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7)
- 2023(5432)
- 2022(4989)
- 2021(4657)
- 2020(4347)
- 2019(10376)
- 2018(10592)
- 2017(21917)
- 2016(12079)
- 2015(14093)
- 2014(14496)
- 2013(14790)
- 2012(14215)
- 2011(13147)
- 2010(13384)
- 2009(12900)
- 2008(13144)
- 2007(12081)
- 2006(10546)
- 2005(9609)
- 学科
- 济(54761)
- 经济(54711)
- 管理(32069)
- 业(31957)
- 方法(28906)
- 数学(26469)
- 数学方法(26256)
- 企(23792)
- 企业(23792)
- 农(15574)
- 中国(15366)
- 财(14053)
- 贸(11899)
- 贸易(11895)
- 制(11744)
- 易(11601)
- 学(10453)
- 银(9910)
- 银行(9887)
- 农业(9702)
- 行(9439)
- 业经(9337)
- 地方(9190)
- 融(8557)
- 金融(8555)
- 和(8097)
- 务(8082)
- 财务(8064)
- 财务管理(8035)
- 企业财务(7536)
- 机构
- 大学(189355)
- 学院(187734)
- 济(80748)
- 经济(79033)
- 管理(70331)
- 研究(63054)
- 理学(59929)
- 理学院(59263)
- 管理学(58285)
- 管理学院(57931)
- 中国(49285)
- 京(40211)
- 财(39140)
- 科学(38232)
- 农(33497)
- 所(33396)
- 财经(31028)
- 研究所(30056)
- 中心(29199)
- 江(28165)
- 业大(28146)
- 经(27891)
- 农业(26802)
- 北京(25951)
- 经济学(25443)
- 范(23648)
- 师范(23410)
- 经济学院(23313)
- 财经大学(22794)
- 州(22503)
- 基金
- 项目(114319)
- 科学(87769)
- 研究(83122)
- 基金(81411)
- 家(70483)
- 国家(69919)
- 科学基金(57979)
- 社会(51277)
- 社会科(48528)
- 社会科学(48510)
- 省(44427)
- 基金项目(43136)
- 教育(38665)
- 划(37776)
- 自然(36857)
- 自然科(35896)
- 自然科学(35880)
- 编号(35220)
- 自然科学基金(35217)
- 资助(34932)
- 成果(29592)
- 部(26472)
- 重点(25956)
- 发(24904)
- 课题(23808)
- 创(22882)
- 科研(22352)
- 教育部(22298)
- 创新(21514)
- 人文(21482)
共检索到277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思贤 谢启超 张文正
对通胀趋势进行预测是治理通胀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构建了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从多个角度评估了FCI对我国通胀水平的总体预测效果,随后应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将我国通胀状态的转换概率内生化,并对不同状态下的FCI通胀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金融状况指数是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先行指标,能有效预测未来半年内的通胀趋势;在模拟和预测我国通胀率运行趋势方面,Markov机制转换模型优于线性AR(2)模型;高通胀状态下FCI的通胀预测能力强于低通胀状态;低通胀状态下FCI对短期通胀的预测效果优于中长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龚思铭 张帆
为缓解长期的通货紧缩问题,日本银行于2013年年初开始引入通胀预测目标法(Inflation Forecast Targeting,IFT)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度安排。然而从5年左右的表现来看,IFT并未在日本产生明显的效果。作为一种已经被世界上多个经济体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制度,IFT为何没能将日本经济带出通缩的泥潭?对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特别是传导机制进行重新审视发现,IFT在日本失效的原因可归结为日本银行的公信力较低,并缺乏有效的市场沟通机制,同时货币政策框架不够明确,因而无法锚定长期通胀预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春艳 南士敬
文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建立了以自身滞后一期值为转换变量的LSTAR模型,拟合效果良好,说明我国低通胀与高通胀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转换特征。CPI的转换位置在8.476%,RPI的转换位置在7.143%,CPI和RPI在低通胀下的系统是稳定的,在高通胀下的系统是非稳定的,由此导致高通胀持续的时间短,而低通胀持续的时间长,低通胀向高通胀的转换具有跳跃性,转换速度较快。
关键词:
通货膨胀 STAR模型 市场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强
今年以来,有许多人预期我国将会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有人建议实行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加以调节。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客观地说,从1996年之后,我国就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由于经济背景的转换,我国爆发单纯性通货膨胀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我们必须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有可能保证经济触底回暖,出现一轮新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宏观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龙
近段时期,新兴经济体通胀持续高走引起各方的密切关注,各经济体已"各显神通"积极应对通胀。本文在分析新兴经济体通胀形势、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探讨新兴经济体应对通胀措施存在的风险因素。同时分析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形势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不利影响。最后分析我国通胀形势,探析我国通胀加剧主要成因,并提出具体应对建议。
关键词:
通胀 应对措施 成因 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强 付永利
顺差过多是引起我国通胀的主要原因,人民币适度升值是减少顺差、缓减通胀的有效措施。运用ARMA-EGARCH模型探寻CPI发展变化规律,并对2013年的CPI走势进行预测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湘明
控制通胀可运用价格型和数量型两类工具。数量型工具能控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要求低,不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而价格型工具则比较适于控制成本推进型的通胀,要求货币需求有比较高的利率弹性,今后我国可能出现内生性的中长期滞胀问题,如果以价格型工具控制通胀,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加速滑坡并带来混合型通货膨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雨时
由于治理政策应对得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三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很快得到控制。面临新一轮的通胀压力,我们应深入分析通胀产生和持续高涨的动因,才能在制定相应经济决策时对症下药,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政策目的。
关键词:
通胀 特点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东
抗"通胀"是当前一个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通过非线性小波变换阀值去噪和双区间Markov转移模型的分析表明,无论"高通胀区"还是"低通胀区",我国通货膨胀的持久性均在0.9以上,通胀率偏离预期后受到随机冲击所需的回复时间较长,通货膨胀的治理成本较高。为有效降低我国通胀的高持久性,提高央行货币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政策施行的信用度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隋占林 咸金坤 陈磊
基于TVP-SV-AR模型研究2002—2015年我国总体CPI及其构成成分的通胀持续性时变特征。结果发现,我国总体CPI及其分类价格指数的持续性水平较高,并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分类价格指数持续性表现出异质性特征。这表明通胀对政策调整的反应仍然较慢,但不同分类价格指数的反应速度具有显著差异。另外,利用TVP-SV-VAR模型对CPI与GDP增速及M2增速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艾洪德 蔡志刚
通胀目标法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目标法 ,它对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改善通货膨胀状况具有极大的效用。目前有部分发展中国家采用这一货币政策方法 ,但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能否实行还有待于各种外部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通胀目标法 货币政策 框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谢亚轩 高明 张岸天
本文以美国与中国数据为主,分析新冠疫情叠加供给冲击背景之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率上行的成因与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历史规律与现实映射;二是总需求的全方位扩张,包括超常规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及居民与企业的加杠杆空间;三是供给冲击与产出缺口,尤其是新冠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长期低碳行动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宝宏 梁馨
应辩证分析外资与通胀的关系刘宝宏,梁馨1994年,我国的通货膨胀达到21.7%,为历年来最高。一些人痛中思痛,把矛头指向外商投资:去年我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2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8%,这是我国高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而去年外商投资337亿美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建平
2008年前后,越南持续出现通货膨胀。对此,社会普遍认为主要是经济过热、国际油粮价飙升、FDI增长过快及"入世"等原因所造成。但是,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国际油价并非越南通胀的原因;粮价上涨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胀的结果;FDI对物价的影响并无印象中大;"入世"的确给越南带来长期通胀压力;投资与物价总体上负相关;物价受其自身滞后期影响最大。这些与社会一般判断不尽相同的发现对认识通胀成因、制定通胀对策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越南 通货膨胀 国际金融 东南亚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覃雪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十一五"时期结束,中国经济速度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水平质的提升。不过长达二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也隐秘了不少发展隐患,由于经济增长过快,且持续时间长,加之中国经济竞争力提升,劳动力充足等因素,直接导致了投资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