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
- 2023(554)
- 2022(512)
- 2021(400)
- 2020(400)
- 2019(823)
- 2018(808)
- 2017(1838)
- 2016(977)
- 2015(1077)
- 2014(1062)
- 2013(1134)
- 2012(1160)
- 2011(1074)
- 2010(1083)
- 2009(946)
- 2008(955)
- 2007(904)
- 2006(793)
- 2005(766)
- 学科
- 济(4960)
- 经济(4955)
- 方法(3393)
- 数学(3275)
- 数学方法(3261)
- 管理(2276)
- 业(2024)
- 企(1675)
- 企业(1675)
- 贸(1570)
- 贸易(1570)
- 易(1566)
- 融(1391)
- 金融(1391)
- 财(1244)
- 国际(1032)
- 银(981)
- 银行(981)
- 行(939)
- 关系(869)
- 务(869)
- 财务(869)
- 财务管理(867)
- 中国(861)
- 出(834)
- 企业财务(832)
- 出口(718)
- 出口贸易(718)
- 口(718)
- 农(650)
- 机构
- 大学(14234)
- 学院(13426)
- 济(7867)
- 经济(7751)
- 研究(5113)
- 管理(4705)
- 中国(4562)
- 理学(3993)
- 理学院(3957)
- 管理学(3879)
- 管理学院(3853)
- 财(3749)
- 财经(2946)
- 经济学(2928)
- 经(2731)
- 经济学院(2726)
- 融(2714)
- 金融(2697)
- 京(2650)
- 所(2499)
- 中心(2495)
- 财经大学(2277)
- 科学(2271)
- 研究所(2236)
- 江(1785)
- 银(1783)
- 贸(1764)
- 院(1746)
- 国际(1737)
- 银行(1732)
共检索到21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天栋 柯梅
本文从货币层面入手,探讨FDI的流向与汇率水平及其预期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只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才能充分解释最近几年FDI的大量流入以及FDI的投资结构何以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
关键词:
FDI 预期 汇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坚
自从去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汇率问题又重新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事实上,金本位制崩溃之后,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主要依据协议,如布雷顿森林的固定汇率体系;或由市场依据两国经济状况来自由确定两国之间的汇率,即浮动汇率。由于这两种体系都存在明显的缺点,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玲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现持续升值的趋势,至2008年3月31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已升至7.0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仅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超过4.3%。导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因素很多,其中,投机性资本的流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贺力平
本文辩证分析汇率浮动与稳定的关系,提出了浮动汇率体制下汇率保持稳定需要的基本条件,并对新形势下如何保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建议。2014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和波动。同时,中国外汇储备已从接近4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减少到3万亿美元左右。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向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应该加强资本管制,通过行政手段防止资本外流从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向宇 代沁雯
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议程,而人民币跨境结算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本文利用汇率决定的国际借贷理论,基于人民币跨境流出的OFDI渠道和人民币跨境回流的IFDI渠道,发现在双向FDI过程中,人民币跨境结算比重对人民币币值存在汇率稳定效应。具体来看,中国以美元结算的FDI (IFDI)会同时引发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升)值和交易对手国货币对美元升(贬)值的双重过程,美元在发挥国际货币职能的同时展现"中介效应";以人民币结算的OFDI (IFDI)只会引起人民币对交易对手国货币的贬(升)值,并不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随着直接投资中人民币结算比重的提升,OFDI (IFDI)渠道引起的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升)值幅度会收窄。因此,双向FDI中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份额能对国际收支引起的汇率变动幅度起到稳定作用:随着该比例的提升,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和国际收支逆差引起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都会显著收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立安 曹廷求 刘海明
本文利用中国88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储户对未来经济和收入感知的预期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储户资产配置、货币政策预期与银行风险承担三个渠道储户预期水平上升有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机构储户对金融稳定性的边际影响高于居民储户;城市储户的预防动机需求会降低金融稳定性;从系统重要性银行角度看,储户预期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更大,储户对房价信息与股市波动等信息的适应性学习会降低储户预期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宪容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市场把这次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称为"国五条"。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十分严峻。国务院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部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给住房市场一个强烈信息,即两会后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不会放松而是会更加坚决。因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孔欣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持续的增长,固然增强了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稳定了汇率,增强了对外支付能力;但也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人民币的供给,给实现稳定货币、抑制通胀的货币政策目标增加了难度。本文分析了物价稳定与汇率稳定的矛盾,提出要实现货币政策内外目标的协调,只能在国内物价基本稳定的大前提下实现汇率的基本稳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近一阶段来,西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起,人民币汇率也再度被推到世界经济的风口浪尖上。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罕见地发表讲话就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这预示着为平衡贸易逆差,未来美方很可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再做文章。美国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同庚
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迈出了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一、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这次人民币汇制改革,放弃了长期实行的官方决定汇率的做法,既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符合国际汇率制度发展趋势的。 自1973年世界上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各国可以对汇率制度自行作出安排。目前西方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凤翔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韩国金融危机,影响波及到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一些周边的国家与地区。1998年发生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也波及到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货币贬值。由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得力,中国在1997、1998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贺晓波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及其调控贺晓波1994年1月1日,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标志着我国在汇率决定上告别了长达几十年的官方固定汇率,引入了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景睿
本文从汇率稳定政策目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港元均衡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偏离所导致的不稳定性,并用自然均衡汇率模型NATREX对港元1994-2007年均衡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偏离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探讨一个广义的港元稳定机制,即在现有的联系汇率制度框架之内,允许港元汇率在以联系汇率7.80为中心点的更广区域内自由浮动,以求在维持联汇制的同时发挥汇率调节的灵活性。
关键词:
港元汇率 汇率政策目标 均衡汇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管涛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加汇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管涛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加汇率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稳定 人民币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