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1)
- 2023(2659)
- 2022(2210)
- 2021(1950)
- 2020(1702)
- 2019(3918)
- 2018(3701)
- 2017(7949)
- 2016(4202)
- 2015(4540)
- 2014(4636)
- 2013(4744)
- 2012(4496)
- 2011(4061)
- 2010(4133)
- 2009(3751)
- 2008(3592)
- 2007(3314)
- 2006(2836)
- 2005(2552)
- 学科
- 济(24977)
- 经济(24968)
- 业(13185)
- 企(10089)
- 企业(10089)
- 管理(9792)
- 方法(9594)
- 数学(8402)
- 数学方法(8378)
- 产业(8092)
- 中国(7469)
- 农(6702)
- 结构(6542)
- 地方(6503)
- 业经(6356)
- 农业(4607)
- 技术(4426)
- 制(4424)
- 地方经济(4354)
- 财(4184)
- 体(3983)
- 产业结构(3783)
- 学(3674)
- 体制(3515)
- 贸(3128)
- 贸易(3127)
- 易(3001)
- 融(2700)
- 金融(2700)
- 发(2503)
- 机构
- 学院(63830)
- 大学(62405)
- 济(32667)
- 经济(32245)
- 管理(24971)
- 研究(22186)
- 理学(22010)
- 理学院(21785)
- 管理学(21534)
- 管理学院(21420)
- 中国(15183)
- 京(12815)
- 财(12539)
- 科学(12379)
- 经济学(11092)
- 所(10743)
- 财经(10403)
- 经济学院(10144)
- 研究所(9853)
- 中心(9396)
- 经(9379)
- 江(9342)
- 农(9127)
- 业大(8535)
- 院(7939)
- 北京(7906)
- 范(7810)
- 师范(7722)
- 财经大学(7630)
- 经济管理(7360)
- 基金
- 项目(43733)
- 科学(35582)
- 研究(32915)
- 基金(32230)
- 家(27353)
- 国家(27147)
- 科学基金(23772)
- 社会(22843)
- 社会科(21903)
- 社会科学(21900)
- 省(17843)
- 基金项目(17345)
- 教育(14328)
- 划(14166)
- 自然(13822)
- 自然科(13484)
- 自然科学(13481)
- 自然科学基金(13293)
- 资助(12912)
- 编号(12542)
- 发(11292)
- 重点(9998)
- 部(9914)
- 国家社会(9728)
- 发展(9646)
- 创(9604)
- 成果(9583)
- 展(9524)
- 创新(8901)
- 课题(8870)
共检索到89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飞 曾国平
本文从FDI与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制在我国的实践出发,重点分析了FDI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并通过对FDI、就业结构及产值结构的两两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得出结论:FDI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及促进就业人口非农化;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FDI对第三产业影响不足,不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荣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1978-201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的步调基本一致,但是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果偏离度的分析,发现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凤 高长元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的结论与对统计数据定性分析的结论相一致。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不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就业人数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对就业的促进带动作用不一样。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整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阳 赵海珠
文章使用1990~2020年宏观数据,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进行测度,继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有所收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第一产业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分因素看,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和老龄化程度加深会加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失衡,且作用依次递减;而城镇化、市场化、投资与消费增长和科技进步会改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且作用依次递减。文章认为,要化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须以解决第一产业劳动力冗余及配置低效为突破口,抓住“十四五”时期乃至2030年前后的关键时间窗口期,科学分析,综合施策,充分发挥有利因素作用,最大程度扭转不利因素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马静
本文描述了1980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出口竞争力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和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生产和出口的行业结构以及出口竞争力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都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进一步的经验研究发现,FDI推动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除FDI之外,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变迁 出口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军
本文用古典主义一般均衡模型来阐述FDI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然后重点通过建立FDI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协整模型,从长期动态均衡角度探讨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FDI有利推动了我国就业的"非农化",推动了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但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力不足。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变迁 协整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二震 任志成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之一是促进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FDI促进中国就业结构演进主要有两个路径:一是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促进劳动力素质结构升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就业导向性引资,并通过发展外资经济来促进就业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云
人口所从事产业的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把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变迁状况以及作用因素的分析,对于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所从事产业的结构变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人口所从事产业的结构 变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金生 王鹤 杨丽
依据1995-2010年的我国七大地区(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发现,考察期内,七大地区的就业和FDI的区间差异对各自总差异的贡献度分别为73.17%和66.87%,区域差异主要是区间差异造成的。基于CES生产函数推导出的就业决定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了FDI流动与我国区域就业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FDI的差异是导致区域就业差异的显著因素。除华北地区外,整体上FDI加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就业差异,缩小了中部地区的就业差异。就业的区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FDI在我国区域间的投资倾斜所带来的就业转移、就业替代和就业结构变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兵 徐爱东
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之间的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沿引传统的理论思路,建立了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作用机制模型和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理论上,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因劳动力的转移而变化,但是实际我国各产业的劳动力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用机制不明显,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紧密。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演变机制 模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詹浩勇
在政府主导下,我国实施的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直接降低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同时,由于相对忽视了积累人力资本,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没有构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一遇外部冲击,便通过倒逼机制使重化工业战略得到强化,造成新的就业问题。所以应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以之改造传统产业,将传统部门劳动力转化为现代产业部门劳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就业 分析框架 新型工业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詹浩勇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对我国的就业问题带来了两种负面影响:一是降低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二是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由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没有构建起吸纳劳动力,特别是传统劳动力就业的机制,一遇外部冲击便会倒逼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使重化工业战略更加得到强化。因此,应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政府改革 新型工业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旭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就业增长而言结构成分占主导性作用。因此,中央政府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主导性作用,但是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提高本地区的就业增长率。在现阶段,由于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为提高就业增长,中央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增长也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蔡喜洋
本文介绍了美国劳动力与就业情况,分析了就业与薪资的行业分布,以及薪资与通胀的内在逻辑,认为美国收入分配差距、财富水平差距以及老龄化率系统性抬升,使得收入增长与总体消费增长以及通胀变化的相关性弱化,导致"就业-收入-消费-通胀"的传导链条不畅,短期内仍然难以看到"工资-通胀"螺旋上升局面,中长期伴随经济复苏和劳动力市场继续巩固,薪资和通胀均有望温和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