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8)
2023(3234)
2022(2951)
2021(2637)
2020(2379)
2019(5394)
2018(5331)
2017(9885)
2016(5841)
2015(6675)
2014(6552)
2013(6673)
2012(6400)
2011(6052)
2010(6069)
2009(5384)
2008(5361)
2007(4762)
2006(4254)
2005(3812)
作者
(22232)
(18640)
(18484)
(17482)
(11920)
(9128)
(8327)
(7466)
(7116)
(6764)
(6412)
(6390)
(6366)
(6305)
(6176)
(5799)
(5748)
(5651)
(5439)
(5382)
(5051)
(4885)
(4644)
(4360)
(4344)
(4344)
(4178)
(4091)
(4017)
(3967)
学科
(21490)
经济(21460)
管理(14449)
(14383)
(11853)
企业(11853)
方法(10763)
数学(9329)
数学方法(9233)
(8864)
中国(5779)
(5581)
(5485)
(4297)
贸易(4295)
(4240)
(4135)
业经(3918)
地方(3790)
农业(3637)
水产(3565)
(3339)
金融(3339)
理论(3338)
(3258)
银行(3212)
(3155)
(3142)
财务(3132)
财务管理(3122)
机构
大学(89783)
学院(86462)
研究(38794)
(30182)
经济(29486)
科学(29404)
(29051)
中国(26939)
管理(26771)
农业(23998)
(23642)
理学(23228)
理学院(22829)
管理学(22112)
研究所(22051)
管理学院(22002)
业大(20799)
(20397)
中心(15939)
(15226)
农业大学(15100)
(14893)
(14516)
实验(14062)
(13913)
(13906)
实验室(13573)
(13333)
重点(12952)
科学院(12860)
基金
项目(62011)
科学(46707)
基金(45159)
(44364)
国家(44020)
研究(35366)
科学基金(34544)
自然(26815)
自然科(26233)
自然科学(26217)
自然科学基金(25781)
(24763)
基金项目(23453)
(22679)
社会(20364)
资助(19688)
社会科(19097)
社会科学(19090)
教育(16348)
计划(16330)
科技(15098)
重点(15038)
科研(13207)
(13094)
(13079)
(12995)
(12859)
专项(12634)
(12531)
创新(12113)
期刊
(33399)
经济(33399)
学报(28098)
(26274)
研究(23179)
科学(21604)
中国(20767)
大学(18878)
学学(18198)
农业(17547)
管理(11152)
(10068)
(9674)
业大(8879)
农业大学(7583)
教育(7548)
(6631)
(6539)
金融(6539)
中国农业(5691)
技术(5571)
财经(5530)
经济研究(5483)
林业(5371)
科技(5020)
自然(4868)
(4794)
业经(4540)
自然科(4376)
自然科学(4376)
共检索到133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琪  陈文娟  彭刚  彭健  柴进  陈明新  蒋思文  
为了挖掘清平猪妊娠期短和产仔数多等优良繁殖性状的遗传背景,在清平猪与大白猪杂交后的F1代和F2代黑猪群体中进行了ESR、FSHβ和PRLR与该群体繁殖性能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1)FSHβ基因在F1和F2群体中的A等位基因与B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相近;ESR在F1和F2群体中的优势基因均为B等位基因;PRLR基因在F1群体中的优势基因为C等位基因,在F2群体中C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相近。(2)FSHβ不同基因型对F1群体的产活仔数和F2群体的总产仔数、初生体质量、断奶仔猪体质量和3周龄体质量等重要繁殖性状均有显著影响。(3)ESR不同基因型对F2群体妊娠期长短的影响表现为AB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先文  梅书棋  孙华  李良华  宋忠旭  程妮  华升  郭万正  
采用PCR-RFLP(MspⅠ)方法分析了湖北白猪杂交后代共计228头猪的MyoG基因外显子2、3及内含子2和5′-端调控区域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杂交后代MyoG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CR1MspⅠ-RFLP位点上,杂交后代的优势基因型为AA型,没有发现纯合BB型;在PCR2MspⅠ-RFLP位点上,杂交后代表现为单态,没有发现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不同基因型间个体初生重、20日龄重、日增重、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等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启顺  成廷水  柳小春  
从猪蛋白质 (酶 )多态性和 DNA分子水平上估测出亲本种群间的遗传距离 ,探讨它们与基因杂合度及经济性状杂优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基因杂合度呈正相关 ,与日增重、屠宰率的杂优率也呈正相关 ,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熟肉率的杂优率呈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先文  梅书棋  孙华  李良华  宋忠旭  程妮  华升  郭万正  
【目的】对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H-FABP基因多态性以及与生产性状的相关进行分析,为在湖北白猪优质系培育过程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HinfⅠ、HaeⅢ、MspⅠ)方法分析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共计282头猪的H-FABP基因5′-上游区域和第二内含子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杂交后代H-FABP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位点表现为单态,在HaeⅢ-RFLP和MspⅠ-RFLP位点上呈现多态,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在三个酶切位点均呈现出多态;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HaeⅢ-RFLP位点均表现为低度多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永功  王晓刚  
为了探讨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杂种猪的可能性 ,通过野猪与家猪杂交所产的一代野杂种猪的饲养和肥育试验 ,对野杂种猪的饲养管理和肥育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野杂种猪耐粗饲 ,背膘厚度明显低于当地家猪 ,但生长速度较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富彦  李新建  吕刚  郜军伟  任广志  
检测FSHβ和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豫南黑猪和3个引进猪种产仔性能的影响。采用PCR-RFLP方法,对豫南黑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4个猪种进行FSHβ基因和PRLR基因多态性检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FSHβ亚基基因,豫南黑猪在初产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方面,基因型CC型比AC型的分别多2.67,2.79头(P<0.05);在经产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方面,基因型CC型比AC型分别多2.03和2.14头(PAB型>AA型的趋势。而引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楚端  张沅  
应用确定性模型模拟了包含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及汉普夏共4个品系64个繁育体系的生产效率(每头母猪的利润)。结果表明,经济效率最高的3个繁育体系是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汉普夏×(长白猪×大白猪)及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rot。在特定的繁育方法内,繁育体系的效率随着亲本品种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亲本品种数量固定时,终端杂交繁育体系的效率高于终端轮回杂交,而终端轮回杂交繁育体系的效率又高于轮回杂交繁育体系;同时条本品种组分对繁育体系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芳  李尚来  李琦琦  杜星  吴望军  宋奔驰  李齐发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大白猪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第4内含子序列特征,分析其突变位点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及潜在机制。[方法]利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得大白猪TGF-β1基因第4内含子序列,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特征;利用DNA混池测序技术筛选目标序列突变位点,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用SAS软件对突变位点多态性与繁殖性能进行关联性分析;利用克隆测序技术测定不同基因型个体卵巢颗粒细胞中TGF-β1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突变对mRNA剪接的影响。[结果]大白猪TGF-β1基因第4内含子序列全长189 bp,含有1个微卫星(GT)_6和多个顺式作用元件结合位点,与杜洛克猪相应序列的一致性为98.94%。在第4内含子63~64核苷酸处(TGF-β1基因的8 666~8 667核苷酸处)发现一个2 bp序列的插入/缺失突变,命名为g.8666_8667delAC。在大白猪群体中发现3种基因型(ins/ins、ins/del和del/del),其中ins/ins为优势基因型(57.8%)。关联性分析发现,ins/del基因型母猪的初产死胎数(NSB)显著高于另2种基因型(P0.05)。克隆并测序后发现ins/ins基因型和ins/del基因型母猪卵巢颗粒细胞中TGF-β1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一致。[结论]TGF-β1基因是大白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g.8666_8667delAC位点del/del基因型是总产仔数(TNB)的有利基因型,ins/del基因型母猪初产死胎数(NSB)较高;g.8666_8667delAC位点突变不是通过影响TGF-β1基因的选择性剪接来影响繁殖性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君  熊远著  邓昌彦  夏瑜  郑嵘  蒋思文  徐建祥  肖森木  
采用PCR RFLPs方法 ,分析了 88头大白母猪ESR、PRLR二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仔猪生长性能、乳头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二个位点在大白母猪中存在多态性 ;该试验中 ,PRLR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对产仔性能影响是AB >BB ;ESR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对产仔性能影响是BB >AB >AA ;二个基因位点对仔猪生长性能和乳头数不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泽书  彭中镇  余家林  
遗传进展的传递速度是杂交繁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首次提出杂交情况下遗传进展的传递模型,以猪的杂交为例,应用基因流动法,对遗传进展的传递进行了研究。还提出了杂交情况下核心群与商品群遗传时距的计算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海民   鲍恒   殷诗舒   许拓   唐彤   袁金锋   何俊  
收集515头丹系大白母猪的初情期和初配日龄以及繁殖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畸形数和出生窝重)数据,按初情期(≤180 d、181~200 d、201~220 d、≥221 d)和初配日龄(≤240 d、241~270 d、≥271 d)进行分组,分析比较不同组丹系大白母猪头胎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初情期≤180 d的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显著高于其他初情期母猪,初情期为201~220 d时,母猪的繁殖性能最低。初配日龄≤240 d的母猪繁殖性能显著高于其他组的。丹系大白母猪初配日龄与初情期的相关系数为0.77(P<0.001),初配日龄与初情期呈显著正相关;初配日龄(Y)与初情期(X)的回归模型为Y=0.66X +104.48,决定系数R~(2) 为0.592。说明初情期较早的丹系大白母猪头胎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丹系大白母猪的初配日龄在210~240 d时,母猪初配繁殖性能好。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初情期信息,提前为母猪初配作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海民   鲍恒   殷诗舒   许拓   唐彤   袁金锋   何俊  
收集515头丹系大白母猪的初情期和初配日龄以及繁殖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畸形数和出生窝重)数据,按初情期(≤180 d、181~200 d、201~220 d、≥221 d)和初配日龄(≤240 d、241~270 d、≥271 d)进行分组,分析比较不同组丹系大白母猪头胎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初情期≤180 d的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显著高于其他初情期母猪,初情期为201~220 d时,母猪的繁殖性能最低。初配日龄≤240 d的母猪繁殖性能显著高于其他组的。丹系大白母猪初配日龄与初情期的相关系数为0.77(P<0.001),初配日龄与初情期呈显著正相关;初配日龄(Y)与初情期(X)的回归模型为Y=0.66X +104.48,决定系数R~(2) 为0.592。说明初情期较早的丹系大白母猪头胎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丹系大白母猪的初配日龄在210~240 d时,母猪初配繁殖性能好。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初情期信息,提前为母猪初配作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宵燕  何庆玲  经荣斌  宋成义  
【目的】探讨苏姜猪ESR基因的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在世代选育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及与猪群繁殖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906头、2—6世代苏姜猪ESR基因PvuⅡ酶切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单因子方差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苏姜猪群的繁殖性状的关联效应。【结果】ESR基因在苏姜猪的第2—6世代中B等位基因频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BB基因型个体从第三世代开始出现,并且频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仅考虑公猪基因型时,与配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死胎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基因型公、母猪交配后母猪产仔数则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SR基因的PvuⅡ酶切位点的多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敦伟涛  陈晓勇  田树军  孙洪新  董玉玲  谭志伟  李盼霞  刘桐令  
开展了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育种研究,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7.36 kg和22.88 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6.98 kg和7.20 kg,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72.56 g和227.4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8.67 g和80.77 g,6月龄体重分别为48.46 kg和40.56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13.9 kg和15.53 kg,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53.50 g和211.9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5.67 g和86.67 g(P<0.01),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胸宽、胸围和大腿围均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俊  虞德兵  洪坤月  汪峰  杜文兴  
采用PCR-SSCP法对85羽绿壳蛋鸡进行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和雌激素受体α亚基(ESRα)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测序,分析其与早期产蛋性状的关系。基因FSHβ和ESRα都发现了多态,测序结果表明:FSHβpro 2位点有3处SNPs,分别是:A-464G,-450插入碱基A,A-405G。FSHβexon 3有1处碱基突变,即A2447G;ESRα基因5'-UTR区有4处碱基变异,分别是:A-34G,T-76C,T-79C,C-102T。ESRα基因内含子1区发现3处SNPs,分别是:T122C,A155G,C169T。与早期(36周)产蛋关系分析表明,FSHβ基因调控区的AA基因型36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