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7)
- 2023(3317)
- 2022(2549)
- 2021(2202)
- 2020(1596)
- 2019(3500)
- 2018(3207)
- 2017(6033)
- 2016(3249)
- 2015(3326)
- 2014(2978)
- 2013(2775)
- 2012(2660)
- 2011(2408)
- 2010(2296)
- 2009(2126)
- 2008(2215)
- 2007(1931)
- 2006(1800)
- 2005(1634)
- 学科
- 管理(15304)
- 业(12102)
- 济(11515)
- 经济(11488)
- 企(11227)
- 企业(11227)
- 环境(5947)
- 方法(4888)
- 财(4758)
- 划(4479)
- 农(4180)
- 业经(3815)
- 务(3708)
- 财务(3705)
- 财务管理(3696)
- 数学(3667)
- 数学方法(3645)
- 企业财务(3623)
- 制(3476)
- 规划(3256)
- 环境规划(3194)
- 体(3034)
- 中国(2901)
- 学(2643)
- 人事(2584)
- 人事管理(2584)
- 资源(2545)
- 工作(2529)
- 和(2464)
- 农业(2404)
- 机构
- 大学(46037)
- 学院(45924)
- 管理(21141)
- 理学(18826)
- 济(18701)
- 理学院(18686)
- 管理学(18485)
- 管理学院(18410)
- 经济(18366)
- 研究(14294)
- 中国(10966)
- 财(9605)
- 京(9067)
- 财经(7738)
- 科学(7431)
- 经(7080)
- 中心(7006)
- 农(6948)
- 业大(6556)
- 江(6271)
- 商学(5952)
- 商学院(5898)
- 所(5898)
- 财经大学(5858)
- 经济管理(5461)
- 范(5440)
- 北京(5435)
- 院(5404)
- 师范(5388)
- 研究所(5315)
- 基金
- 项目(33493)
- 科学(27869)
- 基金(26188)
- 研究(24653)
- 家(22815)
- 国家(22617)
- 科学基金(20461)
- 社会(17813)
- 社会科(16858)
- 社会科学(16849)
- 基金项目(14199)
- 自然(13015)
- 自然科(12731)
- 自然科学(12729)
- 自然科学基金(12527)
- 省(12332)
- 教育(10817)
- 划(10413)
- 资助(9253)
- 编号(9176)
- 国家社会(7750)
- 部(7641)
- 制(7536)
- 重点(7416)
- 成果(7250)
- 创(7195)
- 人文(6828)
- 教育部(6814)
- 创新(6744)
- 发(6682)
共检索到64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丹 马国团 奉雅娴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ESG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越来越受到利益相关方的重视。作为评价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和价值体现,企业ESG披露意识逐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披露意愿高于民营企业,但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存在一定的“漂绿”现象。“漂绿”行为的产生主要有ESG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披露要求差异大、评价体系的构建尚待完善等外因,也有企业谋求绿色融资或补贴、内部信披制度不健全、数据采集困难和保护商业机密等内因。对ESG报告的“漂绿”行为,须以多种评价体系为基础,锚定四级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指标,通过量化指标实际披露数据与行业平均标准、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进行比对加以甄别,同时应从构建中国特色的ESG生态系统、完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标准、建立ESG数据信息采集体系、强化企业ESG责任担当等方面采取治理举措。
关键词:
ESG报告 “漂绿” 定量指标 甄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世忠
《巴黎协定》签订以来,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切与日俱增,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议题备受重视,ESG报告的强制性披露呼之欲出。伴随着ESG报告的演进,"漂绿"问题相应衍生。本文首先介绍"漂绿"的缘起及其在企业界、金融界和学术界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剖析企业和金融机构"漂绿"ESG报告的外因和内因,最后从推动立法、统一标准、强制披露、独立鉴证、数字赋能和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治理和抑制"漂绿"的举措。本文认为,加强对"漂绿"的研究和治理,有助于提高ESG报告的质量,为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扎实的基础数据和信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美珍
以银广夏舞弊案为例,分析行业政策频繁变化者、盈余减去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差值指标为负数者、一些非同寻常的大额和获利丰厚的关联方交易者、内部控制制度混乱者,其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居大。在治理对策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审计委员会”是首要环节;“衡量内部控制结构、评估管理阶层的诚信、现场调研及利用专家工作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是基础;“合理划分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强化CPA的鉴证职能”是外部背景;“启动民事赔偿机制”是法律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虎超 张晨 杨国平
文章首次基于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主体及载体的不同,从投资者市场反应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披露行为信号价值的差异。基于投资者市场反应(CAR值)的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内控自评行为不能彰显自身价值,而鉴证报告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国有企业的自评报告可以彰显公司质量,而鉴证报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果。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披露 信号价值 市场反应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瑶
银行甄别客户信息的目的,一方面控制预期风险,另一方面发现客户需求。但信息的甄别是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能仅靠客户经理尽职尽责,还要靠正确的方法指引。从案例切入,但不是案例分析,而是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创建独到的方法甄别客户信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瑶
银行甄别客户信息的目的,一方面控制预期风险,另一方面发现客户需求。但信息的甄别是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能仅靠客户经理尽职尽责,还要靠正确的方法指引。从案例切入,但不是案例分析,而是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创建独到的方法甄别客户信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哨辉 姜振寰
建立起核心知识甄别的四个分析步骤;对个体核心知识甄别需要进行专家选择、专家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核心知识特征评估,对专业技术核心知识甄别需要进行技术体系构建、技术水平筛选和配伍性评估。
关键词:
核心能力 知识管理 核心知识 甄别方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杰芹
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根据区域发展、企业实际状况,筛选真正优质的企业,认定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2013年美国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提出“独角兽”以后,迅速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全球“独角兽”持续快速涌现。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迅猛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成为新经济增长动力的代表,对引领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海燕
文章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甄别的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探讨了关于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各派观点迥异的原因。建议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类型划分,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与其所处的制度背景联系起来,研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不同环境下对不同公司事件的影响,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甄别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角色。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角色甄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艳 杨晶
鉴于我国IPO业绩变脸问题频发而治理对策缺失,本文首次从甄别、传导、治理层面考察了媒体监督在IPO业绩甄别中的角色及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媒体仅止步于业绩甄别与信息传导之效,媒体负面报道预判了IPO公司业绩变脸,与IPO公司上市后业绩亏损和业绩下滑的概率正相关;媒体甄别IPO公司意愿存在阈值,只对业绩下滑严重的公司进行负面报道;媒体的IPO业绩甄别具有信息含量,将提高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概率及新股上市后破发速度。但是,媒体未打通中介机构监督机制的路径,即未能提升中介机构对IPO财务包装的监督之效,因而媒体未产生实质性的治理之效。
关键词:
媒体 IPO业绩变脸 新股破发 财务包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宜钟 李少林
本文将消费品流通环节中存在的以囤积居奇手段实现不合理价差收益的投机行为称做消费品资产化,并基于资产化消费品的资产属性及短期供给增加受限等特征,提出了一种通过检验消费品价格波动中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效应来甄别资产化消费品的方法。我们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我国商品住房、大豆、猪肉和玉米等消费品的资产化特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四种消费品中除玉米以外,均具有显著的资产化特征。消费品资产化对价格信号有效性、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以及国民收入分配均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有效治理消费品资产化投机行为的关键在于增加投资机会、拓展生产性企业的盈利空间、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健全国家储备体系和完善消费品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艳 杨晶
鉴于我国IPO业绩变脸问题频发而治理对策缺失,本文首次从甄别、传导、治理层面考察了媒体监督在IPO业绩甄别中的角色及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媒体仅止步于业绩甄别与信息传导之效,媒体负面报道预判了IPO公司业绩变脸,与IPO公司上市后业绩亏损和业绩下滑的概率正相关;媒体甄别IPO公司意愿存在阈值,只对业绩下滑严重的公司进行负面报道;媒体的IPO业绩甄别具有信息含量,将提高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概率及新股上市后破发速度。但是,媒体未打通中介机构监督机制的路径,即未能提升中介机构对IPO财务包装的监督之效,因而媒体未产生
关键词:
媒体 IPO业绩变脸 新股破发 财务包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素心 王春雷
本文通过考察内幕交易的发生与股票市场表现、市场微观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公司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内幕交易行为甄别模型,判别正确率达到97%以上。对延边公路、杭萧钢构等8只案例股票的甄别实验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目前的市场环境,研究结果将为监管部门运用金融计量方法实施反内幕交易监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菲菲 罗艳菊 毕华 赵志忠
根据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提出了生态旅游者的三个甄别因子,即自然体验动机、学习性动机与环境态度。基于此,将前往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的游客划分为生态旅游者、偶然型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结果发现:①仅17.4%的访问者为生态旅游者,另有43.7%的访问者为偶然型生态旅游者,大众旅游者占38.9%。这说明并非所有前往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都是真正的生态旅游者,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只是少部分人。②生态旅游者主要是年轻人,学历较高,收入中等,女性略多于男性。③与大众旅游者相比,生态旅游者对保护景区及维护景区自然生态系统措施的支持度更高;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实施意向更高;向景区支付额外费用以保护环境的意愿更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云
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我国正式进入了“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成为贫困存在的新形态。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阻断返贫致贫的必然要求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但是,当前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着识别难度大、持续增收能力弱和贫困维度广等现实困境,这也意味着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将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为此,构建精准识别机制、稳定增收机制和多重保障机制,成为优化相对贫困治理体系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