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3)
2023(15405)
2022(12928)
2021(11803)
2020(10035)
2019(22430)
2018(21834)
2017(42539)
2016(23239)
2015(25449)
2014(24399)
2013(24216)
2012(22519)
2011(19957)
2010(20161)
2009(18961)
2008(19497)
2007(17854)
2006(15800)
2005(14375)
作者
(65768)
(54927)
(54650)
(51801)
(35353)
(26619)
(24874)
(21142)
(20938)
(19886)
(18783)
(18706)
(17663)
(17524)
(17478)
(16821)
(16312)
(16091)
(16085)
(15812)
(13744)
(13558)
(13436)
(12790)
(12502)
(12301)
(12248)
(12218)
(11199)
(11150)
学科
(101184)
经济(100978)
(98487)
(90864)
企业(90864)
管理(87306)
方法(48711)
数学(39298)
数学方法(38976)
(36163)
业经(31373)
(29587)
(27389)
财务(27373)
财务管理(27328)
企业财务(26202)
中国(24354)
技术(21921)
(21598)
农业(20754)
(18777)
(17707)
理论(17686)
环境(17614)
(17473)
(17112)
地方(16839)
(16573)
(15374)
贸易(15365)
机构
学院(331840)
大学(328463)
(139977)
经济(137400)
管理(133883)
理学(115364)
理学院(114276)
管理学(112717)
管理学院(112107)
研究(106498)
中国(84078)
(69016)
(68183)
科学(63616)
(56973)
财经(54614)
(53561)
(51127)
(49681)
中心(48672)
业大(48138)
研究所(47998)
农业(44776)
经济学(42996)
北京(42554)
财经大学(40508)
(40109)
经济学院(38855)
(38618)
商学(38519)
基金
项目(217589)
科学(174020)
基金(160901)
研究(157284)
(140033)
国家(138839)
科学基金(121302)
社会(104569)
社会科(98544)
社会科学(98510)
(86058)
基金项目(84397)
自然(78406)
自然科(76698)
自然科学(76674)
自然科学基金(75435)
教育(71498)
(71209)
资助(65831)
编号(60247)
(50673)
重点(48887)
(48731)
成果(48253)
创新(46538)
(46087)
(45668)
国家社会(43535)
教育部(42189)
课题(42016)
期刊
(155786)
经济(155786)
研究(96133)
中国(65522)
(59861)
管理(55578)
(52451)
学报(50868)
科学(48370)
大学(39464)
学学(37670)
农业(35717)
(33458)
金融(33458)
教育(29770)
技术(29066)
财经(28876)
业经(26148)
经济研究(24910)
(24844)
(22024)
问题(19948)
技术经济(19240)
财会(17485)
科技(16270)
(16107)
统计(16025)
现代(15796)
(15793)
会计(15566)
共检索到497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卫红   姜启波  
为深入探究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基于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ESG评价对异质性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ESG评价通过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进而在整体上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评价的绿色创新效应在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处于成长期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评价不仅影响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还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重污染行业和创新生态环境对ESG评价的绿色创新效应的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为探索ESG评价的绿色创新效应提供参考,并为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更好地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宇飞洋   王一凡   吴宗法  
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立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情境,基于2008—2021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考察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股权多元化、股权制衡程度和异质性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质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通过促进企业获取资源支持和提升创新意愿提高自身创新质量;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中,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能够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宗晓晗  
以2012-2016年598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规模、性质和市场化程度三个维度考察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激励机制总体上促进企业创新,基金持股在国有性质企业的回归结果不显著,但是在非国有性质企业的回归结果却显著为正,董事会规模与大规模企业与国有性质企业的技术创新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是其与高度市场化地区企业创新呈显著正U型关系。因此,公司治理应与企业自身特征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龙子午   张晓菲  
本文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华证ESG评分刻画企业ESG表现,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这种促进效应呈现出异质性效果,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环境规制强度低的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第二,ESG表现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价值两个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第三,ESG表现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实质性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比较显著。上述结论的启示:一是引导企业增强ESG信息披露意识,将ESG理念有效运用于公司治理全流程,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效性;二是引导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的企业,在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企业ESG实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强制性ESG信息披露体系,强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同时致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支持国内企业开展ESG实践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还未形成统一的答案,需要进行细化研究。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及区域排污征收费为基础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包括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及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反映规制手段的有效性。(2)环境规制对末端治理型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工业废水减排的工艺改进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区域能源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环境规制对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能源结构越低碳清洁,排污费用作用效果越显著。(4)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部分绿色技术创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低工业废水排放强度、提高工业废水去除率)之间呈U型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严若森   吕志栋   李浩   周燃  
基于股东治理视角,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东环境积极主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股东环境积极主义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系列内生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企业管理层环境关注度,是股东环境积极主义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机制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股东环境积极主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较强、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国有产权性质企业中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绿色创新前置因素研究,拓展与深化股东积极主义研究,从而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昔武  张顺  纪纲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异质性资源,进而抢占较好的竞争位置,是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对这一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因企业产权性质和决策权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相比决策权分散企业,市场竞争对决策权集中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及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进行稳健性分析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突破自身门槛值,数字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异质性。位于中部地区、发达地区和市场化水平高地区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两职合一的企业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引导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先明  胡丁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企业的ESG表现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对企业长期经营产生持续影响。在新发展阶段,ESG表现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值得深入研究。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ESG表现对企业创新可能的影响及机制,利用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的创新效应。研究表明:ESG表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这一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员工创新效率和风险承担水平等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不仅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数量,还有助于提升创新质量;但随着ESG评级不确定性程度提高,ESG表现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减弱。为此,应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加快构建ESG信息标准化和强制披露制度,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坚飞  水会莉  宋闻  
补贴和减税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其激励效应受到所在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营商环境在创新政策激励效应发挥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鲜有研究。本文选择2016-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以营商环境为调节变量,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补贴和减税两类创新政策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补贴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遮掩效应。(2)营商环境改善对两类创新政策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且正向调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作用。(3)营商环境越好,减税支持对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产出的间接效应越显著,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大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当营商环境不良时,补贴支持会促使企业减少技术创新投入,转向采取以链接社会资本和争取更多途径补贴的方式促进策略性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营商环境对创新政策支持激励效应的理论视野,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组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庆恺   杨蕙馨   付凡  
绿色创新是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为考察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首先从绿色创新意愿、绿色创新能力两视角切入,理论分析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其次,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11—2020年各地区两业融合水平,并将其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两者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两业融合水平整体偏低,增速平缓,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二,两业融合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后依旧成立。第三,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多种异质性。在绿色创新异质性方面,两业融合对制造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企业异质性方面,两业融合对非重污染行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南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四,提高技术整合能力、缓解融资约束是两业融合促进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两条主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两业融合类型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先进制造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最佳,但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融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持续提升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庆君  康宁  
本文以中国能源行业的上市企业为例,运用多重差分模型,研究发行绿色债券是否能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结果显示:发行绿色债券能显著促进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绿色创新;能源行业中的可再生能源类、非重污染类以及国有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以通过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对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促进绿色债券市场与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