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0)
2023(13860)
2022(11319)
2021(10449)
2020(8852)
2019(19967)
2018(19529)
2017(37246)
2016(19824)
2015(22415)
2014(21357)
2013(21625)
2012(20084)
2011(17813)
2010(18003)
2009(17152)
2008(17320)
2007(15646)
2006(13794)
2005(12947)
作者
(54802)
(45925)
(45746)
(43322)
(29531)
(21813)
(20634)
(17537)
(17383)
(16444)
(15781)
(15390)
(14923)
(14487)
(14405)
(13956)
(13708)
(13302)
(13192)
(12977)
(11271)
(11114)
(11051)
(10406)
(10314)
(10260)
(10031)
(9990)
(9174)
(8937)
学科
(96879)
经济(96782)
(94313)
(87341)
企业(87341)
管理(79264)
方法(45082)
数学(36329)
数学方法(36171)
(33293)
业经(30468)
(27033)
中国(25829)
(25520)
财务(25508)
财务管理(25479)
企业财务(24338)
技术(23133)
(19724)
农业(19470)
(18215)
贸易(18199)
(17786)
(17033)
(16934)
(15770)
理论(15604)
(15537)
技术管理(14603)
(14428)
机构
学院(290644)
大学(286697)
(136356)
经济(134333)
管理(120072)
理学(103090)
理学院(102217)
管理学(101243)
管理学院(100685)
研究(93599)
中国(78042)
(63711)
(59792)
财经(50569)
科学(50422)
(46295)
(45501)
(43324)
(42837)
经济学(42596)
中心(42442)
研究所(40454)
经济学院(38618)
北京(38196)
财经大学(37587)
业大(37268)
商学(35817)
商学院(35523)
(33765)
(33493)
基金
项目(184341)
科学(149352)
基金(138594)
研究(138479)
(118615)
国家(117637)
科学基金(104020)
社会(93794)
社会科(89309)
社会科学(89290)
基金项目(72541)
(70252)
自然(64424)
自然科(63075)
自然科学(63060)
教育(62351)
自然科学基金(62099)
(57772)
资助(56490)
编号(52829)
(44960)
(42819)
成果(41584)
创新(41114)
重点(40986)
(40821)
国家社会(40312)
(39814)
教育部(37864)
人文(37184)
期刊
(150211)
经济(150211)
研究(89561)
中国(58101)
(54673)
管理(52296)
(39151)
科学(38388)
学报(36163)
(31052)
金融(31052)
大学(29399)
技术(28568)
学学(28028)
农业(27131)
财经(27020)
经济研究(25389)
教育(24602)
业经(24080)
(23351)
问题(19362)
技术经济(19167)
(18593)
(18102)
世界(16553)
国际(15781)
财会(15223)
现代(14431)
科技(14273)
会计(14183)
共检索到445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沁娜   李航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如何利用好ESG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当前热门话题。基于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整体上看,ESG评级事件能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动态性检验、内生性讨论以及一系列稳健性分析后仍然成立。同时,ESG评级分值越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越高,但随着ESG评级分值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也有所削弱。通过异质性探究发现,ESG评级更能诱发污染行业和处于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位于环境规制较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大。从机制分析结果来看,ESG评级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三条途径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拓展了ESG评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为第三方评级机构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上市公司主动进行ESG评级、投资者利用ESG评级进行决策、政府部门完善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安占然   王帅   朱廷珺  
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国际市场愈发重视企业的ESG表现。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研究ESG表现与企业出口的关系对于我国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整合2009—2016年中国海关企业与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将其与华证评价体系下的企业ESG评分相合并,系统考察了ESG表现对上市公司出口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SG表现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规模扩张,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ESG表现的效应分解显示,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各个维度的良好表现均会对其出口规模扩张产生积极影响,且相较于社会责任,环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良好表现对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表现对不同类型企业及产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推动了非国有、非重污染企业及目的地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出口;机制检验显示,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声誉、减少贸易壁垒限制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企业出口。此外,文章还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提升企业出口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促进企业出口贸易模式转型升级并提高其出口技术复杂度。文章为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出口提供了证据,也为我国推进ESG建设和助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荣华   王娇娇  
基于公共服务发展视角,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快速发展为契机,采用2009—2020年上市公司与地市级PPP项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PPP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PPP投资能够显著增加企业创新产出,且作用强度因PPP投资类型而异;具体地,相较于民生性和补短型投资,生产性和升级型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这主要源于市场规模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技术吸收能力提升效应等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PPP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中型城市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更显著;拓展研究表明,行业市场竞争对PPP投资与企业创新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资源再配置对行业创新强度的贡献超过50%。上述研究从优化创新资源空间配置角度,提供了公共服务促进企业创新的经验证据,对于优化PPP投资的创新服务效能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宇飞洋   王一凡   吴宗法  
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实证分析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ESG评级分歧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双重渠道促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低融资约束、高内控质量和年长高管团队的企业,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及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进行稳健性分析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突破自身门槛值,数字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异质性。位于中部地区、发达地区和市场化水平高地区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两职合一的企业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引导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龙子午   张晓菲  
本文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华证ESG评分刻画企业ESG表现,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这种促进效应呈现出异质性效果,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环境规制强度低的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第二,ESG表现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价值两个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第三,ESG表现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实质性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比较显著。上述结论的启示:一是引导企业增强ESG信息披露意识,将ESG理念有效运用于公司治理全流程,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效性;二是引导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的企业,在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企业ESG实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强制性ESG信息披露体系,强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同时致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支持国内企业开展ESG实践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梦媛  方厚政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助推剂,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DID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高环境风险行业,《指引》实施后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强,促进了其企业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对规范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加快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好地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飞  
选取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一系列内生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对于出口企业、民营企业、拥有绿色实用型专利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价值链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带来的技术扩散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激活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分解结果显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主要归因于资源再配置,且资源再配置是价值链数字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又一重要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飞  
选取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一系列内生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对于出口企业、民营企业、拥有绿色实用型专利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价值链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带来的技术扩散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激活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分解结果显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主要归因于资源再配置,且资源再配置是价值链数字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又一重要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家瑛   万华林  
关于外部环境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化改革、营商环境、数字金融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等正面激励视角,较少有文献从压力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引发的企业转型问题。文章使用2012~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影响企业显著提升了数字化转型水平,这种提升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倒逼效应和资源效应,即中美贸易摩擦对有较大竞争压力和更为依赖出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明显,表现为倒逼效应;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对融资约束较低和成熟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作用更明显,表现为资源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因贸易摩擦引起的信息需求和降低成本需求;同时,数字化转型还能帮助受影响企业提升实质性创新水平,而对策略性创新没有产生作用。文章研究对中国企业正确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德勇  李超  李项佑  
将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8年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效应、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这种效应存在滞后性;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政府战略引领、创新人才支撑、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而城市空间扩张的机制不显著;对于东部地区城市、"两控区"城市和规模较大的城市而言,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丰  杨上广  柴泽阳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微观体现,在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爬取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构造微观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标,从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还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上述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在作用机制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管理性交易成本机制并不显著。(3)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对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没有显著差异。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结论为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聂飞  胡华璐  李磊  
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能否推动智能制造业创新驱动式发展,关乎生产方式转型和环境治理的成效。以2000—2013年手工匹配的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为样本,探讨工业机器人如何影响企业的绿色生产。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显著降低了企业SO_2的排放规模与强度,促进了企业绿色生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通过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和任务安排来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在逐利动机驱使下,绿色创新将转化为企业绿色生产的实际激励;工业机器人对企业绿色生产的影响在垂直技术溢出作用下将突破行业间限制,通过产业链传导存在向上下游企业的传递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并不会促进所有企业的绿色生产行为,而是主要影响环境规制较强地区、技术密集型非国有企业。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也为政府和企业如何抓住智能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契机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宏伟蓝图提供了理论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阿忠   张锡书  
以中国2010—2020年上市企业为样本,创新性地利用银行业行政处罚信息探究银行监管处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监管处罚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促进效应,并具有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和“纠错配”的功能,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掏空行为和压缩企业金融投资是银行监管处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研究有助于揭示银行监管等影响信贷环境的行政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为如何加快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璇  黄琳媛  张亚连  
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ESG表现直接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对激励企业践行绿色理念有着重要作用。基于2014—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ESG表现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和作用渠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价值,且绿色技术创新会增强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效果;在高CEO开放性、处于成熟期企业和低行业集中度的企业中,ESG表现的价值效应更显著,且ESG表现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