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833)
- 2022(4128)
- 2021(3664)
- 2020(3233)
- 2019(7019)
- 2018(7241)
- 2017(14983)
- 2016(7700)
- 2015(9037)
- 2014(9208)
- 2013(9683)
- 2012(9470)
- 2011(8961)
- 2010(9403)
- 2009(9307)
- 2008(9005)
- 2007(8259)
- 2006(7846)
- 2005(7409)
- 2004(6544)
- 学科
- 济(61867)
- 经济(61831)
- 管理(21872)
- 方法(19249)
- 数学(17714)
- 数学方法(17616)
- 业(17454)
- 地方(15058)
- 中国(14795)
- 企(12531)
- 企业(12531)
- 地方经济(11813)
- 农(10005)
- 制(9751)
- 业经(9426)
- 学(8934)
- 财(8819)
- 银(8433)
- 银行(8429)
- 贸(8231)
- 贸易(8223)
- 行(8202)
- 融(8031)
- 金融(8031)
- 易(7949)
- 体(7189)
- 环境(7110)
- 经济学(6936)
- 发(6396)
- 农业(6384)
- 机构
- 大学(132851)
- 学院(131914)
- 济(71214)
- 经济(69968)
- 研究(47688)
- 管理(46828)
- 理学(38859)
- 理学院(38440)
- 中国(38415)
- 管理学(37980)
- 管理学院(37727)
- 财(33181)
- 京(27675)
- 财经(25996)
- 所(24286)
- 经济学(24233)
- 科学(24212)
- 经(23305)
- 经济学院(21559)
- 研究所(21204)
- 中心(19979)
- 江(19593)
- 财经大学(18991)
- 北京(18545)
- 院(16422)
- 范(15738)
- 师范(15657)
- 州(15528)
- 农(15062)
- 科学院(13867)
- 基金
- 项目(70487)
- 科学(54903)
- 研究(54249)
- 基金(51330)
- 家(42831)
- 国家(42508)
- 社会(37190)
- 科学基金(35572)
- 社会科(35374)
- 社会科学(35366)
- 基金项目(26238)
- 省(25733)
- 教育(23780)
- 资助(22144)
- 编号(21453)
- 划(21198)
- 自然(19265)
- 自然科(18712)
- 自然科学(18705)
- 成果(18513)
- 自然科学基金(18342)
- 发(16884)
- 部(16636)
- 国家社会(15835)
- 重点(15487)
- 济(15266)
- 经济(15122)
- 课题(14992)
- 发展(14728)
- 教育部(14708)
共检索到216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元萍
近几年,一种涌动全球的新的贸易方式——EDI正在兴起,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贸易方式。届时,谁掌握这种手段谁就拥有参加国际贸易的资格,谁没有掌握这种手段谁就会被排斥在主要国际交易舞台之外。EDI利用国际计算机网络在各方之间传递电子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沈四宝
原《涉外经济合同法》废除之后,所有的涉外经济合同都要全面使用新合同法的规定。而新合同法作为规范所有合同的一部基本法律,不可能针对涉外经济合同的特殊性作出过细的规定。新合同法通过以下途径合理地解决了涉外经济合同的适用问题:一方面针对涉外合同作出了几条专门规定,另一方面,在遵循契约自由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之上,把对涉外经济合同特殊性的考虑留给当事人自己约定或留给其他法律、法规作出限制性规定。具体来讲,在实践中,涉外经济合同适用新合同法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华金
这是发生在我国西南某边境口岸县城一家商号(以下称A商号)与邻国(以下称B国)一家外贸公司(以下称C公司)之间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徽英
涉外经济合同是中外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在生产、交换、分配、服务等经济活动中就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对当事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的一种法律性文件,是当事双方共事的行为准则和解决经济纠纷,进行调解、仲裁与诉讼的法律依据。因此,在起草、谈判、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时,当事双方都对之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斟酌,为各自和双方的利益服务。合同的翻译也要求正确无误。由于其特殊的交际功能,涉外经济合同具有其鲜明的语言特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斯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济交流越来越广,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人员就要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和处理各类经济合同,协议和商业函电。在各类英文涉外经济合同文本中,常常能看到“hereafter”、“herein”、“hereby”、“thereof”、“whereby”等一类旧体词。这类旧体词在现代英语中,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一般已很少使用,但在经济合同、契约和函电中却频繁出现。这类旧体词在经济合同中广泛使用,一则使句子简炼严密,二则使文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恩士
对外经济往来,从法律角度,就是不断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因而涉外经济合同在对外开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关键。1979年至1985年6月,我国企业与外商共签订投资合同3600多个。85年7月1日施行的涉外经济合同法及时地适应了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也是一切涉外经济工作人员必须学习、掌握的。涉外经济合同涉及问题很多,与国内经济合同比较有其显著特点:其关系复杂,涉及国家间关系;涉及面广,涉及经济、技术、政治诸方面;合同金额大,100万美元以上的合同算不上大数合同,上亿美元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陶立峰 高永富
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对专属管辖范围进行了扩张,进一步完备了我国专属管辖制度。但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纠纷仍然保留为由我国法院专属管辖,排除其他国家法院对该类合同纠纷进行管辖,既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也与新增专属管辖案件存在一定程度重迭,故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重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兆敏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众所周知,不论是对外经贸还是国民生产均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笔者认为,在相当程度上应归功于涉外经济法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将概要介绍我国涉外经济法的框架,新近的发展趋势,以及简要展望它的进一步发展趋势。一、我国涉外经济法的框架 1979年,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立法。至今为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了100多项法律,国务院制定颁布了600多项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局以及地方人大和政府部门也颁布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百鸣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教授徐国祥和李长风所著《涉外经济统计》(“立信涉外经济丛书”之一),最近已由立信会计出版社正式出版,受到读者的重视和欢迎。 该书共分为11章,计22.3万字,分别论述了涉外经济统计的产生和发展,涉外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涉外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涉外经济统计的指标体系,国际投资统计,外债监测统计,对外贸易统计,涉外运输统计,对外承包工程的劳务合作统计,涉外税收统计,涉外保险统计,国际旅游统计,技术引进统计,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统计等。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述精深,是当前我国涉外经济统计学领域中值得重视和推荐的一部力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河
对外开放政策与涉外经济立法,都是管理经济的工具。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质的区别。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外商来我国投资的形式多种多样,产生了复杂、特殊的涉外经济关系。如仍用传统的行政手段来处理,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和完善涉外经济立法,规定人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规则,把特殊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国家强制性。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外商投资放心;处理违法行为,有法可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裴蕾
一、涉外经济贸易合同案件管辖权问题的提出涉外经济贸易合同案件的管辖权,是指一国法院受理涉外经济贸易合同案件的权限范围,即依据哪些原则或标准来确定一国法院有权或无权审理此类案件。从广义上讲,国际经济贸易合同案件管辖权不仅限于法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言实
朝鲜今年1月,继1982年公布实施《外国人投资法》等三个涉外经济法之后,又制定通过了《外国投资企业及外国人税金法》、《外汇管理法》和《自由经济贸易地带法》。这表明朝鲜旨在吸引海外投资的法律制定工作已告一段落。(见本刊本期第56页) 《外国人投资企业及外国人税金法》是关于外国人投资企业和外国人税制的法律,共分8章57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古丽阿扎提·吐尔逊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
新疆是我国向西对外开放的口岸,也是西北内陆各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特别是在我国与中亚地区及俄罗斯的地区经济合作中,充当着"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其中,新疆的11个地(州)和33个县(市)处于边境地区,也就是说新疆县级行政单位接近半数处于开放的前哨。新疆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成为中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经济纠纷对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缺乏快速有效的涉外纠纷解决模式和中国与中亚四国之间的司法合作条约的失灵,对双方对外贸易埋下一些隐患。如何解决我国和中亚国家贸易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对中亚国家和中国贸易关系的提升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纠纷 解决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