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3)
- 2023(8634)
- 2022(7229)
- 2021(6883)
- 2020(5802)
- 2019(13212)
- 2018(12839)
- 2017(25379)
- 2016(12853)
- 2015(14182)
- 2014(13611)
- 2013(13083)
- 2012(11441)
- 2011(9767)
- 2010(9103)
- 2009(7956)
- 2008(7233)
- 2007(5652)
- 2006(4297)
- 2005(3174)
- 学科
- 济(53223)
- 经济(53162)
- 管理(39989)
- 业(38000)
- 企(32463)
- 企业(32463)
- 方法(30090)
- 数学(27441)
- 数学方法(27090)
- 财(15059)
- 农(12737)
- 中国(11440)
- 业经(10869)
- 务(10641)
- 财务(10607)
- 财务管理(10587)
- 企业财务(10129)
- 贸(9241)
- 贸易(9238)
- 易(9026)
- 农业(8468)
- 技术(8456)
- 地方(7925)
- 环境(7660)
- 制(7543)
- 学(7482)
- 理论(7415)
- 和(7227)
- 划(6992)
- 融(6568)
- 机构
- 学院(167809)
- 大学(167788)
- 管理(74602)
- 济(73438)
- 经济(72333)
- 理学(66687)
- 理学院(66139)
- 管理学(65121)
- 管理学院(64793)
- 研究(46009)
- 中国(34719)
- 财(32582)
- 京(31629)
- 财经(27744)
- 经(25733)
- 科学(25518)
- 中心(23821)
- 经济学(23444)
- 业大(23140)
- 经济学院(21530)
- 财经大学(21468)
- 江(21243)
- 农(20734)
- 商学(20156)
- 经济管理(20065)
- 商学院(19966)
- 范(19280)
- 师范(19097)
- 所(19031)
- 北京(18395)
- 基金
- 项目(128104)
- 科学(104726)
- 基金(98440)
- 研究(94190)
- 家(84450)
- 国家(83808)
- 科学基金(75575)
- 社会(63807)
- 社会科(60839)
- 社会科学(60825)
- 基金项目(52706)
- 自然(49224)
- 省(48380)
- 自然科(48227)
- 自然科学(48217)
- 自然科学基金(47389)
- 教育(44038)
- 划(40740)
- 资助(39149)
- 编号(36856)
- 部(29807)
- 重点(28079)
- 创(27890)
- 国家社会(27687)
- 教育部(26842)
- 成果(26685)
- 人文(26621)
- 发(26404)
- 创新(26038)
- 科研(25428)
共检索到215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英杰 刘昌阳 汪勇
本文通过套利均衡模型刻画了ETF折溢价的形成过程,分析了ETF折溢价预测未来ETF收益的条件,并利用投资组合和Fama-Mecbeth回归检验了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的可预测性。研究结果显示:ETF折溢价是噪声冲击和投资者对信息反应不足导致的错误定价,这种错误定价主要发生在ETF层面,错误定价的修正表现为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有负向预测作用,溢价率越高,未来ETF收益越低,投资者利用多空对冲策略每周可以从ETF错误定价修正中获得0.94%的收益。同时,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预测具有持续性,平均而言,ETF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的预测可以持续4周,意味着市场完全修正ETF错误定价至少需要4周时间。本文进一步从套利限制的角度解释了ETF折溢价对未来收益预测的持续性,发现套利限制越大,折溢价对ETF未来收益预测的持续性越强,投资组合获得的收益也越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剑强 崔毅
本文利用资产组合分析和包含分歧风险因子的多因素模型,分析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股票价值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价值型股票组合和流通市值大的股票组合的价值溢价具有显著影响,且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大,这类股票组合的价值溢价也越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迟骏 杨春鹏
本文选取我国2011年至2017年间日频度股票ETF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根据逐笔交易数据构造表征投资者交易行为的买卖非均衡指标,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分别对ETF折溢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联合影响也显著为正。进一步地,文中还检验了在含有Fama-French三因子作用的条件下以及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的条件下,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依然相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温作君 刘维奇 张信东
本文选取2006—2022年中国沪深A股日度数据,融合本源思想,构建优势强度水平指标以刻画股票的优秀程度。本文基于累积前景理论,采用Fama-Macbeth回归和投资组合检验方法,深入探讨优秀股票的未来表现及其深层驱动逻辑。结果表明,优秀的股票能够有效预测未来正向收益,并在不同市场状态和持有期下均表现稳健。值得注意的是,优秀且低风险的股票,在未来收益表现上更加卓越。进一步分析发现,股票的优秀表现根本来源于公司内在价值和错误定价,并非风险补偿机制。此外,优秀股票的特质不仅表现在日间收益的显著正向预测能力,还体现在成功克服隔夜折价损失的强大能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温作君 刘维奇 张信东
本文选取2006—2022年中国沪深A股日度数据,融合本源思想,构建优势强度水平指标以刻画股票的优秀程度。本文基于累积前景理论,采用Fama-Macbeth回归和投资组合检验方法,深入探讨优秀股票的未来表现及其深层驱动逻辑。结果表明,优秀的股票能够有效预测未来正向收益,并在不同市场状态和持有期下均表现稳健。值得注意的是,优秀且低风险的股票,在未来收益表现上更加卓越。进一步分析发现,股票的优秀表现根本来源于公司内在价值和错误定价,并非风险补偿机制。此外,优秀股票的特质不仅表现在日间收益的显著正向预测能力,还体现在成功克服隔夜折价损失的强大能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艳 许烨琪
本文以200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并购溢价与并购短期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吸收合并、商誉和业绩承诺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会显著提升并购短期市场绩效,同时资本市场也存在着并购消息提前泄露的问题。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有追高情绪,吸收合并类并购重组的并购溢价更能促进并购短期市场绩效提升;在经历了2015年A股市场异常波动后,市场回归理性,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高溢价并购无法再显著提升并购短期市场绩效。本文结论丰富了并购溢价与企业价值创造关系的研究,为规范并购交易定价和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小花
文章基于AH股溢价视角研究了融资融券交易与股票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受到具备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资格限制和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资格限制,在融券交易更为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融资融券交易未能提高股票效率,即没有降低AH股溢价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后亦不能有效降低AH股溢价水平,原因同样是受参与沪港通交易的条件限制导致的,但沪港通开通后,上证综合指数对AH股溢价影响消失。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股票定价效率 AH股溢价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学文 孙文松
本文从标的原油稀缺性的视角,结合Ribeiro and Hodges(2004)的模型将原油现货价格分解为"准资产"价值和"稀缺性"价格两部分,对稀缺性标的商品期货定价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对商品未来的稀缺性的预期变化是"萨缪尔森效应"的决定因素;商品所特有的净套期保值压力风险溢价和稀缺性风险溢价共同存在并对原油期货定价产生影响;相对于这两种商品所特有的风险因素,与资产市场相关的汇率和股市冲击风险以更趋同的方式影响原油期货回报及其期限结构;商品期货投资其实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投资方式。
关键词:
风险溢价 商品期货定价 标的稀缺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崔海蓉 李晶晶 鲁训法
选取隐含波动率差指标,以上证50ETF期权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期权市场买卖权平价关系偏离能否预测标的资产未来的收益信息。将分组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相融合,并将样本数据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发展初期期权市场包含标的资产未来较短时间内的收益信息,但信息含量很少;随着期权市场的发展,即在发展中期和发展期,期权市场包含标的资产未来更长时间范围内的收益信息且信息方向发生改变;期权市场能否准确预测现货市场信息与投资者情绪显著相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陆庆松 杨辉耀 黄向阳
封闭式基金折价是近几年来国内金融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封闭式基金折价与基金未来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 ,并用GARCH ( 1 ,1 )模型分析基金折价与基金未来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 :基金折价变化与基金未来收益变化正相关 ;并且基金折价能够解释和减缓基金收益波动的持续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晨曦 吕萍
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学术领域的足够重视。本文采用2006—2015年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上市公司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了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结果表明,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在选择是否采取国际化战略以及选择激进还是渐进的国际化战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非竞争性资源和竞争性资源的溢价效应均有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且有助于其实施激进的国际化战略。竞争性资源的弱折价效应有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并且有助于限制成员企业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晨曦 吕萍
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学术领域的足够重视。本文采用2006—2015年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上市公司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了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结果表明,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在选择是否采取国际化战略以及选择激进还是渐进的国际化战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非竞争性资源和竞争性资源的溢价效应均有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且有助于其实施激进的国际化战略。竞争性资源的弱折价效应有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并且有助于限制成员企业的过度投资,促进其实施渐进的国际化战略。竞争性资源的强折价效应不利于成员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但是当成员企业被迫听从集团指令实施国际化战略时,该强折价效应有助于其实施激进的国际化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季雷
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 ,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对公司购并进行动态博弈分析。为刻画行为主体利益动态均衡过程 ,论文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揭示公司购并过程中利益均衡及其对公司购并的推动作用。为解开“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论文引进购并公司信息占优条件下的风险套利模型 ,分析购并公司溢价购并损失在市场背后的风险套利补偿。在此基础上 ,采用市场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购并利益分配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关键词:
利益均衡 股东损益之谜 风险溢价套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洁浩 易荣华
近年来,我国逆向交叉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其境外折价、本土溢价的特殊现象导致本土投资者权益流失以及国内财富转移的问题一直存在。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套利检验结果表明,跟随H股定价方法给境外投机机构提供了操纵回归上市发行价,进而利用比价效应实现高价套利的机会,导致内地投资者权益流失以及内地财富向境外市场转移等经济后果。按照本文提出的回归上市IPO定价模型,相同样本的后验结果表明,基于本模型确定的IPO价格与三十日后的股价更为接近,其累计收益率也大幅低于跟随H股定价。因此,考虑公司特质和本土市场估值水平的综合定价比跟随H股定价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公司估值,减轻人为操纵对定价和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改进IPO定价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志宏 曹媛媛
我国信用债定价与成熟市场国家信用债定价存在显著差异,并未随着经济周期运行中违约风险的变化而产生明显调整。研究发现,我国市场主体普遍存在对信用债刚性兑付的预期,且倾向于采用信用债进行套利交易,这种行为导致信用债信用利差更多体现的是市场流动性溢价,而非信用风险溢价,因而反映市场流动性状况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波动性对信用债定价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模糊了对手方信用的中央对手方的质押回购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
关键词:
公司信用类债券 信用利差 市场流动性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