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4)
2023(3420)
2022(2963)
2021(2601)
2020(2084)
2019(4712)
2018(4452)
2017(8633)
2016(4345)
2015(4980)
2014(4660)
2013(4780)
2012(4139)
2011(3692)
2010(3655)
2009(3572)
2008(3325)
2007(2920)
2006(2367)
2005(2212)
作者
(11359)
(9479)
(9266)
(8890)
(6122)
(4522)
(4310)
(3665)
(3431)
(3379)
(3179)
(2969)
(2965)
(2907)
(2905)
(2852)
(2852)
(2776)
(2710)
(2636)
(2261)
(2218)
(2170)
(2106)
(2097)
(2063)
(1958)
(1942)
(1875)
(1850)
学科
(19996)
经济(19983)
(16556)
管理(16320)
(14586)
企业(14586)
(11256)
贸易(11255)
(11155)
(10720)
方法(9418)
数学(8260)
数学方法(8217)
(7969)
出口(7962)
出口贸易(7962)
(6453)
(6053)
供销(6052)
中国(4716)
(4626)
业经(4221)
(3354)
财务(3344)
财务管理(3336)
企业财务(3076)
(3062)
(2956)
金融(2956)
财政(2900)
机构
学院(61906)
大学(61622)
(29777)
经济(29415)
管理(25693)
理学(22583)
理学院(22395)
管理学(22190)
管理学院(22078)
研究(18683)
中国(14586)
(12895)
(12431)
财经(10475)
经济学(9903)
科学(9617)
(9539)
经济学院(9105)
(8760)
中心(8414)
(8349)
财经大学(7712)
商学(7621)
商学院(7553)
研究所(7527)
北京(7423)
(7388)
师范(7334)
业大(7168)
(7101)
基金
项目(42674)
科学(34562)
基金(32693)
研究(32049)
(27734)
国家(27525)
科学基金(24438)
社会(22490)
社会科(21529)
社会科学(21527)
基金项目(16606)
(15719)
自然(15018)
自然科(14704)
自然科学(14702)
教育(14563)
自然科学基金(14467)
资助(13668)
(12876)
编号(12390)
(10030)
国家社会(9851)
成果(9353)
人文(9161)
重点(9134)
(9084)
教育部(9077)
(8879)
(8513)
创新(8435)
期刊
(29154)
经济(29154)
研究(18283)
(10423)
中国(9863)
管理(9386)
学报(7049)
(7014)
科学(6784)
国际(6310)
经济研究(6114)
大学(5907)
技术(5743)
学学(5502)
(5459)
财经(5108)
(4997)
金融(4997)
教育(4991)
业经(4981)
问题(4389)
(4386)
世界(3993)
农业(3916)
商业(3710)
(3490)
贸易(3490)
技术经济(3139)
国际贸易(2909)
统计(2856)
共检索到90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本文利用WIOD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等匹配数据,主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出口品中的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上看,这一影响并不显著。FDI通过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提高出口品中来自本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然而也可能造成我国日益严重地嵌入在低附加值环节,导致我国出口品中来自上游行业的国内附加值下降,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造成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从分行业性质看,知识和技术密集行业、劳动力密集型行业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路径存在差异。从FDI的关联性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本文利用WIOD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等匹配数据,主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出口品中的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上看,这一影响并不显著。FDI通过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提高出口品中来自本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然而也可能造成我国日益严重地嵌入在低附加值环节,导致我国出口品中来自上游行业的国内附加值下降,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造成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从分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袁凯华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制造业2000~2011年的产业上游度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并考察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嵌入位置和出口增值能力之间的"微笑曲线"关系("U"形关系)。研究方法: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及企业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进行测算和估计。研究发现:2000~2011年间中国制造业"上游化"趋势明显,然而上游度和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总体层面不存在"微笑曲线"关系,"微笑曲线"更多是存在于加工贸易企业中。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随着产业"上游化"进程的推进,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增值能力的"扁平化"趋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微笑曲线"特征,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武藏曲线"特征。研究创新:从价值链分工和增加值贸易的视角验证了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出口增值能力之间的"微笑曲线"关系。研究价值:为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静  陈飞翔  吕冰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计算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具体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是否参与CAFTA使中国企业出口DVAR的变动趋势整体呈现出显著差别,与东盟存在贸易关系的企业出口DVAR上升趋势比无贸易关系的企业更加明显;从分地区来看,DVAR东高西低,但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更快;从分行业来看,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两者密集结合的行业出口DVAR上升较快;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最高,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倍差法实证检验结果显示CAFTA对中国企业出口DVAR存在较显著的影响。中国应当更加积极地推动自由贸易区战略以便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徐莹莹  
在全球分工生产的背景下,文章以出口国内附加值为切入点,就政府补贴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系统考察。结果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DVAR)。异质性分析表明,与混合型贸易企业和纯加工贸易企业相比,政府补贴对纯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积极影响最大;且政府补贴促进了民营企业出口DVAR的提升,但是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创新激励效应是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出口DVAR的重要渠道。最后,行业出口DVAR的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DVAR提高的贡献度高达51%,说明其在政府补贴促进行业出口DVAR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于准确评估政府补贴的经济绩效,以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如何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静  陈飞翔  吕冰  
本文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计算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具体描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是否参与CAFTA使中国企业出口DVAR的变动趋势整体呈现出显著差别,与东盟存在贸易关系的企业出口DVAR上升趋势比无贸易关系的企业更加明显;从分地区来看,DVAR东高西低,但中西部地区增速相对更快;从分行业来看,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两者密集结合的行业出口DVAR上升较快;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最高,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倍差法实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杨  唐宜红  
研究目标:在测算我国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和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基础上,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视角研究了FDI对企业DVAR的影响效果及路径。研究方法: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WIOT世界投入产出表,依靠系统GMM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FDI对出口DVAR存在积极影响,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FDI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带来的;FDI在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中存在"天花板"效应,然而目前中国仍未达到"天花板"效应的拐点;来自发达国家的FDI是促使DVAR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在加工贸易企业和重工业企业中,FDI对DVAR的作用明显。研究创新:本文从测算了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并从价值链升级视角考察了FDI对DVAR的影响路径。研究价值:对于我国未来提升外资质量、优化引资结构以提升DVAR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陈启斐  
本文在分析服务业开放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价值链基础上,构建了体现我国市场准入限制的服务业开放指数,并利用微观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在总体上对企业出口国内价值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既有利于提高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也有利于延长从进口中间投入品至出口产品的国内价值链长度。进一步差异化分析还发现,服务业开放对中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效应较为显著,对混合贸易、东部地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国内价值链长度的延长作用更大;通讯网络和金融保险开放对企业出口国内价值链正向促进作用较大。因此,通过加快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放,可以助力"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洪飞  陈秋羽  
文章将表征科技创新转化体系的产学研合作与衡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中国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加工贸易占比下降与国内中间品的附加值效率上升是其中重要的作用机制。因此,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来破解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困境。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受到产学研合作的显著影响,而在中部与西部地区企业中,这一影响并不显著。所有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民营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但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表明,产学研合作显著提高了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而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不显著。专利类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陈志远  刘元春  
出口国内附加值(DVA)的测算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从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进行测算。在综合考虑了不同进口贸易方式特征、间接进口与资本品进口问题之后,测算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DVAR从2000年的0.49上升到2006年的0.57;加工贸易的DVAR显著低于一般贸易,外资企业DVAR显著低于本土企业;生产技术复杂程度高的行业具有较低的出口DVAR;推动中国出口DVAR上升的主要动力是民营企业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FDI进入是导致加工贸易与外资企业DVAR上升的重要因素,这可能反映出中国并未获得真正的贸易利得;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出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岳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陶然  谭之博  
基于Ti VA (trade in value added)数据库54个国家24个行业的7年面板数据及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库,文章研究了金融市场特征与行业特性对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更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主导的金融结构有助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的行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提升,而市场主导的金融结构更有利于高风险行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提高。在考虑了潜在的反向因果、遗漏变量等问题后,上述结果依然保持稳健。研究结论有助于思考金融市场如何促进出口国内附加值提升,为结合行业特性有的放矢地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耿伟  杨晓亮  
本文将最低工资纳入扩展Kee和Tang(2016)模型,考察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最低工资上涨降低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且通过"成本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两个渠道来降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之后,我们使用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和各城市最低工资数据,以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倍差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抑制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上升。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分析显示,"成本效应"表现为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上升的成本无法完全传递至价格,进而抑制了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相对价格效应"表现为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提升了国内中间品的价格,使得企业更多地使用进口中间品进行生产,进而抑制了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最低工资上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作用更大。此外,最低工资上涨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柳  
基于双重差分与工具变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系统考察了进口产品种类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进口产品种类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呈U形关系,即未达到门槛值以前,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当进口产品种类达到门槛值以后,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口产品种类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不同贸易方式的企业、不同地区的企业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进口产品种类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机制检验表明通过企业成本加成和研发创新效应,进口产品种类显著影响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因此,为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获得更多国际贸易利得,企业应不断增加进口产品种类;政府则应针对不同贸易方式、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采取差异化的进口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学彬   李芳芳  
在“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我国出口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压力,如何利用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来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阐述并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和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呈现非线性的“U”型关系,即:环境规制政策实施初期,在成本效应的影响下,环境规制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而随着政策效应的延续,环境规制政策可以倒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改善能源结构和资源配置,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又会呈现明显的正外部性。为此,国家层面,政府应把握好环境规制强度,加强环境规制政策的顶层设计;行业层面,政府应依据行业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环境规制中的作用;企业层面,企业应积极利用环境规制政策的正外部性,融入全球绿色技术创新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