585)
(22393)
(21186)
(20978)
(20475)
(20192)
(19639)
(19173)
(18860)
(18839)
(16542)
(16352)
(15913)
(15113)
(14755)
(14747)
(14691)
(14568)
(13193)
(13124)
学科
(124783)
经济(124648)
(97017)
管理(89146)
(85240)
企业(85240)
方法(52439)
数学(42515)
数学方法(42134)
中国(35858)
(35379)
业经(34361)
(33206)
地方(27383)
农业(24435)
(23514)
贸易(23496)
(22979)
(22970)
财务(22885)
财务管理(22857)
(22818)
(22394)
技术(21816)
企业财务(21567)
(21546)
理论(20245)
环境(18806)
(18548)
银行(18503)
机构
学院(397060)
大学(395488)
(168183)
经济(164934)
管理(158917)
研究(136661)
理学(136233)
理学院(134728)
管理学(132793)
管理学院(132072)
中国(105825)
(86003)
科学(81850)
(76241)
(68927)
(64145)
研究所(62365)
财经(60610)
中心(60436)
(58766)
业大(56459)
北京(55308)
(55199)
(51240)
师范(50803)
经济学(50341)
农业(49972)
(49430)
(47603)
经济学院(45391)
基金
项目(261924)
科学(207451)
研究(193914)
基金(190965)
(165430)
国家(163979)
科学基金(141720)
社会(124178)
社会科(117736)
社会科学(117706)
(101096)
基金项目(100848)
自然(90672)
自然科(88595)
自然科学(88574)
教育(87514)
自然科学基金(87026)
(84475)
资助(78799)
编号(78114)
成果(63109)
(59084)
(58191)
重点(58123)
(55841)
课题(53919)
创新(51568)
国家社会(51191)
教育部(50114)
科研(49369)
期刊
(192168)
经济(192168)
研究(122422)
中国(78456)
管理(63079)
(59538)
(59055)
学报(58007)
科学(56683)
大学(44550)
教育(41896)
学学(41885)
农业(41567)
(37058)
金融(37058)
技术(36866)
业经(32664)
经济研究(30871)
财经(30133)
(25956)
问题(24802)
(23812)
技术经济(21554)
(20307)
世界(19513)
现代(19136)
图书(19124)
科技(18707)
商业(18685)
理论(18148)
共检索到603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奥百宁  
针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是否促进了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这一问题,通过基础调研获取了模型研究所需的数据,随后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确定了待研究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转而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合VAR模型确定了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明确了未来发展和管理的具体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光明  孙明霞  
本文通过测算产业聚集综合评价指数、物流业综合评价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三者的协整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新疆乌鲁木齐市1995-2012年产业聚集、物流业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物流业对产业聚集的正向影响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发展对物流业和产业聚集的正向拉动效果明显,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但总体上三者之间的正向相互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朋飞  
在阐述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1996-2012年中国的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借助动态耦合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996-2012年间,中国物流业综合指数先是缓慢下降然后又快速上升,而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耦合演化态势来看,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1996-2001年从低级共生向协调发展过度和2002-2012年协调发展两个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陈胜利  
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Spatial-Markov链刻画其空间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且呈现“东优西劣”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地区间差异构成空间差异最重要的来源;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发生跨阶段转移的概率较小,低水平地区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邻近地区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敏  
在理论界存在对国内旅游发展与物流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动态协调性的争论。针对这一争论,首先从宏观分析入手初步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然后利用将经典模型拓展的方式确定了理论与计量分析的框架。最终结合该分析框架,将国内旅游与物流发展之间的动态协调性成功进行了计量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云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等数量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我国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同时,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引发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雷礼  陈思杭  李诗珍  
基于2000-2019年湖北省制造业、物流业与金融发展环境面板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析等检验方法分析制造业、物流业与金融发展环境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水平是物流业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环境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物流业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环境互为格兰杰原因;制造业发展水平对物流业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环境均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物流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环境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促进作用;金融发展环境对制造业发展水平具有短期促进作用与长期抑制作用,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是正向促进作用与反向抑制作用交替而行。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湖北省制造业、物流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瑗  魏际刚  
本文认为,目前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发展中国家物流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中国物流大国地位基本确立但远非强国,需求旺盛并将长期保持,全面开放格局形成、竞争激烈,地域性和行业性不均衡态势明显,增长方式粗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提出,物流业未来发展需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注重物流要素发展与资源整合,积极转变物流增长方式,推进区域和城乡物流协调发展,统筹国内与国际物流发展,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物流市场体系与物流管理体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新奎  
本文首先从国际贸易纯理论的角度就物流产业发展对贸易和生产布局的影响作一般性的理论分析,以说明物流产业发展对贸易和生产布局的影响的内在规律;其次分析中国加入WTO对贸易转运费用水平的影响,并据此对加入WTO以后中国贸易规模的扩大趋势作出静态和动态的预测;最后从加入WTO以后中国物流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说明对全国性物资储运系统进行全行业重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莫凤莹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奢侈品消费和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物流业发展和奢侈品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整体而言,物流业发展对奢侈品消费呈现正向作用。从第1期到第5期,物流业发展显著促进了奢侈品消费增长,且促进作用递增。但到第6期,物流业促进奢侈品消费增长的作用开始递减,但整体促进作用仍然较大。物流业发展对奢侈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同时,奢侈品消费增长也促进了物流业发展。从第1期到第4期,奢侈品消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递增,但递增幅度较小。但到第5期,奢侈品消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开始递减,但递减幅度较小,奢侈品消费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较为平稳。方差分解表明,物流业对奢侈品消费的解释贡献度以及奢侈品消费对物流业的解释贡献度均呈递增趋势。从贡献度大小来看,物流业对奢侈品消费的贡献较奢侈品对物流业的贡献度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斌  段艳影  
文章利用2003—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代表供给的物流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正向作用,且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作用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而代表需求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斌  段艳影  
文章利用2003—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代表供给的物流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正向作用,且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作用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而代表需求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甘信华  刘峰  
以物流业和三次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理论的模型和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物流业与三个产业发展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看,中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之间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发展趋势,短期波动也起着正的影响作用;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看,中国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单向的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有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怀昌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的优势之后,对新出现的第四方物流进行了剖析,并根据国情提出了我国物流业的新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沛  
本文基于2001-2014年全国各区域物流业数据,采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系数等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均衡性、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进行实证研究和计量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业空间基尼系数2008年以后保持在0.4以下,物流业发展在空间上趋向于均衡;我国物流业Moran’s I指数值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用LISA集聚图对我国物流业空间集聚特征作可视化分析发现,从2005年开始,我国物流业发展格局已经基本确立,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再加上中西部的河南和重庆,是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