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9)
2023(14833)
2022(12294)
2021(11412)
2020(9387)
2019(21407)
2018(20900)
2017(39910)
2016(20747)
2015(22948)
2014(22291)
2013(21744)
2012(19612)
2011(17292)
2010(17450)
2009(16275)
2008(15000)
2007(13178)
2006(11319)
2005(10173)
作者
(54767)
(45828)
(45516)
(43469)
(29035)
(21790)
(20841)
(17650)
(17641)
(16212)
(15467)
(15451)
(14375)
(14372)
(14271)
(14130)
(13630)
(13185)
(13184)
(13075)
(11071)
(10886)
(10840)
(10398)
(10319)
(10294)
(10163)
(9954)
(9075)
(8892)
学科
(79936)
经济(79812)
管理(70851)
(66527)
(57932)
企业(57932)
方法(35404)
数学(31235)
数学方法(30810)
(27826)
金融(27823)
(27667)
中国(26803)
(26381)
银行(26366)
(25388)
(22930)
(21780)
业经(20164)
(18604)
财务(18539)
财务管理(18499)
企业财务(17628)
地方(16582)
(15684)
贸易(15671)
(15364)
(15214)
农业(14664)
环境(14067)
机构
学院(280744)
大学(278899)
(119675)
经济(117307)
管理(113286)
理学(97561)
理学院(96654)
管理学(95151)
管理学院(94614)
研究(86891)
中国(73770)
(60492)
(56041)
科学(47953)
财经(47605)
中心(43820)
(43245)
(41413)
(39712)
(38454)
经济学(37791)
业大(37325)
财经大学(35710)
研究所(35531)
北京(34476)
经济学院(34262)
(32970)
(32772)
(32601)
师范(32347)
基金
项目(192289)
科学(154029)
研究(143498)
基金(142544)
(122051)
国家(121053)
科学基金(107056)
社会(94133)
社会科(89607)
社会科学(89588)
基金项目(75148)
(74919)
自然(68092)
教育(66651)
自然科(66467)
自然科学(66450)
自然科学基金(65280)
(62039)
资助(57089)
编号(57031)
成果(45259)
(43348)
重点(43177)
(41850)
(41592)
(41161)
国家社会(39803)
课题(39154)
创新(39151)
教育部(38469)
期刊
(126616)
经济(126616)
研究(81895)
中国(54789)
(49808)
管理(46028)
(41023)
金融(41023)
学报(37036)
科学(35978)
(34803)
大学(30546)
学学(29154)
技术(26627)
教育(26155)
财经(24079)
农业(22561)
业经(21049)
(20561)
经济研究(20453)
问题(16081)
理论(14153)
财会(14013)
(13135)
技术经济(12803)
实践(12713)
(12713)
现代(12526)
(12413)
会计(12340)
共检索到417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震   王永伟   刘晶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推进ESG评级对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商道融绿金融机构2015年ESG评级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深入探究了ESG评级事件对企业战略激进度的外生冲击。研究结果表明,ESG评级对企业战略激进度有抑制作用,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ESG评级通过减少管理者短视行为和高管股权减持抑制企业战略激进度,防止企业战略激进度过高带来冒进风险、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ESG评级对战略激进度的影响机制对大企业、新企业的影响效果更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程度高、企业账面市值比高的行业,ESG评级对企业战略激进度的抑制作用会减弱。本文有助于全面理解和完善ESG评级的经济后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波   程栋鹏  
利用2008—2019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2013年年末在7个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进行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促进企业进行ESG实践,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企业绿色创新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与ESG实践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不仅促进了企业进行环境(E)方面的实践,也促进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S)和提升自身治理水平(G)。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国企,非国企中碳交易政策对ESG实践的影响更强。对于当年当地没有政府环境目标约束的企业,存在政府环境目标约束的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ESG实践的影响更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波   程栋鹏  
利用2008—2019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2013年年末在7个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进行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促进企业进行ESG实践,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企业绿色创新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与ESG实践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不仅促进了企业进行环境(E)方面的实践,也促进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S)和提升自身治理水平(G)。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国企,非国企中碳交易政策对ESG实践的影响更强。对于当年当地没有政府环境目标约束的企业,存在政府环境目标约束的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ESG实践的影响更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禹  王浩宇  薛爽  
中央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否切实有效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效率。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下文简称《环境保护税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出台后,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显著提升,表明税制绿色化有助于提高重污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企业市场价值较低、财务风险较高、资本市场关注较多以及地方财政收入较少时,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的提升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实现的。这表明税制绿色化有助于企业从前端和源头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此外,税制绿色化具有溢出效应,能够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完善公司绿色治理体系。文章研究表明税制绿色化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对于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剑波   叶树   张宽元  
本文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倍差法考察其政策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能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这一结论在通过交叠倍差法检验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2)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有效提升企业ESG表现,同时加剧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缓解非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3)试验区的政策效应随着企业所处行业性质、地域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数字化水平等发生变化,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红  赵美琳  张少鹏  成蕾  
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企业战略激进度对ESG表现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企业战略激进度显著促进了ESG表现,并且随着企业ESG表现的提高,企业战略激进度对其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趋势;(2)数字化转型在企业战略激进度和ESG表现的关系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3)相比成长阶段和衰退阶段,企业战略激进度仅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对ESG表现存在积极影响;(4)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在成长阶段融资约束的挤出效应以及衰退阶段盈余管理的替代效应,是导致成长阶段和衰退阶段中战略激进度对ESG表现贡献力有限的原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国务院国资委“105号”文的实施,为国有企业ESG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文以2010—2022年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ESG新政”对国有企业ESG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ESG新政”能显著促进国有企业ESG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新政”的实施降低了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水平,提升了企业高学历人才水平,促进了企业ESG发展,但也抑制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ESG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ESG新政”对大型、非工业、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ESG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促进企业ESG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国务院国资委“105号”文的实施,为国有企业ESG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文以2010—2022年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ESG新政”对国有企业ESG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ESG新政”能显著促进国有企业ESG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新政”的实施降低了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水平,提升了企业高学历人才水平,促进了企业ESG发展,但也抑制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ESG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ESG新政”对大型、非工业、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ESG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促进企业ESG发展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清华   周学琴   邓翔  
本文利用商道融绿发布企业ESG评级这一准自然实验,探究ESG评级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能够显著而稳健地提升企业的环保投资,这一投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预防性环保投资方面,表明ESG评级具有“环境激励效应”而非“环境掩饰效应”;较高的ESG评级不仅能吸引投资者关注,而且能获得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进而提升企业的环保投资;影响ESG评级对企业环保投资促进作用的因素主要有环境规制强度、外部压力和内部激励;ESG评级引致的环保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环境绩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子铱   张紫红   马新松  
随着“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ESG投资关注度持续提升。但由于不同评级机构的ESG评级标准各异,同一家公司存在明显的ESG评级分歧现象,极大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过程。文章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ESG评级分歧对公司股票收益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降低了公司股票收益,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实际控制人持股会抑制ESG评级分歧对股票收益的负向效应,外部分析师关注则放大了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文章拓展了ESG评级分歧与股票回报的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ESG评级体系建设、完善公司治理、推动股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  张红力  周月秋  殷红  马素红  杨荇  邱牧远  张静文  
本文在研究借鉴国际评级机构经验、国内绿色信贷和风险识别做法的基础上,考虑中国国情特点和国内企业特征,将工商银行内部客户数据与第三方权威数据相结合,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首家构建了ESG绿色评级体系,并以上证180企业为样本进行试算,形成绿色发展指数和绿色投资指数。该ESG评价体系对银行识别客户和引导可持续投资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  张红力  周月秋  殷红  马素红  杨荇  邱牧远  张静文  
本文在研究借鉴国际评级机构经验、国内绿色信贷和风险识别做法的基础上,考虑中国国情特点和国内企业特征,将工商银行内部客户数据与第三方权威数据相结合,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首家构建了ESG绿色评级体系,并以上证180企业为样本进行试算,形成绿色发展指数和绿色投资指数。该ESG评价体系对银行识别客户和引导可持续投资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海燕   王江寒  
本文以环境信用评价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环保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发现:环保信用评级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且企业获得的环保信用评级等级越高,被收取的审计费用越低。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环保信用评级通过信息风险机制和经营风险机制降低了审计收费,即环保信用评级通过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缓解盈余波动性抑制了公司的信息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而使审计师收取了更低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环保信用评级与审计收费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法治环境薄弱以及地区信任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研究提供了环境信用评价政策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对政府部门进一步推广环境信用评价政策、合理引导企业持续改善环境行为、助力审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等均具有启示性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宁  羊泽寅  喻晓芬  刘丹  
本文立足中国农户信用评级基本制度,论述了信用评级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缓解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制度安排的影响差异。同时,以试验区开展村庄逐户评级为契机,基于湖南省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用评级对村庄基尼系数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低收入户收入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检验作用机制发现,相较于高收入农户,信用评级对提高低收入农户信贷需求及可获性的积极影响更加显著;制度安排方面,在村两委参与程度较高,以及评定等级绑定利率优惠的制度安排下,信用评级的效果增强。基于此,本文认为,应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户信用评级,重视村两委在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中的积极作用,并考虑将评定等级绑定利率优惠,以实现农村金融的“普”与“惠”,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琚涛  
区别于文献对政府环境规制的硬监管研究,本文聚焦于市场软监管如何干预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第三方商道融绿首次发布ESG评级的外生冲击,采取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该评级引致的市场软监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三方ESG评级倒逼企业提高绿色创新数量,但是降低绿色创新质量。这说明企业为了迎合市场偏好采取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形式主义行为,加剧了绿色创新的“泡沫”。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心理是ESG评级软监管与企业绿色创新形式主义行为之间的潜在影响机制。截面分组发现,更高的公司治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度,分别通过抑制管理者短视的自利动机内因和信息不对称外因,进而对企业绿色创新形式主义行为进行纠偏。最后,ESG评级软监管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即评级企业同省和同行其他企业绿色专利申请数量也得到提高,但绿色专利申请质量的负向溢出效应仅在同省企业中存在。研究不仅证明了环境与经济困局中市场软监管的作用,也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即将推行ESG信息披露硬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