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6)
2023(6966)
2022(5453)
2021(4785)
2020(4242)
2019(9310)
2018(9198)
2017(17758)
2016(9615)
2015(10575)
2014(10382)
2013(10440)
2012(9381)
2011(7564)
2010(8339)
2009(8342)
2008(8210)
2007(7431)
2006(6538)
2005(6271)
作者
(27246)
(22595)
(22539)
(21067)
(14749)
(10554)
(10136)
(8524)
(8262)
(8238)
(7540)
(7530)
(7524)
(7147)
(6986)
(6766)
(6694)
(6636)
(6542)
(6316)
(5737)
(5487)
(5440)
(5220)
(5155)
(5061)
(4990)
(4876)
(4583)
(4370)
学科
(68321)
(66542)
企业(66542)
管理(47447)
(44236)
经济(44180)
业经(23422)
(20794)
方法(19775)
(18245)
财务(18240)
财务管理(18175)
企业财务(17252)
(17098)
技术(14739)
农业(13532)
审计(12150)
数学(11822)
数学方法(11779)
企业经济(11776)
(11557)
(10947)
经营(10609)
(10367)
(9915)
技术管理(9699)
理论(9180)
(8805)
中国(8629)
决策(8427)
机构
学院(140252)
大学(131751)
管理(60812)
(60735)
经济(59789)
理学(51965)
理学院(51587)
管理学(51176)
管理学院(50934)
研究(37109)
中国(36138)
(31752)
(27779)
(26199)
财经(24983)
(23568)
(22598)
科学(21043)
农业(20551)
商学(19565)
业大(19447)
商学院(19417)
中心(18699)
(18678)
财经大学(18166)
(18030)
经济学(17271)
经济管理(17190)
北京(16224)
研究所(15919)
基金
项目(85834)
科学(70235)
基金(64610)
研究(64017)
(54636)
国家(54051)
科学基金(49462)
社会(42282)
社会科(40279)
社会科学(40266)
(35778)
基金项目(34591)
自然(32525)
自然科(31778)
自然科学(31773)
自然科学基金(31292)
(27917)
教育(27882)
(27438)
编号(25355)
资助(25271)
(22342)
创新(19813)
成果(18957)
(18716)
重点(18665)
(18463)
(18286)
国家社会(17359)
(17330)
期刊
(72227)
经济(72227)
研究(41114)
(31889)
中国(30157)
管理(27620)
(25389)
(18124)
金融(18124)
科学(17148)
农业(16788)
学报(16261)
业经(14722)
技术(13731)
大学(12998)
学学(12853)
财会(12849)
财经(12774)
(11525)
经济研究(11311)
(10981)
会计(10845)
技术经济(9906)
审计(9781)
问题(8871)
通讯(8548)
会通(8543)
现代(8164)
商业(7732)
世界(7437)
共检索到218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毓婧  
文章从商业银行对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角度,选择A股上市公司2012-2021年数据,分析了ESG表现对企业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实证发现:ESG表现越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说明ESG表现成为商业银行发放企业贷款时的重要参考。这一作用在民营企业和轻污染企业中更为明显,在重污染企业中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上一年度审计意见对ESG表现与企业信贷期限结构的关系存在显著的逆向调节效应,当企业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时,ESG表现对企业长期信贷比例的正影响程度被削弱,表明商业银行在向企业发放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时,会充分参考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论来降低信贷风险,进而影响企业信贷期限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喆   张锟澎  
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实证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好的企业ESG表现会抑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以及属于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好的企业ESG表现能够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改善内部控制的方式抑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分项检验发现,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表现均能够抑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延歌   冯建  
近年来,上市公司同时持有高额现金和短期借款的异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ESG表现如何影响“存贷双高”异象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好能够显著抑制“存贷双高”异象。机制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好能提升企业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能抑制“存贷双高”异象。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竞争程度高的行业和市场环境差的地区,ESG表现对“存贷双高”异象的抑制效应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ESG表现好抑制了“存贷双高”异象,从而可降低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为此,要有效治理企业的“存贷双高”异象,推动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应积极提高ESG表现水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宁   伍利娜   肖帅莹  
基于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差,审计师为应对风险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充分,具体表现为披露数量更多、披露内容更详细。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通过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从而影响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信息量,并且在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企业ESG表现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对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后审计师更准确地识别审计风险、提供更有效的审计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保昌   刘益宁   李思慧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推动市场整合有助于高效发挥市场力量,加速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基于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表明,市场整合主要通过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改善信息披露提高企业ESG表现。此外,在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非重污染行业、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非僵尸企业中,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市场整合在改善企业ESG表现中所发挥的竞争促进、资源配置和信息披露效应,为正确评价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以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决策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秋   徐雨露  
利用201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韧性,使得企业在危机期间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细化ESG不同维度发现,相较于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声誉和抗风险能力四条路径提升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进而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增强作用在管理层决策视域较短、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说明ESG有助于解决管理者短视、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给企业带来的“生存性”难题,是企业于逆境中转“危”为“机”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睿   马融   马文杰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赋能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改善企业ESG表现,包括ESG综合表现以及E、S、G单项表现。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通过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代理成本降低促进企业内部成长改善企业ESG表现,又能通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优化外部环境改善ESG表现。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科技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缓解经营风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倪志兴   陈嘉滢   李增福  
作为中国股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改善企业ESG表现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ESG表现,在进行稳健性及内生性处理后,该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研发创新、提高盈余质量,改善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媒体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提高了企业效益。建议政府鼓励社保基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增强对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媒体关注度较低企业的关注;上市公司应完善对社保基金等投资者的联动响应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晓燕   曹金铭  
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效应、治理效应以及信息效应,能够通过促进信贷资源获取、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信息透明度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且媒体关注与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具有替代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法治化水平较高、金融监管较强地区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楠   李响  
银行信贷是责任投资的关键部分,但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收益不一致等问题严重影响银行对企业ESG建设的支持力度。本文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银行信贷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1)整体银行信贷强度和短期银行信贷强度会抑制企业ESG表现;(2)整体银行信贷强度会抑制企业持续ESG策略;(3)银行信贷强度对企业ESG表现和持续ESG策略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盈利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凯乐   邱圣雄   林子渝  
本文以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企业ESG表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企业是出于道德伦理的动机履行ESG,但ESG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存在差异。在机制检验中,本文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增加审计投入、提高审计效率,前者在ESG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中发挥了显著影响,而后者则没有。异质性检验表明,ESG与企业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样本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丽娟  华娇娇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对ESG的关注度与日俱增,ESG理念的普及应用和相关信息披露正在重塑企业竞争力。本文以2018—2021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债务融资的角度,分析并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发挥信息增量、积极信号释放和声誉保障三重效应来增加获得长期信贷资源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优化;企业ESG表现与债务期限结构的正相关关系在外部信息环境较差和非国有制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证明,企业ESG表现对债务期限结构的优化作用最终能够缓解企业“短贷长投”的问题。本文对于理解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和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银娥   李春燕   谭欢   汪亚楠  
依据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量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韧性正向影响显著,企业ESG表现越好,企业韧性越强,且在重污染行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良好的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两个渠道增强企业韧性。鉴于此,企业应努力提升自身ESG表现,政府主管部门要引导并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各利益相关方发挥监督作用,强化企业韧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翌秋  谢萌  郭冲  
使用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ESG表现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倾向于向ESG表现良好的企业发放数额更大、期限更长、利率更低和贷款担保要求更为宽松的信贷。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强化了企业ESG表现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通过降低银行对企业经营风险的预期和减少银行事后监督成本影响银行信贷决策。异质性分析表明,非国有企业、高盈利能力企业和高媒体关注度企业的ESG表现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更显著。基于此,建议政府加快建立企业ESG质量评估系统及信息发布机制;银行树立ESG责任投资理念,将环境、社会和治理三要素纳入信贷评级体系;企业积极排查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ESG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磊  张迪  刘柯含  
本文利用2012~2022年间我国企业ESG评级和企业新发境外债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企业ESG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ESG评级得分每增加1个单位标准差,企业境外债券融资利差约降低88个基点,境外债券融资额度约增加0.23亿美元,境外债券融资期限约延长0.60年。企业ESG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的促进效应主要来自企业价值提升、企业风险降低和企业偿债能力增强等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的影响较大,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的影响有限。对此,建议进一步完善ESG相关信息披露机制,鼓励企业将ESG理念纳入管理决策全过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ESG建设的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