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3)
2023(11570)
2022(9474)
2021(8675)
2020(7299)
2019(16184)
2018(15861)
2017(30786)
2016(16409)
2015(17766)
2014(17203)
2013(16928)
2012(15467)
2011(13355)
2010(13746)
2009(13016)
2008(13422)
2007(12366)
2006(10937)
2005(10300)
作者
(45548)
(38238)
(38006)
(35815)
(24526)
(18084)
(17053)
(14468)
(14307)
(13873)
(13022)
(12700)
(12414)
(12163)
(12039)
(11539)
(11314)
(11060)
(10940)
(10781)
(9394)
(9294)
(9244)
(8768)
(8689)
(8577)
(8522)
(8403)
(7688)
(7586)
学科
(83550)
(79481)
企业(79481)
(68737)
经济(68661)
管理(68483)
方法(29177)
业经(28000)
(26165)
(22103)
(21887)
(20983)
财务(20974)
财务管理(20954)
数学(20751)
数学方法(20584)
技术(20128)
企业财务(19895)
(19261)
银行(19240)
(18197)
中国(16543)
农业(16409)
(14759)
(14738)
理论(14268)
(14171)
(13888)
金融(13888)
技术管理(13628)
机构
学院(229659)
大学(223131)
(98046)
经济(96193)
管理(95900)
理学(81295)
理学院(80586)
管理学(79661)
管理学院(79225)
研究(70011)
中国(63129)
(49522)
(46222)
科学(40725)
(39633)
财经(38637)
(37005)
(35137)
(34675)
中心(33331)
业大(32328)
农业(31192)
研究所(30914)
(29516)
经济学(29273)
北京(28675)
财经大学(28597)
商学(28568)
商学院(28329)
经济学院(26392)
基金
项目(146688)
科学(118437)
基金(108702)
研究(107387)
(93689)
国家(92853)
科学基金(82668)
社会(71032)
社会科(67545)
社会科学(67527)
(59455)
基金项目(57548)
自然(53714)
自然科(52611)
自然科学(52600)
自然科学基金(51789)
教育(47645)
(47613)
资助(43069)
编号(40761)
(37879)
(36624)
创新(34295)
重点(32430)
(32037)
(31703)
成果(31483)
国家社会(29620)
(29595)
(28909)
期刊
(112659)
经济(112659)
研究(68679)
中国(48218)
(43693)
管理(43332)
(37242)
(35039)
金融(35039)
科学(31563)
学报(31204)
农业(24584)
大学(24552)
学学(23796)
技术(21510)
业经(20401)
财经(20127)
教育(18015)
经济研究(17577)
(17296)
(16643)
技术经济(14473)
问题(13811)
财会(13637)
现代(12508)
科技(12444)
商业(11562)
会计(11531)
经济管理(10601)
(10564)
共检索到357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和丽芬   史雅慧   王巧义  
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大背景下,ESG责任履行能否提升绿色创新持续性进而推动企业低碳发展,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2014—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ESG责任履行对绿色创新持续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积极履行ESG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高管薪酬激励发挥了强化二者正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机制分析表明ESG责任履行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助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ESG责任履行对绿色创新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在成熟期企业、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文章丰富了绿色创新持续性驱动因素和ESG责任履行经济后果的研究,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永霞   剡霏  
积极践行ESG理念和促进绿色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ESG责任履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ESG责任履行显著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ESG责任履行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来提升企业价值,绿色创新在ESG责任履行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对绿色创新进行细分,检验结果表明,这一作用机制在企业绿色发明创新和绿色实用新型创新中同时存在;所有权属性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西部地区的企业,ESG责任履行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站杰  买生  
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化经营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但已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国际化战略的结论尚未达成一致,且对企业社会责任如何作用于国际化战略的路径探讨也不够深入和完善。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理论,利用我国A股355家上市公司2013-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检验了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与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国际化程度随之越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国际化战略决策与执行的关键影响因素;(2)创新能力在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进一步通过创新能力正向作用于国际化战略;(3)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化战略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高管薪酬激励程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正向影响越弱。研究结论对国际化企业通过改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获得更高国际化绩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靖宇  刘红霞  
以2010—2018年我国央企和非国企上市公司相关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央企高管薪酬管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政策背景,研究央企内部激励机制的兼容问题。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三重差分模型(DDD)检验的结果表明,相较于不受薪酬管制政策影响的非国企样本而言,薪酬管制政策抑制了央企的研发投入水平;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薪酬管制对央企研发投入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薪酬管制政策对央企研发投入水平的抑制强度在不同功能定位的央企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小克  李惠蓉  
创业导向对企业而言具有战略意义,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成长和组织经营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创业导向能否通过对高管激励来影响企业的绩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选取2009年上市的中国创业板制造业、服务业等365家企业2013—2017五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和权益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创业导向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小虹  潘也  
以2011—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动收集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及绿色专利数据,实证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工具,而非管理层阻碍绿色创新的自利手段;(2)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倾向得分匹配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其它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仍保持不变;(3)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规模、不同股权集中度的企业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大于大型企业,对股权较为集中企业的影响大于股权分散企业。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这一全新视角对企业绿色创新进行解读,可为加速我国上市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知识普及,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梅华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业态变化较快,其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数字经济体现为数字信息技术等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其是否会影响文旅企业的创新行为呢?文章选取了2012—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其创新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以下研究结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文旅企业的创新水平;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市场投资机会,进而促进了企业的创新研发;从管理者薪酬激励角度,研究发现在高管薪酬激励水平更高时,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益平  张文博  
文章利用2013—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薪酬激励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会产生负向影响,高管薪酬能有效调节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其中,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会加剧其负向作用,而高管股权激励则会缓解其负向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鲜凤  田高良  
本文利用我国A股2009—201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以代理成本为调节变量,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以及代理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货币报酬激励以及代理成本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有正向影响,即高管的货币报酬激励越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越好,企业代理成本越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也越好;但是若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则较差。进一步研究表明,代理成本可以强化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正向关系,而在股权激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并不显著。由于研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社会责任表现关系的文献中大都研究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直接影响,仍未进一步探索代理成本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所以就本文的研究将拓展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研究领域,对制度制定者、股权投资者和债权人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能够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提供有益参考,促使企业采取适合本企业目标的薪酬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爱玲  
本文选用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越好,高管薪酬则越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财务业绩,进而间接提升高管薪酬,财务业绩在社会责任履行与高管薪酬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将企业社会责任系统划分为从内至外的三个层次进行实证检验时,发现企业对第一层次(股东和债权人)、第二层次(员工、供应商、客户)和第三层次(政府和社会)的社会责任履行均能促进财务业绩的提高,并提升高管薪酬,其中财务业绩在第一、三层次的社会责任履行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在第二层次的社会责任履行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苏  张娅婕  张念明  
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占用了创新资源,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考察财务柔性对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财务柔性可以缓冲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挤出效应”,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可以增强财务柔性对企业金融化抑制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缓冲作用。研究认为:实体企业储备一定的财务柔性,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投资,设置有梯度的高管货币薪酬制度,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研究为企业金融化的良性治理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君笑   海本禄   尹西明  
如何有效为创新融资以及如何激励企业高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薪酬激励视角,考察股票流动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带来的低交易成本既能促进大股东的形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又会使投资者趋于短线套利,增加企业被收购压力。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能够缓解委托代理矛盾,驱使高管优化创新决策。因此,适中的流动性与高管薪酬激励能更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本文从外部资本市场和内部高管激励的交叉视角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提出应多措并举健全资本市场高效制度、建立创新项目信息发布平台、完善资本市场防范机制、营造包容失败创新文化,以期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李伟平  张克彪  李艳红  
文章以专利数量为创新绩效的衡量,通过以获得国家"创新型企业"认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了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对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研究发现薪酬对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激励的差异性。报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与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具有较为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呈现过度激励,但报酬最高的前三位董事会成员的薪酬激励则不存在过度激励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结果分析和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正勇  李玉  
随着企业环境绩效日益受到关注,所有者在薪酬考核和激励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考虑环境绩效因素。与以往研究直接考察企业环境绩效与高管薪酬水平之间的关系不同,文章以2010-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环境绩效对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境绩效显著弱化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尤其是当国有企业所在地面临经济发展压力、企业环境绩效考核压力较大以及股权分散时,这种情况更加突出,然而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中却并不存在。上述结果说明由于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使得高管有可能以环境绩效为借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忠  朱琳  张文甲  
本文首次运用公司未来的创值水平作为评估激励效果的指标,运用利润与现金薪酬的相关系数衡量现金激励水平,比较了权益激励、现金激励和未安排激励情况下公司的未来创值水平。实证结果表明:(1)高管的现金薪酬越高,企业的未来创值水平越高;(2)安排现金激励的公司未来创值水平比未安排激励的公司高;(3)安排权益激励的公司未来创值水平比安排现金激励和未安排激励的公司都高,这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尤其显著。总体来讲,在薪酬管理实务中,安排权益激励的合约优于安排现金激励的合约,安排现金激励的合约优于未安排激励的合约,高薪的合约优于低薪的合约,高薪的管理者能够给股东创造财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