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1)
- 2023(13837)
- 2022(12070)
- 2021(11124)
- 2020(9403)
- 2019(21348)
- 2018(21277)
- 2017(41659)
- 2016(22641)
- 2015(25193)
- 2014(25053)
- 2013(25035)
- 2012(23045)
- 2011(21056)
- 2010(20771)
- 2009(18893)
- 2008(18209)
- 2007(15876)
- 2006(13909)
- 2005(11957)
- 学科
- 济(88406)
- 经济(88309)
- 管理(66462)
- 业(61905)
- 企(49530)
- 企业(49530)
- 方法(42760)
- 数学(37749)
- 数学方法(37413)
- 中国(24566)
- 农(24553)
- 财(22796)
- 学(20452)
- 业经(19086)
- 贸(18524)
- 贸易(18517)
- 易(18036)
- 环境(18017)
- 制(16619)
- 农业(16387)
- 地方(16330)
- 和(14489)
- 银(14444)
- 技术(14414)
- 银行(14379)
- 务(14028)
- 财务(13969)
- 财务管理(13946)
- 行(13706)
- 划(13656)
- 机构
- 大学(329432)
- 学院(327045)
- 济(130269)
- 管理(130225)
- 经济(127563)
- 理学(114114)
- 理学院(112856)
- 管理学(110984)
- 管理学院(110414)
- 研究(108917)
- 中国(79349)
- 科学(70041)
- 京(69632)
- 财(59290)
- 农(58615)
- 所(55247)
- 业大(54093)
- 研究所(50835)
- 财经(48602)
- 中心(48402)
- 农业(46673)
- 江(44954)
- 经(44246)
- 北京(43723)
- 范(41207)
- 师范(40710)
- 院(39473)
- 经济学(39156)
- 州(36689)
- 财经大学(36367)
- 基金
- 项目(229669)
- 科学(178908)
- 基金(167022)
- 研究(162257)
- 家(147989)
- 国家(146803)
- 科学基金(124507)
- 社会(102142)
- 社会科(96867)
- 社会科学(96842)
- 基金项目(90026)
- 省(89304)
- 自然(83148)
- 自然科(81144)
- 自然科学(81120)
- 自然科学基金(79655)
- 划(76121)
- 教育(73356)
- 资助(68187)
- 编号(65222)
- 重点(51356)
- 成果(51232)
- 部(50309)
- 发(48806)
- 创(47726)
- 科研(44616)
- 创新(44577)
- 课题(44150)
- 计划(43327)
- 教育部(42499)
- 期刊
- 济(135022)
- 经济(135022)
- 研究(93074)
- 学报(58389)
- 中国(53741)
- 农(51988)
- 科学(51000)
- 管理(45310)
- 大学(42888)
- 财(41760)
- 学学(40846)
- 农业(36072)
- 教育(30186)
- 融(26299)
- 金融(26299)
- 技术(25103)
- 业经(23363)
- 财经(22840)
- 经济研究(22360)
- 经(19405)
- 问题(18623)
- 业(17903)
- 科技(17189)
- 理论(16306)
- 商业(15583)
- 图书(15536)
- 技术经济(15497)
- 版(15484)
- 业大(15337)
- 实践(14978)
共检索到456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茹 张鹏杨
本文建立含有FDI规模效应、FDI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及政策效应在内的方程组,对FDI与节能减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DI的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对节能减碳的正效应大于FDI规模效应对节能减碳的负效应,FDI对我国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为-0.127,说明FDI对我国节能减碳存在正影响的"碳光环"效应。
关键词:
FDI“碳光环”效应 节能减碳 技术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维龙 彭影 胡续楠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4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技术进步与结构转型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在显著增加城市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规模的同时也降低了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在推动绿色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规模,其原因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能源回弹效应超过了绿色技术效率改善的节能效应。数字经济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增加了城市电力消耗,但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其中,制造业结构转型具有减排效应,而农业和服务业由于产业结构低端化,其转型导致节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政府绿色数字化治理环境能够强化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结论可为“双碳”目标下城市经济数字化转型及节能减排行动方略的制定带来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的影响日益引起各方重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的影响如何?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何种技术渠道对中国的碳排放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何种差异?都是当前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利用中国1999-2008年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反映外商直接投资不同渠道的效应的指标,并对35个工业行业按照排放强度进行分类,本文实证检验了FDI的技术效应对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全行业的研究表明,FDI的技术效应对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技术影响渠道方面,FDI的人员流动效应的正面影响显著强...
关键词:
FDI 技术效应 碳排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恒贵 王运斌 贺艺文
本文利用2009年—2018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时,在双重差分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国家节能减排审计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能显著降低碳排放,并且国家节能减排审计更能显著促进低碳试点城市的减排作用;但国家审计的这种促进作用在财政状况好的城市才更明显。本文研究以期为国家节能减排审计在碳排放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经验证据,为我国尽早达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价值。
关键词:
节能减排审计 低碳城市 碳排放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滨 高洪玮 张芳
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和碳排放重点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时期,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推进,在能耗降低、绿色发展、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提升、再生资源利用以及政策体系完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碳排放测算和分析发现,市场需求的增长对碳排放产生的压力较大。有色金属行业还存在碳排放相对集中、自备电比重相对较高、有色金属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产业组织结构相对分散等特征。从系统观念出发,应进一步统筹好行业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整体减排与不同地区和品种减排的关系、长期“碳中和”与短期“碳达峰”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
关键词:
有色金属 节能减排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巩文 奚存娃 巩金萍
以单位作样本,个人碳足迹研究为模式,盘查其碳源碳汇的现状,从多个角度对校园碳汇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单位碳储量21283tC,年碳储净增量153tC.a-1,人均碳排放1640kg,低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2330kg的标准,碳阀值Ct<0。并对衣食住行用五个碳源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影响单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住与行,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构想,对实施单位碳减排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校园 碳盘查 碳阀值 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红霞 苏勤 陶玉国
在全球致力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施经济低碳转型的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和窗口产业,而住宿业则在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必要性、障碍因素和对策措施3个方面梳理了住宿业节能减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住宿业能耗和碳排放核算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综述发现:国外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住宿业能耗与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体系还有待深入探讨;国内对于住宿业节能减碳的必要性、能耗与碳排放核算等也有一些尝试研究,但总体仍相对滞后,缺乏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后续研究应在借鉴国际相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紧扣中国住宿业实情,通过加强对非星级住宿企业的分析以全面把握研究对象,确立能耗和碳排放核算框架、完善核算方法体系,通过分阶段、分类型、分区域核算与分析进一步拓展住宿业节能减碳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
住宿业 节能减碳 能耗 碳排放 研究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红霞 苏勤 陶玉国
在全球致力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施经济低碳转型的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和窗口产业,而住宿业则在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必要性、障碍因素和对策措施3个方面梳理了住宿业节能减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住宿业能耗和碳排放核算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综述发现:国外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住宿业能耗与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体系还有待深入探讨;国内对于住宿业节能减碳的必要性、能耗与碳排放核算等也有一些尝试研究,但总体仍相对滞后,
关键词:
住宿业 节能减碳 能耗 碳排放 研究进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响 张楠 宋培
普及碳排放交易制度正成为中国履行“3060”双碳承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2013年实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碳排放交易制度对试点省市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使用DID方法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推动节能减排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碳排放交易制度显著推动了试点省市的节能减排进程,并通过了DID估计、安慰剂以及排序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最显著的是北京和上海,其次是湖北和重庆,再次是天津,分别处于“节能减排”的第一、二、三梯队;广东处于“节能”的第二梯队,但“减排”效果却呈现先降后升趋势,表现为“节能”而不“减排”。中介机制检验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进程。因此,应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环境政策由命令控制型向市场激励型转变;完善产权制度,因地制宜地加快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在全国的推广;通过激励技术创新,形成以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为导向的市场化节能减排新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毕克新 杨朝均
对于处在经济成长期的我国来讲,降低工业碳排放强度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而FDI的溢出效应是促进我国工业碳排放强度降低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采用我国23个工业行业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的水平溢出效应、前向关联溢出效应和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均对我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前向关联溢出效应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此外,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研发投入显著地降低了我国工业的碳排放强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梅 徐璋勇 李存芳
采用动态CGE模型评估2012~2030年碳强度约束和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下各能源和部门的节能减排效应。结果表明:在碳强度约束下,碳排放降幅高于能源消费降幅;就能源消费和结构来看,煤炭、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和比重均小幅下降,电力消费和比重大幅上升;就部门结构来看,高能耗部门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降幅都较小;就碳减排效应来看,能效提高是少数部门碳减排的主要原因,而能源结构优化和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是大多数部门碳减排的主要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红 王昊
实现“双碳”目标,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手段,与节能减排密切关联的小汽车消费税与成品油消费税存在征收环节、价内征收、对节能技术的运用重视不够等问题。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消费税节能减排的作用,应优化征收环节、实行价外征收、税率设计兼顾节能技术的运用,提高成品油税率,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节能减排 消费税 征收环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岩岩 兰玲 陆敏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能源过度消耗会带来环境污染,如何控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基于灰色系统的区间预测理论,以2020年的减排目标为减排模型设计标准,结合价格弹性理论,分析碳税对35个行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约23%的行业受碳税影响显著;约32%的行业对碳税无敏感性。文章认为应对高能耗行业可以采用定额税率,对低能源消耗行业可采用累进税率模式。为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应适当建立税收补偿机制,鼓励减排行为。
关键词:
碳税 工业 影响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岩岩 兰玲 陆敏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能源过度消耗会带来环境污染,如何控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基于灰色系统的区间预测理论,以2020年的减排目标为减排模型设计标准,结合价格弹性理论,分析碳税对35个行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约23%的行业受碳税影响显著;约32%的行业对碳税无敏感性。文章认为应对高能耗行业可以采用定额税率,对低能源消耗行业可采用累进税率模式。为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应适当建立税收补偿机制,鼓励减排行为。
关键词:
碳税 工业 影响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迎春
税收政策是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工具之一。采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节能减排税收收入与我国单位GDP能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各个税种的节能减排效应差异较大。其中,增值税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但仍有改善空间,而消费税和资源税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建议通过全面改革资源税制、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以及优化增值税税率等系列措施,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的发挥。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税收收入 税收政策效应 增值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