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2)
2023(10409)
2022(8932)
2021(8053)
2020(6724)
2019(15617)
2018(15676)
2017(29523)
2016(16593)
2015(18975)
2014(19539)
2013(19359)
2012(18701)
2011(17188)
2010(17613)
2009(16288)
2008(16462)
2007(15213)
2006(13363)
2005(12305)
作者
(52056)
(43626)
(43403)
(41249)
(27376)
(20961)
(19968)
(17310)
(16434)
(15674)
(14766)
(14507)
(14024)
(13853)
(13757)
(13570)
(13477)
(12873)
(12634)
(12424)
(11113)
(11022)
(10707)
(10145)
(9923)
(9890)
(9803)
(9603)
(9058)
(9012)
学科
(74669)
经济(74588)
管理(41042)
(40017)
(29537)
企业(29537)
方法(28146)
数学(24429)
数学方法(24206)
中国(23675)
(22653)
地方(21485)
业经(16441)
(16347)
(15795)
(15137)
农业(15012)
(13690)
(13660)
贸易(13653)
银行(13649)
(13356)
金融(13348)
(13192)
(13127)
地方经济(11757)
(11464)
环境(11239)
理论(11235)
(11165)
机构
学院(245641)
大学(243330)
(98941)
经济(96573)
研究(91639)
管理(85985)
理学(72141)
理学院(71213)
管理学(69770)
管理学院(69321)
中国(68645)
科学(58210)
(53892)
(51613)
(49207)
(45810)
研究所(44514)
中心(41633)
农业(40751)
(39914)
业大(39871)
财经(35140)
北京(34524)
(34403)
师范(34012)
(32263)
(31841)
(31542)
(30248)
经济学(30011)
基金
项目(155044)
科学(119154)
研究(113592)
基金(107296)
(94439)
国家(93586)
科学基金(77300)
社会(68735)
社会科(64869)
社会科学(64846)
(63868)
基金项目(56252)
(53554)
教育(52414)
自然(48733)
编号(48112)
自然科(47530)
自然科学(47507)
自然科学基金(46606)
资助(44158)
成果(40706)
(38634)
重点(35994)
课题(35089)
(33338)
(31792)
发展(31319)
(30846)
创新(29800)
计划(29453)
期刊
(119158)
经济(119158)
研究(74760)
中国(56610)
(49235)
学报(43608)
科学(37319)
(35303)
农业(32884)
教育(32145)
大学(31342)
管理(30932)
学学(29383)
(25027)
金融(25027)
技术(22322)
业经(21272)
经济研究(19135)
(17675)
财经(17318)
问题(16001)
(14937)
(12943)
图书(12321)
技术经济(12272)
(12253)
商业(12252)
统计(11681)
理论(11319)
世界(11133)
共检索到385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天祥  孔秀英  周荣华  高双成  贾继增  
【目的】构建小麦EMS突变体库,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准备基础材料。【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小麦品种偃展4110种子,将获得的M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部分M3材料播种家系进行验证。【结果】对M2代全生育期田间表型进行观察鉴定,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约为6.6%;获得了幼苗、叶、茎、穗及成熟期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体和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特别是发现了自然突变中少见的变异类型,如株高在10-15cm左右的特矮变异类型。【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两个偃展4110EMS突变群体较为理想,可望有效地被用于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萍  李飞  颜谦  
【目的】定向选择马铃薯抗寒突变体。【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费乌瑞它愈伤组织,结合添加L-羟脯氨酸(L-Hyp)培养筛选,定向选择抗寒突变体。【结果】诱变费乌瑞它愈伤组织的最佳EMS浓度是0.8%,处理时间4 h;L-Hyp最佳浓度为0.5%。经检测诱变后代再生苗脯氨酸含量明显高出对照,而电解质渗出率均低于对照。【结论】用EMS诱变处理马铃薯愈伤组织可获得抗寒突变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开  陈宇峰  封昱均  唐瑭  杨超  华夏  张冬平  陈云  吕冰  
【目的】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武运粳8号”水稻的M2和M3代根系突变后代多样性和群体变异情况为切入点,归纳水稻根系性状与其生理功能的关系,以期强化根系发育对植株表型和作物产量影响的认知,为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武运粳8号水稻品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EMS诱变水稻突变株系7 d龄幼苗根系表型及其形态指标、成株表型及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另对14个突变株系及其野生型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多维偏好分析。【结果】突变株系之间在苗期根系性状、株高、有效分蘖数、穗长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群体变异较丰富,其中单株产量和幼苗总根尖数变异系数均大于20%;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突变株系的单株产量主要与有效分蘖数、穗长、每穗粒数、百粒重以及幼苗根平均直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突变株系分为5类,类Ⅰ包含W8与RM6等5个株系,类Ⅱ为RM4和RM9共2个株系,类Ⅲ包含RM1等5个株系,而RM3和RM13各成一类;最后,通过多维偏好分析筛选出6份相对理想的育种与试验材料。【结论】EMS诱变对水稻株高、穗长、粒长、百粒重、幼苗总根长和总根尖数等性状都有较好的正向诱导效果。此外,从幼苗根系表型更为粗短的材料中选育后期高产水稻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福彦  朱保磊  陈晓杰  王嘉欢  程仲杰  范家霖  张建伟  
为探究航天诱变小麦突变体的真伪,以实践十号卫星搭载创制的周麦18 SP_5突变群体为材料,对其籽粒表型进行分析,同时采用42对SSR标记和55K SNP芯片技术对籽粒表型差异较为显著的4个突变体进行真实性鉴定。籽粒表型分析发现,突变群体的千粒质量、粒长差异显著,其中千粒质量变异最为丰富,粒宽差异不显著,且突变群体的平均粒长、粒宽和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航天诱变的有益突变频率较高。SSR标记鉴定发现,突变体ZM18-112与野生型的差异标记为18个,多态性比例高达42.85%,而ZM18-105、ZM18-26和ZM18-7与其野生型的差异标记均不超过3个。SNP芯片鉴定发现,ZM18-112与野生型的差异SNP位点所占比例高达13.3012%,而其他3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差异SNP位点所占比例不超过0.7689%。认为突变体ZM18-112是由于异花授粉或机械混杂产生的假突变体,而ZM18-105、ZM18-26和ZM18-7与野生型的遗传背景基本一致,是经过航天诱变而产生的真实突变体。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卢苗苗    谢明芳    白邦琴    眭顺照    马婧  
为确定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Lolium perenne ‘Accent’)和高羊茅‘赤道’(Festuca arundinacea ‘Equator’)种子的最佳条件,获得性状稳定的突变材料和后代。利用不同浓度EMS在不同时间下诱变两个草坪草种,根据半致死浓度确定诱变组合。通过形态学、SCoT分子标记和生理指标测定筛选M_1和M_2代突变苗。结果表明:使用0.8%EMS溶液处理两个草坪草种36 h后播种,发芽率接近50%,诱变效果最佳。以该参数大规模诱变后,M_1代两个草坪草种诱变株移栽成活933株,再经短期干旱胁迫,共筛选出18株耐旱单株。对M_2代诱变株形态学分析发现,有叶面狭窄型和根长增长型两种突变类型。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验证M_2代诱变株发现,筛选的5条SCoT标记引物对20份草坪草样品扩增后,多态性比率为84.09%。其中SCoT-35引物扩增产物条带最为清晰稳定,诱变株与野生型差异明显。M2代三叶期变异单株经干旱、高温胁迫处理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呈升高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最终得到两株多年生黑麦草耐旱突变体A5和A8,1株高羊茅耐旱突变体B9;两株多年生黑麦草耐热突变体A8和B9,1株高羊茅耐旱耐热突变体B9。本研究结果为草坪草抗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帮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江  宋同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维宏  安哲  范学锋  冯月琪  杨文香  刘大群  
为了利用小麦感叶锈病突变体进行抗病基因功能和机制研究,用EMS处理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 Lr19的种子,对获得的M2、M3植株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种子共获得367个M1单株,处理浓度为1.0%时,接近半致死剂量,且M2表型突变频率最高,适宜突变筛选。在2 359个M2突变群体中,共筛选到表型突变体38个,表型突变频率1.61%;筛选出感叶锈病突变体53个,感病突变频率2.25%。在459个M3感病突变群体中,共鉴定出146个感病突变体,其中M36-2、M333-8、M333-9、M333-11、M344-4、M396-8这6个M3感病突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艳  江玲  沈贝贝  冯志明  王新华  万建民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无休眠粳稻品种‘南粳35’,对M2代5 238个单株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和发芽势筛选,并对发芽势和表型与‘南粳35’具有明显差异的材料在M3和M4代进行表型验证和分子标记验证。通过表型验证获得4个休眠性增强的突变体,7 d发芽率约50%~70%,比野生型‘南粳35’的7 d发芽率低30%~50%。获得抽穗期延迟突变体2个,分别在播种(130±1)d和(135±2)d开始抽穗,比‘南粳35’迟抽穗约30和35 d。获得株高突变体1个,其株高为(77.3±2.41)cm,比‘南粳35’矮约25 cm。获得穗顶端退化突变体1个,成熟后其穗长与南粳35穗长差异极显著。获得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苑丽霞  郝敬云  赵奎  薛金爱  李润植  
亚麻荠种子富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贮藏蛋白。为了获得广泛的育种材料,创建优异的新种质,采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对亚麻荠种子进行诱变处理。通过EMS不同处理时间(0,8,12,16 h)和不同处理浓度(0,0.2%,0.4%,0.6%,0.8%,1.0%,1.2%)条件下诱变亚麻荠种子,建立了EMS诱变亚麻荠种子的优化体系,以0.8%(V/V)EMS处理成熟种子12 h效果最佳,筛选获得一个亚麻荠2SP1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该突变体种子贮藏蛋白成分中缺失了2S清蛋白,但是亚麻荠种子含油量和蛋白含量、株型和种子萌发等农艺性状未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特殊的亚麻荠2SP1突变体可作为研究种子贮藏蛋白合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兴洪  梁志强  宋武林  黄健  马平  有賀佑勝  
坛紫菜叶状体经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少量色素体颜色发生变异的细胞,它们呈点状无规则地镶嵌在野生型细胞中。培养3周后,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并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 其颜色呈桔红、桔黄、浅黄褐、浅红、紫红、紫褐、黄绿、绿色等。在辐射剂量0-1 100 Gy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的出现频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辐射剂量增至1400 Gy时,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说明1 100 Gy是合适的辐射剂量。在同一个叶状体的不同部位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从基部到稍部,随着部位的上移而逐渐增加。用酶解法把含色素变异细胞的叶状体细胞单个分离出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正高  杨华  祁志云  袁亮  柯剑鸿  张亚勤  
利用航空诱变处理糯玉米自交系S147,获得矮秆突变体,并对其株高、叶片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矮秆突变在整个生育期的不同发育阶段与对照的株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并且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株高的差异逐渐加大;航空诱变还影响突变体叶片的发育进程,但成株期总叶片数保持不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舒焕麟  
六倍体小黑麦“冬/春”杂交组合“6713.12/STIER‘S’”F6代种子经60COγ射线处理,在M2代分离出少数半矮秆突变体,其中3个半矮秆突变体系统在M4代分离出少数矮杆突变体,在M7代选育出7个矮秆突变体株系。这些突变体与原亲本“6713.12/STIER‘S’”F6在一些性状上有所不同,株高(75cmvs.129cm)和育性(92.3%vs.90.5%)的差异尤其引人注意。这些矮杆突变体在六倍体小黑麦育种上的应用价值将由正在进行中的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细胞学研究予以估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宏英  黄占景  仇艳光  沈银柱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 49、其母本濮农3665以及与49同为"一粒传"后代的敏盐材料H8706 34的线粒体DNA,发现三个材料的线粒体DNA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初步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与突变体49耐盐性的增强相关,回收克隆了突变体49线粒体DNA的特异扩增产物,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志勇  蒲志刚  王平  向跃武  蔡平钟  张志雄  
将航天诱变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定,以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定的籼型水稻9311基因组序列为对照,利用SOAPsnp、SOAPindel和SOAPsv软件对序列进行SNP、InDel和SV等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型中出现SNPs 348966个,插入缺失片段(1~5 bp)62 298个,结构变异9962个;突变体材料中出现SNPs 452173个,插入缺失片段(1~5 bp)66 977个,结构变异10336个。分析表明航天诱变因子对水稻基因组的诱变作用基本上平均分布,它与各对染色体的大小呈正相关。突变体中发生的诱变类型是SNPs>InDel>SV,表明航天诱变因子对水稻基因组中单碱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子宁  郭北海  张艳敏  温之雨  
利用SDS -PAGE技术 ,从河北省小麦地方品种及国内外小麦育成种 12 70份中 ,发现Wx B1突变体 6 3份 ,Wx D1突变体 4份 ,Wx E 2份。红蘖麦和白芒白等品种的发现 ,丰富了品质育种的亲本 ;长穗偃麦草的蜡质基因与小麦蜡质基因不同 ,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子水平研究。研究表明 ,地方品种和育成种具有相似的突变规律 ;国外优良品质材料含有较高的Wx B1突变频率 ;国内以源自北京、山西、陕西、云南的材料突变频率最高 ;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突变频率居中 ;而四川、天津、黑龙江和安徽等省份的样本量太小 ,突变频率也最低。该频率分布规律为今后育成种筛选的重点提供了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