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2)
- 2023(11290)
- 2022(9361)
- 2021(8814)
- 2020(7334)
- 2019(17084)
- 2018(16564)
- 2017(31397)
- 2016(16619)
- 2015(19071)
- 2014(18675)
- 2013(18800)
- 2012(18204)
- 2011(16695)
- 2010(16561)
- 2009(15802)
- 2008(15583)
- 2007(13799)
- 2006(12460)
- 2005(11743)
- 学科
- 济(98577)
- 经济(98497)
- 管理(46448)
- 业(43435)
- 方法(40326)
- 数学(36601)
- 数学方法(36341)
- 企(33365)
- 企业(33365)
- 中国(25501)
- 财(20518)
- 农(20147)
- 地方(19912)
- 贸(17431)
- 贸易(17421)
- 易(16940)
- 业经(16697)
- 学(15883)
- 制(15241)
- 融(14279)
- 金融(14279)
- 农业(13937)
- 地方经济(13611)
- 银(13118)
- 银行(13102)
- 行(12586)
- 环境(11887)
- 务(11714)
- 财务(11699)
- 财务管理(11671)
- 机构
- 大学(253648)
- 学院(246845)
- 济(125005)
- 经济(123098)
- 研究(92616)
- 管理(92432)
- 理学(78940)
- 理学院(78070)
- 管理学(76986)
- 管理学院(76525)
- 中国(73978)
- 财(56260)
- 京(54230)
- 科学(49828)
- 所(45927)
- 财经(44679)
- 经济学(42255)
- 中心(41613)
- 研究所(41123)
- 经(40917)
- 经济学院(38043)
- 江(35321)
- 农(35217)
- 北京(35135)
- 财经大学(33272)
- 院(32629)
- 范(31004)
- 师范(30770)
- 业大(30359)
- 州(27749)
- 基金
- 项目(156289)
- 科学(125043)
- 基金(119186)
- 研究(114951)
- 家(103162)
- 国家(102422)
- 科学基金(87902)
- 社会(79542)
- 社会科(75769)
- 社会科学(75754)
- 基金项目(61170)
- 省(54441)
- 自然(52856)
- 自然科(51702)
- 自然科学(51692)
- 教育(51475)
- 自然科学基金(50859)
- 资助(50401)
- 划(46983)
- 编号(43425)
- 部(37382)
- 成果(36738)
- 国家社会(35800)
- 重点(35000)
- 发(34105)
- 教育部(33128)
- 中国(32169)
- 人文(31466)
- 创(31334)
- 大学(30574)
- 期刊
- 济(139292)
- 经济(139292)
- 研究(83244)
- 中国(49712)
- 财(43527)
- 管理(35856)
- 学报(35653)
- 科学(34075)
- 农(31275)
- 大学(28507)
- 融(27406)
- 金融(27406)
- 学学(26551)
- 经济研究(24745)
- 财经(24652)
- 经(21384)
- 农业(21317)
- 教育(20297)
- 技术(20279)
- 贸(19077)
- 问题(18678)
- 国际(17519)
- 业经(16931)
- 世界(16747)
- 统计(14887)
- 技术经济(14700)
- 业(12571)
- 策(12384)
- 理论(11686)
- 图书(11633)
共检索到39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长远
本文基于1987-200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发现:FDI作为“投资”本身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并不显著,但它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挤入”国内自身的投资,从而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国有部门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占居主导地位,它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但对全要素生产率并无明显作用;私人部门投资对经济增长没有直接促进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也无显著影响。因而,相对于国内资本来说,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催化剂”的性质。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积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俊 李之民 周曦冉
从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福利4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利用2001—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分项指标来看,直接融资在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优于间接融资,但间接融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福利方面的作用更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加剧了经济波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锋 李慧中
建设用地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场所和空间,作为一种政府控制的稀缺资源,它通过影响投资增幅进而间接的影响经济增长。我国近几年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引起资本存量增加的同时,也导致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非常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四个:(1)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刺激起来的投资在总量上是过度的;(2)建设用地刺激的投资使得经济资源集中到楚筑投资上,挤占了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要求;(3)建设用地刺激的投资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主要依赖外延式扩张的道路,不能充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积聚效应;(4)政府低价供应土地的行为降低了土地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政府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并不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谷耀 陆丽娜
为反映1987年以来FDI在中国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和时间上的收敛趋势,本文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及三大经济带的FDI分别进行σ收敛和β收敛的检验,尝试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东中西部FDI不平衡分布时间跨度上的变化。
关键词:
FDI 区位分布 σ收敛 β收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85-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政府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政府消费的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政府消费的系数为4.656;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方政府消费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方式应逐步实现从政府投资向政府消费转变,并调整政府消费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关键词:
政府消费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卫平 陈能军 钟表
版权贸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服务贸易强国的重要指标。以1998—2010年全国26个省市版权输出和输入数据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版权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版权输出和输入都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其中版权输出的作用大于版权输入的作用。另外,由版权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发现中国版权贸易竞争优势较弱,且国内地区差异很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建国 吴国锋
采用1978年-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东部最小;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FDI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效应。文章的结果表明,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的投资仍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建军 张蕊
本文通过构建晋升Probit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2000—2014),实证分析了传统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发现,近15年来,以固定资产增速反映的传统经济增长与省级官员晋升无显著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省级官员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互联网经济与省委书记晋升正相关,与省长晋升无关;环保绩效与省级官员晋升呈"倒U"型曲线关系;民生支出与省委书记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与省长晋升无关。这些发现说明经济增长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重要内容,激励指标已经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民生改善与社会公平也在地方激励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经济社会转型中地方政府围绕GDP...
关键词:
晋升激励 经济增长 民生绩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荣茂 张莉侠 孟令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文章基于中国1991—2003年29个省级区域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人口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而工业发展对这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假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刘生龙 马振国
利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索洛增长理论入手,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再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构造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收集和使用中国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实证研究还表明:(1)初始的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条件收敛的情形;(2)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和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1999年~200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在经济增长初期,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逐渐增大,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会逐渐减小,即随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水平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土地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国家政策对耕地非农化亦有影响,研究表明:①耕地非农化在人均GDP达到31468元(1999年不变价)时出现拐点,若经济以目前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前后,"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②借鉴环保观念和措施,建议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完善土管制度,建立三级目标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夏成孝 徐晓丽
利用滤波技术提供的处理数据的优点,建立波动与增长计量经济学模型,以研究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并运用现代流行的图形分析和矩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和验证,认为在1979年以前,波动对增长有负的溢出效应;1979年~1990年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各地区的波动与增长关系先后发生改变;1990年以后,波动对增长具有正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滤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长远
本文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分析法,通过一个拓展的模型认为,在金融体系不能有效整合金融资源的情况下,FDI 对私人资本成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支持的力度。个体资本受到的金融支持最为薄弱,FDI 对其存在挤出效应;股(份)联(营)资本受到的金融支持较强,FDI 对其存在挤入效应,但这种效应局限于贷款较高的样本组。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对 FDI的内生性进行控制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FDI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玉春 种胜兵
本文利用1997—2004年的各省GDP、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等经济指标样本期内的平均数,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及各种不同类别的支出项目占财政支出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通过引入交互项,进一步分析了上述影响在地区之间(东、中、西部)的差异及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及其构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在量上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大小不同),而且在质上也存在某些差异(不同地区之间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同时本文认为,实证分析中政府财政支出比重扩大对经济增长率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资源合理分配而被遏制。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清华 周晓时 冯中朝
本文基于公共物品模型和基础设施实物指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灌溉设施、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对中国以及东中西部各地区1995-2010年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灌溉设施、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都对中国农业生产总值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灌溉设施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地区来看,灌溉设施和等级公路的农业生产效应分别体现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等外公路的农业生产效应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增长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发展缘何抑制了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的决定性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市场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二元经济中的农业技术进步、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来自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方治理、财政透明与经济增长——1985-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生态资本与长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基于人力资本的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省际面板数据研究
中国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基于2001年~2010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