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5)
- 2023(10763)
- 2022(8727)
- 2021(7719)
- 2020(6605)
- 2019(14518)
- 2018(14058)
- 2017(26556)
- 2016(14667)
- 2015(15851)
- 2014(15235)
- 2013(15257)
- 2012(13701)
- 2011(11896)
- 2010(11894)
- 2009(11076)
- 2008(11256)
- 2007(10068)
- 2006(8869)
- 2005(7939)
- 学科
- 业(78405)
- 企(72837)
- 企业(72837)
- 济(64983)
- 经济(64902)
- 管理(59449)
- 方法(30165)
- 业经(26970)
- 财(23883)
- 农(23455)
- 数学(22445)
- 数学方法(22303)
- 务(19454)
- 财务(19450)
- 财务管理(19436)
- 企业财务(18480)
- 农业(17725)
- 技术(16451)
- 划(13408)
- 中国(13222)
- 策(13030)
- 制(12612)
- 企业经济(12033)
- 贸(11893)
- 贸易(11888)
- 和(11849)
- 易(11597)
- 理论(11584)
- 经营(11466)
- 技术管理(10929)
- 机构
- 学院(216732)
- 大学(209579)
- 济(91832)
- 经济(90466)
- 管理(88067)
- 理学(76871)
- 理学院(76129)
- 管理学(75107)
- 管理学院(74740)
- 研究(67871)
- 中国(53392)
- 农(49726)
- 科学(44065)
- 京(42839)
- 财(41034)
- 农业(39910)
- 业大(38744)
- 所(35548)
- 财经(33300)
- 江(32703)
- 研究所(32503)
- 中心(30789)
- 经(30412)
- 经济学(27380)
- 商学(25985)
- 商学院(25766)
- 北京(25722)
- 经济管理(25358)
- 农业大学(25117)
- 经济学院(25044)
- 基金
- 项目(147970)
- 科学(118113)
- 基金(110537)
- 研究(100783)
- 家(99032)
- 国家(98118)
- 科学基金(85195)
- 社会(66686)
- 社会科(63432)
- 社会科学(63413)
- 省(59577)
- 基金项目(59136)
- 自然(58007)
- 自然科(56780)
- 自然科学(56763)
- 自然科学基金(55892)
- 划(49214)
- 教育(44652)
- 资助(43624)
- 业(38853)
- 编号(37679)
- 创(34907)
- 重点(33304)
- 发(31823)
- 创新(31755)
- 部(31634)
- 计划(29122)
- 科研(29119)
- 国家社会(28248)
- 成果(27176)
共检索到308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建春 朱桂芳 王站杰
ESG作为一种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投资理念和非财务绩效评价标准,对于解决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融资约束、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ESG表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在ESG表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融资约束具有中介作用;第三,相对于位于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位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本文结论对引导企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葛格 肖翔 李珍珠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日益紧迫,探讨ESG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通过改善投资效率,即减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性好、重污染行业企业和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明显;相较于公司治理表现,环境表现和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为推动我国ESG的发展,应当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一ESG信息披露标准、规范ESG信息披露管理和完善ESG考核评价的奖惩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加林 黄晓红
选择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华证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级衡量企业ESG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替换解释变量衡量方式、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Heckman两阶段方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加强ESG建设,强化ESG信息披露,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娜 胡丽宁
以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银企信贷联系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了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银行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端,ESG表现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优化信贷配置,增强信贷监督能力;在企业端,银行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从而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此外,银企ESG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够强化银行ESG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ESG的促进作用在民营及中小企业样本中表现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银行ESG微观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晋华 郝晓雁
ESG理念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企业希望通过ESG实践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使用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验证ESG的实践价值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传递出的信号能够降低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企业财务柔性和媒体监督对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端 郭佳轩 李海英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医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ESG理念的兴起为医药企业赋能提供了新的机遇。以2010~2020年我国220家A股上市医药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并非呈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使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拐点右移,且高水平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环境责任维度E,二者在社会责任维度S和公司治理维度G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二者在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医药企业中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敏感性更强。本研究扩展了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及其中的作用机理,为如何提高医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化配置医药创新资源、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忠雪 张莹
在数字经济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如何缓解企业代理冲突、推动企业承担环保和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关键,而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实现上述过程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的相互关系显得愈发重要。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衡量数字化转型程度,利用ologit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机制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正向促进企业ESG表现,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企业ESG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低污染行业、高数字金融地区及低污染地区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ESG表现驱动机制的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提升ESG提供了实证支持和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应习文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意味着更稳健的实体经济,是由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德国战后65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表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德国的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特点,其经济增长的来源中,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贡献很大。通过对战后65年来(1950~2014年)德国经济增长的核算,可发现德国各时期的外部环境、宏观政策、经济表现等均与其增长动力结构,尤其是TFP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孙炳
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孙炳
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聂辉华 张彧 江艇
使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本文首次考察了中国地区层面的腐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现有文献不同,我们发现,总体上腐败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单调关系。腐败既不是对所有企业都不利的"沙子",也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有利的"润滑剂",而是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从三类特征上揭示了腐败对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第一,腐败对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率没有影响,对私人控股企业的生产率只有正效应,这可能是因为腐败有利于私人控股企业避开管制;第二,腐败对那些固定资产比例更高的企业具有更大的负效应;第三,腐败对那些中间产品结构比较复杂的行业具有更大的负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腐败 生产率 企业 微观数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徐亮 李诗雯 倪鹏飞
在数字中国战略引领下,推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数字中国战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数字中国战略有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创新产出和资本配置效率是数字中国战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能的作用路径。数字中国战略对服务业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杨 杨雨诗 杜剑
在双碳背景下,企业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18年正式实施环保税,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环境污染进行约束,借助税收执法的刚性,加大环境规制强度。环保税可以通过对企业施加环境约束从而激励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本文基于沪深上市企业(2012—2020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环保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保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环保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弱。(3)环保税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显著于国有企业。(4)环保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和资产结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环保税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优化环保税政策提供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
环保税 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廷勇 何玲 孙芳城
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重视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