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7)
2023(16707)
2022(14329)
2021(13514)
2020(11175)
2019(25685)
2018(25666)
2017(48819)
2016(26746)
2015(30168)
2014(30287)
2013(29491)
2012(27414)
2011(24892)
2010(25262)
2009(23080)
2008(22818)
2007(20320)
2006(18077)
2005(16319)
作者
(78567)
(64979)
(64744)
(61352)
(41603)
(31271)
(29518)
(25595)
(24888)
(23451)
(22362)
(21884)
(20850)
(20780)
(20100)
(20014)
(19386)
(19228)
(18565)
(18536)
(16313)
(16188)
(15967)
(14901)
(14594)
(14580)
(14470)
(14418)
(13216)
(12818)
学科
(110859)
经济(110742)
管理(77226)
(72004)
(60232)
企业(60232)
方法(47913)
数学(40867)
数学方法(40071)
中国(31528)
(29475)
地方(26725)
业经(25714)
(24976)
(24725)
理论(20186)
(20103)
环境(20029)
农业(19559)
(18980)
贸易(18965)
(18317)
(18249)
技术(17392)
(17342)
银行(17297)
(16707)
金融(16704)
(16583)
(16168)
机构
大学(379044)
学院(379038)
管理(147484)
(144694)
经济(141241)
研究(129355)
理学(126765)
理学院(125295)
管理学(122667)
管理学院(121994)
中国(97391)
(83112)
科学(82285)
(66732)
(65966)
(61973)
研究所(59865)
中心(58971)
(56861)
业大(56443)
北京(53283)
(52583)
财经(52576)
师范(52072)
农业(48239)
(47533)
(47341)
(46983)
技术(42778)
经济学(41934)
基金
项目(253777)
科学(198148)
研究(185593)
基金(180717)
(158012)
国家(156637)
科学基金(133872)
社会(114127)
社会科(108034)
社会科学(108005)
(100760)
基金项目(94870)
自然(87545)
教育(86346)
自然科(85492)
自然科学(85472)
(84725)
自然科学基金(83859)
编号(76784)
资助(75921)
成果(62883)
重点(57127)
(56681)
(54790)
课题(54113)
(52225)
创新(48650)
科研(48222)
项目编号(47098)
大学(46839)
期刊
(166119)
经济(166119)
研究(112354)
中国(79169)
学报(61146)
(57187)
管理(56750)
科学(56237)
教育(50350)
(50217)
大学(46465)
学学(43350)
农业(40013)
技术(36167)
(33006)
金融(33006)
业经(27994)
经济研究(25852)
财经(24846)
图书(22525)
(21180)
问题(20849)
(20825)
技术经济(18750)
科技(18743)
(18120)
理论(18061)
统计(17923)
资源(17067)
现代(16879)
共检索到571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林   代晓松   张永强  
海洋环境治理与开发是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针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商业模式创新不足、陆海统筹缺乏系统性等核心问题,提出导入EOD开发模式开展规划策划、生态本底修复,导入绿色低碳产业等实现政企各方合作共赢的实施路径,并总结了典型项目的成功经验,希望为EOD模式在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虹波  
海洋环境治理是应对当前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而采取的重要制度选择,是全球治理理论在海洋领域的重要应用,对解决全球化进程中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促进海洋开发向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海洋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海洋环境治理基本构成要素、海洋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及海洋环境跨区域治理与模式研究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海洋环境治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应加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演化脉络与类型体系划分、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层序体系与中国话语权甄别、全球海洋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博弈机制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查轩  唐克丽  
:水蚀风蚀交错带是黄土高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和黄河下游河床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其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 ,加之晋陕蒙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 ,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鉴于治黄和煤田开发及生态环境整治的紧迫需要 ,以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小流域为试区 ,分析研究了该区水蚀风蚀时空分布规律及脆弱生态环境特征 ,提出以防治水蚀和风蚀为中心 ,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 ,建立具有防蚀固沙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飞  徐敏  
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以海州湾海洋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内海洋环境调查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物要素为主、物理化学要素为辅的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将海洋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劣"。收集了海州湾保护区2005~2011年环境调查资料,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统计数据序列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等级判定标准。利用2006年8月、2009年12月和2011年3月的调查数据对海州湾保护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指数值分别为0.608、0.465、0.638,保护区环境质量整体处于等级良,且近岸环境较离岸海域差,较客观地反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我国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形势十分严峻,面临的矛盾非常突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难度也较大。应按照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适度提高水环境治理标准,通过环境标准的提高,倒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重点生态区保护,通过多措并举,协同做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宏祥  王幼臣  李育明  
沙漠的推进和沙漠化土地的扩大,已对我国沙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前沙漠化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中还存在着治沙问题未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各部门各行业分工与负责及资金不足等问题。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制定了综合治理与开发沙漠化土地若干政策和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海洋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保护应顺应时势,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绿色转型。因此,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共治理问题,抓住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海洋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保护应顺应时势,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绿色转型。因此,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公共治理问题,抓住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海英  刘桂环  董锁成  
甘肃省定西地区九华沟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论文研究了九华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组成内容、布局模式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该流域的实践证明,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水土保持是干旱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战略抉择;经济发展是保证,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杜娅妮  
分析综合管廊项目融资存在的各方认识不足、收费定价政策缺失等问题,以某商务区为例,探讨PPP融资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包括运作方案、主要内容,构建政府与投资方的"共担风险、利益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市政综合管廊的良性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晶晶  
公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模式正影响着政府治道的变革路向和精神维度,也引导着环境治理从单中心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然而,在环境治理的实践中,公私合作模式亦在实施层面和制度层面呈现出阶段性挫折。这种挫折一方面源于环境准公共物品属性制约着私人主体自愿提供环境公益的意愿,另一方面源于PPP顶层制度的缺失。对此,可以通过建立具有一定排他性的产权制度引导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由"准公共产品"转换为一定程度的"私人产品"或"可付费产品",解决环境公益的有效供给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同侪生产模式",以解决复杂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杜胜男   马郝佳   刘静   李娟英   陈以芹   何文辉  
中国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绿色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等各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农业开发模式是乡村振兴建设的新途径,驱动农业固碳减排的同时,也带动着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以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与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内的碳输入和碳输出以及碳在园内各区域间的流动和储积;同时,根据碳源和碳汇清单和估算结果,分析了田园综合体各区的碳平衡特点。结果显示,上海市金山区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2021年碳平衡表现为净碳汇区,净碳汇量为152.09 tC,其中排放量为588.79 tC,碳固定量为740.88 tC。田园综合体内,作物种植区通过低碳有机种植模式成为净碳汇量最大的区域,净碳汇量185.76 tC;水产养殖区通过高效的水草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净碳汇量达62.20 tC;高空间利用率的立体农业区因农肥的碳排放量大表现为碳源区,净碳汇量为-10.81 tC;生产生活区是最大的碳源区,净碳汇量达-85.05 tC,人类文旅活动是其中最大的碳排放源。分析结合该田园综合体的碳流动,提出了发展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低碳有机种植模式和农业科学管理四个农业降碳增汇的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栋  
国际上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 ,即使是在完备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对于大河流域的开发 ,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集中表现为 ,政府在依法治水、管水、科学制订流域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主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经验无疑对我国今天进行大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丁雷  
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河北省财政厅探索建立了可复制的"1+5"综合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建立核心目标体系,创新水价形成机制,创新项目建管机制,创新节水压采机制,创新组织推动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瑞  
长期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地表开裂、地质下沉、房屋裂缝倒塌、人畜饮水困难、农田干涸、井泉渗漏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影响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沉陷区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居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