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
2023(927)
2022(869)
2021(757)
2020(691)
2019(1430)
2018(1415)
2017(2959)
2016(1620)
2015(1862)
2014(1805)
2013(1987)
2012(2062)
2011(1870)
2010(2460)
2009(2797)
2008(1649)
2007(1372)
2006(1222)
2005(1193)
作者
(4932)
(4082)
(4032)
(4007)
(2641)
(2074)
(1963)
(1558)
(1537)
(1486)
(1467)
(1443)
(1404)
(1338)
(1323)
(1318)
(1257)
(1175)
(1152)
(1105)
(1064)
(1008)
(966)
(955)
(930)
(895)
(892)
(840)
(839)
(824)
学科
(6059)
经济(6049)
管理(5493)
(5270)
(4844)
企业(4844)
(3836)
(2937)
财务(2935)
(2931)
金融(2930)
财务管理(2929)
企业财务(2879)
(2804)
国家(2763)
(2717)
(2671)
方法(2482)
外债(2481)
债券(2443)
公债(2443)
家公(2344)
数学(2195)
数学方法(2161)
(2087)
银行(2087)
(1929)
(1782)
中国(1378)
(1292)
机构
大学(23916)
学院(23417)
(10415)
经济(10197)
研究(9569)
中国(9104)
管理(7881)
(6836)
理学(6237)
理学院(6170)
管理学(6048)
管理学院(6006)
(5286)
(5059)
科学(4916)
财经(4719)
研究所(4538)
(4315)
中心(4306)
(4216)
银行(4057)
(3761)
(3756)
(3734)
金融(3676)
(3669)
财经大学(3597)
北京(3484)
(3315)
人民(3271)
基金
项目(12571)
科学(9548)
基金(9300)
研究(8981)
(8126)
国家(8074)
科学基金(6723)
社会(5651)
社会科(5409)
社会科学(5406)
基金项目(4646)
自然(4377)
资助(4311)
(4265)
自然科(4256)
自然科学(4255)
自然科学基金(4170)
教育(4120)
(3903)
编号(3472)
成果(3318)
(3131)
重点(2869)
(2846)
教育部(2698)
课题(2539)
大学(2536)
科研(2471)
人文(2446)
中国(2395)
期刊
(12092)
经济(12092)
研究(8987)
(6535)
金融(6535)
(6128)
中国(5995)
学报(3666)
管理(3366)
(3137)
大学(3040)
科学(3002)
学学(2837)
国际(2689)
财经(2611)
(2245)
(2234)
教育(2173)
农业(2076)
经济研究(2010)
世界(1791)
技术(1565)
会计(1499)
问题(1471)
财会(1409)
理论(1384)
(1273)
实践(1224)
(1224)
业经(1137)
共检索到43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景彤  李广浩  
尽管ESM的出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足以破解欧债危机的根本难题2012年10月8日,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决定启动总额为5000亿欧元的欧洲永久性援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欧元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能力。尽管ESM启动和替代临时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有利于提升欧元区的债务纾困能力,有利于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也对全球经济复苏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其作用和效果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凤乔  
生态文明是对包括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在内的传统文明的根本否定。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因具有相同的自然观、经济观、技术观和价值观,一直在同一轨道上演进,可视为传统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在否定传统自然观和价值观亦即传统文明的根基的基础上提出的,标志着人类文明处在转折点上。作为人类社会首个自觉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玲  江宇  
2006年我国医改确立了“政府主导”的指导原则,这是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医改方向的转变,源于我国改革指导思想的发展,源于对20多年来改革经验教训的总结,源于应对一系列社会矛盾的需要,也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6年对医改的争论更加广泛深入,主要的话题包括宿迁医改评价、医疗体制模式的选择以及“全民医保”的可行性等,这些争论深化了人们对医改的思考,为新方案的出台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同时,平价医院、社区医疗以及新农合等改革措施扩大试点为新一轮的医改提供了重要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瑜  
近年来,"民工荒"和劳动力工资上涨问题引发了关于中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激烈争论。本文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将其总结为四种观点。之所以产生这些分歧,既源于判断标准和依据的差异,也受到了不同统计数据的影响。但是,劳动力工资上涨的同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以相当比例存在的这一基本矛盾与刘易斯模型的推论并不相符。本文认为,这个矛盾是由劳动力市场分割所导致的,并且刘易斯模型并未考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因此,不能直接地以经典的刘易斯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而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新现象亦不能简单地与经典刘易斯理论中的"刘易斯转折点"相对应。需要修正未考虑制度性障碍的二元经济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立敏  
截至201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正好十年,本文对1990-2009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及七个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突变点分析,来检验入世的影响,结果发现:入世使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发生向更强增长趋势的突变,而国际竞争力的趋势突变为增长减缓;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在入世后发生了趋势突变,但七个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没有因入世而发生趋势突变,仅有部分子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发生了趋势突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增长来源,只有一部分来自于国际市场份额的增加,而另一部分来源于国内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昂  朱秋琪  胡贤龙  
本文从劳动力全球化的视角,运用劳动成本平价方法对欧洲债务危机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希腊等国长期以来不仅承受着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同时面临着德、美等上层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冲击,导致产品竞争力丧失,这种结构性矛盾与失衡产生"夹层效应"并最终引发了危机。本文根据研究结果认为,结构性改革是化解危机的根本途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联  
1998年俄罗斯再逢多事之秋。8月以来俄政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被迫宣布实行新的卢布“汇率走廊”(即卢布贬值)、对外延期支付、暂停国债偿还及交易等一系列“非常措施”,终于引发了一场积蓄已久的全面金融危机。目前,这场危机还在延续,其未来的前景仍难以准确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德圣  
由于欧元区缺乏金融稳定和危机防范机制,债务危机已向核心国蔓延,欧元区的经济振兴面临比较大的困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纷纷出台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相伟  
"刘易斯转折点"是内嵌在二元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探索中国就业领域里诸多矛盾现象的切入点。中国基本符合二元经济理论的假设条件,经济发展路径与二元经济理论大致相同,但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体制条件有着明显不同,可将中国简化为一个开放条件下加速解体的二元经济。要判断是否经过"刘易斯转折点",需要把数量标准作为基本依据、价格标准作为参考依据。中国虽然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年龄偏大,40岁以上劳动力占大多数,提高了转移难度;再加上中国特殊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农民工工资的结构性上涨即主要由绩效工资(即计件工资)上涨支撑、基本工资上涨幅度不大,进一步排斥了年龄偏大的农村劳动力,农村中可转移劳动力已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颖  
劳资合作与冲突是劳资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协调劳资关系的主要目的便是实现劳资合作与共赢。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劳资冲突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呈现倒U型曲线形式。在近10年来的中国,劳资纠纷案件有所下降,员工讨薪成功率有所攀升,"民工荒"现象开始在局部地区的部分行业出现,这引导我们思考中国的劳资关系变化轨迹是否也遵循西方国家规律的问题。为此,本文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出劳资冲突确实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劳资争议案件的指标存在高估与低估劳资冲突的可能,以及劳资关系和谐的标志还包括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所以本文认为我国劳资关系的转折点虽有到来的迹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本文根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有限剩余"的现实,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出发,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转折点的到来时点做出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城市化政策的调整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东升  
本文提出中国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标准:农民工实际工资较快提升,农民工与农民纯收入之比快速增加,"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原因是劳动力短缺;实证表明中国尚未进入刘易斯转折点。最后针对"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提出政策建议: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力促农村剩余劳动力条理转移和提高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质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乐一  李星  
1999年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已经经历了三轮景气波动,目前正处于第三次景气波动的上升期。通过VAR模型对商品市场先行合成指数、一致合成指数、先行扩散指数以及一致扩散指数的预测,结合各指标的数据特征分析,可以判断2008年上半年我国商品市场仍保持快速发展,这一轮景气波动的波峰在2008年6月左右到来,并于2009年8月左右完成该轮景气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