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5)
- 2023(5652)
- 2022(4081)
- 2021(3596)
- 2020(2940)
- 2019(6477)
- 2018(6624)
- 2017(13547)
- 2016(7265)
- 2015(8482)
- 2014(8444)
- 2013(8076)
- 2012(6997)
- 2011(6056)
- 2010(5930)
- 2009(5743)
- 2008(6021)
- 2007(5547)
- 2006(5203)
- 2005(5107)
- 学科
- 业(31045)
- 管理(30462)
- 济(30330)
- 经济(30281)
- 企(28646)
- 企业(28646)
- 财(15887)
- 务(13759)
- 财务(13738)
- 财务管理(13717)
- 方法(13410)
- 企业财务(13394)
- 数学(11341)
- 数学方法(11266)
- 业经(9083)
- 中国(8855)
- 制(7528)
- 农(7513)
- 体(6262)
- 信息(6233)
- 理论(5322)
- 体制(5274)
- 公司(5209)
- 农业(5172)
- 产业(5108)
- 银(5056)
- 银行(5051)
- 融(5040)
- 金融(5040)
- 发(4806)
- 机构
- 大学(107401)
- 学院(105614)
- 管理(44500)
- 济(42448)
- 经济(41649)
- 理学(37836)
- 理学院(37555)
- 管理学(37065)
- 管理学院(36865)
- 研究(31035)
- 中国(26938)
- 财(24770)
- 京(21824)
- 财经(19442)
- 经(17723)
- 科学(16745)
- 江(15467)
- 中心(15142)
- 所(14937)
- 财经大学(14691)
- 北京(13692)
- 商学(13094)
- 商学院(12974)
- 研究所(12936)
- 经济学(12936)
- 州(12907)
- 农(12647)
- 业大(12089)
- 范(11911)
- 师范(11794)
- 基金
- 项目(65796)
- 科学(52974)
- 基金(50015)
- 研究(48869)
- 家(42507)
- 国家(42187)
- 科学基金(37938)
- 社会(32502)
- 社会科(30895)
- 社会科学(30888)
- 基金项目(26243)
- 自然(24305)
- 省(24065)
- 自然科(23770)
- 自然科学(23767)
- 自然科学基金(23407)
- 教育(21932)
- 编号(20800)
- 资助(20204)
- 划(20017)
- 成果(18008)
- 部(14667)
- 项目编号(14376)
- 重点(14270)
- 国家社会(13817)
- 教育部(13206)
- 人文(13150)
- 创(13033)
- 性(12848)
- 发(12667)
共检索到161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垒 刘青德 李宽
本文利用2015—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导致市场信息恶化,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债券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会加剧投资者的有限关注约束程度,促使其更加集中于市场信息的获取,这一现象与有限关注理论一致。该结论在考虑了债券价格中异质信息含量和考虑市场定价交易机制后依旧成立。情境分析发现,发债企业的政府和市场担保属性有利于降低在ESG评级分歧背景下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而相对于仅国内评级机构之间产生的分歧,国内外评级机构之间的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潇 吴冬晓 庞守林
本文选取2012—2017年在中国A股市场发行债券的非金融企业为样本,探讨了会计文本语调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情感词典,并使用文本挖掘技术量化了管理层语调。研究发现:积极的管理层语调能够显著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分析师关注度越高,管理层语调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此外,债券市场对国有性质和低股权集中度企业的管理层语调反应更强烈。本文为会计文本语调与债券定价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仙
本文以信用利差分解理论为基础,结合债券评级信息,基于市场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预期违约损失在税后信用利差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因子、宏观经济指标等因子都对信用利差有较显著的解释力。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信用评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聪 张宗新
特质风险向债券市场传递风险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债券定价逻辑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本文选取交易所公司债数据,从投资者信息挖掘行为和非理性交易行为出发,研究债券特质风险对信用利差的传导效应与传导机制,并从违约视角探索特质风险产生传导效应的原因,同时分析投资者对不同类型债券所做反应的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特质风险会通过信息挖掘机制和噪声交易机制影响信用利差,且以噪声交易机制为主;违约事件引致了更多噪声交易,是特质风险产生传导效应的重要环境因素;发行人的股票上市或国企背景降低了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有效抑制了噪声交易机制的作用,而债券的低评级或短期限特征则会引发投资者的抛售行为,进而放大了噪声交易机制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强 邹恒甫
在企业债券步入暮年、公司债券方兴未艾之际,本文研究和比较了它们在历史价格、无风险利率、宏观经济、公司基本面和利息支付等方面的信息有效性。我们发现:整体来看,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信息有效性还比较低,具体而言,历史价格、无风险利率、利息支付等方面的有效性很低,公司基本面方面的有效性较高,宏观经济方面的有效性不能判断;分别来看,公司债券的信息有效性则全面地高于企业债券。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在公司债券方面开展的金融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仍存在许多套利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企业债券 信息有效性 套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海泉
公司债券的种类繁多,新的券种不断出现,各国债券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这里介绍美国公司债券的主要类型。 1、抵押债券(Mortgage Bonds)。这种债券的债务是用指定的财产来担保的。债券发行后获得的财产也可作为支持债券的抵押物。如果公司有欺诈等行为,债券持有者可以获得这些财产并将它们出卖,以实现对公司债券的要求权。除指定财产外,债券持有者有权对公司未用作抵押的物品提出要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施燕平 刘娥平
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其调整会显著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资格与融资成本。以2007—2013年间发行公司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考察公司获得首次评级前后资本结构调整情况,运用多值响应模型验证资本结构调整、信用评级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发债公司在获得首次评级前显著向下调整负债比率;在控制目标资本结构之后,发债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偏离值越小,向下调整的负债比率越多,则公司的首次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这说明评级机构受到发债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此外,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超 李鎔伊
发展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战略。针对这一新局面,本文重点研究公司债的审计质量与信用评级的关系。信用评级是债券投资者判断债券的违约风险、评估债券价值的重要依据。评级机构基于经审计的财务信息对发债公司进行评级。审计质量越高,债券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越低,审计的保险价值越高,债券信用评级和发债主体信用评级越高。本文以2007至2011年上市的公司债为样本,发现审计质量与债券评级和发债主体评级呈正相关关系,且该正相关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提高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
关键词:
审计质量 信用评级 公司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翁舟杰 刘思妤
本文修正"息票效应"和"税收效应"拟合国债收益率曲线,计算信用价差,并用来实证检验2006—2017年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质量。通过对债券信用评级的一致性和及时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债券市场评级结果存在整体偏高,信用评级对违约事件预警有限的背景下,债券信用评级仍能提供一定的增量信息,但评级质量总体不乐观。一致性检验发现,更高的债项评级对应着更低的信用价差区间,但各评级所对应信用价差区间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及时性检验发现,债券信用评级的调升和调降都对债券信用价差具有显著影响,且评级调降对信用价差上涨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同时,评级调升和调降滞后于市场信息,但调整公告仍提供了新的增量信息。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价差 信用评级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丽
分析公司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后果和处理方式的特点,以及政府在减少公司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指出我国政府对公司债券的利率管制和强制担保要求等不当干预加重了公司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议取消政府在公司债券市场上的不当干预、将公司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定位于机构投资者、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息不对称 政府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志刚
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负面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司债券融资的成本增加 ,从而使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倾向于银行融资 ,故欲加强公司债券融资的发展 ,就必须有效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公司债券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源于金融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体制问题。因而解决公司债券融资发展障碍的根本措施在于大力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程并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发展。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公司债券融资 金融基础设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章晟 郝国刚
本文选取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所有公司债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模型、IVProbit模型研究了我国公司债券发债主体财务状况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影响。研究显示发债主体盈利能力对公司债券具有显著影响,而发债主体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无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发债主体盈利能力主要对信用等级向下迁移的公司债券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信用等级向上迁移的公司债券无显著性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承锋
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的经验检验显示 ,目前普通转券采取低转股价格和低票面利率 ;作为股票发行衍生工具的转券 ,采取转股价格和票面利率双浮动的定价策略 ,且两者浮动方向相反 ;直接债券价值在短期转债的投资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转券和基准股票之间存在投机套利 ;股票发行衍生工具转券中期权的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均高于普通转券 ,而且投资者急于兑现过高的期权市场价格 ;基准股票价格上升时 ,期权的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均上升 ;直接债券价值溢价较高时 ,转换价值溢价可以忽略不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翟琳琳 杨华
转债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投资者迫切地需要转债定价理论的指导,从而对转债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并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主流的转债定价理论,并着重探讨了我国转债的定价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
关键词:
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权 期权 定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虹 肖明芳
文章利用2007年~2012年间我国公司债券发行相关数据,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影响公司债券的定价。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显著的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企业社会责任得分高的公司其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更高,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高公司债券的市场定价。同时我们的研究结论对公司管理层和债券投资者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司债券定价 企业社会责任 信用利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