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3)
- 2023(8736)
- 2022(7161)
- 2021(6203)
- 2020(5480)
- 2019(12284)
- 2018(11959)
- 2017(23250)
- 2016(12612)
- 2015(13795)
- 2014(13390)
- 2013(13602)
- 2012(12218)
- 2011(10517)
- 2010(10695)
- 2009(10126)
- 2008(10446)
- 2007(9473)
- 2006(8466)
- 2005(7810)
- 学科
- 业(75528)
- 企(71400)
- 企业(71400)
- 济(62626)
- 经济(62559)
- 管理(55597)
- 方法(30326)
- 业经(25385)
- 财(23543)
- 数学(22782)
- 数学方法(22655)
- 农(20928)
- 务(19931)
- 财务(19927)
- 财务管理(19915)
- 企业财务(18959)
- 技术(16013)
- 农业(15909)
- 划(12899)
- 策(12534)
- 企业经济(11993)
- 制(11781)
- 中国(11200)
- 经营(11191)
- 和(11187)
- 理论(11108)
- 技术管理(10553)
- 体(9992)
- 贸(8958)
- 贸易(8953)
- 机构
- 学院(190239)
- 大学(183619)
- 济(85300)
- 经济(84069)
- 管理(80700)
- 理学(69929)
- 理学院(69339)
- 管理学(68552)
- 管理学院(68222)
- 研究(56321)
- 中国(45625)
- 财(39595)
- 农(37175)
- 京(36905)
- 科学(33256)
- 财经(31754)
- 业大(29807)
- 农业(29587)
- 江(29137)
- 经(28823)
- 所(28464)
- 中心(25672)
- 研究所(25528)
- 经济学(25379)
- 商学(24105)
- 商学院(23916)
- 财经大学(23316)
- 经济学院(23125)
- 经济管理(23115)
- 北京(22326)
- 基金
- 项目(123543)
- 科学(100518)
- 基金(93382)
- 研究(88548)
- 家(80878)
- 国家(80125)
- 科学基金(71563)
- 社会(59153)
- 社会科(56406)
- 社会科学(56390)
- 基金项目(49934)
- 省(49779)
- 自然(47330)
- 自然科(46352)
- 自然科学(46343)
- 自然科学基金(45674)
- 划(40115)
- 教育(39448)
- 资助(37252)
- 业(33855)
- 编号(33757)
- 创(29890)
- 部(27353)
- 重点(27238)
- 创新(26970)
- 发(26500)
- 国家社会(24917)
- 成果(24738)
- 制(24213)
- 人文(23791)
共检索到277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葛格 肖翔 李珍珠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日益紧迫,探讨ESG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通过改善投资效率,即减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性好、重污染行业企业和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明显;相较于公司治理表现,环境表现和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为推动我国ESG的发展,应当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一ESG信息披露标准、规范ESG信息披露管理和完善ESG考核评价的奖惩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建春 朱桂芳 王站杰
ESG作为一种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投资理念和非财务绩效评价标准,对于解决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融资约束、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ESG表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在ESG表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融资约束具有中介作用;第三,相对于位于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位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本文结论对引导企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加林 黄晓红
选择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华证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级衡量企业ESG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替换解释变量衡量方式、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Heckman两阶段方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加强ESG建设,强化ESG信息披露,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娜 胡丽宁
以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银企信贷联系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了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银行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端,ESG表现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优化信贷配置,增强信贷监督能力;在企业端,银行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从而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此外,银企ESG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够强化银行ESG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ESG的促进作用在民营及中小企业样本中表现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银行ESG微观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晋华 郝晓雁
ESG理念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企业希望通过ESG实践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使用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验证ESG的实践价值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传递出的信号能够降低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企业财务柔性和媒体监督对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惠琳 牛海鹏 张平淡
环境规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更好地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波特假说给出了环境规制改进经济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以各省份环境法律法规逐年累计值来表征环境立法,各省份排污费征收强度来表征环境执法,实证检验了两类环境规制(环境立法和环境执法)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投资效率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强化环境规制能够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且,投资效率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不过,企业规模、上市企业环保核查行业分类不同的企业存在异质性;其中,环境立法能够通过提升投资效率对大型企业、非重污染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积极作用,而环境执法通过提升投资效率对中小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异质性的影响机制也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争 史晋川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系统地研究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问题。样本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材料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私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上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然而这种优势主要集中表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上。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大部分行业的资本弹性稳定地处于0.2—0.3之间。对生产率方差的分解表明,地区和行业内部近90%的生产率差异来自TFP的差异,劳均资本的差异只占贡献来源的13%左右。虽然行业间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还是TFP,但地区间的生产率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劳均资本的差异。资本边际产出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不均衡分布意味着部门间存在资本配置的非效率。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
关键词:
私营企业 生产率 投资效率 普查数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端 郭佳轩 李海英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医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ESG理念的兴起为医药企业赋能提供了新的机遇。以2010~2020年我国220家A股上市医药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并非呈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使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拐点右移,且高水平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环境责任维度E,二者在社会责任维度S和公司治理维度G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二者在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医药企业中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敏感性更强。本研究扩展了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及其中的作用机理,为如何提高医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化配置医药创新资源、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忠雪 张莹
在数字经济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如何缓解企业代理冲突、推动企业承担环保和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关键,而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实现上述过程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的相互关系显得愈发重要。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衡量数字化转型程度,利用ologit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机制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正向促进企业ESG表现,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企业ESG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低污染行业、高数字金融地区及低污染地区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ESG表现驱动机制的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提升ESG提供了实证支持和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应习文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意味着更稳健的实体经济,是由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德国战后65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表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德国的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特点,其经济增长的来源中,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贡献很大。通过对战后65年来(1950~2014年)德国经济增长的核算,可发现德国各时期的外部环境、宏观政策、经济表现等均与其增长动力结构,尤其是TFP增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丹 李笑迎
基于2010—2018年审计署实施中央企业审计事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和机制以及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TFP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抑制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发挥作用的。非效率投资在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抑制非效率投资是国家审计促进企业TFP提升的重要作用路径。进一步地,二次审计正向调节了国家审计对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国家审计的促进作用在非效率投资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主要缓解了制造业企业投资不足问题。研究结论为微观企业借助审计监督力量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审计治理机制提供了路径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浩 吾买尔江·艾山 邓峰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从投资效率角度切入,研究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的拉大,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作用机制表明,非效率投资在两者间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区分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后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主要通过投资过度路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异质性发现,在较大规模董事会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研究结论为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覃家琦 齐寅峰 李莉
国内学者经常在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宏观经济的投资效率问题,但投资效率对于微观企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则并不明确。通过追溯公司财务学的Fisher-MM传统,本文认为公司财务学所理解的企业投资行为其实等价于经济学中的生产行为,从而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等价于生产效率或生产率。据此,本文将投资效率划分为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前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后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度量。基于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投资的动态效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率、技术进步变化率、规模效应变化率和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率。
关键词:
微观企业 投资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浩 吾买尔江·艾山 邓峰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从投资效率角度切入,研究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的拉大,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作用机制表明,非效率投资在两者间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区分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后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主要通过投资过度路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异质性发现,在较大规模董事会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研究结论为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天燕 孙涛 郭文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中国10家上市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效率,并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评价其2009—2013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无效率值为0.0997,企业员工冗余是其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企业间环境效率的差异较大,极差达到0.3503。这些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均值为1.0265,即其整体环境效率平均每年提升2.65%;2009—2011年,环境纯技术效率的提高是企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而2011—2013年,环境技术进步是火力发电企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