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6)
2023(11210)
2022(9185)
2021(8418)
2020(7070)
2019(16499)
2018(16291)
2017(31137)
2016(17022)
2015(19713)
2014(19903)
2013(19880)
2012(18493)
2011(16852)
2010(16786)
2009(15769)
2008(15755)
2007(14022)
2006(12228)
2005(11207)
作者
(50418)
(42299)
(42220)
(40500)
(26906)
(20112)
(19303)
(16562)
(16102)
(14848)
(14502)
(14069)
(13460)
(13419)
(13324)
(13195)
(12749)
(12549)
(12170)
(12170)
(10423)
(10346)
(10312)
(9603)
(9573)
(9559)
(9308)
(9249)
(8520)
(8494)
学科
(81417)
经济(81351)
管理(44376)
(42765)
方法(35786)
(32347)
企业(32347)
数学(32167)
数学方法(31946)
中国(26187)
(21678)
(17265)
(16534)
贸易(16526)
地方(16131)
(16100)
业经(15993)
(15091)
农业(14185)
(13991)
(11978)
银行(11951)
(11721)
金融(11719)
环境(11559)
(11472)
(11202)
(10860)
(9875)
(9866)
机构
大学(256447)
学院(252999)
(114521)
经济(112331)
管理(94244)
研究(93026)
理学(81047)
理学院(80073)
管理学(78809)
管理学院(78333)
中国(70494)
科学(55444)
(55363)
(49282)
(47259)
(43589)
研究所(43162)
中心(41628)
财经(39918)
经济学(37607)
业大(36789)
(36607)
(36473)
北京(35322)
农业(34514)
经济学院(34095)
(33421)
(33171)
师范(33116)
财经大学(29681)
基金
项目(168127)
科学(133020)
基金(124856)
研究(121286)
(109387)
国家(108585)
科学基金(92271)
社会(80115)
社会科(76037)
社会科学(76015)
基金项目(65919)
(62360)
自然(58044)
自然科(56744)
自然科学(56728)
自然科学基金(55706)
教育(54851)
(53909)
资助(51019)
编号(47369)
(38742)
成果(38621)
重点(38271)
(37283)
国家社会(34717)
(34040)
教育部(33168)
课题(32822)
中国(32513)
科研(32212)
期刊
(122316)
经济(122316)
研究(77701)
中国(47403)
学报(39898)
(39729)
科学(37535)
(37157)
管理(32447)
大学(29936)
学学(28152)
农业(26944)
(22961)
金融(22961)
教育(22279)
经济研究(21162)
技术(20382)
财经(20284)
问题(18608)
业经(18166)
(17586)
(15653)
(15601)
世界(13983)
国际(13668)
技术经济(13224)
统计(12374)
(11826)
现代(11539)
资源(11522)
共检索到37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开明  段存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探寻两者关系,在提出FDI与城市化关联机制的基础上,依据1983—2007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开展动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FDI和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FDI的作用强度不大。对两者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FDI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罗茜  
FDI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可以从FDI与城市人口比率角度分析了FDI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FDI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投资稳定且规模较大时,城市化水平受到FDI的推动作用显著,FDI对城市化推动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自身的积累会促使其自身的高速发展;在FDI投资规模不大,但有强大内资推动时,城市综合实力也会快速提升,而FDI投资不稳定且绝对规模较小时。同时内资缺乏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受到制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学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系统产生了影响,如产生了城市热岛效应。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25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1990~2005年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数据和城市气温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定量揭示了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定量分析了各种城市化因子对于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耀彬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协整分析来实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联系,且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纠正力量并不很强;现阶段城市化对我国能源需求的贡献作用尚比较小,而且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中国降低能耗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岭  武春友  赵奥  
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动态方差分解法,从不同视角对两组变量的交互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呈现波动态势,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动态脉冲响应为负,体现出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反向变动走势;与城市化相比,能源强度的脉冲曲线波动剧烈,说明单纯依靠能源系统内部来改善能源效率缺乏可持续性;方差分解时序值显示,能源强度对城市化变动因素的累计贡献较低,而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显著且增长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昌  程开明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杲  宋迎昌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呈现出生产要素由乡村和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大城市化现象,即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其中,农业生产要素率先由农村集聚至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为大城市化发展起到了"蓄水池"和"中转站"的作用;大城市则通过其巨大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在直接吸纳农业生产要素融入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还具有短期动态效应。未来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使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的主要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学芳  吴群  刘玮娜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是随之增加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则是随之减少,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它同居住生活用地同时随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到2000年城市化率就已达到36 2%,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化处在中期发展水平,在以后进入高级城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对1985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明显存在着地域性差异,且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东部省区普遍高于中西部省区的规律,同时它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③由于经济发展、历史基础、自然条件和政策影响的差异作用,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吉多  
我国的城市化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在短期内,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当前碳排放偏离均衡水平的调整力度较大;长期内,碳排放量的增加会伴随着短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延滞";城市化是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却不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Granger原因。因此,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建设低碳城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朱玉林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承志  
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中国的城市化也开始迅速推进,并呈现出高速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和不完全城市化等具体特征。转型期中国城市化呈现的上述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人口城市化、影响城市化的制度惯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昌兵  
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工业化时期,政府动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经济,而在城市化阶段,政府转向福利支出目标。这一转变表现为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减小而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使政府公共支比重增大,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就增加0.6293个百分点,且公共财政支出比重随收入差距扩大而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