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7)
2023(5699)
2022(5161)
2021(4751)
2020(4412)
2019(10548)
2018(10406)
2017(20021)
2016(11433)
2015(13115)
2014(13604)
2013(13743)
2012(12979)
2011(11884)
2010(12033)
2009(11439)
2008(11596)
2007(10769)
2006(9125)
2005(8108)
作者
(36717)
(31067)
(30766)
(29565)
(19360)
(15090)
(14283)
(12302)
(11615)
(10969)
(10589)
(10387)
(10130)
(9815)
(9783)
(9727)
(9621)
(9109)
(8945)
(8931)
(7917)
(7906)
(7633)
(7105)
(7076)
(6979)
(6974)
(6792)
(6427)
(6381)
学科
(50862)
经济(50822)
管理(28557)
(28363)
方法(26483)
数学(23683)
数学方法(23451)
(22309)
企业(22309)
(16808)
(13360)
(11698)
中国(11017)
地方(9524)
(8947)
贸易(8946)
业经(8855)
农业(8834)
(8678)
(8630)
(7771)
理论(7653)
(7230)
财务(7211)
财务管理(7186)
环境(7158)
企业财务(6730)
(6293)
银行(6249)
技术(6085)
机构
大学(176089)
学院(173467)
(68336)
经济(66774)
管理(64202)
研究(60509)
理学(54903)
理学院(54230)
管理学(53161)
管理学院(52846)
中国(44108)
科学(41662)
(37961)
(37332)
(33109)
业大(31022)
研究所(30544)
农业(29830)
(29806)
中心(27814)
(26786)
财经(24075)
北京(24031)
(23514)
师范(23245)
(21664)
经济学(21219)
(21208)
(20882)
农业大学(19547)
基金
项目(114997)
科学(87343)
基金(80355)
研究(79413)
(71575)
国家(71019)
科学基金(58387)
社会(47354)
(46473)
社会科(44682)
社会科学(44661)
基金项目(42755)
(39366)
自然(39252)
自然科(38222)
自然科学(38205)
自然科学基金(37477)
教育(36979)
资助(34073)
编号(32692)
成果(26885)
重点(26712)
(25145)
(24835)
计划(23377)
课题(22874)
(22798)
科研(22793)
科技(21537)
创新(21465)
期刊
(72595)
经济(72595)
研究(45800)
学报(34287)
(32407)
中国(31023)
科学(28443)
大学(24361)
(24224)
学学(22954)
农业(21800)
管理(19381)
教育(17046)
技术(15609)
(12649)
(11951)
金融(11951)
财经(11863)
业经(11423)
经济研究(11292)
(10169)
问题(10063)
(9910)
统计(9870)
技术经济(9790)
图书(9481)
资源(9025)
(8736)
业大(8621)
科技(8408)
共检索到248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建农  何琳  白振田  
为全面评价植物与动物学的基本研究和发展状况,从SCI下载ESI植物与动物学科所有期刊2008年至2011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的题录,统计分析其中高影响力作者、高影响力机构以及研究主题的发展变化。为消除作者和机构名不准确带来的误差,首先利用软件对题录数据中的同名作者和同名机构进行识别与归并。重点分析植物与动物学高影响力作者的学术卓越性、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并对高影响力机构进行分层评价。主题分析采用共词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论文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并以可视化手段展示植物与动物学的核心研究内容、热点及不同研究内容之间的关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惠燕  倪峰  李小涛  陈蓉蓉  袁曦临  朱艳  周济  丁艳锋  
[目的]文献计量方法可以用于反映和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本文基于科学大数据的计量方法探讨植物表型组学的研究现状,为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copus数据库,分析2013年—2018年9月数据库中植物表型组学及其相关学术产出的文献数量、引用次数、合作单位、研究方向、学术机构和科研团队等信息,利用Sci Val和Cite Space 5.0等统计分析工具,运用可视化数据方法,分析植物表型组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结果]基于Scopus共检索到与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和应用相关的文献共20 953篇,总被引数217 105,TOP1%高被引论文为2.0%。相关学术产出总被引量TOP10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和荷兰。相关论文被引总量TOP10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美国农业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委员会、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国巴黎萨克莱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术产出最多的学者是德国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的Alisdair Robert Fernie,共发表58篇植物细胞表型论文,被引1 246次。目前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的植物种类较少,主要包括拟南芥、水稻、小麦、玉米、番茄和大豆。[结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植物表型组学体现出作物栽培、育种、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特性。高通量图像及相关数据分析是现阶段植物表型组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主题显著度指数达到98.8%,受关注度极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政国  王先裕  刘志敏  肖喜祝  
以绿苦瓜自交系P1做母本,野生苦瓜P2做父本配制出F1代,然后进行自交和回交获得F2,B1,B2世代.通过田间试验,对叶长、茎粗和节间长的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粗和节间长两个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而叶长不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叶长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重要,节间长的加性效应也高于显性效应,茎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同样重要,三者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0.1694,0.6418和0.367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鹤山  刘洋  田宏  蔡化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对29份莜麦种质的13个植物学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倒伏性状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2.62%,其次为叶宽(27.85%)、有效分蘖数(15.31%)、茎粗(14.56%)、花序长(14.30%)、芒长(12.54%)、花序宽(11.89%)、千粒重(11.13%),而节长、株高、叶长、种子长和宽变异系数较小;各性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株高和茎粗、倒伏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506、-0.481;花序长和宽的相关系数为0.848;种子长度和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0.618);植株越高,其茎节特征表现细长,叶片宽大,易倒伏;芒越短,产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伟红  徐柱  李临杭  马玉宝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和吉林6省区,经引种栽培筛选出的5种12个冰草属植物居群,进行DNA分子水平的遗传结构分析和评价。构建了国内冰草属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检测出8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83条,多态性条带的比例为94.32%,表明供试材料遗传多态性丰富。不同物种居群间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不同,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最大,其次为冰草,光穗冰草最小。种间遗传分化占冰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的56.35%,冰草物种地区间遗传多样性高于地区内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结果显示,同种不同材料基本能够聚在一起,但有交叉现象,部分材料表现出地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丽霞  陈贵林  
分析了20份南瓜材料24个植物学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裸仁南瓜和黑籽南瓜在皮壳质量、千粒重、根干质量、茎干质量、主茎长和果实性状上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皮壳质量、千粒重、子叶宽、茎干质量、主茎长、种仁质量、出仁率、种皮色、叶干质量和单瓜种子数是植物学多样性的主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20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与南瓜的传统分类基本一致,美洲南瓜与裸仁南瓜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亲缘关系较远,与黑籽南瓜和华南大板最远。初步探讨了籽用南瓜的植物学多样性,筛选出1份优良的大白板型有壳籽用南瓜材料,并提出皮壳质量、千粒重、茎干质量、主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盛  陈发棣  陈素梅  赵宏波  房伟民  
对18份菊属植物、2份亚菊属植物及2个两属间杂种的24个形态性状和1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统计,并对获得的信息数据运用数量分类学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Dendranthema arcticum与其他菊属植物的形态相差较大,单独成一类,其他21份材料聚为一类;野菊与菊花脑、异色菊与甘菊、龙脑菊与那贺川野菊两两间形态相似;毛华菊与日本野生菊属植物有较近亲缘关系,日本野生菊属植物较我国野生菊属植物进化;亚菊属矶菊与纪伊潮菊间形态相似,且与菊属植物形态相近,表明两属间有很近亲缘关系。本研究的形态性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涉及的性状指标可以作为菊属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的有效辅助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符气浩  杨小波  吴庆书  
以海南城市的绿化树种结构及其组成成分和美学布局的研究为例,探讨城市绿化树种的分析研究方法和意义,采用树种的相对密度、相对存在度、相对覆盖度之和表示城市绿化树种的重要值,并从植物区系的角度分析城市绿化人工植被的特性与地区特性的关系。同时指出海南城市的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是正确的,但在城市绿化的合理布局方面,除了突出主题之外,仍需以多种形式来点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玲  戴思兰  
利用AFLP技术 ,对菊属植物 1 2个分类群进行分析 .选择EcoRI MseI这一酶切组合 ,5个E +3 M +2引物组合及 1个E +3 M +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 .共得到 2 87条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占 85 .7% .利用UPGMA方法对扩增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所选的两个栽培品种‘滁菊’和‘亳菊’可归并为一个品种 ,该品种与毛华菊、野菊、甘菊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紫花野菊次之 ,小红菊相对最远 .各野生种间 ,野菊、甘菊和菊花脑间的亲缘关系极近 ,且同一分布区内的不用种间有比较频繁的种质渗入 .研究表明AFLP技术是进行菊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极为有效的工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妍妍  杨文娟  刘建锋  江泽平  
[目的]为了从细胞学角度探讨崖柏属植物分类与进化问题,[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对崖柏属5种植物进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崖柏和日本香柏的核型公式为2n=2x=22=18m(2SAT)+4sm,朝鲜崖柏、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的核型公式为2n=2x=22=20m(2SAT)+2sm,5种植物的核型均属于1A类型。[结论]该属在柏科中可能处于比较进步的进化地位;通过进化趋势图分析发现,崖柏在该属中分化最晚,而朝鲜崖柏则较原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牟少华  彭镇华  孙启祥  高志民  李雪平  
利用AFLP技术,选择EcoRⅠ/MseⅠ这一酶切组合,应用9对(EcoRⅠ+3)/(MseⅠ+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检测16种箬竹和5个形态相似的外源竹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在21个样品基因组中共获得1367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共有条带115条,特异性带273条,特异性缺失条带72条。在16个箬竹样品基因组中共获得119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共有条带190条,特异性带177条,特异性缺失条带98条。这些特异性带或特异性缺失条带可作为识别不同竹种的分子标记。聚类结果表明:所有的箬竹属植物聚成一类,其他5种外源植物聚成一类。此外,AFLP分析提供的分子证据,支持耿氏分类系统(1996),将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阎素兰  杨波  何琳  
按ESI的学科分类标准,从SCIE下载ESI农业科学所有期刊2008年至2011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的原始数据,再利用软件对原始数据中的同名作者和同名机构进行识别与归并,消除数据不准确带来的误差。然后,根据ESI进入前1%的作者与机构具有高影响力的划分原则,对农业学科的高影响力作者和机构进行统计,重点分析农业领域高影响力作者的学术卓越性、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并对高影响力机构进行分层评价。最后,利用共词分析法对所有论文的主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学琴  金杰  刘海刚  李贵华  鲍忠祥  张德  何璐  袁理春  
为建立数量化、规范化的麻疯树种质资源描述系统,以便更好地为麻疯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服务,2011-2012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热带能源作物种质资源圃内对60份麻疯树品种(种质)资源的叶长、叶宽、叶柄长、花序长、雌花数、雄花数、雌雄花比例、果横径、果纵径、果形指数等10项植物学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使用SA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绘制各数量性状频率分布直方图。结果表明,雌雄花比例变异系数最大(32.07%),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4.18%);叶长、叶宽、花序长、雄花数、果纵径和果形指数为正态分布,其他4项性状数据为偏正态分布,雌雄花比例的偏态度最大(2.29),果横径的偏态度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霓  闫多子  农向群  王广君  涂雄兵  张泽华  
【目的】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兼具植物内生性。已知黏附素MAD2是绿僵菌两种黏附蛋白之一,在实现绿僵菌与植物的黏附、定殖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构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d2敲除突变株(Δmad2),探究MAD2蛋白对绿僵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NCBI中获取mad2前后基因组DNA序列,设计扩增mad2前后同源臂特异性引物,以绿僵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前后同源臂基因S1、S2;设计特异性引物Hyg-F/R,以pKH-KO载体为模板,扩增得到带有启动子序列的潮霉素基因hyg;再通过overlap PCR构建mad2的同源敲除盒S1H、S2H;最后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获得稳定遗传的mad2敲除株。通过对比敲除株与野生株(WT)的生长特性、黏附作用、杀虫毒力以及诱导花生共生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分析MAD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原生质体转化获得了敲除mad2的同源重组转化子;敲除株与野生株对比分析表明,敲除株的孢子萌发率显著低于野生株,萌发中时间比野生株延长5.47 h;培养12 h和14 h时,敲除株的菌丝长度显著均小于野生株,分别为野生株的77.8%和76.3%;培养12 d的产孢量也比野生株减少33.3%。敲除株对洋葱内表皮的黏附力明显降低,但对蝗虫后翅的黏附性无显著影响。敲除mad2并不影响绿僵菌对家蚕的毒力。敲除株处理花生12 h后,与野生株处理相比,花生共生受体SYMRK、钙信号解码相关基因(CaM、CCaMK和DELLA)、脂质氮素转运相关基因(LTP1、NRT24、ABCC2)的转录水平出现显著下调;而与空白对照相比,mad2缺失后SYMRK转录水平仍有一定的上调,CaM、CCaMK和DELLA的转录水平产生显著抑制,对ABCC2、LTP1、NRT24的转录无明显影响。【结论】金龟子绿僵菌黏附素MAD2影响菌株的孢子萌发、早期菌丝生长、产孢及对植物的黏附力,但对昆虫的黏附和杀虫毒力无影响;在菌株与花生互作早期,MAD2触发了花生共生基因的转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