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
- 2023(1626)
- 2022(1225)
- 2021(1135)
- 2020(949)
- 2019(1853)
- 2018(1775)
- 2017(2974)
- 2016(1722)
- 2015(1947)
- 2014(1950)
- 2013(1835)
- 2012(1929)
- 2011(1768)
- 2010(1784)
- 2009(1617)
- 2008(1527)
- 2007(1517)
- 2006(1212)
- 2005(1167)
- 学科
- 济(5940)
- 经济(5928)
- 管理(5412)
- 业(5043)
- 企(4122)
- 企业(4122)
- 学(2807)
- 中国(2191)
- 农(2083)
- 业经(1906)
- 技术(1800)
- 贸(1708)
- 贸易(1706)
- 易(1671)
- 财(1663)
- 方法(1632)
- 地方(1568)
- 农业(1472)
- 制(1338)
- 数学(1286)
- 技术管理(1282)
- 数学方法(1259)
- 水产(1212)
- 及其(1184)
- 人事(1169)
- 人事管理(1169)
- 策(1114)
- 出(1104)
- 体(1094)
- 动物(1079)
- 机构
- 大学(26802)
- 学院(26379)
- 研究(10841)
- 农(9747)
- 科学(9098)
- 济(8441)
- 经济(8228)
- 管理(8084)
- 农业(7945)
- 中国(7779)
- 理学(7198)
- 理学院(7051)
- 业大(6909)
- 管理学(6809)
- 管理学院(6773)
- 所(6352)
- 京(6138)
- 研究所(5888)
- 农业大学(5304)
- 室(4985)
- 省(4951)
- 中心(4636)
- 实验(4558)
- 江(4447)
- 财(4427)
- 实验室(4426)
- 业(4361)
- 技术(4338)
- 重点(4184)
- 院(3909)
共检索到4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琪 杨昌恒 王永 林亚秋 向华 朱江江
【背景】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能够促进哺乳动物脂肪酸摄取,该过程对维持机体脂代谢平衡十分重要,也对家畜的肉质好坏有着重要影响。【目的】通过获得山羊FATP1的CDS区序列,检测该基因在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探究其对山羊肌内脂肪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FATP1在山羊脂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为山羊的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山羊FATP1的CDS区序列,利用在线工具分析其亲疏水性、跨膜区域、信号肽等生物学特性,并构建其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FATP1在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构建其组织表达谱。利用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和筛选出的siRNA对山羊肌内脂肪细胞进行FATP1过表达和干扰处理,通过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测定检测FATP1过表达和干扰后对山羊肌内脂肪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并通过RT-qPCR技术进一步探究该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后对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克隆获得了FATP1CDS区1 941bp,共编码64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其分子式为C_(3196)H_(5026)N_(884)O_(898)S_(25),推测该蛋白为碱性疏水稳定蛋白。三级结构预测显示,山羊与绵羊的FATP1蛋白质三级结构相似,而与牛的FATP1蛋白质三级结构略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山羊FATP1与绵羊亲缘关系最近。RT-qPCR检测发现FATP1在山羊小肠中表达量最高。油红O染色及甘油三酯测定表明过表达FATP1后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内脂滴数量增多,脂质含量增加,而干扰FATP1后则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进一步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在山羊脂肪细胞中过表达FATP1后,脂肪酸合成、转运等相关基因AGPAT6(P<0.01)、PLIN1(P<0.01)、DGAT2(P<0.01)、FADS2(P<0.01)、FADS1(P<0.01)、ACSL1(P<0.01)及ELOVL3(P<0.05)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脂解相关基因ACOX1(P<0.01)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干扰FATP1后,脂肪酸转运、延长等相关基因SCD5(P<0.01)、FABP3(P<0.05)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脂解相关基因ACOX1(P<0.01)和CPT1B(P<0.05)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FATP1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脂质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脂质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显著促进山羊肌内脂肪细胞脂质的沉积,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揭示FATP1在调控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提供了试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宇 王永 孟庆勇 朱江江 林亚秋
【背景】脂肪组织分为皮肤下的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和腹部内器官周围的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皮下脂肪作为影响肉类美味与否的重要因素,探究皮下脂肪沉积分子调控机制对于育种改良和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Krüppel-like factors 12 (KLF12)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转录因子,可以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达并控制着广泛的细胞过程。【目的】研究获得山羊KLF12的分子特征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明确KLF12在山羊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干扰KLF12对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KLF12在脂肪沉积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克隆山羊KLF12完整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区,使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山羊KLF12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KLF12在山羊心脏、肝脏、腹部脂肪、皮下脂肪、臂三头肌、背最长肌等14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诱导分化不同时间段KLF12在皮下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随后,试验通过化学合成山羊KLF12小干扰RNA(si-KLF12),使用Lipofectamine RNAiMAX转染试剂将山羊si-KLF12序列转染到体外培养的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中。使用100μmol·L-1油酸导液诱导脂肪细胞分化。利用油红O以及Bodipy染色方法和qRT-PCR技术分别从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干扰KLF12对皮下前体脂肪细胞脂滴积聚和脂肪分化标志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试验成功获得包含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209 bp)的山羊KLF12(1 315 bp,编码402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KLF12主要位于细胞核,此外,KLF12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且在317—341、347—371及377—399氨基酸处存在3个典型的锌指结构域(ZnF_C2H2)。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KLF12在山羊心脏和脾脏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以及脂肪分化标志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推测KLF12在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负调控作用。【结论】通过对山羊KLF12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组织细胞间的表达规律以及对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潜在调控作用的研究表明,KLF12是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并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LPL、PPARγ和Pref-1实现的,为进一步探究KLF12在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张浩 王佳美 王永 俄木曲者 李艳艳 朱江江 林亚秋
为分析山羊KLF16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利用RT-PCR克隆得到山羊KLF16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山羊KLF16基因序列特征,通过过表达、油红O染色和qPCR等方法从形态学及分子水平分析过表达山羊KLF16后肌内脂肪细胞脂滴积聚及分化标志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1)克隆得到包含CDS区的山羊KLF16基因序列986bp,编码251个氨基酸,具有典型锌指结构;2)KLF16在山羊各组织广泛表达,其中腹部皮下脂肪组织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3)过表达山羊KLF16与对照组相比脂肪细胞脂滴积聚减少,分化标志基因PPARγ和PPARα极显著下调(P
关键词:
山羊 KLF16 过表达 脂肪细胞分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晓晖 富俊才 韩凯 陈东
为建立绵羊肌内脂肪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选用组织块法培养绵羊肌内脂肪前体细胞,制备用荧光染料PE(Phycoerythrin)标记的兔抗绵羊Pref-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分离纯化脂肪前体细胞,对纯化后的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以及油红O染色鉴定。结果表明:利用流式细胞仪能分选纯化出被标记的肌内脂肪前体细胞且分选率近30%;纯化后得到的细胞是功能活跃的脂肪前体细胞。研究表明,用绵羊羔羊肌肉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以建立绵羊肌内脂肪前体细胞培养模型,抗绵羊Pref-1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以作为纯化脂肪前体细胞的工具。
关键词:
绵羊 脂肪前体细胞 多克隆抗体 细胞纯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计峻 林亚秋 俞雨阳 王永 朱江江
旨在获得山羊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肝脏亚型CPT1A(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基因序列,分析其生物学特征,阐明其组织及细胞分化时序表达规律,同时揭示CPT1A基因在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中与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关系。选取7只1周岁健康简州大耳羊为试验动物,屠宰后迅速采集心、肝、脾、肺、肾、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皮下脂肪和腹间脂肪组织样品,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山羊CPT1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PT1A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CPT1A在山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时序表达。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CPT1A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性分析。通过克隆得到CPT1A基因序列(MH345735)为2 380 bp,包含CDS全长2 319 bp,5′UTR 38 bp和3′UTR 23 bp,编码773个氨基酸。组织表达结果显示,CPT1A在简州大耳羊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藻航 贺丹丹 夏梦圆 李振 陈杰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脂联素受体2(AdipoR2)在C2C12肌管细胞与3T3-L1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葡萄糖吸收与消耗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干扰AdipoR2基因表达,同时利用Transwell细胞培养小室对这2种细胞进行了共培养并检验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细胞葡萄糖消耗能力的变化。[结果]使用siRNA干扰AdipoR2基因的表达后,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AdipoR2基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Slc2a1和Slc2a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3T3-L1前体细胞每单位所消耗的葡萄糖量也显著下降。而在与C2C12细胞共培环境下,3T3-L1前体细胞中AdipoR2基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Slc2a1、Slc2a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3T3-L1前体细胞单位消耗的葡萄糖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AdipoR2能够有效调节3T3-L1前体脂肪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葡萄糖的消耗能力。[结论]在C2C12肌管细胞共培体系中,AdipoR2能够加速3T3-L1前体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利 李静心 王婧 孟春花 朱前明 张俊 钱勇 曹少先
为进一步完善猪胚胎体外发育系统,以孤雌激活胚胎为研究对象,依次对胚胎培养液种类、培养期间血清添加方式、卵丘细胞共培养体系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的PZM3培养液相比,CR1aa并不适合猪胚胎的体外发育;猪胚胎在PZM3中培养4d后添加10%胎牛血清培养至第6天,体外发育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卵裂率、囊胚率、囊胚孵化率、囊胚细胞数分别达到95.1%、56.5%、27.3%、79.3;在此基础上,利用山羊卵丘细胞与猪胚胎进行共培养,将囊胚孵化率进一步提高至36.6%,初步建立了一套高效稳定的猪胚胎体外发育系统。
关键词:
猪胚胎 体外发育 血清 共培养 凋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罕星 朱晓彤 束刚 周桂炫 高萍 高淑静 张常明 江青艳 陈瑶生
【目的】探讨猪肌内脂肪细胞与皮下脂肪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通过改进的胶原酶消化法,分别从猪(大×长二元杂)皮下脂肪组织和背最长肌肌肉组织中分离脂肪前体细胞,用850nmol·L-1胰岛素和50nmol·L-1地塞米松诱导细胞分化,采用油红O提取法测定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聚酯水平。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转录调控因子基因(PPARγ、C/EBPβ与SREBP-1)、脂肪合成酶相关基因(GPDH、ACC和SCD-1)、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LPL、FAT与AP2)以及肌肉旁分泌因子受体基因(ACVR2B、IL-6R和IGF-1R)的表达模式。【结果】猪肌内脂肪前体细胞诱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业传 贺稚非 李洪军 秦刚 王庭 马明辉
【目的】探讨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对猪肉风味的贡献,为改善猪肉产品风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猪瘦肉中添加不同比例或种类的皮下脂肪,或在去脂猪肉中添加肌内或皮下脂肪,热处理后,用GC-MS和电子鼻对各样品的风味进行测定。【结果】在猪肉中添加不同比例或种类的皮下脂肪不会使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种类上发生显著变化,只是在部分物质的峰面积上有不同程度改变;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电子鼻分析表明,添加不同种类或比例的皮下脂肪不会引起猪肉整体风味太大的改变。在去脂肉中添加5%的皮下脂肪后,挥发性物质中醛和酮的种类显著增加,总的峰面积增加了50%左右;添加5%的肌内脂肪后,酮和醛的种类也会显著增加,总的峰面积增...
关键词:
猪肉 皮下脂肪 肌内脂肪 风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存真 易本驰 陈培荣 李建柱 赵云焕 朱忠珂
【目的】腺苷甲硫氨酸转移酶(MAT)在ATP的作用下,催化生成体内重要的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e)。通过构建慢病毒介导的pLenti-H1干扰载体,探究腺苷甲硫氨酸转移酶MAT2A和MAT2B对猪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3—7日龄小猪背最长肌,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猪肌内脂肪细胞。根据GenBank中猪MAT2A基因序列(AccessionNo.NM_001167650.1)和MAT2B基因序列(AccessionNo.NM_001142832.1),获得其CDS序列。利用Invitrogen公司在线软件BLOCK-iTTM RNAi Designer分别设计shRNA靶序列,将合成的单链寡核苷酸退火形成双链,与经过Bam H I和Xho I (TaKaRa)双酶切后的pLenti-Hl载体连接,转化,并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X-tremeGENE-HP DNA转染试剂与测序成功的重组质粒以及包装质粒(CMV-Δ8.9和CMV-VSVG)共转染293T细胞,48 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并进行滴度测定。在猪原代脂肪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侵染病毒;细胞密度融合时诱导分化。提取分化第8天的猪肌内脂肪细胞的RNA,按照反转录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采用primer primer 5软件设计MAT2A、MAT2B、PPARγ、aP2、CEBP/α、β-actin基因的定量引物,实时定量和Western blot试验检测MAT2A和MAT2B基因的干扰效率。油红O染色和实时定量鉴定MAT2A和MAT2B基因对猪肌内脂肪脂质积累的影响。【结果】酶切及测序证明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ti-Hl-MAT2A/MAT2B构建成功;包装的慢病毒sh-MAT2A和sh-MAT2B病毒滴度分别为6.7×107和7×107 pfu/mL,侵染肌内脂肪细胞72 h后,可出现90%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明所包装的病毒可满足侵染猪前体肌内脂肪细胞需要。实时定量结果显示其显著抑制了MAT2A和MAT2B的m RNA水平表达,其干扰效率分别在70%和60%以上;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试验及蛋白分析表明,干扰MAT2A基因后,MAT2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40%左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干扰MAT2B基因后,MAT2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25%左右,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园园 陈坤琳 王振云 周光宏 李惠侠
[目的]本试验旨在分析脂肪自分泌因子Chemerin在牛肌内成熟脂肪细胞脂解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牛肌内成熟脂肪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与抽提法检测成熟脂肪细胞脂解过程中脂肪含量变化,通过比色法测定细胞中甘油及游离脂肪酸的释放量;采用RT-q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脂解关键基因PPARα、LPL与HSL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牛肌内成熟脂肪细胞脂解过程中,细胞中Chemerin及其受体CMKLR1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Chemerin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玲娟 史金平 张全伟 刘婷 赵德宝 马维华 马海蛟 孟泉禄 唐致雄 成述儒
为研究PPARA对绵羊肌内脂肪(IMF)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寻找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分子标记,以小尾寒羊(STH)和萨寒杂交(STH×SFK)F_1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肉品质,利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比较2个绵羊群体背最长肌组织学结构及脂滴分布;利用qRT-PCR和WB技术检测PPARA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在不同群体间的表达差异,并分析PPARA基因与肌内脂肪的相关性;Sanger测序技术检测PPARA基因SNP位点以评估其作为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遗传标记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剪切力和失水率极显著高于萨寒杂交,但是pH值极显著低于萨寒杂交,大理石花纹评分小尾寒羊低于萨寒杂交群体;组织学染色显示,小尾寒羊肌纤维较粗,排列紧密,肌内脂肪在肌纤维间隙集中分布;萨寒杂交肌纤维较细且结构松散,肌内脂肪在肌细胞间及肌纤维间隙均匀、广泛分布,含量更高;PPARA mRNA表达量小尾寒羊群体显著高于萨寒杂交群体,PPARA蛋白表达量小尾寒羊群体极显著高于萨寒杂交群体;相关性分析显示,PPARA基因表达量与绵羊脂滴面积比及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剪切力和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大理石花纹评分弱相关;Sanger测序结果分析显示,2个绵羊群体PPARA基因第2内含子T49885C、T50007C、G50013A、G50835A、G50942A及G51154C位置上发生碱基突变,但小尾寒羊群体未检测到C49885T突变。SNP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SNP位点群体纯合度均大于杂合度,在群体中处于中低度多态;除G50835A突变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其余SNPs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基础稳定。研究认为,PPARA基因对绵羊肌内脂肪沉积具有重要影响,可作为绵羊肌内脂肪性状选择的潜在分子遗传标记。
关键词:
绵羊 肌内脂肪 PPARA 多态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乔永 黄治国 李齐发 刘振山 代蓉 谢庄 郝称莉 刘红林
【目的】研究绵羊肌肉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IntramuscularFat)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吉英 郝称莉 李伟华 林建良 吴福荣 沈补根 谢庄 李齐发
选取了初生、1~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周岁公羊各5只,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湖羊不同部位肌肉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MC4R)mRNA表达水平,分析MC4R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肉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湖羊不同肌肉部位MC4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3月龄背最长肌、后腿股二头肌和前腿肱二头肌的MC4R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与其余各月龄相比差异显著,而2月龄腰大肌的MC4R mRNA表达水平达到最大,5月龄MC4R mRNA表达水平在湖羊不同部位肌肉间表现有明显差异,但无明显规律,其后各月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湖羊背最长肌、腰大肌...
关键词:
湖羊 MC4R基因 肌内脂肪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称莉 李齐发 乔永 刘振山 邵丹青 李伟华 林建良 吴福荣 沈补根 谢庄
【目的】研究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的发育变化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初生、1、2、3、4、5、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成年公湖羊各5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1)随着月龄的增加,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持续上升;同月龄背最长肌和腰大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5)。(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