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9)
2023(3497)
2022(2730)
2021(2589)
2020(2066)
2019(4858)
2018(4513)
2017(9100)
2016(4862)
2015(5384)
2014(5470)
2013(5526)
2012(4897)
2011(4545)
2010(4558)
2009(4379)
2008(4579)
2007(4198)
2006(3890)
2005(3679)
作者
(14791)
(12388)
(12239)
(11561)
(7971)
(5928)
(5585)
(4728)
(4646)
(4315)
(4268)
(4101)
(4039)
(3993)
(3825)
(3800)
(3626)
(3609)
(3556)
(3407)
(3073)
(2983)
(2912)
(2808)
(2765)
(2746)
(2704)
(2584)
(2573)
(2379)
学科
(22847)
经济(22830)
管理(17622)
(15474)
(13002)
企业(13002)
方法(10550)
数学(9608)
数学方法(9486)
中国(6197)
(6063)
(5567)
(5165)
(5068)
金融(5068)
资源(4644)
(4567)
财务(4542)
财务管理(4540)
(4522)
银行(4518)
企业财务(4394)
(4339)
业经(4186)
(4046)
市场(3893)
(3630)
人事(3576)
人事管理(3576)
农业(3488)
机构
大学(76271)
学院(75311)
(34250)
经济(33545)
管理(31061)
理学(26072)
理学院(25861)
管理学(25515)
管理学院(25376)
研究(24718)
中国(21721)
(16910)
(15937)
财经(13609)
科学(13482)
(12447)
(12385)
中心(11787)
经济学(11274)
(10926)
研究所(10919)
(10714)
财经大学(10383)
北京(10339)
经济学院(10120)
业大(9379)
(9096)
商学(8638)
(8608)
商学院(8557)
基金
项目(47928)
科学(38134)
基金(36422)
研究(34047)
(31674)
国家(31459)
科学基金(27514)
社会(22905)
社会科(21812)
社会科学(21799)
基金项目(18634)
自然(17999)
自然科(17460)
自然科学(17456)
(17291)
自然科学基金(17185)
资助(15892)
教育(15398)
(14581)
编号(13421)
(11118)
成果(10597)
重点(10334)
国家社会(10072)
(9965)
教育部(9726)
(9532)
人文(9404)
大学(8999)
科研(8939)
期刊
(38211)
经济(38211)
研究(22555)
中国(15599)
(13483)
管理(12187)
学报(11119)
(11057)
金融(11057)
科学(10272)
(8984)
大学(8264)
财经(7916)
学学(7656)
(6794)
经济研究(6160)
技术(5992)
农业(5940)
业经(5710)
资源(5331)
问题(4954)
图书(4551)
理论(4392)
教育(4307)
(4005)
技术经济(3910)
实践(3830)
(3830)
商业(3581)
国际(3523)
共检索到117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盼   朱小能  
ETF可通过提高定价效率改善企业投融资效率,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模糊断点回归模型,检验ETF对定价效率和企业投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ETF通过降低成分股的波动率和交易成本,对股票定价效率带来正面影响;能引导金融资源向前景好的企业倾斜,显著提高企业融资效率;显著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并降低非效率投资,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研究表明,ETF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对民营企业、小企业和战略导向的代表性企业更明显。研究结论对ETF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从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包群   方浩丞  
大客户依赖引发的黑天鹅事件逐渐成为影响企业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因素。针对日益加重的大客户依赖和一系列潜在风险,文章以沪深港通交易机制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企业大客户依赖。研究发现:(1)沪深港通交易制度这一资本市场开放政策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大客户依赖。(2)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主要通过境外客户效应、风险承担效应和产品创新效应三类影响渠道降低企业的大客户依赖。(3)异质性检验发现,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对大客户依赖的缓解效应在企业自身网络地位较低、客户网络地位较高和存货管理效率较低的样本企业中作用更大。企业对大客户依赖的治理也与企业自身调整意愿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分别对上市公司客户关系持续时间较短、上市公司客户关系专用性较低和市场竞争激烈的样本发挥大客户依赖缓解作用。(4)企业在被纳入沪深港通之后,通过缓解大客户依赖降低商业信用供给和销售成本,拓展了客户空间分布。文章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促进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有序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洁琼  马亚明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商业银行、居民部门、影子银行化企业及其他企业在内的四部门最优决策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资源供给和信贷利率的影响,并利用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能为高生产率企业提供有效的替代性融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获得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越大,但是企业影子银行化再配置的金融资源同样存在一定的信贷歧视;融资约束较轻的企业,无论生产率高低,均能从企业影子银行化中得到显著的融资约束缓解,而融资约束较重的企业中,仅生产率较高的民营企业能从企业影子银行化发展中得到融资约束缓解,生产率较高但规模较小的企业的融资约束无法得到改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志丹  宋朋  
本文以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测度了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更多地体现了政府指导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且主板市场的配置效率最低,创业板的配置效率最高,中小板的配置效率居中;在市场竞价条件下,仅中小板市场发挥了基础配置作用,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配置效率尚未显现。因此,只有在强化市场监管独立性的同时,大力推进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完成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韶华  张扬  
关联交易资金占用行为通常被视作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而出现在诸多文献当中。但是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视角来分析,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度的关联交易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资金占用情况与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经营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关联交易资金占用行为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假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耿晓媛  
通过适度延展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由多层次、双内涵入手,以资本循环的整个流程作为切入点,借助杰弗里·沃格勒(Jeffrey Wurgler)模型,探究2010—2019年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测度,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展开横向对比分析与纵向趋势分析。结果发现:第一,相较于中小板以及创业板,主板市场的配置效率相对较低;第二,不管是主板还是中小板抑或创业板市场,在研究期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多数年份均超过了0.5,说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具一定有效性;第三,各资本市场配置效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近些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管理机制越来越成熟、健全,尤其是在合理投资方面的管理越来越完善。因此,加快我国新兴资本市场建设,应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加大力度扶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推动创业板市场等新兴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针对不同风险特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相关制度与机制,更好地实现各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全面提高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苏庆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放在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意义十分深远。只有将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放在突出位置,资本市场才能健康稳定发展,财富效应才能真正实现,公众投资者利益才能得到保护,资本市场才能恢复其本色,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创新才能逐步推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明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莉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约束我国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原因,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初始构建并非以资源优化配置为起点,而且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度参与主体对制度环境的反馈而存在着财富的耗散。进而指出要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实现租金的消散;二是制度逆行过程,而这已经逐渐由市场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的变化成为可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腊生  李佳  周猛  
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既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相关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相关实际数据,分别对我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风险配置效率以及两者的一致性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板的建立明显提升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却对风险配置效率状况没有明显的影响,资源配置与风险配置仍然保持着相互割裂的状况。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熊回  
本文以2003-2012年上市公司集团为研究样本,分析集团总部在其下属上市公司中的现金分布情况,考察了集团财务资源配置水平对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获得集团总部现金配比越高的上市子公司,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而集团总部现金配比越低的上市子公司,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本文的经验证据将为完善集团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提供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贵龙  张亚楠  徐悦  卢锐  
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信息互动有助于降低投资者信息整合成本。本文基于投资者—上市公司线上互动平台的数据,研究投资者—上市公司互动能否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投资者加强与公司的信息互动有助于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对于信息不对称较高、机构持股比例较低、散户投资者股票交易规模较大的公司,投资者—上市公司互动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更强;进一步地,上市公司回复比率更高、回复质量更高、回复更加及时、投资者更加关注会计信息和融资事项时,公司权益资本成本降低的效应更强;上述结论在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二阶段回归、以沪深两地推出投资者互动平台的时间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检验之后依然稳健。本文研究表明,加强投资者与公司的信息互动有助于降低散户投资者的信息整合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这对于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冠凤  
金融资源具有再配置其他资源的属性。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金融资源的属性特点。资本市场通过各种利益关系的再分配,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包括金融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机构配置效率和金融制度配置效率以及在三者基础上形成并反映三者效率的综合配置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菲  张璋  
资本市场中信息的流动会影响资本的流动,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探讨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路径和关系链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提出通过信息披露优化资源配置的路径,为更深入的研究拓展分析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菲  张璋  
资本市场中信息的流动会影响资本的流动,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探讨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路径和关系链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提出通过信息披露优化资源配置的路径,为更深入的研究拓展分析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