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8)
- 2023(4697)
- 2022(3816)
- 2021(3766)
- 2020(3080)
- 2019(7401)
- 2018(7063)
- 2017(13628)
- 2016(7156)
- 2015(8166)
- 2014(7859)
- 2013(8057)
- 2012(7595)
- 2011(7109)
- 2010(7019)
- 2009(6468)
- 2008(6260)
- 2007(5276)
- 2006(4638)
- 2005(4436)
- 学科
- 济(37467)
- 经济(37439)
- 方法(17287)
- 业(16230)
- 数学(16168)
- 管理(16166)
- 数学方法(16123)
- 中国(15175)
- 企(11537)
- 企业(11537)
- 贸(9677)
- 贸易(9672)
- 易(9552)
- 农(8649)
- 财(7549)
- 制(7246)
- 出(6006)
- 结构(5987)
- 业经(5939)
- 银(5849)
- 银行(5843)
- 学(5801)
- 产业(5790)
- 融(5782)
- 金融(5782)
- 行(5727)
- 体(5653)
- 关系(5651)
- 农业(5543)
- 环境(4977)
- 机构
- 大学(108823)
- 学院(105306)
- 济(58699)
- 经济(58108)
- 研究(43495)
- 管理(38195)
- 中国(34192)
- 理学(33187)
- 理学院(32804)
- 管理学(32481)
- 管理学院(32279)
- 财(23905)
- 京(23547)
- 科学(22611)
- 所(21371)
- 经济学(21221)
- 财经(19874)
- 研究所(19689)
- 经济学院(19206)
- 经(18541)
- 中心(17874)
- 北京(15633)
- 院(15457)
- 财经大学(15072)
- 农(14395)
- 科学院(13431)
- 范(13136)
- 师范(13024)
- 江(12859)
- 研究中心(12843)
- 基金
- 项目(70426)
- 科学(57427)
- 基金(55662)
- 研究(52033)
- 家(48811)
- 国家(48506)
- 科学基金(41259)
- 社会(37531)
- 社会科(35862)
- 社会科学(35857)
- 基金项目(28288)
- 自然(24164)
- 资助(23702)
- 自然科(23657)
- 自然科学(23650)
- 教育(23480)
- 自然科学基金(23306)
- 省(22532)
- 划(20527)
- 中国(18538)
- 部(18344)
- 编号(18060)
- 国家社会(17683)
- 重点(16353)
- 教育部(16217)
- 发(15716)
- 成果(15059)
- 人文(14702)
- 创(14386)
- 大学(14266)
共检索到158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二震 任志成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之一是促进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FDI促进中国就业结构演进主要有两个路径:一是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促进劳动力素质结构升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就业导向性引资,并通过发展外资经济来促进就业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演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飞 曾国平
本文从FDI与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制在我国的实践出发,重点分析了FDI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并通过对FDI、就业结构及产值结构的两两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得出结论:FDI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及促进就业人口非农化;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FDI对第三产业影响不足,不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爱文 莫荣 卢爱红
就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尺。就一般意义上讲,就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结构包括就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性别与年龄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狭义的就业结构是指就业的产业结构。本报告重点研究就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与城乡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华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在FDI和就业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两部门生产函数,建立本文的实证分析模型,并综合利用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的多种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多次实证检验,在协整的基础上,进行回归估计,分别量化江西省FDI在三次产业间的就业效应。得出FDI对江西省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逐步增多,特别是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速度迅速加快。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面板单位根 面板协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艳梅
本文使用1999-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制造业行业间和行业内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FDI的影响下,行业间就业结构呈低端化,但是行业内就业结构得到优化。FDI通过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增长带动了制造业的就业增加,同时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从内资流向外资的情况也较严重,即FDI主要通过增加自身的就业而非内资的就业带动了我国就业数量的增长。行业内就业结构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的结果比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明显。其中竞争效应促进了内资就业结构的升级,但存在高技能劳动
关键词:
外商投资 直接投资 就业结构 FDI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志明 崔日明
本文利用中国服务业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服务贸易与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服务进口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服务出口和服务业FDI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服务进出口和服务业FDI对我国男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大于女性;服务进口对中高技术行业就业结构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小,而服务出口对其的正向影响相对更大;服务业FDI有助于我国中低技术行业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对中高技术行业就业结构却产生了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晗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互动机制,两者相互调整和演进升级的过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本文在研究1978—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发现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劳动力也逐渐由低效率生产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生产部门。本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4—2018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最终转化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的发展相对滞后于产业结构,但在2015年以后,就业结构也将演变为"三二一"的优化格局。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波 汪波 朱琳
文章在回顾1978—2017年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历程的基础上,运用摩尔结构变化值法测度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度。结果表明:无论是两者演进历程还是波动度,大体均可分为三个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度和就业结构变动度的均值分别为1.67度和1.41度;同时就业结构总体滞后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种类型而就业结构经历了四种,基于双重二元结构与制度变迁假说阐释了上述变化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光进,张增祥,周全斌,乔颜友
通过对 1 999年全国 6 6 7个城市就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就业仍然以工业为主 ,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城市规模不同 ,就业结构也出现差异。规模越大 ,采掘业、建筑业、工业就业比重越小 ;金融保险、科教、行政等服务业比重越大。而商业、交通运输业比重相差较小。我国城市就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地带差异 ,东部地带工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相对比较发达 ,从业职工比重较大 ;西部地带城市交通、文教及行政等方面所占比重较高。近 1 0年来 ,我国城市就业结构变化很大 ,总的趋势是科教文卫、商业等第三产业大幅增加 ,工业、行政等行业增长较慢。通过对全国各种行业就业的频率分布可知 ,除采掘业外 ,其它行业多呈正态分布 ,城市专业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
城市就业结构 纳尔逊分类法 特征 演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丰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测算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滞后时间。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不但可以说明两者之间的滞后关系,还能准确反映滞后时间的长短。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时间分别为9、8、3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滞后时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华初
作者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中的结构分解(SDA)模型定量测度1997~2002年中国主要行业的就业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消费使中国就业人数增加了1.93%,投资使就业人数增加了2.63%,出口使就业人数增加了3.95%,其他原因使就业人数增加了2.56%,进口使就业减少4.89%,技术进步使就业人数减少了6%。出口对就业增加作用最大,投资和消费都对就业增加有积极作用,但消费启动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就业结构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霓
就业结构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文章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城乡就业结构失衡、地区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车伟 蔡昉
在分析就业弹性变化的基础上 ,本文考察了入世对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来看 ,WTO对就业的影响在方向上和目前就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一致 ,这就决定了入世对就业不会造成净负面影响。但分三次产业来看 ,入世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农业是受入世影响和冲击最严重的行业 ,但农业因此而损失的就业机会只相当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极小一部分 ,约占 0 .7~ 1 %左右 ,入世对农业的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收入而不是就业上 ;入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有正有负 ,这要依具体工业行业特点而定 ,但增减相抵 ,入世对工业就业仍然具有增加效应 ;最后 ,入世将大大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第三产业就业是中国入世最大的收益者。
关键词:
就业 就业弹性 入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仁荪
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东、中、西三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联系 ,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就业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作者通过对三个地区就业状况 (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人员素质 )的比较分析 ,提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 :(1)抓好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定位 ,抓住第二产业的发展 ;(2 )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 ,促使中西部地区加快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3 )中西部地区要着眼于未来 ,最大限度地加大教育投入 ,重视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东中西地区 就业 就业结构 比较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霓
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方向的总体状况,在国民经济全局运行和就业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发现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完全一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由此从经济水平、投资结构、技术水平、对外贸易等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与城乡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迁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