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1)
- 2023(18395)
- 2022(15284)
- 2021(14154)
- 2020(12193)
- 2019(27982)
- 2018(27552)
- 2017(52726)
- 2016(28467)
- 2015(32259)
- 2014(32089)
- 2013(32168)
- 2012(29547)
- 2011(26613)
- 2010(26593)
- 2009(25182)
- 2008(25203)
- 2007(22551)
- 2006(19663)
- 2005(18022)
- 学科
- 济(129467)
- 经济(129301)
- 业(102298)
- 管理(96791)
- 企(89644)
- 企业(89644)
- 方法(59798)
- 数学(50208)
- 数学方法(49696)
- 财(39232)
- 农(36853)
- 业经(33870)
- 中国(33453)
- 制(28542)
- 务(26554)
- 财务(26499)
- 财务管理(26447)
- 农业(25240)
- 企业财务(25085)
- 贸(23869)
- 贸易(23855)
- 地方(23602)
- 易(23217)
- 技术(21319)
- 和(21129)
- 学(20958)
- 银(20603)
- 银行(20569)
- 体(19911)
- 理论(19876)
- 机构
- 学院(416446)
- 大学(415351)
- 济(181364)
- 经济(178018)
- 管理(165942)
- 理学(142723)
- 理学院(141263)
- 管理学(139200)
- 管理学院(138402)
- 研究(136606)
- 中国(109239)
- 京(86805)
- 财(86226)
- 科学(79667)
- 财经(68240)
- 所(67994)
- 农(66945)
- 中心(63522)
- 江(62805)
- 经(62001)
- 研究所(61006)
- 业大(57855)
- 经济学(56293)
- 北京(54499)
- 农业(52426)
- 经济学院(50877)
- 财经大学(50487)
- 范(50254)
- 师范(49783)
- 院(49026)
- 基金
- 项目(272542)
- 科学(217885)
- 基金(202221)
- 研究(200040)
- 家(174454)
- 国家(173027)
- 科学基金(150737)
- 社会(130902)
- 社会科(124316)
- 社会科学(124288)
- 基金项目(106515)
- 省(104973)
- 自然(96480)
- 自然科(94278)
- 自然科学(94251)
- 自然科学基金(92633)
- 教育(91841)
- 划(87993)
- 资助(82979)
- 编号(79434)
- 成果(63984)
- 部(62079)
- 重点(61113)
- 创(58565)
- 发(58260)
- 国家社会(55096)
- 创新(54268)
- 课题(54264)
- 教育部(53920)
- 制(53291)
- 期刊
- 济(200274)
- 经济(200274)
- 研究(122978)
- 中国(80131)
- 财(70750)
- 管理(64672)
- 农(61450)
- 学报(58536)
- 科学(57620)
- 大学(45740)
- 学学(43352)
- 农业(41655)
- 融(41315)
- 金融(41315)
- 技术(37827)
- 教育(36692)
- 财经(34806)
- 业经(32498)
- 经济研究(31957)
- 经(29894)
- 问题(26562)
- 业(24640)
- 技术经济(22908)
- 贸(22543)
- 统计(21342)
- 世界(20344)
- 策(19834)
- 国际(19368)
- 财会(19316)
- 现代(19181)
共检索到623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 张萃
本文以空间集聚与制造业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前提条件,分三个层面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中的FDI因素:一般层面之FDI渗透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层面之集聚诸因素中的FDI因素;集聚程度有别层面之FDI集聚效应差异。借助成熟模型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所有这三个层面,FDI的行业空间集聚效应均明显可见。研究还显示,即使在高集聚行业,FDI迄今尚未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推断的倒U型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耀群 周新生
利用集中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从2003年至2006年的区域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我国制造业已呈现出较强的地区集中性,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较低,制造业产业集群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群 区域集中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邓明 钱争鸣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对影响FDI行业分布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除了分析行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本文还重点研究了FDI的行业集聚产生的FDI行业分布溢出。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的产品出口比重对吸收FD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内的国有企业集聚对外资企业进入有显著的"壁垒"效应,而行业的工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等对外资进入没有显著影响。此外,FDI的行业集聚对吸收FDI有正向的行业内溢出,而FDI的行业集聚产生的行业间分布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后向溢出方面,但没有产生前向溢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行业集聚 行业分布溢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明 吴志军
从外部经济出发,用1994和2005年20个制造行业的截面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产业地理集聚的因素。其中发现市场需求、贸易自由度和规模经济效应指数促进了制造业的产业地理集聚,同时也发现,制造企业的初始规模对地理集聚的负向作用非常显著。
关键词:
经济外部性 产业地理集聚 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萃 赵伟
本文在总揽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对外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鉴别出了对外开放促进制造业区域集聚的三个机制,分别为制度转型机制、技术溢出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由此构建了一个机理系统。利用中国现实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的经验检验表明,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制度转型机制和基础设施机制来对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发生作用,技术溢出机制尚未显现。在此基础上的实验模拟显示,不同作用机制下,对外开放对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呈现出发散态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旭辉 田国英
产业集聚的一大功能在于节约成本。以食品制造业为对象,实证考察了区域产业集聚的成本效应,结果发现:食品制造业的区域集聚总体上产生了成本节约效应,但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食品制造业区域集聚的成本效应不仅与集聚度高低密切相关,而且与集聚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高集聚和集聚成长地区食品制造业集聚的成本节约效应较为明显,而低集聚和集聚衰退地区食品制造业的集聚则出现成本上升现象。
关键词:
区域产业集聚 成本效应 食品制造业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萃
本文以知识溢出的地方化(localization)特性为前提条件,从空间视点切入,首次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得出的结果表明,制造业区域集聚之技术创新效应非常显著。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对高创新行业和高集聚行业拓展回归分析的支持。研究还显示,FDI对高创新行业的技术创新作用并不显著,反而出现了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逆向技术扩散的可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飞 陈晓峰
本文通过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2003~2012年间长三角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借鉴EG和MS的分类,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分析不同集聚程度行业对它们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借用Arellano和Bond的动态面板模型,验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在TFP增长过程中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TFP的提高,但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并非促进技术效率改进)进而产生影响。各细分行业TFP增长率存在较大差异,中低度集聚行业的TFP的增长率大于高度集聚行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高集聚度行业TFP增...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变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激宇 张士云
本文通过宏观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生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制造业各行业加速集聚于少数新兴工业化省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这些省份已经代替了上海、辽宁等老工业基地成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
关键词:
制造业 空间集聚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勇
中国装备制造业中7个行业都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但存在相对于产值而言的就业和利润集聚程度偏低情况。分区位来看,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个行业的主要集聚地区,黄河、长江流域在内陆流经的地区是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区;东三省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集聚特征。规模经济、垄断性力量、承接国外转移以及国家扶持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的集聚成因效果明显。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集聚水平 集聚成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祖昌
本文运用我国29个省份制造业19个二位数行业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效应对产业国际化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与行业特性、区域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样本来看,专业化经济对产业国际化具有显著正影响;而竞争效应和多样化集聚效应对产业国际化具有负效应。不同行业的影响方向、大小及机理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专业化集聚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化的正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劳动拥挤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立军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经济系统竞争合作动力机制,本文从演化动力学角度建构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以揭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内在演化机理及实现机制。分析表明,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是一个由竞争合作协同机制驱动的协同演化结构与过程。在此过程中,微观个体之间、宏观系统之间以及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内生性地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模式从合作协同型、竞合协同型向竞争协同型转换,由此促使两者的互动层级从微观向微宏观耦合进而多层级融合跃迁,互动阶段也从萌芽形成期向成长发展期再到成熟再发展期转换与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里 曹清峰
以1999年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20个分行业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FDI渗透与产业集聚的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将所选行业按照技术水平进行分类,运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方法检验了FDI渗透的临界效应。结果表明:当FDI渗透率超过门限值时,FDI渗透率的提高对中低、中高和高技术行业集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行业规模超过门限值时,FDI渗透率的提高对中低技术和高技术行业集聚有负向作用,但促进了中高技术行业的集聚;当劳动力成本超过门限值时,FDI渗透率的提高对不同技术水平的行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FDI渗透 产业集聚 门限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和产业集聚对TFP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上海制造业行业的数据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制造业28个行业的实证分析
企业规模、市场外向度与制造业集聚——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制造业20个不同集聚度行业的实证研究
集聚模式、变迁诱因与行业成长性——基于浙江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FDI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