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5)
2023(9985)
2022(8138)
2021(7312)
2020(6085)
2019(13431)
2018(13256)
2017(25284)
2016(13136)
2015(14406)
2014(13417)
2013(13454)
2012(11961)
2011(10218)
2010(10562)
2009(10096)
2008(10224)
2007(9389)
2006(8192)
2005(7617)
作者
(34806)
(29277)
(29155)
(27051)
(18636)
(13714)
(13007)
(11129)
(10824)
(10539)
(9810)
(9678)
(9537)
(9039)
(9029)
(8817)
(8730)
(8291)
(8261)
(8225)
(7053)
(6965)
(6871)
(6705)
(6581)
(6427)
(6397)
(6313)
(5845)
(5537)
学科
(80752)
(77127)
企业(77127)
管理(62897)
(60886)
经济(60824)
业经(26755)
方法(25760)
(23654)
(21306)
技术(19460)
(18169)
财务(18150)
财务管理(18135)
数学(17902)
数学方法(17796)
企业财务(17108)
农业(15322)
(14902)
贸易(14894)
(14624)
中国(14069)
技术管理(13603)
(13364)
(13093)
(12615)
企业经济(12236)
理论(12231)
(12126)
(11960)
机构
学院(187703)
大学(178734)
(86324)
经济(85063)
管理(83709)
理学(71812)
理学院(71304)
管理学(70683)
管理学院(70340)
研究(52548)
中国(44766)
(39852)
(35965)
财经(31168)
(29429)
(28246)
科学(28170)
(27981)
经济学(25416)
商学(25101)
商学院(24892)
业大(24588)
中心(24514)
(24352)
经济管理(23142)
经济学院(23046)
(22804)
财经大学(22644)
北京(21991)
农业(21819)
基金
项目(120321)
科学(98773)
研究(91481)
基金(89680)
(75379)
国家(74663)
科学基金(68401)
社会(62299)
社会科(59454)
社会科学(59440)
(49665)
基金项目(47272)
自然(42701)
自然科(41872)
自然科学(41865)
自然科学基金(41237)
教育(39864)
(38311)
编号(35230)
资助(35169)
(32994)
(32818)
创新(29650)
(26721)
(26175)
国家社会(26124)
(25947)
重点(25912)
成果(25649)
人文(24125)
期刊
(98480)
经济(98480)
研究(54296)
管理(38875)
中国(36326)
(35485)
(27127)
科学(22095)
技术(20558)
学报(19490)
业经(19471)
农业(18836)
(18024)
金融(18024)
大学(16502)
学学(15846)
财经(15842)
经济研究(15829)
(13797)
教育(13620)
技术经济(13546)
(13449)
问题(12476)
(11839)
财会(11208)
商业(11095)
现代(10758)
科技(10649)
世界(9913)
国际(9594)
共检索到28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程敏   王乃合  
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纳入供应链评估体系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研究发现,下游客户的ESG优势可以激励中游企业进行绿色创新,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强化企业绿色意识、加大商业信贷支持以及绿色技术溢出等渠道实现。通过区分企业—客户关系特征发现,当中游企业更依赖大客户以及企业—客户的股权性质一致时,更有助于中游企业推进绿色创新,且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下,“机会导向效应”发挥主导作用,企业更倾向于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揭示了ESG绿色溢出的非对称传导效应和双重角色的抵消作用,说明了供需协调成本和供需关系平衡的重要性。本文也证实了下游客户ESG优势通过促进中游企业绿色创新能帮助企业实现碳减排和提升碳绩效。本文揭示了供应链ESG管理对于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欣然   陶锋  
当前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要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链供应链关联主体的溢出效应。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逐一匹配的供应链条和企业绿色技术与数字技术专利大数据,首次从产业关联的视角考察了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特别是当上游企业规模较大、具有国有性质、知识存量较为丰富,或其所在行业市场竞争度较高、需求量较大、污染密集度较高时,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绿色创新的牵引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上游企业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创新能力,进而牵引上游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后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下,上游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质量提升;不仅对企业策略性创新产生“挤出效应”,而且对实质性创新产生“杠杆效应”;但在现有阶段,上游企业绿色创新主要还是集中在生产的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环节,还未深入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的源头预防阶段。文章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史梦昱   闫佳敏  
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增强,ESG表现逐渐成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关注重点。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下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ESG表现改善可显著提升供应商绿色创新水平,表明客户ESG表现存在供应链传染效应。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客户ESG表现主要通过资源获取渠道和利益相关者路径影响供应商绿色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客户为非污染企业、供应商为非国有性质企业,以及客户更注重在社会方面的责任履行时,客户ESG表现改善对供应商绿色创新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基于外部合作者视角丰富了供应商企业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也为供应链企业如何通过ESG信息披露的传染效应实现企业绿色化转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仁桥  宋莹  钱丽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8—2015年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产出均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在绿色科技研发阶段,R&D经费支出对相邻地区绿色专利产出正溢出效应明显,产学研合作会显著促进本地区新产品项目产出的提升;在绿色成果转化阶段,绿色专利申请量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绿色GDP产出的提升,环保投入、政府支持对相邻地区绿色GDP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绿色专利申请量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天丽  
选取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探讨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金融显著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二,供应链金融通过抑制短视、融资约束以及关系效应机制作用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第三,供应链金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位于营商环境优势较大地区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更显著。研究为监管机构推动供应链业务发展、市场化建设以及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天丽  
选取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探讨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金融显著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二,供应链金融通过抑制短视、融资约束以及关系效应机制作用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第三,供应链金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位于营商环境优势较大地区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更显著。研究为监管机构推动供应链业务发展、市场化建设以及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培  苏世彬  
绿色创新效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中长期环境改善潜力。运用Super-SBM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A股200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率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曲线关系;供应链不同维度的集成对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供应商集成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U”型关系,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显著关系;客户集成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培  苏世彬  
绿色创新效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中长期环境改善潜力。运用Super-SBM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A股200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率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曲线关系;供应链不同维度的集成对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供应商集成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U”型关系,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显著关系;客户集成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江峰   秦伟旺   郝斌  
节俭式创新作为一种资源约束情境下的新型创新范式,可以避免企业对生产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促进企业价值创新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尽管节俭式创新的实践与相关研究已经积极开展,但对其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基于长三角区域224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了组织绿色文化通过绿色供应链学习(绿色供应商学习和绿色客户学习)作用于节俭式创新的中介机制,以及绿色组织认同对该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绿色文化正向显著影响企业节俭式创新;绿色供应商学习、绿色客户学习在组织绿色文化与企业节俭式创新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绿色组织认同正向调节绿色供应商学习、绿色客户学习在组织绿色文化和节俭式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组织文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组织认同理论在企业开展节俭式创新中的运用,弥补了节俭式创新内部形成机制研究的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永霞   剡霏  
积极践行ESG理念和促进绿色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ESG责任履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ESG责任履行显著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ESG责任履行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来提升企业价值,绿色创新在ESG责任履行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对绿色创新进行细分,检验结果表明,这一作用机制在企业绿色发明创新和绿色实用新型创新中同时存在;所有权属性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西部地区的企业,ESG责任履行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薛龙  张倩瑜  李雪峰  
ESG表现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华证ESG评级指数衡量上市公司的ESG表现,并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企业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及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甄玉晗   孙文祥  
以2009—2022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ESG评级分歧会显著抑制企业绿色创新。这一影响主要通过加大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人力资本质量、减少企业研发投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所有权能够弱化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不利影响。将ESG评级分歧划分为3类样本后,发现在ESG评级分歧较大的样本中绿色创新水平明显下降,在ESG评级分歧较小且ESG评级较低的样本中绿色创新水平未受到显著影响,在ESG评级分歧较小且ESG评级较高的样本中绿色创新水平有所提升。结论既可为理解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提供证据,也可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