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5)
- 2023(6994)
- 2022(5830)
- 2021(5476)
- 2020(4308)
- 2019(9546)
- 2018(9094)
- 2017(18293)
- 2016(9480)
- 2015(10359)
- 2014(9643)
- 2013(8996)
- 2012(7778)
- 2011(6717)
- 2010(6535)
- 2009(6446)
- 2008(6198)
- 2007(5359)
- 2006(4793)
- 2005(4324)
- 学科
- 管理(33562)
- 业(32232)
- 企(30380)
- 企业(30380)
- 济(29414)
- 经济(29363)
- 银(16465)
- 银行(16320)
- 制(15788)
- 财(15479)
- 行(15003)
- 方法(14136)
- 务(12783)
- 财务(12774)
- 财务管理(12754)
- 企业财务(12306)
- 数学(11845)
- 数学方法(11763)
- 业务(9297)
- 融(9292)
- 金融(9291)
- 度(9024)
- 制度(9023)
- 业经(8487)
- 中国(8294)
- 农(8049)
- 银行制(7959)
- 体(7746)
- 体制(6872)
- 贸(5641)
- 机构
- 学院(119108)
- 大学(116442)
- 管理(48768)
- 济(47542)
- 经济(46604)
- 理学(41984)
- 理学院(41664)
- 管理学(41171)
- 管理学院(40946)
- 中国(33570)
- 研究(32136)
- 财(27214)
- 京(22320)
- 财经(21717)
- 经(19849)
- 银(19509)
- 银行(18666)
- 行(17345)
- 江(17040)
- 中心(16980)
- 财经大学(16663)
- 科学(16073)
- 经济学(15023)
- 商学(14838)
- 商学院(14707)
- 州(14681)
- 农(14464)
- 融(14309)
- 金融(14020)
- 所(13837)
- 基金
- 项目(77795)
- 科学(62875)
- 研究(60653)
- 基金(57981)
- 家(48495)
- 国家(48089)
- 科学基金(43353)
- 社会(40434)
- 社会科(38401)
- 社会科学(38392)
- 基金项目(30527)
- 省(29946)
- 教育(28457)
- 自然(26757)
- 自然科(26162)
- 自然科学(26158)
- 自然科学基金(25685)
- 编号(25257)
- 划(24708)
- 资助(22726)
- 成果(20130)
- 部(17715)
- 重点(17296)
- 创(17287)
- 制(16801)
- 国家社会(16745)
- 项目编号(16642)
- 性(16634)
- 人文(16466)
- 教育部(16315)
共检索到179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琛
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被认为是一种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稳定的通用话语体系,同时也被视做赋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确定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把提升ESG表现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但客观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ESG实践尚处起步阶段,如何快速提升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ESG治理能力,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主动对传统公司治理作出适应性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
银行公司治理 ESG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邦海
<正>目前,国内对践行ESG理念的关注程度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ESG发展步入快车道。由于ESG理念与当前时代发展趋势和自身可持续发展要求一致,中小银行贯彻ESG理念有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也有助于建立更强的商业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小银行ESG治理现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定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商业银行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对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意义重大。完善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规范化运作的机制保障,更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商业银行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治理视角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江林 黄光
本文运用熵值法得出银行总体风险控制水平和综合效益两个综合性指标体系,结合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政府背景特征,得出国有控股能力、监事会规模和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人数与银行总体风险控制水平和银行综合效益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具有政府背景的董事和监事比例以及高管人员薪酬则与之不相关等结论。针对这些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优化所有权结构,加大引入非国有投资者;落实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选聘制度,确保其履职尽责;强化对高管人员的培养,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建立全面的高管激励制度,突出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元泽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经验看,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受到股权结构、市场发育程度和制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单纯强调"股东至上主义"思想的单边治理模式与银行的稳健经营原则是相矛盾的,它必然削弱债权人对管理层监控的动力和能力。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股权比较集中,国有股权比例较大,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等基本现实,我国的银行业更适合选择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多边共同治理模式。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保持各方利益的均衡,构建一个反映我国银行业发展特点、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相互制衡的多边"共同治理"模式。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飞 徐炜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通过股改、上市,极大地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但在较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效率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较为明显,这很大程度上缘于组织结构中的股东大会治理存在一定缺陷。本文正是从股东大会视角对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效率作一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东大会 上市银行 公司治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高康
我国于2013年发布了针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操作指引,其中对商业银行如何在治理的过程中保护金融消费者以及银行职员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以分析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同心圆理论为基础,以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金融消费者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对象,结合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从内部治理模式与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为着眼点,提出我国商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红娟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X效率都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和内部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公司治理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安排,毫无疑问会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近年我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X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对X效率提升没有帮助,董事会规模对X效率影响为正,两职合一有助于提高X效率,而股权结构和高管薪酬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X效率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聂永忠
本文提出了一个有关国有商业银行总分行组织模式下的治理内涵的分析框架,就内部经营控制权的分解、内部经营控制权配置的技术选择和代理人经营行为约束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总分行组织运行效率的四大原则:效率导向原则、科学授权原则、约束强化原则和权责对称原则。结合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国有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应该完善信息系统,缩短经营决策流程;完善监察控制体系,强化各级机构经营行为约束;完善经营机构职能,合理划分经营和决策主体;完善内部激励约束体系,重点解决经营行为短期化问题。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国有商业银行 总分行 控制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旭东
在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中,与公司治理目标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的,莫过于声誉风险了。积极、主动、稳妥地进行声誉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必然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到几乎所有的国家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也留给我们多方面的教训与思考。本文试图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入手,探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策略,并就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葛兆强
五、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建构面临的挑战在经历了银行机构多元化→业务专业化→经营企业化(商业化)→企业制度公司化(股份化)这样一条改革路径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终于定位于建立现代银行公司治理这一制度核心层面。目前,对于这一定位,学术界、决策部门和银行业已经没有分歧,并且对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目标也达成了多方面的共识: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喆
经营目标的多重性及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等特点决定了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地方政府控股下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地域布局时如何在大股东需求、经营行为和风险承担中寻求平衡呢?本文基于通径分析的原理,揭示了城商行治理结构、经营地域分布与风险承担间的逻辑关联,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者之间的关联可以抽象为"治理风险源→行为选择→风险表现"的逻辑路径,并呈现复杂的网络化分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力 赵蕊
本文从文化价值模式角度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通过对公司治理和文化两者概念、内涵以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引入霍夫斯泰德五维度文化模型所提供的研究方法,来比较中外在不同文化价值模式下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我国传统文化价值模式的特征及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机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价值模式 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