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8)
- 2023(5478)
- 2022(4604)
- 2021(4060)
- 2020(3356)
- 2019(7239)
- 2018(6763)
- 2017(12631)
- 2016(7029)
- 2015(7309)
- 2014(6859)
- 2013(6660)
- 2012(6023)
- 2011(5295)
- 2010(5078)
- 2009(4612)
- 2008(4413)
- 2007(3724)
- 2006(3266)
- 2005(2617)
- 学科
- 济(24342)
- 经济(24308)
- 业(19871)
- 管理(19380)
- 企(14943)
- 企业(14943)
- 方法(12087)
- 数学(11080)
- 数学方法(11004)
- 税(8362)
- 财(8144)
- 农(7946)
- 税收(7882)
- 收(7851)
- 贸(6602)
- 贸易(6602)
- 易(6457)
- 学(6397)
- 中国(6083)
- 农业(5786)
- 业经(5765)
- 技术(4941)
- 务(4664)
- 财务(4663)
- 财务管理(4659)
- 环境(4600)
- 企业财务(4444)
- 收入(4043)
- 制(4028)
- 产业(3989)
- 机构
- 大学(98560)
- 学院(97930)
- 济(38783)
- 经济(38214)
- 管理(36842)
- 研究(35005)
- 理学(33262)
- 理学院(32884)
- 管理学(32246)
- 管理学院(32107)
- 农(26700)
- 科学(25439)
- 中国(24529)
- 业大(22379)
- 农业(21434)
- 京(20163)
- 所(19079)
- 研究所(18003)
- 财(17683)
- 中心(15127)
- 农业大学(14929)
- 财经(14624)
- 江(13608)
- 经(13508)
- 院(13121)
- 省(12827)
- 北京(12116)
- 经济学(12077)
- 室(11608)
- 经济学院(11231)
- 基金
- 项目(76636)
- 科学(58965)
- 基金(57053)
- 家(54217)
- 国家(53806)
- 研究(46620)
- 科学基金(44449)
- 自然(31638)
- 基金项目(31114)
- 社会(31094)
- 自然科(30934)
- 自然科学(30917)
- 自然科学基金(30415)
- 省(29753)
- 社会科(29591)
- 社会科学(29582)
- 划(25726)
- 资助(22088)
- 教育(20239)
- 重点(17486)
- 计划(17232)
- 创(16404)
- 编号(16043)
- 部(15939)
- 科技(15937)
- 科研(15868)
- 发(15747)
- 创新(15406)
- 业(15056)
- 国家社会(13751)
共检索到129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亮 王光军 朱凡 多祎帆 张明明
通过分析湘潭锰矿区矿渣废弃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将矿区尾泥与自然土壤按照1∶1的比例混合作为盆栽实验供试土壤,通过不同处理(无植物盆栽对照、有植物盆栽实验)以及施加不同浓度的EDTA和EDTA与苗木生根灵的混合对比实验来观察盆栽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情况。结果表明:没有植物作用的土壤中施加EDTA后,Mn、Pb离子浓度均要比0mmol/kg高,说明EDTA提高了土壤中,Mn和Pb离子含量;但施加ED-TA后的有植物盆栽土壤中重金属Mn、Pb含量均要低于相对应的无植物盆栽土壤对照,EDTA促进了栾树对Mn、Pb的吸收;混合组(EDTA+10mL苗木生根灵)实验土壤中Mn、Pb含量在EDTA浓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斌 张流洋 宋慧芳 张明 苗雅慧 郭雨潇 张凌云
【目的】通过研究磷肥施用方式对蓝莓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确定蓝莓苗木培育的最佳施肥方式,为蓝莓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以两年生蓝莓‘米斯提’苗木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一次性施肥(DF)、线性施肥(LF)、平均施肥(AF)和指数施肥(EF)4种施肥方式,以不施肥(CK)为对照,测定苗木形态、生理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筛选出磷肥最佳的施肥方式。【结果】4种施肥方式均能显著提高蓝莓基生枝条长度、百叶干质量、叶面积、基生枝条数量和冠幅,同时有利于叶片磷、钾、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和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土壤全氮、全钾、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和pH值均低于对照,而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和EC值均高于对照。指数施肥在促进基生枝条长度、粗度、数量、百叶干质量、叶面积、冠幅、叶片钾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方面和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及降低pH值等土壤养分方面均优于其他3种施肥方式。线性施肥在促进叶片氮含量积累方面优于指数施肥。主成分分析发现4种磷肥施用方式对蓝莓生长及养分吸收影响效果依次是EF> AF> DF> LF> CK。【结论】4种施肥方式均能改善土壤环境和促进蓝莓苗木生长,而指数施肥效果最佳。
关键词:
蓝莓 磷肥 主成分分析 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闻 王晶 叶正钱 费行海 孙圳 王国明
为了解不同施肥水平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情况的影响,设置了3个水平的田间试验,即不施肥(ck),常规施肥(T50,50 g·m-2)和增量施肥(T100,100 g·m-2),于2012年6月至9月观测苗高和地径,定期采集分析土壤和植物样品。结果表明:普陀樟苗木的苗高、地径、根部和茎部生物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6月时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P<0.05),到9月时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苗木体内养分质量分数和单株养分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不同处理均以叶片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 李国雷 刘勇 马履一 祝燕 姜长吉 刘福森 李学莲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2年生移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底施磷肥的基础上,进行生长期水施追肥。按照水施追肥占总磷肥量的多少设置不同水平,即水施比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163,326,489 kg·hm-2),副区为水施比例(0,25.0%,33.3%,50.0%,100%)。结果表明:苗木生长指标在各磷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苗高、地茎、I级侧根数(D>1.0 mm)和生物量随磷肥增大而增大。由于在163 kg·hm-2处理下,苗高和地径就能能达到国家标准,因此最经济施肥量应为163 kg·hm-2;茎磷质量分数,根、茎、整株含磷量、磷肥利用率在各水施比例间差异显著,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国斌 尚敏克 金华 尹伟伦 矢幡久
盐碱地造林时根系伤口对盐分吸收有无影响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在150 mmol NaCl处理的水培条件下,切断供试苗木的吸收根,通过检测叶被害率、蒸腾速率及苗木根、枝干和叶中Na+含量,进一步阐明蒸腾和Na+吸收对切根及NaCl处理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1)青栲和金木犀两树种的切根处理都使Na+含量和含有率增大,导致叶被害率升高;(2)与对照及不切根做NaCl处理及切根后3 d做NaCl处理相比,切根后立即进行NaCl处理的苗木,Na+的吸收显著增多,苗木盐害最重,蒸腾速率降低的幅度也最大;切根后放置3 d,Na+吸收和盐害明显受到抑制;(3)随着蒸腾速率的增大,青栲和金木樨的Na+吸收量都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武星 黄雍容 聂森 朱炜
以温室里一年生的台湾栾树盆栽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6、9、12和15 g.kg-1的盐浓度对其进行胁迫,测定其生长量、生物量、含水率和营养元素。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台湾栾树幼苗生长受抑制,生物量下降,根冠比增加,15 g.kg-1的盐浓度下植株的叶全脱落;植株中的Na+含量随盐浓度升高而增加,而K+含量、叶中的Ca2+和Mg2+含量均降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瑶瑶 刘勇 马履一 李国雷 祝燕 马跃
为探讨传统施肥量是否使出圃长白落叶松苗木体内养分达到养分奢养阶段,以长白落叶松1年生播种苗为实验材料,设定不同施肥量实验,对2年生移栽苗木的生物量、N和P的养分浓度及含量进行检验,并结合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N、P的矢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施肥量处理对其养分库和全株的生物量(P养分库=0.0285;P全株=0.0325)、P的养分浓度(P养分库=0.0022;P全株=0.0418)及P的含量(P养分库=0.0043;P全株=0.0301)影响显著,且存在生物量和N素向养分库转移的现象,养分吸收利用参数值均较低。矢量分析结果显示,整株和养分库中N素均处于养分缺乏状态,而P素处于养分稀释状态。...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养分承载 养分库 氮 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呈祥 马艳萍 旦书艳 邹燕 陈玉林
【目的】探索施加硅(Si)以提高檀香紫檀苗木抗寒性的矿质营养吸收与分配基础,为进一步Si营养提高苗木抗寒性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2月龄苗木为试材,测试分析2种施Si量栽培6个月的苗木体内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3±0. 5)℃胁迫下细胞内H~+和Ca~(2+)浓度,质膜和类囊体膜H~+-ATP酶、Ca~(2+)-ATP酶活性及类囊体膜蛋白含量与磷脂酶D活性的响应。【结果】施Si苗木S、Cl元素相对含量降低,K元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Mg、P、Fe元素相对含量升高,Si、Ca元素相对含量大幅升高;施Si苗木质膜H~+-ATP酶、Ca~(2+)-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低温胁迫下降低幅度小,特别是叶片质膜H~+-ATP酶;低温胁迫下,不施Si苗木类囊体膜蛋白质含量及H~+-ATP酶、Ca~(2+)-ATP酶活性下降幅度大、显著低于施Si苗木,同时,磷脂酶D(PLD)活性强、低温胁迫下显著升高。【结论】施Si改善檀香紫檀苗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微域分布及平衡性,Si介导低温胁迫下苗木质膜和类囊体膜离子泵等生化组分及其功能的稳定性。
关键词:
檀香紫檀 抗寒性 硅 矿质元素 离子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雯怡 聂立水 李吉跃 沈应柏 张志毅
为探讨毛白杨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毛白杨新无性系83号插条苗为试材,于2007年3—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在相同施氮量下毛白杨苗木对硝态氮(NO3-15N)和铵态氮(NH4-15N)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施肥后28 d,苗木对两种氮肥的吸收利用达到最大值,其中,标记NO3-15N肥吸收率为0.36 g/株,利用率达35.98%;标记NH4-15N肥吸收率为0.15 g/株,利用率为14.53%。②苗木NO3-15N肥平均利用率(19.75%)约为NH4-15N肥(7.95%)的2.5倍。③施肥后各个时期,全株的NO3-15N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杜国坚 缪宇明 陈卓梅 张跃仙 陈亚飞
采用人工熏气法,对37种园林绿化植物对氯气(Cl2)的抗性及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参试植物的抗性及吸收能力分别从弱到强划分为5个等级(Ⅰ,Ⅱ,Ⅲ,Ⅳ,Ⅴ)。实验结果显示:37种植物对氯气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抗性最强的为茶花Camellia japonica,最弱的为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和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37种植物对氯气吸收能力差异显著,吸收能力最弱的为乳源木莲,熏气前后氯元素质量分数差为0.50mg·kg-1,最强的为火棘Pyracantha fortu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华芳
用32P示踪原子法研究了一年生侧柏根系吸收磷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长和适应有代表性的3个种源侧柏,山东泰安(ST)、贵州黎平(GL)、和内蒙包头(NB)吸收32P的规律相同但数量不同。ST、GL和NB吸收32P的速率遵从方程V=V0Exp(Kt),外流速率遵从E=E0/(Km+t)2。种源侧柏的基因型差异、生理活性和环境条件都影响其对P的吸收。ST、GL和NB的半吸收期T1/2在营养液中分别是6.4、6.1和5.8h,在土壤中分别是40.7、18.4和7.5h;在营养液中的外流最大量一半所需的时间Km分别是0.9、53和14min。ST、GL根部褐色区吸收32P中比NB多,黄褐区类似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勇
通过对贮藏条件下苗木活力和苗木生理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在低温贮藏条件下,油松、侧柏苗木病原菌感染情况,苗木叶绿素、碳水化合物、水势、RGP、DBB及根系外渗液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得出根系外渗波电导率是评价苗木因贮藏造成根系腐烂而失去活力的简便有效指标。研究还发现,苗木休眠可分为生理休眠和强迫休眠,生理休眠的苗木,在进入完全休眠后,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打破休眠,油松是生理休眠苗木,需5℃以下温度35-80天才能解除休眠。强迫休眠的苗木只要遇上适宜的生长环境就能萌发生长,侧柏属强迫休眠苗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小俊 次仁德吉 吴雪莲 张一帆 郝治华 张唐伟
【目的】土壤铅(Pb)、砷(As)复合污染严重,二者的交互作用可影响青稞苗期的生长及彼此间的移动性。采用盆栽实验,研究Pb、As复合污染条件下,Pb-As交互作用对青稞出苗时间、出苗率、分蘖数、铅砷富集等的影响,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防治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青稞为供试作物,设置不同浓度单因素Pb(0、480、720、960、1200、1440mg·kg~(-1))、As(0、30、60、90、120、140mg·kg~(-1))以及Pb(480、720、960、1200mg·kg~(-1))、As(30、60、90、120mg·kg~(-1))交互处理(共计27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Pb-As 交互作用对青稞生长及其苗期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铅、砷交互作用对青稞出苗时间、出苗率、分蘖数、抽穗时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即和空白相比,铅、砷对青稞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青稞幼苗对铅的积累能力强于砷,青稞对铅的耐受力更强,砷浓度过高时青稞将停止生长甚至枯死。当铅添加浓度为480、720和1200 mg·kg~(-1)与砷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铅积累量砷与铅表现为拮抗作用。当铅添加浓度为960 mg·kg~(-1)与砷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铅积累量砷与铅作用不明显。当砷添加浓度为30、120 mg·kg~(-1)与铅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砷积累量砷与铅表现为拮抗作用。当砷添加浓度为60、90 mg·kg~(-1)与铅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砷积累量砷与铅作用不明显。【结论】铅、砷交互作用对青稞苗期生长产生了影响,高质量分数铅、砷交互作用显著抑制青稞苗期的生长。主要表现为高浓度铅、砷交互作用下青稞出苗率、分蘖数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出苗时间、抽穗时间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铅、砷交互作用青稞幼苗铅砷积累量砷与铅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宝存 孙明德 吴静 黄德明
通过基质盆栽冬小麦 ,研究了氮硫交互作用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氮、硫对苗期小麦的生长都有一定影响 ,氮的增产效果远大于硫 ,当氮肥用量为 2 0 0mg/盆时 ,小麦生物量的最大增产幅度 89% ;在低氮水平下 ,硫肥的增产效果最佳 ,最高可增产12 %。硫肥的施用可以提高苗期小麦植株体内硫的累积量 ,在氮素胁迫的情况下最为显著 ,可提高 1倍以上 ;同时降低植株体内氮的累积 ,但降低幅度不大。氮素充足时 ,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之比为 2 4~ 3 9,氮素胁迫条件下 ,小麦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相当 ,说明氮素养分不足时 ,小麦合成的有机物质更倾向于分配给根系 ...
关键词:
氮 硫 冬小麦 苗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垂帆 林静雯 李莹 刘爱琴
【目的】基于林地除草导致的草甘膦残留问题,通过杉木盆栽探究杉木对土壤残存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土壤残存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为林业生产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参考土壤残存草甘膦含量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草甘膦(0、2、5、10、20、50 mg·kg(-1)),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杉木对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结果】草甘膦对杉木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高浓度草甘膦处理下,杉木幼苗生物量增量
关键词:
杉木 草甘膦 生理响应 养分吸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