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
- 2023(1341)
- 2022(1289)
- 2021(1326)
- 2020(1074)
- 2019(2509)
- 2018(2472)
- 2017(4992)
- 2016(2950)
- 2015(3150)
- 2014(3261)
- 2013(3259)
- 2012(3131)
- 2011(2892)
- 2010(3067)
- 2009(2798)
- 2008(2767)
- 2007(2238)
- 2006(2056)
- 2005(1886)
- 学科
- 济(10034)
- 经济(10015)
- 土地(7747)
- 管理(5701)
- 学(4572)
- 业(4509)
- 经济学(3535)
- 农(3288)
- 问题(3159)
- 企(2858)
- 企业(2858)
- 中国(2526)
- 农业(2316)
- 财(2312)
- 发(2151)
- 制(2149)
- 资源(1996)
- 方法(1893)
- 地方(1868)
- 环境(1732)
- 融(1640)
- 金融(1640)
- 业经(1626)
- 城市(1613)
- 和(1610)
- 数学(1534)
- 数学方法(1461)
- 银(1360)
- 银行(1353)
- 体(1333)
- 机构
- 大学(38518)
- 学院(37273)
- 研究(16190)
- 中国(13178)
- 管理(12804)
- 济(12777)
- 经济(12259)
- 科学(10362)
- 理学(10316)
- 京(10106)
- 理学院(10098)
- 管理学(9905)
- 管理学院(9827)
- 农(9315)
- 所(8765)
- 研究所(7874)
- 农业(7554)
- 中心(7469)
- 业大(6936)
- 院(6513)
- 江(6460)
- 北京(6443)
- 范(6338)
- 财(6309)
- 师范(6295)
- 资源(5582)
- 省(5420)
- 师范大学(5248)
- 科学院(5085)
- 州(5000)
共检索到6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张晓玲
研究目的:介绍FAO出版的《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中规划的空间体系、编制的步骤和方法,并提出对中国的借鉴。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介绍方法。研究结果:中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应加强土地评价,建立规划的空间体系,重视规划的实施和监测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结论:借鉴国际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水平。
关键词:
土地规划 空间体系 步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加拿大BC省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方面建立了较为成功的机制。研究结论:中国应从重视对规划区域用地冲突问题分析、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健全、融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加拿大BC省 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公众参与是国际上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公众参与不仅平衡了公众利益与土地产权主体权益的关系,而且为规划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公众参与的地位与作用、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公众参与的行为与积极性等方面对海外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提出要从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公众参与方式方法等方面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从而提高我国编制规划方案的质量。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公众参与 启示 国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雅兰
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普遍存在于现代民主国家之中。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众有权真正的参与到政治、经济、社会事务中,自然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亦需要公众参与。通过介绍美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特点,对比中国目前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分析中国规划的公众参与与美国相比的不同之处,以及美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公众参与 美国 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景刚 欧名豪 张全景 张效军
研究目的:概要介绍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在美国的应用及其保障措施一:法律保障和经济政策激励,以期启示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中国应转变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借鉴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应用城市发展边界(U GB)技术、建立土地监控系统以及设立并促进土地开发权的流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玉梅,董祚继,邓红蒂,杨枫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作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土地利用评价和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不同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90年代以来FAO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过程为基础.提出不同阶段下FAO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5个趋势:规划重点由协调土地用途的冲突为主走向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并重:规划内容由适宜性评价为主体走向持续性评价和制度安排并重:规划过程由自上而下为主走向上下结合:持续重视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不断发展为规划服务的土地利用决策工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屠帆 赵哲远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社区规划对于乡村地区土地利用引导的途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研究结果:美国社区规划主要通过分区条例下严格的密度控制、突出乡村特色、保护环境、提供支持性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具体做法有效的促进了乡村地区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美国社区规划为中国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纪成旺
安大略省是加拿大的金融和政治中心,省会多伦多是全国最大的都市圈,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也位于安大略省。从土地权属关系上看,包括国家所有、土著部落所有和私人所有三类。笔者重点考察了安大略省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大全 朱世豪 刘涛
用地指标是我国空间规划实施和国土空间管制的关键政策工具。研究收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用地指标分配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省级和市级因素对指标分配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用地指标分配策略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绝对量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相对量呈现西部和东南高、中部和东北低的空间特征;(2)用地指标分配模式主要受经济发展需求驱动,缺乏对水土等资源环境限制性因素的考虑;(3)快速发展期的省倾向于集中分配策略,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则更为均衡。因此,需坚守资源环境底线,配合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实施差别化的用地指标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杨学军 廖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向东 刘卫东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简称规划)涌现出很多理论流派,充分理解和掌握代表性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流变,对于开展规划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有助于促进对现代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按时间顺序将现代规划理论演变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一阶段不同规划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实践影响,具体包括20世纪50年代前的"物质形态规划论"、"马克思主义规划论",60年代的"综合理性规划论"、"渐进规划论"、"人本主义规划论"、"自由主义规划论",70-8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规划论"和"新自由主义规划论",以及90年代以来的"沟通规划论"、"可持续规划论"、"新制度主义规划论"和"公共政策规划论"等。这些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相互之间存在着或创新、或继承、或反叛、或补充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现代规划理论深受多学科知识和规划实践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并伴随产生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尽管中国学者在现代规划理论构建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欧美学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理论演变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伟元 李宪文 刘康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无论是规划理念还是规划工作制度都还不够成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做才能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虽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不无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晓炜 赵世强
研究目的: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在特点分析,指出土地利用规划风险存在必然性和多样性。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科学程序,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风险管理 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邝敏仪 郝晋珉 丁忠义 杨君 段瑞娟
研究目的:把概念规划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其编制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概念规划是为城市规划服务的,通过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对比可知,概念规划的理念与方法可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研究结论:引入概念规划理念与方法,强化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引导空间分区,指导用地指标分解以及用途管制规则,促使指标控制与分区控制相结合。
关键词:
土地规划 概念规划 战略研究 空间分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