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5)
- 2023(14249)
- 2022(12142)
- 2021(11034)
- 2020(9652)
- 2019(22006)
- 2018(21579)
- 2017(41982)
- 2016(22334)
- 2015(25555)
- 2014(25527)
- 2013(25350)
- 2012(23742)
- 2011(21404)
- 2010(21525)
- 2009(19953)
- 2008(19484)
- 2007(17417)
- 2006(15150)
- 2005(13465)
- 学科
- 济(115496)
- 经济(115391)
- 管理(66711)
- 业(65503)
- 企(53699)
- 企业(53699)
- 方法(52150)
- 数学(46886)
- 数学方法(46411)
- 财(25640)
- 农(25557)
- 中国(24815)
- 地方(22831)
- 学(21090)
- 业经(20861)
- 技术(18165)
- 贸(17987)
- 贸易(17981)
- 制(17622)
- 农业(17573)
- 易(17408)
- 务(16176)
- 财务(16126)
- 财务管理(16083)
- 企业财务(15295)
- 和(14794)
- 环境(14754)
- 融(14595)
- 金融(14592)
- 理论(14563)
- 机构
- 大学(334116)
- 学院(331154)
- 济(148206)
- 经济(145361)
- 管理(130275)
- 理学(112786)
- 研究(112013)
- 理学院(111625)
- 管理学(109724)
- 管理学院(109107)
- 中国(82029)
- 京(68769)
- 科学(65751)
- 财(64954)
- 所(55517)
- 农(52903)
- 财经(52713)
- 中心(51836)
- 研究所(50298)
- 江(49416)
- 业大(48256)
- 经(47858)
- 经济学(47073)
- 北京(42801)
- 经济学院(42459)
- 农业(41539)
- 范(41057)
- 师范(40624)
- 院(40124)
- 财经大学(39125)
- 基金
- 项目(221969)
- 科学(175648)
- 基金(163397)
- 研究(159932)
- 家(142654)
- 国家(141269)
- 科学基金(121865)
- 社会(103927)
- 社会科(98745)
- 社会科学(98718)
- 省(86219)
- 基金项目(85919)
- 自然(78746)
- 自然科(76974)
- 自然科学(76952)
- 自然科学基金(75615)
- 教育(74846)
- 划(72111)
- 资助(68315)
- 编号(63117)
- 部(50386)
- 成果(50304)
- 重点(50021)
- 发(47691)
- 创(46366)
- 国家社会(43866)
- 教育部(43707)
- 创新(43482)
- 课题(43478)
- 科研(43005)
共检索到486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怀建 沈坤荣
本文在产品质量提高模型基础上,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来解释由于FDI的引入带来的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的技术进步而导致的经济增长,并对OECD 34个国家1980~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及对OECD国家分组情况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分别都对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两者在不同组别的影响有所差异。
关键词:
FDI 内生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李方犁 吴功亮
文章采用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借助Stata计量软件,以中国23大城市群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将城市群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推导基本吻合:中国城市群中,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中国城市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慧琴
本文利用OECD八个国家1980—2004年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服务贸易进口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和GDP总值的数据,根据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结果,运用FMOLS和DOLS协整估计方法研究服务贸易发展与服务业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进口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从长期来看,服务贸易进口对于服务业发展具有更显著的促进影响,而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更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业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萌
本文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居民、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演绎了出口贸易、消费品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内生作用机理,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同单位的边际制约效应;出口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拉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推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存在"乘数"现象。本文的发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贸易政策改革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萌
本文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居民、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演绎了出口贸易、消费品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内生作用机理,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同单位的边际制约效应;出口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拉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推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存在"乘数"现象。本文的发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六亿
就业弹性持续下降表明中国出现了"无就业增长"。基于宏观层面的经验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是"无就业增长"的根本原因。技术进步一方面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减少就业。为了实现高增长高就业,在微观层面,政府必须主导有利于就业的技术偏向。
关键词:
无就业增长 技术进步 就业弹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怀建 沈坤荣
外资的引入会带来基于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发现外资的引入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来说确实会带来这种经济增长。又通过对中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基本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不仅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即使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引入也会带来这两个方面的技术进步进而导致的经济增长,但同时要注重国内固定资本的形成,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水平并适度降低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
关键词:
外资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杰锋
FDI等贸易方式促进了东道国的技术改进,但不同的外部技术引入方式对于东道国独立技术研发创新以及产业增长存在关联差异。文章通过工具变量构造相应的矩条以及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处理,并结合数据包络分析进行针对技术购进方式下东道国技术推进的产业增长关联验证,结果证实:开放经济政策所引入的国外资本投资在总体上带动了我国作为东道国市场的产业技术进步;但我国产业获自FDI的技术改进主要是以技术水平而非产业增长的直接技术贡献的形式出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烨卿
本文利用资本产出比这一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并对影响资本产出比的因素进行探讨。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内生增长模型比新古典模型更适用于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率在中国经济转轨的两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长期来看,投资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中国的资本产出比,FDI的增长提高了资本产出比,而人力资本的增长有助于促进资本产出比的下降,从而得出了: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源泉在于人力资本和自主创新的内生技术力量的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颜鹏飞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显著的趋同,资本积累是趋同最重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则使经济增长发散;序列DEA避免了技术的退步,是一种比当期DEA测度技术进步更好的方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全洲 王莹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阻碍因素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菁
通过建立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环境污染、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要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实行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型生产技术的进步。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数据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状况在进一步恶化,污染物的排放已经威胁到长期的经济增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发展水平,重视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实施有效的以经济激励为主的环境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志梁
人口红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中部A省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动态关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是推动A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燕 刘敬远
文章利用1986-2008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FDI与GDP、出口、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从业人数5个主要经济指标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FDI与天津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FDI与天津开发区除出口外的经济指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从长期来看,FDI不是促进天津开发区各经济指标增长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说,长远来看,开发区不应当引进FDI,因为FDI还有可能通过促进产业升级等间接效应来促进各经济指标的增长。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格兰杰检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张帆 张年华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地理距离和技术进步等变量拓展了传统索洛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方效应,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间中国28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该区初期产出负相关,即初期产出较低的地区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条件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理距离、技术进步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拓展Solow模型第三方效应的实证检验
FDI与中国经济增长:1998—2003年的实证检验
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FDI、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检验
制度内生、政府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分类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与分析
FDI、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和检验
经济运行中的技术进步与选择——基于中国技术发展路径与经济增长、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FDI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据的计量检验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定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