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5)
- 2023(9469)
- 2022(8081)
- 2021(7561)
- 2020(6625)
- 2019(15346)
- 2018(15511)
- 2017(29444)
- 2016(16628)
- 2015(19363)
- 2014(20020)
- 2013(19549)
- 2012(18887)
- 2011(17044)
- 2010(17646)
- 2009(16579)
- 2008(16891)
- 2007(15876)
- 2006(13821)
- 2005(12252)
- 学科
- 济(66085)
- 经济(65997)
- 管理(45871)
- 业(41290)
- 企(33406)
- 企业(33406)
- 方法(30090)
- 数学(25673)
- 数学方法(25349)
- 农(19370)
- 中国(18764)
- 财(18716)
- 学(16009)
- 制(15394)
- 地方(14278)
- 贸(13503)
- 贸易(13498)
- 业经(13255)
- 易(13101)
- 理论(12418)
- 融(12241)
- 金融(12233)
- 农业(12143)
- 银(11865)
- 银行(11824)
- 和(11358)
- 行(11298)
- 体(11256)
- 务(11094)
- 财务(11046)
- 机构
- 大学(243541)
- 学院(241985)
- 济(93507)
- 经济(91109)
- 管理(85974)
- 研究(85344)
- 理学(72096)
- 理学院(71230)
- 管理学(69713)
- 管理学院(69274)
- 中国(65841)
- 科学(53884)
- 京(53564)
- 农(47204)
- 财(45767)
- 所(45327)
- 研究所(40836)
- 中心(39879)
- 江(39496)
- 业大(38400)
- 农业(37377)
- 财经(35028)
- 北京(34107)
- 范(33364)
- 师范(32957)
- 经(31563)
- 州(31386)
- 院(30475)
- 技术(28848)
- 经济学(28058)
- 基金
- 项目(151647)
- 科学(115442)
- 研究(111591)
- 基金(105029)
- 家(92215)
- 国家(91396)
- 科学基金(75406)
- 社会(66215)
- 社会科(62361)
- 社会科学(62337)
- 省(60757)
- 基金项目(55148)
- 教育(52789)
- 划(51256)
- 自然(48209)
- 编号(47845)
- 自然科(47010)
- 自然科学(46992)
- 自然科学基金(46115)
- 资助(44288)
- 成果(41432)
- 重点(34749)
- 课题(34172)
- 部(33362)
- 发(32598)
- 创(30329)
- 科研(29125)
- 项目编号(28672)
- 性(28662)
- 大学(28562)
共检索到380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厉伟
构建中国ESG体系的本质在于提升国际资本市场话语权,中国需要通过国际话语权建设实现从ESG体系参与者向构建者身份的转变。中国ESG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其国际话语权提升仍面临现实困境,主要是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ESG报告标准和披露制度、ESG评价体系与标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ESG评价标准需要得到全球投资者认可以及ESG投资产品规模较之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等。构建中国ESG体系的国际话语权,需要在话语性话语权、结构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以及道义性话语权四个维度作出努力,并围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发挥国家治理优势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ESG ESG体系 国际话语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张晓曦 刘卓著 朱伟杰
[目的/意义]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话语权是当今世界大国博弈的重要利器,提高国家国际话语权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应对当今时代国际形势下不同领域的话语权之争,本文探讨话语权的内涵和话语权评价框架,进一步丰富话语权的研究,为话语权评价提供理论框架和依据。[过程/方法]从概念解析、特性分析、类型划分、评价指标4个角度对"话语权"进行探讨。[结果/结论]结合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信息计量学等领域探讨话语概念内涵,并从能力、工具、结构、关系4个角度阐释权力的定义,得出话语权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话语权产生过程得出话语权主体性、传播性、影响性、引导性4个特性;从话语主体、话语媒介、话语领域3个维度对话语权进行分类;结合信息计量学和评价理念,从话语权的过程特性构建了话语权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邵先成
随着南海维权行动的增多,中国更多的政府部门参与到维权信息的发布中,使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公益的话语解释中国的维权行动,并对菲律宾、越南南海行为的缺点和弱点发布了更有针对性的资料。但原本可以论证中国维权行动合法性的国内学者,以及应该及时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南海维权信息的国内媒体却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菲律宾、越南、美国对中国的维权行动多有指责,企图借此塑造中国"强势""不遵守国际法""破坏地区稳定"的国际舆论。面向未来,中国政府、学者、媒体需要在信息发布、话语建构、观点论证等方面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合作,以便更好地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南海维权行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关键词:
南海维权 国际话语权 国际传播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于树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收话语权与国家税收权益最大化处于连锁链条的两端,主权国家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本国税收权益,必须着力扩大国际税收话语权。近年来,俄罗斯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着力谋求扩大国际话语权。关注俄罗斯税收话语权的扩大路径,对于全面了解俄罗斯近年来经济、税收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亦对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具有参考价值。一、税收话语权的扩大路径扩大税收话语权,需要首先厘清税收话语权与哪些因素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光明 王立勇
国际贸易史上围绕国际贸易话语权的博弈从未停止过,近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的国际贸易话语权长期受制于西方国家,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梳理了近代以来各历史阶段中国国际贸易话语权发展的特点,发现中国当前国际贸易话语权建设存在缺乏原创性国际贸易理论、权威国际传播平台以及国际贸易规则话语权不足的问题。未来,中国需要构建原创性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国际传播平台,同时在已有多边框架下引领发展中国家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分工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国际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推行制度型开放,由国际贸易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提供者,将当前西方国家的对华遏制转化为机遇,巩固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黄育华
长期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既没有在国际市场的金融定价权,更没有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标价权,游戏规则完全由他们制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率先走出低谷,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客观上助推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由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青松 曹玉昆
国际气候谈判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由国际社会开展的多边治理机制和进程。谈判中话语权的高低影响和决定着一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从国际气候谈判的话语内容、国际气候谈判的话语主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3个方面对国际气候谈判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试图发掘现有研究成果的内在规律及其存在的研究空间,提出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重要方向,对促进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林业话语权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际气候谈判 话语权 研究综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的经济贸易活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的经济政策、贸易措施、企业活动、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着大量不客观的、片面性的、欠公正的甚至歪曲的报道与评论,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我国商务媒体国际话语权太弱是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均平 胡博 徐中阳 余波
[目的/意义]学者是学术话语权的主要角色,研究学者学术话语权的测度与评价,对于提升中国学者学术话语权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均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首先融合福柯话语权理论、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以及知识流动机制等理论完善了学者学术话语权的内涵,接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学者学术生产力、学者学术传播力、学者学术影响力以及学者学术引领力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学者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体系并验证了可行性,最后以有机化学领域为例,采用AHP—熵权法、TOPSIS法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学者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一定学术话语权;②学者学术生产力对其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影响;③学者学术话语权与科教评价体系存在密切关联;④社交媒体的应用能进一步提升学者学术话语权。对此,提升中国学者学术话语权应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继续强化科研产出、完善科教评价体系、加强学术社交媒体的建设与应用推广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胜利
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愈发显得重要。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保护网,是风险的缓冲器,因而无论是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实现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保障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包括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模式等在内的政府职能定位建议。
关键词:
政府 社会保障 职能定位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欢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产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在邻避设施兴建过程中日益突出,引发邻避事件。作为邻避事件的主要治理者,政府在治理邻避事件时易忽视公民的环境话语权,产生选址前封闭决策、选址时听证程序无法落实、选址后忽视监管与风险控制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实现公民的环境权又有损环境正义,还会给当地带来社会稳定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拟从沟通机制的畅通、程序的正当设置与监管赔偿制度的建立这三种路径调和社会公益与公民私益之间的矛盾,提升公众在邻避事件中的环境话语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国钧 郭智勇 温佳豪 刘青松
本文利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蜂蜜在日本、英国等6个国家的国际市场势力,同时测算出在这6个目标市场中中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势力。结果表明,中国蜂蜜在英国和比利时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即具有较强的定价话语权;在日本、澳大利亚和荷兰也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但定价话语权较弱;在波兰的市场势力很弱,几乎没有定价话语权。稳定和提高中国蜂蜜在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必须稳定产业规模,提升蜂蜜品质;培育名牌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成立"联合体",实现利益共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蓉英 朱伟杰 常茹茹 刘卓著
[目的/意义]在当前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话语权被视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梳理话语权这一主题研究的发展状况,有助于探究演进内在逻辑,揭示主题架构、总结演变轨迹并引导积极发展。[方法/过程]针对数据挖掘过程中存在的计量偏差,设计话语权研究综合检索策略,运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法,分析研究文献的起源,探测话语权研究领域年度变化情况,将交叉验证后最优主题年度变化叠加于双聚类图谱中,从施引域与被引域探寻话语权研究的学科扩散脉络,剖析不同阶段下研究主题的演化情况,进而揭示话语权研究的演进趋势。[结果/结论]话语权相关研究可追溯至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可整合为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五大知识域,总体知识演变由传统研究主题向新兴主题的细化与跨学科交叉、跨国家合作转变,演化路径相对稳定并带有明显的国家引领效应和政策引导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