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7)
- 2023(10066)
- 2022(9107)
- 2021(8675)
- 2020(7350)
- 2019(17326)
- 2018(17340)
- 2017(33283)
- 2016(18531)
- 2015(20957)
- 2014(21025)
- 2013(20800)
- 2012(19073)
- 2011(17205)
- 2010(16968)
- 2009(15420)
- 2008(15053)
- 2007(12897)
- 2006(11281)
- 2005(9609)
- 学科
- 济(71572)
- 经济(71488)
- 管理(51949)
- 业(48550)
- 企(41238)
- 企业(41238)
- 方法(36331)
- 数学(31429)
- 数学方法(30987)
- 农(18247)
- 学(17923)
- 中国(16978)
- 财(16826)
- 业经(15534)
- 地方(14575)
- 理论(12949)
- 和(12806)
- 农业(12267)
- 环境(11696)
- 贸(11663)
- 贸易(11659)
- 技术(11347)
- 易(11263)
- 务(11154)
- 财务(11092)
- 财务管理(11069)
- 制(11015)
- 企业财务(10472)
- 划(10218)
- 教育(10071)
- 机构
- 大学(264565)
- 学院(260831)
- 管理(106591)
- 济(95908)
- 经济(93643)
- 理学(93270)
- 理学院(92187)
- 管理学(90394)
- 管理学院(89953)
- 研究(86961)
- 中国(61746)
- 科学(58393)
- 京(57080)
- 所(44530)
- 农(43941)
- 财(42642)
- 业大(42160)
- 研究所(41288)
- 中心(38804)
- 江(36715)
- 范(36172)
- 北京(35916)
- 师范(35825)
- 财经(35086)
- 农业(34713)
- 经(31887)
- 院(31735)
- 州(30261)
- 师范大学(29236)
- 技术(27964)
- 基金
- 项目(186628)
- 科学(145707)
- 基金(134178)
- 研究(134133)
- 家(117759)
- 国家(116805)
- 科学基金(99592)
- 社会(81412)
- 社会科(76978)
- 社会科学(76954)
- 省(73590)
- 基金项目(72329)
- 自然(67165)
- 自然科(65564)
- 自然科学(65546)
- 自然科学基金(64322)
- 划(62727)
- 教育(61516)
- 资助(55653)
- 编号(54894)
- 成果(44503)
- 重点(41767)
- 部(40597)
- 发(39016)
- 创(38426)
- 课题(37915)
- 科研(36287)
- 创新(35806)
- 计划(35071)
- 大学(34236)
- 期刊
- 济(100821)
- 经济(100821)
- 研究(73027)
- 中国(45215)
- 学报(44844)
- 科学(41062)
- 农(38722)
- 管理(36613)
- 大学(32945)
- 学学(30839)
- 财(30612)
- 教育(29940)
- 农业(27773)
- 技术(22533)
- 融(17080)
- 金融(17080)
- 业经(16473)
- 财经(15746)
- 图书(15596)
- 经济研究(15091)
- 业(14171)
- 科技(14047)
- 理论(14005)
- 实践(13209)
- 践(13209)
- 经(13171)
- 问题(12992)
- 资源(12978)
- 技术经济(12902)
- 版(12595)
共检索到364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雪梅 刘艳民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评价备受学术领域的关注,选择合理客观的评价指标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选取兰州大学机构知识库化学化工学院SCI引用Top 100研究人员为评价对象,对每位科研人员的EM指数、h指数、e指数、iw(h)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上述指数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结论]EM指数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对高被引文章敏感,稳定性好,评价结果更全面;EM指数和h指数、e指数、iw(h)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EM指数受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的影响最小。最后指出EM指数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勤
[目的/意义]量化科研人员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不断增加。介绍由Bihari A和Tripathi S提出的EM指数,由于该指标没有考虑作者贡献差异,本文改进EM指数以实现更为精确的作者评价。[方法/过程]将作者合作因素纳入到EM指数的计算过程中,详细讨论EMC指数与h指数的异同。以30位作者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EMC指数在名次变化稳定性、作者区分性,以及与h指数、e指数等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与h指数相比,EMC指数作者名次变化明显;对h指数相同作者的辨识度接近90%;对总被引与最高被引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邓红巧 董颖 刘凤琴 秦进红 谢丽斌
对h指数和g指数进行比较和研究,重点分析了科研人员h指数逐年变化的态势,并以h指数逐年变化态势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中采集和整理科研人员的h指数数据,发现科研人员从初期获得h指数后,会经历缓慢的累积,然后会有一段快速增长期,最后会逐渐趋于平缓。
关键词:
h指数 g指数 时间演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毅 夏慧
P指数是在克服h指数缺乏区分度、仅关注h核内元素和操作繁琐等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科技评价指标,但不考虑时间因素的P指数难以克服相同引文量不同引文时间窗文献和老化速度较慢文献的评价误差。本研究在分析时间因素的稀释效应后构建了评价相同引文量不同引文时间窗文献的Pt1指数,在分析时间因素的凝聚效应后构建了评价老化速度较慢文献的Pt2指数。选择图书情报与文献学领域h指数排名前100位的学者为样本,以CSSCI收录的文献为对象,采集样本对象1998—2013年的发文量和引文量数据,计算样本对象的h指数、P指数、Pt1指数和Pt2指数。结果表明,两个Pt指数是高效的综合质量因素与数量因素的评价指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申东阳 伍玉 韩毅
[目的 /意义]为从整体上评价科研人员研究成果水平,借鉴期刊评价的首次被引速度指数构建科研人员首次被引速度指数,期望能克服借鉴算法中区分灵敏度小、排除h指数后文献价值和不能反映文献被引速度分布情况等缺陷。[方法 /过程]在分析期刊评价首次被引速度指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数据限制,采用能够体现科研人员成果文献被引速度分布的加权平均数替代h指数,并考虑未被引文献对首次被引速度的影响,构建科研人员首次被引速度指数的改进算法。以我国图书情报与文献学领域12名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结果表明,以新计算方法所得的科研人员首次被引速度指数相较于直接引用期刊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纪洁
利用h指数及其扩展指数对我国大学图书馆进行评价研究,利用增长速率Vh对图书馆h指数成长性进行分析。提出元A指数、标准化(h,A)指数和元标准化(h,A)指数。研究表明:h指数及其扩展指数能够很好地对图书馆及其作者群体进行评价;Vh能够很好地对图书馆h指数成长性进行解释。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娜
文章提出计算过去时间节点h指数的原理、方法和步骤。通过对5位h指数在40~70之间的研究人员引证数据的统计,计算其历年h指数、h核内第一作者论文数量等数据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趋势,并对科学家科学成长过程进行解读。
关键词:
科研人员 h指数 动态规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学梅
评价作者学术影响力的科学计量学指标逐年增多。针对h指数、e指数和多维h指数的不足,A.Bihari设计出EM指数和EM'指数,这两种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上述不足,但是仍存在计算方法不够合理、区分度较低等缺陷,文章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EMM指数和EMM'指数。在阐述EMM指数和EMM'指数原理的基础上,比较它们与EM指数和EM'指数的异同。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部分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以分析这4种指标在作者评价过程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EMM指数和EMM'指数对作者学术影响力的区分度均高于E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东 李青 张志刚 王卓昊
在大数据时代,科研人员的各类信息往往分散在多个“数据孤岛”上,导致信息的利用程度不高。因此,本文将用户画像技术引入科研管理中,通过对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挖掘,提出科研实体抽取模型以及科研属性标签抽取模型,进而构建出科研人员特有的画像,有助于全面、直观地了解科研人员,在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优化科研人员评价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科研人员画像 用户画像 自然语言处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慧 廖宇 朱曼曼
基于我国目前科研发展水平现状及科研评价出现的窘境,分析颠覆性指数的相对优势,明确其在科研评价中的推广价值。主要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以其他原创性评价方法、三种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为对比对象,针对在实践中的特点,分析颠覆性指数在相应各方面的优势。研究发现,颠覆性指数的机理导向不仅与科研评价的目的相吻合,还可以弥补现有大部分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文章分析了颠覆性指数用于科研评价的优势与潜力,为将颠覆性指数作为定量评价方法的优化方案提供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国丽娜 邵世才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剖析政府对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信用评价的价值导向、评价基础、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等基本问题,提出政府科研信用评价指标应基于信用主体的行为结果,按照现有规则,遴选信用要素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包括相关主体的诚信度、合规度和践约度;评价方法上,采取一般失信行为"扣分制"和严重失信行为"一票否决"进行科研信用评分和评级,实现科研管理的风险预警和失信惩戒。
关键词:
行为结果 现有规则 评价指标 风险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小燕 初景利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素养是数据密集型时代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必备能力,国内对于科学数据素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对我国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明确我国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目标与能力评价依据。[方法/过程]从科学数据素养能力研究着手,通过对国外科学数据素养研究文献的调研与综述,深入分析并提取能力要素,按照科学数据素养过程结构内涵进行聚类,确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应该具备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针对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科研人员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利用行为进行调查访谈,研究我国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素养能力特征。[结果/结论]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基本架构,为我国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艾丹 李春梅 杨思维
本文在对国内外信用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和政策,设计了一种科学、客观、可行的科研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指标计算方法、数据采集和数据来源,通过AHP方法和专家打分法得出合理的权重值,利用YAAHP方法科学、快速地计算出权重,给予各指标的评价评分标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十级评分等级进行评价,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本文所采用的科研人员信用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科研人员 信用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