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4)
- 2023(9639)
- 2022(8241)
- 2021(7602)
- 2020(6686)
- 2019(15493)
- 2018(15084)
- 2017(30639)
- 2016(16777)
- 2015(18909)
- 2014(19223)
- 2013(19335)
- 2012(18124)
- 2011(16278)
- 2010(16264)
- 2009(15313)
- 2008(15811)
- 2007(14386)
- 2006(12065)
- 2005(10976)
- 学科
- 济(76832)
- 经济(76748)
- 业(53049)
- 管理(52119)
- 企(44321)
- 企业(44321)
- 方法(42639)
- 数学(38838)
- 数学方法(38555)
- 财(23891)
- 农(18055)
- 中国(17305)
- 务(17146)
- 财务(17127)
- 财务管理(17089)
- 企业财务(16185)
- 制(15272)
- 学(14933)
- 贸(14585)
- 贸易(14580)
- 易(14126)
- 业经(13640)
- 融(13114)
- 金融(13112)
- 银(12554)
- 银行(12528)
- 地方(11998)
- 行(11822)
- 农业(11606)
- 技术(10192)
- 机构
- 大学(253406)
- 学院(250005)
- 济(109214)
- 经济(107079)
- 管理(98317)
- 理学(85248)
- 理学院(84349)
- 管理学(83048)
- 管理学院(82564)
- 研究(81593)
- 中国(63499)
- 财(52805)
- 京(51822)
- 科学(47979)
- 财经(42933)
- 农(42927)
- 所(41657)
- 经(39149)
- 中心(38704)
- 研究所(37462)
- 业大(37015)
- 江(36635)
- 经济学(35303)
- 农业(34074)
- 北京(32469)
- 财经大学(32358)
- 经济学院(32291)
- 范(29489)
- 师范(29153)
- 州(29012)
- 基金
- 项目(164286)
- 科学(130040)
- 基金(123085)
- 研究(115951)
- 家(107338)
- 国家(106508)
- 科学基金(91735)
- 社会(75646)
- 社会科(71988)
- 社会科学(71966)
- 基金项目(64855)
- 省(62067)
- 自然(60580)
- 自然科(59280)
- 自然科学(59260)
- 自然科学基金(58282)
- 教育(54282)
- 划(52945)
- 资助(52251)
- 编号(45190)
- 部(38430)
- 重点(36835)
- 成果(36758)
- 创(33844)
- 发(33710)
- 教育部(33354)
- 科研(32441)
- 人文(31995)
- 国家社会(31922)
- 创新(31739)
共检索到36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存志 冯聪
文章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采用贝叶斯Gibbs抽样测算方法,选取上证A股近10年的收盘价数据作为总体样本,以上证180ETF为研究标的,测算出上证180ETF上市前后5年上证180标的指数成分股和上证A股的隐性交易成本。以测算得出的隐性交易成本作为流动性指标,实证结果发现:在市场隐性交易成本上升的情况下,ETF上市相对提升了标的指数成分股的流动性;ETF上市对不同行业成分股的流动性影响不同,隐性交易成本波动性较稳定的行业流动性更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可斌 段西军
文章利用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票的高频数据计算隐性交易成本,探讨其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发现:(1)隐性交易成本与换手率、规模和收益率都存在着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在股票收益率下降时期,隐性交易成本通过流动性深度成本间接影响股票收益率。(2)较之隐性交易成本,规模因素与换手率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有着更好的测度性。很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因素与流动性深度成本也有着显著相关性。(3)隐性交易成本与规模因素整体上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分段上的关系则很可能是凹函数与凸函数的组合。
关键词:
隐性交易成本 资产定价 市场微观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艳虹 王聪
本文首先扼要地概述了隐性交易成本的早期研究成果,主要是买卖价差的提出和影响范围、存货成本的类型与特点;然后综述了隐性交易成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信息模型在隐性交易成本研究中的运用、最小报价单位对买卖价差的影响、隐性交易成本与流动性和资产定价理论的关系等;最后对隐性交易成本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关键词:
隐性交易成本 买卖价差 信息模型 流动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可斌 段西军
本文利用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票的高频数据计算隐性交易成本,探讨其与资产定价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隐性交易成本与换手率、规模和收益率都存在着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在股票收益率下降时期,隐性交易成本很可能通过流动性深度成本间接影响股票收益率。2、较之隐性交易成本,规模因素与换手率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有着更好的测度性,因为这两个因素与流动性深度成本也有着显著相关性。3、隐性交易成本与规模因素整体上是线性负相关关系,分段上的关系则很可能是凹函数与凸函数的组合。
关键词:
隐性交易成本 资产定价 市场微观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聪 唐静武
在电子指令驱动的交易制度下,中国股票价格、市场深度、知情交易概率、信息冲击、股价波动和买卖指令的不平衡性,都是影响隐性交易成本的因素;中国股市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都对隐性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即流动性差、有效性低、波动性高会导致隐性交易成本增大。这一结论从实证上得到了验证。因此,隐性交易成本是衡量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景峰
在一个有摩擦的证券市场中,交易成本是影响市场流动性和市场质量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交易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前者包括印花税、交易佣金等费用,后者是交易者为获取流动性所必须承担的成本。关于市场流动性的度量方法很多,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冠 田存志
文章基于Roll(1984)提出的序列协方差方法研究了上海股票市场的隐性交易成本。实证结果表明,在沪市,不同股票的隐性交易成本不一样;隐性交易成本在日内大致表现出"L"型变化特征。
关键词:
隐性交易成本 非对称信息 序列协方差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田存志 王聪 吴甦
本文基于隐性交易成本和信息非对称程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报价制度的运行绩效。首先以Roll(1984)、George et al.(1991)模型的序列协方差法为基础,推导出指令驱动市场中隐性交易成本和信息非对称程度的联合估计模型;其次,基于联合估计方法,估计出上海股票市场的隐性交易成本和市场的信息非对称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绩效不理想,信息非对称依然严重,隐性交易成本是投资者不可忽略的成本。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证券市场应该建立混合报价制度,并引入做市商制度作为竞价制度的补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常耀中
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为公共制度供给的交易秩序公共品而承担的费用,私人契约建立和运行所产生的费用不包含在其中,但公共制度能改变私人制度建立和运行成本。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主体视角,按照私人契约作为私人品和公共制度作为公共品的两类交易对象、按照市场交易和科层协调的两个交易环节,可把交易制度划分为四个类别。宏观调控制度、微观管制和微观管理等各类公共制度以不同方式分别向市场交易环节和科层协调环节注入交易秩序,企业相应地为这些好处支付税费,或为所产生外部性而得到补贴或受到处罚,这些构成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可采用企业财务指标基于数据样本加以统计性描述。
关键词:
公共制度 私人契约 交易成本 主体视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想
本文基于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数据研究了香港联交所交易时间的调整对于股市流动性的影响。首先,运用事件研究法从异常收益率角度实证了交易时间的调整对香港恒生指数的成份股的影响是显著的。其次,通过计算证券市场流动性指数进一步研究了交易时间调整前后半年恒生指数成份股流动性的总体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延长交易时间对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总体流动性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最后,根据亚洲各国交易所对交易时间调整的历史经验,本文对于沪深交易所交易时间的调整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交易时间 流动性 恒生指数 成份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彦芝
文章首先明确在我国国情下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概念,介绍我国在降成本中采用的主要政策,以及政策实行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实体经济在高成本中的具体体现和主要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研究认为:降低企业成本中的政府不合理干预是核心要义,政府造成的制度性成本应该不断降低才符合国民经济现状要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大勇 徐晓轩 李妍 胡秋阳 段文斌
实现区域间技术要素的联通、转移与高效配置,需要破除阻碍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文章基于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机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视角,通过观测199个城市之间技术要素流动的39 402种可能的路径,构建城市间“匹配流动模型”,实证分析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城市间技术要素流动的影响。论证指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使创新主体建立广泛的交流合作,促进技术要素的创造、运用及转化,实现其经济价值。从城市层面来看,具有较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技术要素流入,该城市的技术要素也会更多地被其他城市接收。同时,城市间技术要素流动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和“虹吸效应”,即技术要素会更多在制度性交易成本较低的城市之间流动,并且制度性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的技术要素净流出更少。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当地理距离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交通运输成本较低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更显著地促进技术要素在城市间流动。此外,当城市所处地区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较高,对技术要素的需求较大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更加显著地促进技术要素流动及供需匹配。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为“科斯定理”在技术市场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探析了针对技术要素配置的科斯定理的内涵,可以为当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公共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促进技术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改革举措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邱凯 柯可
我国股票市场一直投机性较强,这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转化这种态势必须让投资者从追求股价差额利润转为追求资本利得,而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财务基本理论出发,对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不利于公司成长,提出应加强现金股利的管理。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影响因素 财务指标 短期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根文 田田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分别研究了不同品种股指期货对标的指数成分股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显著提高了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而上证50股指期货并没有显著提高相应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由于上证50指数成分股包含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增加标的指数成分股的股价信息含量,但作用效果边际递减。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价信息含量 PSM-DID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振龙 莫天瑜
基于对经济正常波动时期与金融危机时期央票发行对央票交易成本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央票交易成本中流动性成本显著高于信息不对称成本。在经济正常波动时期,央票发行顺应市场预期,央票发行并未引起流动性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本的显著变化;在金融危机时期,央票发行出乎市场预期,央票发行引起信息不对称成本显著增加,指令流自相关系数显著降低。而央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成本,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解读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