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9)
- 2023(10382)
- 2022(9216)
- 2021(8688)
- 2020(7281)
- 2019(16777)
- 2018(16640)
- 2017(32089)
- 2016(17487)
- 2015(19620)
- 2014(19486)
- 2013(19340)
- 2012(17630)
- 2011(15888)
- 2010(15532)
- 2009(14030)
- 2008(13342)
- 2007(11432)
- 2006(9724)
- 2005(8298)
- 学科
- 济(67681)
- 经济(67612)
- 管理(47897)
- 业(45472)
- 企(38071)
- 企业(38071)
- 方法(33310)
- 数学(28858)
- 数学方法(28527)
- 学(19440)
- 农(17250)
- 中国(16421)
- 财(15827)
- 业经(14696)
- 地方(13062)
- 理论(12201)
- 贸(12031)
- 贸易(12026)
- 易(11662)
- 农业(11624)
- 和(11116)
- 技术(10981)
- 环境(10865)
- 务(10184)
- 财务(10126)
- 财务管理(10112)
- 制(10064)
- 教育(9767)
- 企业财务(9596)
- 划(9379)
- 机构
- 大学(248966)
- 学院(245710)
- 管理(99162)
- 济(92533)
- 经济(90486)
- 理学(87342)
- 理学院(86325)
- 管理学(84731)
- 管理学院(84300)
- 研究(81295)
- 中国(56614)
- 科学(54544)
- 京(52310)
- 农(43687)
- 所(41247)
- 业大(41056)
- 财(40425)
- 研究所(38342)
- 中心(36278)
- 农业(34838)
- 财经(33720)
- 江(33442)
- 范(32750)
- 北京(32600)
- 师范(32349)
- 经(30809)
- 院(29109)
- 州(27647)
- 经济学(27581)
- 技术(26569)
- 基金
- 项目(178423)
- 科学(139315)
- 基金(129496)
- 研究(127004)
- 家(114190)
- 国家(113271)
- 科学基金(96625)
- 社会(78214)
- 社会科(74011)
- 社会科学(73991)
- 省(70423)
- 基金项目(69720)
- 自然(65176)
- 自然科(63644)
- 自然科学(63629)
- 自然科学基金(62459)
- 划(59552)
- 教育(58037)
- 资助(52911)
- 编号(51458)
- 成果(41030)
- 重点(39852)
- 部(38598)
- 发(37477)
- 创(37433)
- 课题(34937)
- 创新(34854)
- 科研(34578)
- 计划(33663)
- 大学(33114)
共检索到338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杨镇 李刚
采用含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玉米自交系910,7019,齐319,丹340和联87的成熟花粉,研究了经EMS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率与处理当代结实率的相关性及M1代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粉离体培养后萌发率随EM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与处理当代的结实率呈正相关;EMS处理的M1代引起了较大的生理损伤和生物学变异效应,主要表现为结实率低、出苗率低、出苗持续时间长、出苗迟缓、成株率下降、M1代群体的抽雄期表现提前和延迟等特性;M1代苗期变异以叶色变异为主,其中条纹叶变异最大,而成株期以雄穗变异为主,其中雄性败育变异率最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谭义川 夏伟 李仁飞 余学杰 柯永培
对新选的玉米EMS诱变系进行遗传评价是对其展开利用研究的前提。以19份玉米EMS诱变系为试材,利用表型分析和玉米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2-2014),研究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试材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考察的20个性状中,与基础试材相比,诱变系K305Y1403、K305Y1409、K305Y1411和K305Y1415有9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08Y1425、R08Y1423、R08Y1429分别有17,13,12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与相应基础试材差异较大。40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在来源于K305与R08的诱变系中,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个数平均分别为3...
关键词:
玉米 EMS 诱变系 遗传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降志兵 陶洪斌 吴拓 王璞 宋庆芳
采用离体玉米花粉高温处理的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高温对花粉的危害,首先在大田条件下种植郑单958作为材料,在散粉期采粉并对其进行高温处理。共设置3个温度处理(32、35、38℃),5个持续时间处理(5、10、20、30、60min),同时设定常温对照(CK)。研究测定了花粉经高温处理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率、小花受精率和总结实率,以反映高温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处理时间及互作对花粉活力均有极显著影响,32和35℃情况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较长,38℃和处理1h对花粉活力的伤害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小花受精率和总结实率...
关键词:
玉米 花粉活力 高温 结实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曾珍 白史且 张玉 干友民
分别用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以不同剂量处理普那菊苣种子,对诱变处理后的幼苗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幼苗对60Co-γ射线、NaN3和航天诱变的刺激在生理生化特性上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应激效应。其中在游离脯氨酸积累方面,辐射诱变幼苗的积累量大于航天诱变和化学诱变;而在可溶性蛋白含量上,航天诱变的效应大于化学诱变和辐射诱变;在可溶性糖含量上则是化学诱变的积累量最大,高于辐射诱变和航天诱变的刺激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海鹰 陈绍江 张庆波 张玉荣
以20个优良的普通玉米杂交种为母本,以含油量不同的10个高油杂交种为父本,配制200个杂交当代组合,旨在通过分析杂交当代粒重和油分直感的表现,研究品质性状在杂交当代的表现规律,探讨高油玉米杂交种与普通玉米杂交种配套种植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杂交种与高油玉米杂交种杂交当代籽粒主要表现为:油分显著增加、百粒重增加不明显;父母本间在这2个性状上互作不显著,但农大62×187、农大62×931和沈单16×961等少数组合杂交当代百粒重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油分、产量、父母本株高、开花期和生育期等性状后,筛选出了适合东北春玉米区和华北夏玉米区种植的不同伴侣杂交种组合,并对伴侣杂交种选育的一些原则进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诚 陈柳萌 沈爱喜 陈庆隆 胡中娥 涂寿兰
金针菇菌丝体经试验卫星航天搭载后,初步筛选出7个航天菌株:42-31,43-15,43-18,22-44,21-36,FV-2,FV-4.将这些航天菌株与地面对照菌株进行了比较,主要进行了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率试验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航天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航天菌株的产量均比原始菌株高且早熟.航天诱变为选育金针菇优良菌株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森 郝小琴
【目的】分析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性状及含油率,为利用微胚乳玉米花粉直感效应改良普通玉米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为父本,与3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授粉杂交,以普通玉米品种自交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组合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百粒重、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等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微胚乳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和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花粉分别与普通玉米授粉,总体上均可提高其当代籽粒的百粒重,尤其对提高桂单0810×71-72、桂单0810×45-48、桂单166×71-72、桂单166×49-52、桂单166×65-66、桂单901×61-62和桂单901×49-52组合百粒重的效果更佳;各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百粒重的相对花粉直感效应值中除桂单0810×63-64组合外,其余组合较其对应的CK提高1.37%~20.27%;8个微胚乳玉米材料花粉授粉均可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提高桂单0810、桂单166和桂单901当代籽粒的胚重比;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8.55%~68.70%,其中,GD901×65-66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低;胚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6.22%~35.26%,其中,GD901×73-74组合的胚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胚含油率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与胚含油率和胚重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胚重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微胚乳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存在花粉直感效应,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后当代玉米籽粒的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均有所提高,因此,微胚乳玉米花粉可在普通玉米品质改良中发挥正向作用。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率可通过提高籽粒胚重比、百粒重和胚含油率得到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楠 齐志鸿 毛仁俊 刘峰华 刘岩 韩蕊莲
【目的】研究航天诱变处理对SP1代夏枯草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为夏枯草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夏枯草种子和地面种子(对照)为材料,在夏枯草发育过程中观测记录表型生长指标;在夏枯草收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干燥果穗中的迷迭香酸含量,分析航天诱变对夏枯草的影响。【结果】搭载组(SP)夏枯草的株高、主茎粗、分枝粗、果穗粗度、果穗长度、果穗数、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表型指标与对照组(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分枝粗、果穗数、果穗粗度、果穗长度、地上部分干鲜质量、果穗干质量、茎叶干质量等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搭载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永亮 宋同明
简述了化学诱变的发展简史。系统介绍了玉米化学诱变的特点,处理方法和效果,详细分析了玉米化学诱发突变在解决某些基本生物学问题中的价值和育种领域里的可能应用等
关键词:
玉米,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诱发突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赵葵 郭继宇 倪嵋楠 隋丽 孔福全 路秀琴 周平
为扩大玉米种质资源,用重离子7Li和12C分别辐照玉米品种农大108种子胚,研究重离子束辐照玉米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所用能量和剂量的重离子7Li和12C对M1出苗率影响不明显;重离子辐照后,M1代产生了5株黄化苗,6株雄性不育,2株无雄穗,1株抽雄期提早等多种变异植株.M2代获得了多穗玉米突变类型.变异材料可供进一步选择.
关键词:
重离子 变异 玉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左艳春 杜周和 陈义安 周晓康 冯礼斌
本研究比较了6个玉米纯系材料及其与大刍草杂交后代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玉米材料与大刍草杂交后,生育期均有推迟,绿期显著增长。各F1代材料的株高均较母本显著增加,叶长增加,叶宽减少,但单枝叶片数量变化不大。各材料在叶腋出均出现分蘖,材料5230杂、B34杂、511杂和H630杂在茎秆基部也出现分蘖,其中H630杂基部分蘖达8.25个。
关键词:
玉米 一年生大刍草 杂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忠祥 徐大鹏 姚泽恩 寇思荣 王晓娟 杨彦忠 连晓荣 周玉乾 何海军 李志明
为了探索快中子辐照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筛选适宜的中子辐照剂量,以获得基因定位、克隆及其功能分析的突变体材料,采用252Cf裂变中子源对玉米自交系LY8405和PH6WC种子进行辐照,结果表明,低吸收剂量(0.36~4.19 GY)的中子辐照玉米干种子后,对自交系LY8405的出苗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自交系PH6WC的出苗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份材料M1畸变率、变异率、遗传总变异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其中辐照剂量为4.19 GY时对LY8405最为有效,畸变率、变异率、遗传总变异率分别为27.8%,38.9%,66.7%;辐照剂量为2.48 GY时对PH6WC最为有效,畸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昕芳 王媛媛 黄收兵 董昕 陶洪斌 王璞
为明确花期不同梯度高温对玉米开花特性和花粉活力的影响,以热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驻玉309’为试验材料,于花期(吐丝前8d~吐丝后8d)进行不同程度高温(31、34和37℃)处理,测定受精结实率、雄穗性状、开花时间、花粉活力及花粉超显微结构,分析生育期前后的高温对受精结实、开花特性及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玉米受精结实率,对抽雄吐丝间隔期无显著影响,但盛花期提前;极端高温则导致玉米抽雄期显著提前、开花期和盛花期延后,抽雄吐丝间隔期延长;花期高温使花粉粒形态皱缩、萌发孔内陷,显著降低花粉活力,且温度越高,花粉活力降低幅度越大。因此,花期前后高温通过影响玉米影响雄穗开花特性、延长抽雄吐丝间隔期、影响花粉粒形态、降低花粉活力,从而降低玉米的小花受精率和籽粒结实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