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7)
- 2023(13228)
- 2022(10918)
- 2021(10103)
- 2020(8655)
- 2019(19450)
- 2018(19207)
- 2017(36224)
- 2016(19617)
- 2015(22212)
- 2014(22037)
- 2013(21916)
- 2012(20429)
- 2011(18307)
- 2010(18516)
- 2009(17773)
- 2008(18294)
- 2007(16634)
- 2006(14730)
- 2005(13843)
- 学科
- 济(89594)
- 经济(89449)
- 业(84195)
- 企(76854)
- 企业(76854)
- 管理(75186)
- 方法(39962)
- 数学(31146)
- 数学方法(30708)
- 财(30567)
- 业经(28680)
- 农(27113)
- 中国(24147)
- 制(23015)
- 务(21785)
- 财务(21751)
- 财务管理(21719)
- 企业财务(20529)
- 农业(18931)
- 技术(18014)
- 贸(16792)
- 贸易(16780)
- 体(16703)
- 易(16390)
- 策(16193)
- 和(16173)
- 划(16121)
- 银(15577)
- 银行(15554)
- 理论(15548)
- 机构
- 学院(294383)
- 大学(293649)
- 济(131128)
- 经济(128832)
- 管理(115725)
- 研究(99795)
- 理学(98784)
- 理学院(97747)
- 管理学(96226)
- 管理学院(95656)
- 中国(82369)
- 财(64203)
- 京(63071)
- 科学(57196)
- 财经(50306)
- 所(50274)
- 农(47782)
- 经(45723)
- 研究所(45009)
- 江(44974)
- 中心(44840)
- 经济学(41150)
- 北京(40286)
- 业大(39818)
- 农业(37515)
- 财经大学(37146)
- 经济学院(37042)
- 院(35722)
- 州(34666)
- 范(34188)
- 基金
- 项目(186699)
- 科学(149908)
- 基金(140025)
- 研究(137257)
- 家(121291)
- 国家(120296)
- 科学基金(104797)
- 社会(91164)
- 社会科(86685)
- 社会科学(86666)
- 基金项目(72584)
- 省(69949)
- 自然(66389)
- 自然科(64956)
- 自然科学(64937)
- 自然科学基金(63867)
- 教育(61795)
- 划(58783)
- 资助(58107)
- 编号(52692)
- 成果(43517)
- 部(43157)
- 重点(42039)
- 创(41299)
- 发(39475)
- 国家社会(39285)
- 制(39266)
- 业(39147)
- 创新(37912)
- 教育部(37467)
- 期刊
- 济(149429)
- 经济(149429)
- 研究(91143)
- 中国(60074)
- 财(53712)
- 管理(48873)
- 农(45153)
- 科学(41743)
- 学报(41290)
- 大学(32683)
- 学学(31054)
- 农业(30945)
- 融(30245)
- 金融(30245)
- 技术(26723)
- 财经(26157)
- 教育(25102)
- 经济研究(23986)
- 业经(23430)
- 经(22623)
- 问题(19314)
- 业(18865)
- 技术经济(17431)
- 贸(17223)
- 世界(16798)
- 统计(16095)
- 国际(15579)
- 策(14633)
- 财会(14502)
- 现代(14407)
共检索到456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谭清美 陆菲菲
基于Ellison-Glaeser指数和Maurel-Sédillot指数,构建了用于测度中国制造业行业集聚程度的γa指数,将之与EG指数比较。利用γa指数测度两位数制造业行业和三位数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并在省级层面阐明了其应用宽度。结果显示:在数据稳定性上,γa指数优于EG指数;除烟草制品业及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以外,1998—2013年中国其他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高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行业;重污染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先升后降,表
关键词:
EG指数 制造业 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可云 仲艾芬
结对集聚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应用并改进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了中国城市的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从时序变化、空间格局方面分析结对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整体上呈现出“U”型分布特征。(2)2013年劳动与劳动、劳动与资本、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显著结对集聚组合明显上升。(3)中国四大区域板块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对集聚指数低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4)2013年城市产业空间网络呈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特征。最后,提出了加强产业链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引导城市制造业差异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世峰
制造业是集聚现象表现最明显的产业,文章基于上海市制造业的数据,利用Elli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集聚指数模型,从企业规模、市场开放程度这两个角度对上海市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地区集聚也越明显;企业相对规模与产业集聚呈"U"型变化关系,只有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与产业集聚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市场开放度 制造业集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关爱萍 张宇
基于修正的E-G指数测算我国制造业20个行业1993-2012年的集聚度,并从不同方面对其演进态势进行分析,同时考察制造业各行业集聚地分布变化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制造业总体集聚程度偏低,集聚度的增长态势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不同行业在不同时间段内呈现不同的增长特点;制造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省份,产业地区分布不均由强化变为逐渐减弱;部分行业在近年来出现向其他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度 E-G指数 产业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妮娅 陈潜
基于经纬度坐标数据与DO指数方法,文章从静态与动态两个互补视角综合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在静态分析上研究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四位数)的集聚态势与空间特征;在动态分析上考察了中国制造业行业集聚的动态变化与布局模式。研究发现:(1)56%的制造业行业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集聚,且超过80%的行业集聚发生在50km的短距离上;(2)城市规划的土地功能分区政策并没有对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集聚造成较大影响;(3)小型企业是大多数行业集聚的主体,约半数行业的企业分布模式是小企业围绕大企业集聚;(4)在动态行为演进上,约64%的行业空间分布模式保持稳定,少数行业的新进企业趋向于在原有企业周围集聚,部分行业集聚区发生转移;同时发现,共聚行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而非知识密集型行业,这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空间分布还处在一个由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成本驱动的集聚状态。
关键词:
行业集聚 集聚模式 空间统计 动态演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弢 闫逢柱
集聚式发展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利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区位熵对2003—2008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及其绩效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平均地理集聚度较高且上升明显,但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装备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结构效益在下降,各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结构素质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差异明显且变化趋势不同。装备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度与绩效变化及其区域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地理集聚 测度 绩效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里 曹清峰
以1999年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20个分行业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FDI渗透与产业集聚的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将所选行业按照技术水平进行分类,运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方法检验了FDI渗透的临界效应。结果表明:当FDI渗透率超过门限值时,FDI渗透率的提高对中低、中高和高技术行业集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行业规模超过门限值时,FDI渗透率的提高对中低技术和高技术行业集聚有负向作用,但促进了中高技术行业的集聚;当劳动力成本超过门限值时,FDI渗透率的提高对不同技术水平的行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FDI渗透 产业集聚 门限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惠娟
利用2004年至2010年中国地级城市的服务业就业数据,根据EG指数公式测算了中国城市服务业及其子行业的集聚程度,同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服务业仍处于较低的集聚水平,也弱于制造业,但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生产服务业集聚程度高于消费和社会性服务业;经济越发达的区域,服务业集聚程度越低。另外,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很强的协同关系,服务业总体和多数门类行业集中度的变动与制造业同方向,应充分运用二者的互动机理来促使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EG指数 城市 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青 茹少峰
制造业虚拟集聚已成为助力建设制造强国的新动能。文章依据物质资料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生产阶段的划分,从虚拟集聚主体、虚拟集聚平台与物流服务三个维度构建了制造业虚拟集聚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虚拟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维熵值-TOPSIS”法测度了2012—2021年中国29个制造业行业业的虚拟集聚水平及细分维度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细分行业的虚拟集聚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虚拟集聚水平排序为高技术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中低技术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不同细分维度中虚拟集聚平台水平最低。最后,使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了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虚拟集聚水平的差异来源,发现主要差异来源于组间净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威
产业集聚是提高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产业集聚的衡量指标体系 ,并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进行了定量分析 ,揭示了集聚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了集聚地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聚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涤龙
《广义股价指数的修正方法研究》发表后①,连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提出的问题主要有:如果股价平均数的样本股中有多种股票发生非交易性变异,如何运用除数修正法和股价修正法进行修正?从例题计算结果看,修正后股价自然变动状态下的平均数(P1)出现了间断或偏差,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蔚
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产业共同集聚指数对福建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均衡,外围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集中。单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程度并不完全呈现一致性。传统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两极化的空间集聚水平,而重化工业的集聚效应明显于扩散效应。最后,分别对基于资源禀赋、协作共生、规模经济和政府引导四种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共同集聚 福建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 张萃
本文以空间集聚与制造业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前提条件,分三个层面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中的FDI因素:一般层面之FDI渗透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层面之集聚诸因素中的FDI因素;集聚程度有别层面之FDI集聚效应差异。借助成熟模型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所有这三个层面,FDI的行业空间集聚效应均明显可见。研究还显示,即使在高集聚行业,FDI迄今尚未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推断的倒U型效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金山 李雨培
互联网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全面转型,行业集聚的方式和机理也随之而变。基于2003-2014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集聚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互联网对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集聚的影响呈现多样性,具体分为以下四类:始终集聚,先扩散后集聚,先集聚后扩散,始终扩散。其中,集聚的转折点呈现出行业差异,先集聚后扩散的行业转折点主要位于互联网普及率20-30%水平,而先扩散后集聚的行业转折点在40-50%水平。这些"集聚-扩散"现象差异是由互联网背景下分工细化导致的行业间集聚、行业内集聚与行业内扩散综合决定的。
关键词:
行业集聚 互联网 行业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金山 李雨培
互联网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全面转型,行业集聚的方式和机理也随之而变。基于2003-2014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集聚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互联网对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集聚的影响呈现多样性,具体分为以下四类:始终集聚,先扩散后集聚,先集聚后扩散,始终扩散。其中,集聚的转折点呈现出行业差异,先集聚后扩散的行业转折点主要位于互联网普及率20-30%水平,而先扩散后集聚的行业转折点在40-50%水平。这些"集聚-扩散"现象差异是由互联网背景下分工细化导致的行业间集聚、行
关键词:
行业集聚 互联网 行业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