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51)
2023(19678)
2022(16687)
2021(15488)
2020(13201)
2019(29966)
2018(29431)
2017(57201)
2016(30851)
2015(34236)
2014(33830)
2013(33394)
2012(30277)
2011(26904)
2010(26575)
2009(24780)
2008(24577)
2007(21682)
2006(18774)
2005(16669)
作者
(89284)
(74379)
(73747)
(70216)
(47291)
(35764)
(33578)
(29219)
(28203)
(26399)
(25183)
(25118)
(23449)
(23394)
(22902)
(22884)
(22251)
(22172)
(21329)
(21296)
(18437)
(18252)
(17926)
(17085)
(16731)
(16517)
(16415)
(16397)
(14877)
(14559)
学科
(125822)
经济(125685)
(110293)
管理(99726)
(96550)
企业(96550)
方法(60284)
数学(50214)
数学方法(49618)
(38321)
(37185)
业经(35410)
中国(31309)
(27909)
财务(27836)
财务管理(27797)
企业财务(26453)
农业(25765)
(25009)
(23206)
(22903)
贸易(22888)
理论(22674)
技术(22603)
(22237)
地方(21563)
(20731)
(20439)
银行(20375)
(19645)
机构
学院(438926)
大学(436765)
管理(178305)
(178152)
经济(174596)
理学(154037)
理学院(152462)
管理学(149851)
管理学院(149070)
研究(139577)
中国(110002)
(91400)
科学(86171)
(83932)
(76658)
(69414)
业大(67981)
财经(67807)
中心(64605)
(63773)
研究所(63134)
(61813)
农业(60468)
北京(56932)
经济学(53692)
(52206)
师范(51589)
(51299)
财经大学(50583)
(50538)
基金
项目(300272)
科学(236388)
基金(219888)
研究(214823)
(192605)
国家(190974)
科学基金(165294)
社会(136842)
社会科(129761)
社会科学(129725)
(117123)
基金项目(116758)
自然(109767)
自然科(107307)
自然科学(107277)
自然科学基金(105363)
教育(98381)
(98331)
资助(90755)
编号(86149)
成果(67519)
重点(66730)
(65858)
(63990)
(62872)
创新(59348)
课题(58168)
科研(58072)
教育部(56576)
国家社会(56538)
期刊
(192918)
经济(192918)
研究(125120)
中国(77876)
学报(70882)
(69436)
管理(68152)
(67372)
科学(64419)
大学(54022)
学学(51718)
农业(47378)
(42698)
金融(42698)
教育(39298)
技术(38521)
财经(33870)
业经(33145)
经济研究(30239)
(29084)
(26619)
问题(25149)
技术经济(22947)
(21116)
科技(20958)
现代(20422)
理论(20418)
商业(20342)
财会(19797)
统计(19460)
共检索到635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僧建芬   张立杰  
当下国内外各ESG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存在分歧,其释放的信号可能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行为和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基于此,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22年的数据样本,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考察ESG评级分歧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且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基准回归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将通过降低企业市场获利能力、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及投资者异质信念等三重机制降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化程度高、要素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ESG评级分歧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削弱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ESG评级分歧与企业行为关系研究的边界,为ESG评级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宏韬   殷海锋   张天舒   黄俊  
本文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角度,研究了ESG评级分歧对于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ESG评级分歧放大了公司股价同步性,这主要源于不同评级机构之间较大的分歧阻碍了市场对ESG信息的有效定价。异质性检验表明,当上市公司ESG表现较好,信息披露质量较高,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较大时,能够削弱ESG评级分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作用机制为ESG评级分歧更大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下降,并且个体投资者在股吧中的正面与负面评论数量增加。拓展性分析显示,无论是本土与海外ESG评级机构之间,还是本土ESG评级机构之间存在分歧,均显著提升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从E(环境)、S(社会)、G(治理)三个分项检验评级分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可以发现相较于S(社会)及G(治理),E(环境)类指标的分歧更加显著地提升了股价同步性。本文的结论表明,有效管控ESG评级分歧对资本市场ESG投资十分必要,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并关注和引导ESG评级机构这类新兴的信息中介所提供的评级信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吉涛  王子晋  孙晓康  
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推行了“沪港通”“深港通”等一系列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本文借助沪深港通准自然实验平台,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数据,建立多期DID模型,探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沪深港通制度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且数字金融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路径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制度通过增强分析师关注,使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在产品市场竞争度更高和市场化进程更快的公司中更显著。本文为沪深港通制度对微观主体投资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并为数字金融和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发挥协同效应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鹏   樊益中   李晓艳   任驿佳  
不同的ESG评级机构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的评级结果存在分歧。利用2018—2021年A股上市公司ESG表现的数据,研究了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越大,审计师收取的异常审计费用越高,会计师事务所配置的审计团队越好。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大会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会使审计师采取增加审计投入并收取较高的异常审计费用的风险应对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企业的环境评级结果分歧和社会责任评级结果分歧,审计师更有可能针对企业的治理评级结果分歧采取风险应对行为。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而采取的风险应对行为可以提高审计质量。为此,审计师要加强对存在ESG评级结果分歧企业的风险评估,政府部门要制定并推广规范统一的ESG评级体系和ESG信息披露标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卫立   俞佳松  
有效控制信贷融资成本、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风险承担、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与信贷融资成本间关系。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间显著负相关;风险承担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间显著负相关;风险承担显著增强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亚方   孙江平  
新《证券法》的实施强化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力度,对ESG信息披露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新《证券法》实施对ESG表现与评级分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证券法》的实施显著抑制了ESG评级分歧,同时提升了ESG表现。机制检验表明,新《证券法》实施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抑制了ESG评级分歧并提升了ESG表现。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组、中西部地区组以及非重污染企业组中新《证券法》对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和对ESG评级分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此外,该研究为新《证券法》推进资本市场强监管效应和提高企业ESG信息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晓薇   安小雪   吕文明  
以2018—2022年获得ESG评级的发债企业为样本,使用Wind、华证、商道融绿和盟浪四家机构的ESG评级数据构建ESG评级分歧指标,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企业信用评级调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影响企业信用评级调整,信息不对称与融资约束是ESG评级分歧影响企业信用评级调整的主要渠道。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具有较高的碳转型风险会加剧ESG评级分歧的企业信用评级调整效应,但国有产权性质能够缓解ESG评级分歧对企业信用评级调整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相比,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发生ESG评级分歧更加容易引起企业信用评级的调整。研究结论对监管部门完善ESG评级体系与企业强化ESG管理提供理论与经验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丽   路一帆  
随着ESG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ESG评级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但目前中国ESG评级标准并不统一,不同评级机构给出的评分有较大分歧,这是否会对企业经营风险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华证、万德、富时罗素、商道融绿、盟浪、彭博6家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构建ESG评级分歧指标,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ESG评级分歧显著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分歧通过加剧信息不对称以及抑制投资者情绪进而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信息质量较差的企业和高市场化企业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ESG评级机构间分析差异,被评级企业本身ESG信息披露不规范是ESG评级分歧加剧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规范ESG评级标准以引导企业规范披露,推动中国ESG评级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章细贞  李乐  
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28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董事会资本划分为资本丰富性与资本深入性,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代理理论,分析董事会资本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丰富性与深入性均能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体而言,董事会资本的职能与兼职越丰富性,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而董事会资本深入性中董事过往经历对风险承担无影响,董事成员本行业的本职工作经历会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而本行业兼职经历将降低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章细贞  李乐  
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28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董事会资本划分为资本丰富性与资本深入性,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代理理论,分析董事会资本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丰富性与深入性均能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体而言,董事会资本的职能与兼职越丰富性,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而董事会资本深入性中董事过往经历对风险承担无影响,董事成员本行业的本职工作经历会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而本行业兼职经历将降低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媛媛  郭宁宁  
本文以我国2008—2017年的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从产权异质性和金融生态环境双重视角分析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制造业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存在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双重门槛效应,呈现一种"斜S形"关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存在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双门槛效应,但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受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更明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孙悦  张涛涛  陶瑞  
为探究超额商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风险承担与融资约束双视角,选取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超额商誉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承担在超额商誉与过度投资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风险承担进而加剧其过度投资;融资约束在超额商誉与投资不足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超额商誉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加剧其投资不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抑制超额商誉与过度投资间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超额商誉的经济后果、传导路径和治理措施,也为企业优化投资效率提供了靶向指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飞露  
文章以2009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女性CEO、女性董事长及女性CFO的角度,研究了高管性别因素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女性高管年龄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以及R&D投资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女性CEO、女性董事长及女性CFO均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其中女性CEO年龄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同时R&D投资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文章为研究高管的特征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飞露  
文章以2009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女性CEO、女性董事长及女性CFO的角度,研究了高管性别因素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女性高管年龄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以及R&D投资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女性CEO、女性董事长及女性CFO均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其中女性CEO年龄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同时R&D投资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文章为研究高管的特征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海林   李真  
文章基于2015—2022年我国A股公司数据研究了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ESG评级分歧会显著增大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媒体负面报道、企业经营风险是ESG评级分歧影响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中介路径,管理层权力、产权性质和行业竞争程度会影响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而且ESG评级分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三类操纵活动均有增大效应。研究结论为关注并解决ESG评级差异诱发的企业合规和信息质量问题提供了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